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股票會影響企業的控制權嗎

股票會影響企業的控制權嗎

發布時間: 2021-08-27 11:10:51

⑴ 請問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指的是持股50%以上還是51%以上呢

這個看具體約定。有限責任公司在自由約定時務必把握好「過半數」與「半數以上」、「二分之一以上」的區別,過半數不包含50%,而後兩者包含50%。

(1)股票會影響企業的控制權嗎擴展閱讀:

一、絕對控制線——67%

【釋義】一些重大事項的如公司的股本變化,關於公司的增減資,修改公司章程/分立、合並、變更主營項目等重大決策,需要2/3以上票數支持的。

1、絕對控制既適用於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也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二者相比較而言,股東大會要求的是出席會議的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通過,並不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一定要佔比三分之二以上。

2、三分之二含本數,也就是說,絕對控制線為67%不確切,三分之二以上也可以是66.7%、66.67%等。

3、《公司法》第四十二條有但書陷阱,即公司章程可以約定股東會是否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如果約定為否,67%的絕對控制線也就失去了相應的意義。

二、相對控制線——51%

【釋義】一些簡單事項的決策、聘請獨立董事,選舉董事、董事長、聘請審議機構,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聘請/解聘總經理。如果公司要上市、經過2-3次稀釋後,還可以控制公司。

1、公司法僅有股份有限公司中的過半數表決條款。換言之,對於有限責任公司而言,公司法並未明確規定股東會普通決議的程序,而是讓股東們自行通過章程確定。

2、有限責任公司在自由約定時務必把握好「過半數」與「半數以上」、「二分之一以上」的區別,過半數不包含50%,而後兩者包含50%。章程中必須避免出現「半數以上」、「二分之一以上」的約定,否則可能造成出現股東會決議矛盾。

3、同時,自由約定時還需明確說明是「股東人數過半數」還是「股東所持表決權過半數」,兩種不同的局面也不需過多解釋。

三 、安全控制線——34%

股東持股量在1/3以上,而且沒有其股東的股份與他沖突,叫否決性控股,具有一票否決權。

1、與絕對控制線相對,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通過關於公司生死存亡的事宜,那麼如果其中一個股東持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股權,那麼另一方就無法達到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那麼那些生死存亡的事宜就無法通過,這樣就控制了生命線,因而表述為安全控制權。

2、但是,所謂一票否決只是相對於生死存亡的事宜,對其他僅需過半數以上通過的事宜,無法否決。

3、同理,33.4%、33.34%等均可作為「安全控制線」。

四、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30%

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收購人持有一個上市公司的股份達到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時,繼續增持股份的,應當採取要約方式進行,發出全面要約或者部分要約。

⑵ 非公開發行股票導致公司控股權發生變化怎麼辦

非公開發行股票就是對特定的對象增發股票,這樣就使得非增發對象的股權被稀釋,而增發對象的股權得到加強,舉個例子,2015年開始 姚振華控制的寶能不斷購買萬科A的股票,後來買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寶能持有萬科的股票數量超過總股數的15%了,股票達到一定的數量的時候,你就有提名誰誰誰進入董事會當董事的權利,當寶能持有的股份達到公司的總股本的15%時,萬科的管理層慌了,這個時候他們就試圖 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向深圳地鐵增發股份,讓深圳地鐵公司進來幫助管理層,同時稀釋寶能持有的股份,如果非公開發行股票成功,而增發對象裡面沒有寶能,那麼寶能在股票數量不動的情況下,他的股權就會被稀釋,增發後 他的股票數量有可能就不到15%了,有可能數量就只有10%了,這樣對公司的控制權就無法形成威脅了

⑶ 創始人如何確保股份不被嚴重稀釋,而導致喪失公司絕對控制權

@史建發 的答案和題目本身有很多我個人而言無法認同的地方,共同探討。
第一和第四點而言,永遠這是不現實的。
如果僅僅要保持絕對控制權,那麼不引進投資者是最簡單的事情。如果創業缺資金,那麼資金和控制權是無法兼得的。不可能有讓馬兒快跑又能不吃草的方法。
此外絕大部分的PE和VC不會也不願意反過來成為大股東,因為這樣會導致還得分出精力來管企業,他們通常只會參與管理,而不會變成管理者本身。盡管存在著雷士照明這樣的反例,但是畢竟只是少數。至於「多少錢都不能把話語權丟掉」,這個……商人不這么說話。
既然說到股份稀釋的問題,又添加了創業融資的標簽,那麼意味著外部資金的投資是以退出獲利為目的的。既然需要引進戰投資金,那麼必然會導致稀釋,而且以國內公司來說,上市退出時會加入25%的公眾股東,這個比例是很大的,如果要在上市後依然保持66%的絕對話語權,那麼意味著上市前佔到88%。這對公司或者說大股東反而不利,因為公司的一切重大決策,少數股東都沒有任何發言權,沒有人敢買你的股票啊!
1. 保持適當的融資節奏,企業如果正常良好發展,創始人要有精明的打算,什麼階段融多少資要有一個比較精準的判斷,早期的股價比較便宜,發展得越好,溢價越高,每次的融資額足夠用到下一次融資,比如劉強東,就是一個絕對的融資(忽悠)高手,到目前還沒給股東帶來利潤,但是不計其數的機構等著投。越到後面通常價格越高,等量資金稀釋的比例越低。
2. 投票權未必就等同於股份份額。管理層激勵一般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例如通過創始人控制的持股平台公司間接持股,這樣管理層可以要求變現,可以分紅,但是沒有投票權。或者通過一定的安排和協議,將分紅權和投票權分離。
3. 可以學習華為,高管離開公司,可以立即以現金變現,但是股份必須交出來。

⑷ 如果公司的兩個大股東爭奪公司的控制權這樣對公司的股票的影響是怎麼樣的

是短時利好,爭奪股權會引發2級市場的搶購,對未來預期的看好才會出現大股東爭奪控制權,及時跟進。

⑸ 怎麼理解「與發行股票相比,長期借款不會影響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

股票是股權融資,是以股東對公司控制權為目的的融資。
長期借款是債性融資,對公司沒有控制權要求。當然不會影響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

⑹ 如何理解A公司通過發行股票換取對B公司的控制權

簡言之就是:A公司通過發行股票獲得資金,支付給B公司,從而買下B公司。
既然買下了整個B公司,當然就獲得了其控制權。

⑺ 可以通過公開市場大量購買一個公司的股票,然後達到控制這個公司的目的嗎

股票本身就是拿來買賣的,特別是對於A股同股同權來說,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你的話語權越高,如果持股達到較高的比例,進入公司的管理層並控制公司也並非不可能。

通常情況下,一個公司的股權有幾個界限,不同的股權比例所享有的權利是不一樣的。

絕對控制權67%,當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只有一個公司67%以上的股權,那麼它就可以做到100%的控制這個公司,別人反對一點作用都沒有;

相對控制權51%,基本上可以很安全的控制這個公司;

安全控制權34%,一票否決權 ;

30%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

20%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 臨時會議權

10%,可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

5%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當然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股權結構是建立在同股同權的基礎上,只要你的股票是通過合法合理的渠道購買的,符合監管的相關要求,那從理論上來說,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之後,你不僅可以進公司的管理層,甚至有可能控制整個公司。

但從實際上來看,想要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控制一個公司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關於大量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以達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最近幾年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萬寶之爭。


當股東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超過5%,按照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就必須發布公告,而一旦發布公告之後,大家知道有人要舉牌上市公司,會有更多的人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從而在短期之內推升這家公司的股價,這會讓收購的成本進一步增加。

而且一旦舉牌之後,就會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警惕,他們肯定也會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反制,比如通過回購股票,以及輿論壓力給收購方施加壓力等等,這會大大的增加收購方的收購難度。

第二、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創始團隊都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很多是上市公司為了避免控制權落入他人的手中,他們在上市的時候創始人團隊所掌控的股權比例一般都很大,比如目前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持股比例都達到3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董事長持股比例達到40%以上,所以即便某一個人通過公開市場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想要成為第一大股東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是同股不同權。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特別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為了保持創始團隊的絕對控制權基本上都實行的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方式,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京東,阿里巴巴等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

比如在京東的股權結構當中,雖然劉強東只有15%左右的股權,但其所擁有的投票權卻超過75%,相反,雖然騰訊旗下的投資公司擁有京東18%的股權,但其投票權卻只有4.5%左右。 這種同股不同權的股票設置,可以讓創始人團隊以較少的股份掌握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從而可以有效避免被惡意收購的目的。

第四、上市公司可以開啟毒丸計劃。

毒丸計劃簡單來說就是股權單薄反收購措施,當一個上市公司面臨惡意收購的時候,上市公司公司創始團隊為了保住自己的控制權,就會大量低價增發新股,讓收購方手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下降,從而達到稀釋收購方股權的目的,比如2005年新浪在面對盛大收購的時候,就採用了這種毒丸計劃,最終盛大隻能無奈的放棄收購新浪的計劃。

⑻ 為什麼買下一個公司的股票,就是說擁有控股權很重要

可以這么理解,但他在出賣股份的同時也得到了錢啊,如果你的股權是公司里最多的,那你就是董事長,如果你的股份超過50%,那你在公司里就是一言九鼎,要撤誰就撤誰!如果不滿50%,那就要開股東大會來決定重要議程。那些總經理部門經理之類的說白了就是領工資打工的。公司的重大決策還是按股份說話

⑼ 為什麼公司債券的發行不會影響到股份公司的控股權

通俗的講,發行債券只是借錢,借錢到期總是要還的,因此公司發行債券付出的代價是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還本。如果發行股票(增資),公司也可以獲得資金,但是這是股東的投資,這樣就會影響到股權分布和控股權。

熱點內容
期貨一分鍾能漲多少 發布:2025-08-04 21:44:36 瀏覽:665
延長貨幣寬松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4 21:40:59 瀏覽:376
基金大漲時怎麼辦 發布:2025-08-04 21:08:26 瀏覽:844
1111在股市盤面代表什麼 發布:2025-08-04 21:08:07 瀏覽:131
股市光有買盤沒有賣盤如何操作 發布:2025-08-04 20:45:18 瀏覽:841
股票有是退市嗎 發布:2025-08-04 20:38:15 瀏覽:435
股市約定買券還券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4 20:35:22 瀏覽:79
股票交易ticket下載 發布:2025-08-04 20:16:53 瀏覽:235
剩餘股利政策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8-04 19:58:53 瀏覽:212
股市最多多少錢可以交易 發布:2025-08-04 19:55:00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