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疫情影響業績股票
A. 在疫情的影響下哪些出口類股票比較有較好的前景
其實在疫情的情況下哪些投資都不好弄的,關鍵是看自己的吧,我覺得,主要是在於選擇的,也可以在寶星這個軟體看看的
B. 為什麼富士康疫情停產期間股票還在漲
因為富士康有一些甘油工廠,並不是一個工程平台,就會影響到整體的公司業績
C. 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近期集體遭遇大跌,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對股票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中國的新能源行業近幾年都比較火爆,是很多炒股人士的關注點,新能源板塊的指數也是一直在水漲船高,而美國的走勢跟中國不太一樣,美國的道瓊斯、納斯達克、標普500中關於造車新勢力的股票指數都在集體大跌,而中國的造車板塊指數一直都在上漲,那麼美國股票下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跟經濟環境有關,大家都知道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蔓延非常兇猛,雖然中國已經抑制住了,經濟也已經恢復過來了,但美國疫情還沒抑制住,病毒仍在肆虐,致使美國很過企業無法正常開工,導致整體經濟水平下降,人們消費能力也跟著下降,所以才會導致股票指數下跌的。
那麼你認為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集體遭遇大跌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D. 疫情重創資本市場,圖解50家上市車企股價走勢「2.24-2.28」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2020年疫情之下證券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導讀】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成為我國自2003年後的又一次重大疫情,自2019年12月中旬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數量不斷增長,不過目前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借鑒2003年非典疫情對證券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股票市場投資、券商業績以及政策導向等方面影響,除此之外對從業考試也產生一定影響,作為普通投資者或准備進入證券行業的你,對於2020年疫情之下證券行業發展前景一定要及時進行了解。
1、4月證券從業考試延後,預備5月考試
由於疫情的影響,3月份的證券從業考試報名延後,但4月份的報名工作與5月份的考試還是需要准備進入證券行業的同學們注意。疫情總是會過去的,養的肉總是要減減的,工作總是要面對的!
對於准備5月份考試的同學們,需要注意最新改革的證券法,同時制定好學習計劃:考試科目教書學習、歷次考情攻略、洗地刷題不能少。需要注意,原本4月的考生會和5月集中一起,包括應屆畢業生到達戰場,本次考情預期會略難,做好准備哦!
2、貨幣政策逆調節力度加大,市場融資成本下降,流動性增強
春節後,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價量齊松,股票市場開市前兩日投放流動性累計達1.7萬億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較上次下降10BP。同時,證監會和人民銀行積極支持證券公司以發行特種金融債券、短期融資券、公司債券等多種方式補充流動性,提高相關融資額度,支持證券公司通過增發股份等方式補充資本金。在政策支持下,2020年1月以來,證券公司債券發行77單,發行規模1997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85%和190%,發行規模明顯上升;其中短融發行數量及規模同比分別增長411%和465%。
3、券商業績下滑
券商作為證券市場最活躍的金融機構,受疫情影響較大,源於券商業績很大
一部分來源於從業人員線下拓客與現場辦公。從業績來看券商1月業績環比下滑,36家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4.84億元,環比減少45.44%;凈利潤76.00億元,環比減少48.07%。但券商線上辦公的開展,從環比數據看,各家券商節後首周線上開戶數量、交易規模均大幅增長,多家券商線上業務辦理量佔比超過90%。目前各家券商都在力推線上服務業務,包括疫情實時查詢、豐富移動交易服務、指導非現場業務辦理、加強人工專家投顧和智能投顧服務等,這也助推了金融科技在證券行業的應用。
4、股票市場投資熱度下降
受疫情影響,我國各省市啟動一級響應,實行交通管制、人員流動管理等措施,因此企業延遲開工和線上辦公,消費者購物慾望下降,進而導致資本市場對我國經濟產生擔憂,我國股票市場產生下行壓力。
從市場反應來看,春節開盤第一天,我國股市跳空低開,上證綜指下跌7.72%,深圳成指下跌8.45%,創業板指下跌6.85%,最低下探至2685.27,整體隨後我國經過一系列調控和刺激政策,股市開始大幅拉升。但參考2003年非典疫情下股市走勢,疫情的後續影響持續,導致第一第二產業三個月恢復,第三產業六個月恢復,股市整體依舊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按行業來看,醫葯股投資仍較為活躍。
整個疫情對我國證券行業影響相對是有限的,我國擁有巨大的人口基數與逐漸開放的資本市場,短期行業處於下滑狀態,但隨著消費市場復甦與政策力度加碼,證券行業長期看好,證券行業依舊處於蓬勃發展期,大家依舊可以選擇其他月份參加考試,但是有一點不能忘,學習是必須的,趕緊去環球網校找對應的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課程進行學習吧。
F. 華為在美國打壓下業績增長23%對公司股票是否會有影響
8月28日,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為)在銀行間市場發布上半年財報。2020年上半年,華為共實現營業收入4507億元,同比增長13.67%;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23.49%。
最後,感謝您的觀看。
G. 如果以外國人角度看中國股市,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哪裡
美國股市和A股股市的走勢這十幾年來相差巨大,美股在十幾年的時間里連創新高,即使在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6月份也走出了新高,A股市場的走勢卻一直很疲軟,國際市場上一有負面信息影響A股就會暴跌,但在其他市場出現利好之時又滯漲。
A股股市和美國股市在投資理念、制度監管和懲罰執行等各方面都有很多不同,如果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國股市,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幾點。
個人投資者數量遠超專業投資者,重「投機」而不是「投資」A股股市的散戶投資者佔了九成以上,和國外專業投資者重視價值投資不同的是,個人投資者青睞於投機交易,大部分追求短線收益,高價值的股票拿不穩,低價值的股票拿得久。
對比美國股市的瑞幸造假案,美國納斯達克板塊已多次向瑞幸發了退市函,瑞幸也同時面臨著SEC巨額罰款。類似的案例有當年美國安然事件的集體訴訟案件,當年美國SEC對安然開出了5億美元的罰單,再加上來自投資人的巨額賠償,最終導致其破產。
綜上所述,A股股市裡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制度監管和懲罰執行等都是外國人眼中不可思議的點。
H. 億歐周點評丨車企馳援武漢疫情超5億元;特斯拉再盈利
[億歐導讀]?一周汽車出行行業事件匯總:①交通管制會否擴大至全國?國家衛健委:會根據疫情需要不斷調整;②特斯拉2019Q4營收73.8億美元,上海超級工廠暫時關閉;③意欲擴展新能源業務,博格華納33億美元收購德爾福……
(製表人/億歐分析員曾樂)
Lyft宣布業務重組,IPO以來將首次裁員
1月30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共享出行平台公司Lyft表示,該公司正在進行業務重組,涉及Lyft市場營銷和企業銷售部門,這將導致約90人受到裁員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員是Lyft自2019年3月份上市以來的首次裁員。自Lyft上市後,其股票在交易的第二天便跌破發行價,截至目前,該公司的股價與其發行價相比,跌超30%。
周點評:一個殘酷的現實正擺在Lyft面前,盡管Lyft改變了人類的出行方式,但卻處於持續虧損的窘境之中。共享出行的商業模式拋棄了傳統計程車公司的重資產,只作為撮合方收取傭金。但在美國,Lyft依舊要為司機支付大量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傳統計程車公司無異。
傳Uber和DoorDash曾考慮合並,但談判最終破裂
2月1日,據新浪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打車服務公司Uber和食品派送初創企業DoorDash曾在去年探討合並的可能性,但最終沒有達成協議。上述知情人士稱,當時軟銀集團敦促Uber與DoorDash討論潛在的合並交易。不過,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盡管雙方的談判最終以破裂告終,但這兩家公司並未排除重啟談判的可能性。
周點評:自2009年成立起,Uber已連續十年虧損。打車是Uber的主營業務,與此同時,「乘客增速放緩」卻也成為Uber長期面臨的問題,而這也被外界視為Uber財務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伴隨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Uber實現合並重組也並非沒有可能。
投融資
大眾卡車部門Traton出價29億美元收購美國商用車Navistar
1月31日,據路透社報道,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卡車部門Traton表示,已提出以35美元/股,共約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商用車龍頭Navistar股份。受此影響,Navistar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大漲50%。Traton方面表示,其報價取決於能否與Navistar達成收購協議。
早在2016年,大眾汽車以2.5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avistar最初16.6%的股份。彼時,大眾方面便表示,有興趣收購Navistar的剩餘股份。
周點評:大眾汽車投資Navistar,顯示是大眾試圖在美國商用車輛市場中鞏固自身地位、提升影響力。於Navistar而言,大眾的到來擴充了其現金流運營。雙方可以說是各取所需。不過,大眾的投資也有一定風險,數據顯示,Navistar如今在美國商務重型汽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已開始萎縮。
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欲轉型,470億元收購威伯科
1月25日消息,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以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5.5億元)收購威伯科的交易已獲得美國和歐盟的反壟斷批准。此前,2019年3月,采埃孚已宣布完成達成該收購案。對威伯科的收購,是采埃孚前任CEO斯特凡·索默一系列激進擴張計劃的一部分。
公開資料顯示,采埃孚以變速箱和傳動系統為主要業務,在全球有超過120個生產基地、6個研發中心。據悉,采埃孚與威伯科合並後,將成為一家全球性商用車技術集成系統供應商,合並後的銷售總額將達到約400億歐元,有望躋身全球零部件排行榜前三位。
周點評:采埃孚曾表示,計劃投資超1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43.4億元)用於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業務。完成收購後,采埃孚得以完善整個商用車技術組合,提供解決方案使汽車具備「行動」能力。這樣一來,也使得感知、決策和控制形成閉環,從而進一步實現自動駕駛落地。
編輯:楊雅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豐田遭疫情重創,預計2020財年營業利潤縮水近八成
在全球車市調整與疫情橫行等因素疊加沖擊下,向來步伐穩健的豐田汽車公司(日本股票代碼7203,下稱「豐田」)也難以獨善其身,預計2020財年業績大幅縮水,尤其是營業利潤將下降近八成,跌至九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5月12日,豐田發布了2019財年(即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的豐田集團聯合財務報表與2020財年(即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聯合財務預測報告,其范圍包括大發汽車公司和日野汽車公司等豐田集團聯合財務報表對象范圍內的子公司。在全球車市縮水以及多家跨國車企巨頭業績明顯下滑的大環境下,豐田2019財年的業績還相對平穩。豐田集團2019財年銷售額為299,299億日元(按當天匯率摺合人民幣19,724億元,下同),比去年同期減少2,95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4億元),同比減少1.0%。營業利潤為24,4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09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4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同比減少1.0%。純利潤為20,76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3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7億元),同比增加10.3%。作為全球最賺錢的車企,豐田在2019財年的吸金能力還是比多家跨國車企強。因受全球汽車市場疲軟、成本支出增等多重因素影響,賓士、寶馬等多家跨國巨頭2019年利潤皆下滑,其中,賓士母公司戴姆勒集團凈利潤同比下滑六成左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豐田2020年的業績估計就不容樂觀。按豐田預測,豐田集團2020財年銷售額將達到240,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817億元),營業利潤預計將達到5,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0億元),分別與2019財年下降19.8%和79.5%。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的沖擊,寶馬、賓士、現代、福特等跨國車企巨頭紛紛受到重挫,其中福特汽車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全球銷量下滑20%,預計一季度最終損益為約虧損20億美元。與其他跨國車企巨頭一樣,豐田正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受疫情沖擊,豐田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廠一度停工,雖然豐田在中國的工廠從2月起已開始復工復產,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區的工廠在目前也逐漸復工復產,但由於車市疲軟,部分地區管制以及零部件運輸不暢等因素,產能並未完全恢復。豐田汽車計劃將日本工廠5月的整車產量減少40%至7.9萬輛,減產車輛主要面向美國和中東地區銷售。此外,豐田將採取多項減產措施,包括推遲生產時間、將某些工廠的輪班數量從每日兩班減少至一班。
在4月里,中國車市已呈現V字反彈,終結21個月負增長而實現4.4%的增長,但其他國家的車市依然處於谷底。4月,美國新車銷量下降46.6%,澳大利亞下跌48.5%,巴西縮水76.0%,法國、西班牙、英國和義大利4月乘用車銷量分別下滑88.8%、96.5%、97.3%和97.6%。印度跌得更狠,4月國內零售銷量直接歸零。美國是豐田第一大汽車市場, 當前形勢依然比較嚴峻。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由於政府採取了遏制疫情的措施,豐田計劃在10月前將北美的產量削減近三分之一。
在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夥人鄭贇看來,歐洲與美國作為當前疫情重災區,車市全年跌幅或均超20%,產業下行壓力更為顯著。而按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的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14%。
由於歐美車市疲軟、中國車市形勢有所好轉,跨國車企紛紛將中國車市視為避風港,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倚重,豐田也在加快對中國的投資。豐田中國方面近日接受第一汽車頻道采訪時表示,豐田一直把中國定位在很重要的位置,針對在中國的事業加速也在探討各種措施。今年是豐田的EV元年,豐田會加速推進在中國包括EV在內的電動化進程。
日前,豐田公布了4月在華銷量,4月共銷售新車14.29萬輛,同比上漲0.2%,雖然是微漲,但卻是1~4月以來第一次正增長。按豐田計劃,今年挑戰176萬輛的在華銷量目標,比去年162萬輛增長8.75%。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令這一目標的實現難度加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戴姆勒:疫情對集團產生多方影響,賓士銷量將下滑
▲戴姆勒集團近5年來息稅前利潤走勢
與此同時,戴姆勒也正在積極調整公司架構,保障公司以更高效率發展。2019年11月1日,戴姆勒正式啟動了新的公司架構。戴姆勒也將在2020年削減支出,同時大力轉向電氣化,使公司能夠在汽車行業持續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