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災對物流股票的影響
1. 暴雪天對什麼股票有影響
這個影響范圍很廣,有影響大的有影響小的,比如物流運輸行業會受影響,運輸受阻就有可能使價格飆升;種植業也會受影響;南方的電力行業,每年新聞都會報道南方高壓電線結冰等情況;
2. 南方大水會影響運輸方面的股票嗎
當然會,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很大的。如果損失大的話,股票會一落千丈。
3. 這次雪災對那些上市公司2008年的業績有正面影響
當然有些影響不過影響 個人觀點不是很大,相反也是個機會。大雪帶來的重要損失都讓國家抗下來了。大雪帶來的蔬菜 糧油的短缺並非很嚴重。 交通壓力逐步被緩解的。價格完全是由於供求關系決定。價格決定了企業的生存。上市的公司的抗環境力很強 。2008年也應該算做中國的崛起年啦。畢竟世界性的運動會會有很強的經濟帶動作用。
所以 影響主要是 物流 和交通 和南方的一些酒廠一類的製造廠商 不過也都是細微的影響
4. 雪災給中國物流帶來的影響
這位朋友,首先在中國還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物流,搞輛4米長的小貨車替人送貨拉蔬菜的也稱自己是搞物流工作的。一張桌子、一部電話配點貨的也自稱物流。在我國,物流還只是以以時髦的概念形式存在。您所說的雪災對物流的影響,不如說成雪災對運輸業的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貨物不能如期到達,而不需要賠償貨主的損失!因為這是天災,屬於不可抗力。是運輸體的最好借口!就是沒雪災,他們也會編出個塌方!大霧什麼的。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可憐的貨主,工廠停產等原材料,機器停轉等零配件。。。
5. 面對08年的雪災該如何選擇運輸手段,以及對物流業發展的思考
(一)在選擇運輸手段時,第一要考慮運輸物品的種類,第二要考慮運輸量,第三要考 慮運輸距離,第四要考慮運輸時間,第五要考慮運輸費用。此外,還要考慮一些突發性事件 的發生。
(二)2008年初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所遭遇的雪災說明,在選擇運輸手段時,一定要考 慮一些突發性事件的發生。
(三)2008年初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所遭遇的雪災,你對物流業發展的思考。
如: 這場雪災讓我們意識到物流業作為一個基礎性服務行業的重要性。 無論企業的生產, 還是人民的生活,都離不開她的支持。物流可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脈。 又如:我國南方地區交通狀況的大面積癱瘓,南方大部分省區的高速公路全面中斷,整 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交通都亮起了紅燈。 凍結了我國南部供應鏈系統的正常運轉。 這場突如 其來的大雪,使我國的氣象預警系統、路政管理部門、公路貨運企業,共同經歷了初期的茫 然無措。
結合實際談。
【希望得到好評!謝謝,祝您學習愉快!】
6. 寫金融危機對物流業的影響論文,如何寫呢
可以參考一下這個
[報告名稱]: 2009-2012年金融危機對中國物流行業影響分析及應對策略咨詢報告
[出版日期]: 2008年11月15日
[報告頁碼]: 400頁,圖表150個
[交付方式]: EMAIL電子版或特快專遞
[[價 格]: 印刷版:7500元 電子版:7500元 印刷+電子:7800元
[英 文 版]: 印刷版:元 電子版:元
[傳真訂購]: 0755-28275109
[咨詢電話]: 0755-28275109
報告簡介
內容介紹
進入2008年9月以來,美國金融市場風雲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產、美洲銀行收購美林集團、AIG集團陷入危機,強烈震撼了美國金融市場,並在國際金融市場掀起滔天巨浪,曠日持久的美國次貸危機轉化為嚴峻的世紀性金融危機。由於這場金融危機仍處於持續發展中,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危機將走向何方並止於何處?巨大的不確定性籠罩全球。同樣,這場危機的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仍是未解之謎。
正是基於對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過渡的擔憂,全球各國政府相繼或聯合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加強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支持,除直接對金融機構的接管以及通過貨幣政策大量注入流動性以外,還涉及一些制度調整方面的內容,將可能給全球未來的金融發展造成一些長遠的影響。目前,金融危機已對全球實體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2008年世界經濟已明顯放緩,下行風險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確定。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2%,發達經濟體經濟2009年將下降0.3%,其中,美國經濟將負增長0.7%,歐元區兩個主要經濟體德國和法國將分別負增長0.8%和 0.5%。
從宏觀環境來看,目前正值中國物流行業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局勢下認識局勢掌控方向,對物流行業所受到的影響和未來的發展態勢予以翔實的剖析,無論是對於中國物流行業的長遠發展,還是對物流行業在具體工作中的突破都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那麼,在當前金融危機爆發形勢下,我國物流行業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而我國物流企業又該如何分析當前發展形勢、制定應對策略呢?最重要的,又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遇,獲得更大的發展呢?
本報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中國海關、行業相關協會、國內外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物流行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查資料,立足於當前世界金融危機整體發展局勢,總結出金融危機的一般規律,進而分析了當前金融危機對全球及中國經濟、政策、主要行業的影響,然後重點分析了當前金融危機對物流行業的影響,並對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整體環境及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和研判,最後在前面大量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物流行業今後的應對策略,為物流企業在當前環境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行業環境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准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註:本報告將保持時實更新,為企業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提供最新資訊,使企業能及時把握局勢的發展,及時調整應對策略。)
報告目錄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次貸金融危機分析
第一章 從次貸危機到世紀性金融危機
第一節 美國金融危機的新發展:從次貸危機到世紀性金融危機
一、美國金融危機的「世紀性」特徵
二、美國金融管理當局危機干預措施
三、7000億美元拯救經濟計劃
四、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
五、美國金融危機的啟示
第二節 美國金融危機的深層原因及發展階段
一、美國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
二、美國金融危機原因的深層剖析
三、美國金融危機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次貸危機的傳導機制
一、次貸危機的觸發
二、危機從信貸市場傳導至資本市場
三、危機從資本市場傳導至信貸市場
四、危機從金融市場傳導至實體經濟
五、結論
第四節 美國次貸危機的前景展望
第二章 金融危機基本規律與研究
第一節 金融危機定義
第二節 金融危機的分類
一、貨幣危機
二、銀行危機
三、債務危機
三、資本市場危機
四、混合型危機
第三節 危機發生前的典型特徵與規律總結
一、經濟持續多年高增長
二、外部資金大量流入
三、國內信貸快速增長
四、普遍的過度投資
五、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快速上漲
六、貿易持續逆差並不斷惡化
七、貨幣普遍被高估
八、危機的發生機制和規律總結
第四節 歷次金融危機分析
一、美國1929-1933年經濟危機與政策簡述
二、20世紀90年代北歐三國銀行危機
二、日本1990年危機與政策簡述
三、次貸危機下的中國經濟與政策選擇
第五節 亞洲金融危機分析
一、爆發的原因
二、發展階段
三、影響
四、教訓
五、亞洲金融危機十年
第六節 國際市場面對金融危機應對經驗
一、美國證券市場幾次著名危機的應對
二、日本金融市場危機的應對
三、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應對
四、香港金融危機的應對
第二部分 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
第三章 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政策影響分析
第一節 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一、金融危機沖擊多國實體經濟
二、國際金融危機發展趨勢及其國際影響研判
三、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第二節 2008年前三季度世界經濟形勢及全年展望
一、今年前三季度世界經濟變化的主要特點
二、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三、七大對策應對國際經濟變化
四、世界經濟形勢展望
第三節 金融危機對各地區經濟的影響
一、北美
二、歐盟
三、亞洲
四、拉美
第四節 各地區應對次貸危機的措施
一、北美
二、歐盟
三、亞洲
四、拉美
第四章 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政策影響分析
第一節 國際金融危機下的中國經濟運行分析
一、金融危機下的經濟運行
二、2008年第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
三、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分析
四、2008-2010年中國經濟預測
第二節 國際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政策選擇
一、如何把握金融危機提供的機遇
二、我國應對金融危機各項措施
三、求解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
四、趨勢預測
第三節 國際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中國經濟應對策略
一、調整經濟結構
二、擴大內需
三、保持政策的及時、靈活與有效
第五章 金融危機對主要行業的影響分析
第一節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一、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中國出口的傳導機制
二、次貸危機影響中國出口的未來趨勢判斷
三、應對次貸危機的策略建議
第二節 次貸危機對中國主要行業的影響分析
一、證券
二、銀行
三、保險
四、紡織
五、房產
六、鋼鐵
七、機械
八、汽車
九、能源
十、航運
十一、家電
十二、旅遊
第三部分 當前金融危機對物流行業的影響
第六章 當前金融危機對物流行業的影響
第一節 金融業與物流行業的關系
一、全球金融業與物流行業的關系
二、我國金融業與物流行業的關系
第二節 當前金融危機對全球物流行業的影響
一、對物流行業本身影響
二、對物流行業相關行業影響
第三節 次貸金融危機對我國物流行業的影響
一、對國內物流市場的影響
二、對物流出口市場的影響
第四節 次貸金融危機對我國物流企業發展的影響
一、大型企業
二、中小企業
第五節 我國物流行業當前政策與金融危機的關系
第七章 當前金融危機對物流行業主要領域的影響
第一節 對物流產量的影響
第二節 對物流需求的影響
第三節 對物流企業並購整合的影響
第四節 對物流行業政策穩定性的影響
第五節 對國內物流市場競爭格局的影響
第八章 當前金融危機下對我國物流行業運行情況分析及預測
第一節 當前金融危機下對我國物流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一、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二、2008年我國物流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三、2008年我國物流行業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第二節 當前金融危機下對我國物流行業未來發展預測
第九章 當前金融危機對主要物流企業的影響
第一節 企業一
一、企業介紹
二、2008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三、公司最新發展動態及策略分析
四、企業在危機中具有的優劣勢分析
五、當前企業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第二節 企業二
一、企業介紹
二、2008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三、公司最新發展動態及策略分析
四、企業在危機中具有的優劣勢分析
五、當前企業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第三節 企業三
一、企業介紹
二、2008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三、公司最新發展動態及策略分析
四、企業在危機中具有的優劣勢分析
五、當前企業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第四節 企業四
一、企業介紹
二、2008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三、公司最新發展動態及策略分析
四、企業在危機中具有的優劣勢分析
五、當前企業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第五節 企業五
一、企業介紹
二、2008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三、公司最新發展動態及策略分析
四、企業在危機中具有的優劣勢分析
五、當前企業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
第四部分 應對策略
第十章 我國物流行業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策略
第一節 政策角度
一、國家經濟、金融政策調整
二、物流行業政策調整
第二節 上游市場角度
第三節 下游市場角度
一、國內物流銷售市場應對策略
二、國外物流出口市場應對策略
第四節 企業管理角度
一、成本控制策略
二、定價策略
三、競爭策略
四、並購重組策略
第五節 我國物流行業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策略評價
第六節 物流行業應對危機策略
第十一章 當前金融危機給我國物流企業帶來的機遇
第一節 金融危機對國外物流企業的影響
第二節 我國物流企業在危機中具有的競爭優勢
第三節 金融危機為我國物流企業提供了並購國外企業的機會
第四節 金融危機導致部分經營不善的物流企業退出市場
第五節 金融危機給我國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帶來機遇
第六節 物流企業如何從危機中把握市場機遇
圖表目錄
圖表:主要金融機構報告的次按相關業務虧損
圖表:美國抵押貸款信用等級劃分標准
圖表:美國的S&P Case ShiHer房價指數
圖表:美國次級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主要購買方
圖表:次貸危機中金融機構資產減記前10位
圖表:4家著名投資銀行過去3個月內日均在險價值指數的變動情況
圖表:次貸危機爆發後主權財富基金對跨國金融機構的注資
圖表:TED息差的走勢
圖表:2006-2008年美國ABCP市場余額
圖表:2006-2008年美國的季度GDP增速以及各部分的貢獻
圖表:2004-2008年美國商業銀行壞帳率
圖表:2004-2008年美國商業銀行逾期率
圖表:金融危機經濟傳導圖
圖表:美國1929年之前的貿易順差累計額
圖表:美國大蕭條前後貨幣供給與商業銀行信貸變動狀況
圖表:美國大蕭條前後的工業生產與零售物價指數
圖表:大蕭條前後美國經濟增長與股市表現
圖表:大蕭條前後道瓊斯工業指數
圖表:大蕭條期間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走勢
圖表:美國大蕭條期間的主要經濟政策及其效果
圖表:日本1990年前後經濟增長情況
圖表:日本1990年前後資本流入與股市表現
圖表:日本1990年之前信用出現了快速大幅增長
圖表:日本1990年前後股指與東京地價指數
圖表:日本1990年前後零售物價指數
圖表:日經225指數
圖表:日本通脹狀況與趨勢線
圖表:美國經濟增長在2001年出現大幅下滑
圖表:美國2001年後的貨幣擴張
圖表:美國廣義貨幣佔比不斷創出1995年以來的新高
圖表:2007年之前中國的貨幣供給增長率長期維持高位
圖表:1998年之後中國零售物價指數長期走低
圖表:中國經濟與日本(1990)、美國(1929)經濟危機之前的相同點
圖表:2007年10月-2008年11月節約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圖
圖表:1998年Ⅰ季度-2008年Ⅲ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季度同比增長率
圖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工業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長率
圖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同比增長率
圖表:1999年1-8月—2008年1-9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月度累計同比增長率
圖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出口總額月度同比增長率與進口總額月度同比增長率
圖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年同月=100)
圖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上年同月=100)
圖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貨幣供應量月度同比增長率
圖表:2008年1-8月我國對外貿易情況
圖表:2008年1-8月房屋銷售情況
圖表:2008年M2與M1增速「剪刀差」達到06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
圖表:2008年固定投資貸款資金來源情況
圖表:2008年房地產開發貸款資金來源
圖表:2008年1-8月主要行業累計虧損總額同比增長顯著上升
圖表:2008年1-8月主要行業累計從業人員同比增長回落
圖表:2008年中國經濟預測
圖表:2008年1-6月中國對世界各大洲出口增速對比
聯系人:葉雯
電話:0755-28275109 81255060
Q Q : 897582707
7. 這場雪災造成哪些影響....
2008年雪災對各行業影響
2008 年1月10日以來,半個中國、14 個省(區、市)陸續遭遇了歷史罕見的暴雪、冰凍襲擊,並且受災區域仍存在擴大可能。冰雪造成部分地區電力中斷、交通系統大面積癱瘓、春運返鄉旅客大量滯留途中、農產品(29.44,-0.34,-1.14%,吧)與食品價格暴漲、供水供氣難以維持的困難局面。未來三天,南方大部地區仍將維持陰雨雪天氣,未來十天仍為多陰雨雪天氣;且暴雪停止後仍需數日來除卻凍冰。
預計斷電限電和交通阻塞將對08年1月份工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2月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同期的固定資產投資、消費也會受到相應影響。不過這兩個月是傳統上的生產淡季,且可通過災後加班彌補,全年而言影響有限,而災後重建將導致之後投資以及工業生產出現報復性的增長。08年1-2月份CPI破7幾成定局,由於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不能及時供給,災區及周邊輸送區的價格可能會有較大的漲幅,不排除CPI 突破更高水平的可能性。我們曾指出,由於外部經濟環境的惡化,國內經濟調控將在2008 年下半年放緩。但如果災情進一步加重,為支持災後重建工作,信貸控制解凍的時間點可能提前。
資本市場對重大的自然災害一開始往往反應不足,但隨著災情的持續與惡化,投資者對風險的過度擔憂極其容易引起股票市場的恐慌性拋售;不過短期沖擊過後,股票市場基本上都能回升到下跌的開端。A股市場近期的調整已經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雪災的影響。但在內憂外患夾擊之下,市場高估值基礎正處於開始松動的微妙時刻。我們對政府化解此次雪災抱有強烈信心,但如果災情持續甚至惡化,應提防可能出現的恐慌性拋售,而這種恐慌性拋售一旦出現必將構成絕佳的買點。
從投資策略上看,災情持續階段煤炭、工程機械將從中略微受益,而電力設備、鐵路設備、鋼鐵、建材等行業將成為災後重建的受益者。雪災導致煤炭運輸瓶頸,提高煤價上升預期(但可能受到管制)。同時,災後對電力輸送系統、鐵路電氣化系統必將進行重建與更新,災區也將出現大量的基建需求,電力設備、鐵路設備、鋼鐵、建材等行業將成為受益者。
附:雪災對各行業影響
電力:受災省份用電佔53%,1月用電將下降6%
能源:1 億噸的公路煤外運受阻,煤價看漲預期增強;電荒和雪災增加柴油發電需求
交通:客運影響大於貨運,對全年總量影響2-3%
農產品:生產受損尚可控,運輸不暢加大銷區價格壓力
電力設備:將受益於災後受損線路的大規模修復
鋼鐵:淡季產銷影響有限,災後重建將拉動價格再度上漲
有色金屬:限電斷電影響銅鋁產量
建築:災後將受益於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
機械:工程機械行業受益
保險:理賠主要影響財險,但對08保費收入可能有促進作用
旅遊:靜態影響1-2%,全年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家電:大部分主流渠道已做好節前備貨
2008年中國雪災是2008年1月10日起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20個省級行政區均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截至1月31日18時,死亡63人;失蹤2人,緊急轉移安置175.9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270.8千公頃;倒塌房屋22.3萬間,損壞房屋86.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30億元人民幣;受災人口已超過1億。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等6省、區受災最為嚴重。[1]有最新消息說,截止2月3日,(包括上海)受災地區擴大到20省市,受災人口超過一億多人。[2]
暴風雪造成多處鐵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斷。由於正逢春運期間,大量旅客滯留站場港埠。另外,電力受損、煤炭運輸受阻,不少地區用電中斷,電信、通訊、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3][4], 某些重災區甚至面臨斷糧危險[5]。
一、對當地經濟的影響
當地交通中斷,產品、原材料運輸受阻,生產處於停滯狀態,大大影響當地的GDP。
煤電運輸受阻,電廠停產、半停產,使電力輸送的地方生產受直接影響。
電力中斷,生產停頓。對於那些連續性的生產,帶來巨量損失,比如石化、化工、造紙等連續生產行業。
道路修復,電線及線桿、線塔,車輛等物品的直接損失,蔬菜、瓜果、糧食的損失。
人員傷亡。
按照年生產10個月計算,這次災害相當於完全停產大約30天,對我國GDP的直接影響=30/300 = 10%。
世界銀行估計我國2008年GDP大約10%,那麼受學災影響,GDP大約要降低到9%左右。
二、對環境的影響
暴雪融化之後,導致地下水水位升高,像江西、湖南等地容易引發血吸蟲等災害。
道路消雪撒鹽、撒融雪劑,鹽溶解之後進入土壤,導致地下水質量和土質變硬、變差。
三、對體制的影響
暴雪導致主副食品供應問題。迫使國家採取強制不許漲價政策,對生產者、經營者都是一種考驗,不符合市場規律。
四、人文影響
百萬民工無法回鄉過年,心理問題、夫妻感情等家庭問題。
8. 請結合2008年初我國南方部門地區所遭遇的雪災,談談應如何選擇運輸手段以及你對物流業務發展的思考
(一)在選擇運輸手段時,第一要考慮運輸物品的種類,第二要考慮運輸量,第三要考 慮運輸距離,第四要考慮運輸時間,第五要考慮運輸費用。此外,還要考慮一些突發性事件 的發生。(7 分) (二)2008 年初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所遭遇的雪災說明,在選擇運輸手段時,一定要考 慮一些突發性事件的發生。(3 分) (三)2008 年初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所遭遇的雪災,你對物流業發展的思考。(5 分) 如: 這場雪災讓我們意識到物流業作為一個基礎性服務行業的重要性。 無論企業的生產, 還是人民的生活,都離不開她的支持。物流可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脈。 又如:我國南方地區交通狀況的大面積癱瘓,南方大部分省區的高速公路全面中斷,整 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交通都亮起了紅燈。 凍結了我國南部供應鏈系統的正常運轉。 這場突如 其來的大雪,使我國的氣象預警系統、路政管理部門、公路貨運企業,共同經歷了初期的茫 然無措。 結合實際談。
9. 雪災最先漲的股票
雪災概念股一覽名單分別為中聯重科、常林股份、青島鹼業、海水淡化、五洲明珠、三友化工、南寧糖業、中糧屯河、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