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對股票的影響
A. 流浪地球最大受益股是中國電影還是北京文化,該買哪一個股票呢
流浪地球最大的受益股,我覺得應該是中國電影吧,但是對於股票我也不了解
B. 《流浪地球》是哪家文化公司出品的該公司有沒有上市如果上市了,其股價的明日走勢如何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名稱中國電影)、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名稱北京文化)、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
2月7日,《流浪地球》上映第3天票房達6.63億,從大年初一排名第四的1.98億票房一舉逆襲成為賀歲檔票房第一。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中國電影和北京文化股票大漲,其中北京文化漲停。但近日,股價漸漸走低。
C. 流浪地球對人們的生活和命運產生了什麼影響
生活就像洋蔥頭:你只能一層一層地把它剝開,有時你還得流淚。有些事情明知道不可能亦不可為,卻仍執著的不肯放手。很多時候,我們總帶著陰影,將自己藏起來。然而掩不住的卻是內心對執著的嚮往。
D. 《流浪地球》裡面的科技理論符合實際嗎
電影里無數的雪景。 地球已經是零下80度了。被推到接近木星的位置, 地球所有的江河湖海早就都被凍住了,大氣中哪裡來的水份, 怎麼可能還會下雪?再說人工地下城和離子發動機。 地球這么大,好好的地下城你在搖搖欲墜,轟鳴不斷的的發動機在下面干什麼?違背常識。
E. 《流浪地球》中成功幾率幾乎為零的方案為什麼卻拯救了地球
亮劍》里有個情節,李雲龍率部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周邊的孔捷,丁偉所部都紛紛出動了,甚至連楚雲飛的國軍也出動了。
救援小隊在救援的路上損兵折將,結果在他們到達目的地之前,目的地已經完全被毀滅了,但救援小隊隊長仍然選擇了繼續前進。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但確信自己繼續向前走就一定會有意義。
最後他們真的發揮了作用。但又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拯救了地球,而是因為還有無數的人做出了和他們同樣的選擇,在已經宣布沒有希望的時候,仍然選擇了繼續努力,才最終修復了行星發動機,點燃了木星。
如果是好萊塢的套路,比如《星際穿越》,那麼這個故事的合理情節應該是,吳京一個人殺出空間站,返回地球,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順便拯救了地球。但《流浪地球》並不是這樣。
這就是為什麼《亮劍》雖然也是抗日神劇,但他卻能打動人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開頭提到的這種情節,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的犧牲是否還有意義的時候,總有些中國人選擇自我犧牲,去點亮這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劉慈欣的《三體》其實也是類似主題。雖然最終仍然不能改變地球被降維打擊消滅的結果,但是仍然有無數的人選擇了自我犧牲,試圖在黑暗中找到一點光明
F. 《流浪地球》中,地球被木星引力捕獲,為什麼對地表的人沒有影響
眾所周知,引力和木星的二次方成反比。
這張圖接近地球和木星的最近距離。假定這張圖中,地球、木星的質心在同一平面上,我們以此為基礎做一個估算(其實應該看的出地球距離木星更遠一些,木星的距離只會更大,估算結果只會更小)。
木星到地表的距離大約是木星直徑的0.6倍,也就是說地球到木星的質心是木星的直徑的1.1倍,合:142984*1.1km=157282km。
是地球半徑的157282km/6371km=24.69倍
木星的之戀是地球的318倍,而距離是地球的24.69倍,則引力是地球的0.52倍。
也就是說,木星可以抵消地球一半的引力,所以樓主的判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角度的問題,地球的距離其實比木星更遠,實際的數值一定比這個0.5倍來的更小。而且如果有木星引力有地球的50%,那引潮力已經可以引起地殼的劇烈變動,已經不要去指望救地球了,必定是各處熔岩泛濫。再者,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這個數值也打不掉月球表面的效果。
綜上我個人觀點是,樓主考慮的點是合理的,但是主觀判斷成分有一些過。而電影沒有就此特別處理,也算符合事實,不算特別的硬傷。
PS 評樓上網友「憤怒的小小剛」的評論「導演多說了一句木星引力增強,畫蛇添足了」。
這一點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不錯的說法。
基礎1:木星是氣態行星,不是剛體,如果出現地球這樣不小的擾動,其內部結構也是會發生變化的。
基礎2:飛掠木星是為了引力加速,而且木星的進木點越小,引力加速效果越大。所以為了盡可能的節省能源,人類選擇了盡可能近的飛掠木星。
然而,由於人類對木星結構了解不夠透徹,對於地球飛掠木星時產生的形變估計不足,因而產生了擾動的導致引力和預算值的差異,引起了地殼的變動導致發動機大量停機。而沒有在進木點足夠的速度,就會導致軌道差異無法飛掠木星。當然,具體的數值要對上恐怕也有難度(畢竟地球發動機那點加速度也不夠看的,木星形變恐怕已經不是電影里的近似橢圓了),但是在科幻小說里這樣已經算自圓其說了。
當然,這位朋友用叛軍來解釋也不是不可以,我相信這部總體還是很精緻的片子的導演也一定考慮過。可能是為了不讓劇情拖沓,只是從各種細節暗示叛軍,而沒有直接引入。
PPS 電影最大的bug是地球這點氧氣根本到不了木星的爆炸極限,就算地球上氧氣和氫氣混合全部的燃燒熱,也只能給地球1m/s的速度變數,根本不夠看的。
小bug有,為了藝術效果,電影里的木星和地球的角度關系是亂的。地球表面已經被冰封了,哪來的熱帶氣旋(看樣子至少C4級別)。
至於取景的一些小bug就不去計較了(比如有一幕裡面本來沒有一本書,下一幕里多了一本書)。
G. 《流浪地球》票房大賣,圈內人為什麼集體沉默
中國的電影在國際上是很有地位和成就的,是很多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常客,但是在科幻電影這一塊,我們的電影製作水平和外國還相差很遠,也是最不擅長的影片,所以大家這幾年很少看到被標注為是科幻題材的中國電影,大多數能夠在國際上獲獎的都是中國元素頗多的武俠動作或者情感類電影,一直以來科幻電影算是中國電影界的一個短板了。
不過從這個春節開始,因為《流浪地球》的出現,這個短板已經不短了,從目前的票房數據和觀眾的口碑以及國際上的反響來看,這部《流浪地球》已經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歷史了,相信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後會有更多好的科幻電影出現!
所以吳京這次投資的《流浪地球》可以說又一次打破了常規,繼上一次《戰狼2》的高票房低片酬演員,這次又是這樣的風格路線,顯然是給現如今娛樂圈一記重拳,正因為如此,如今高票房的《流浪地球》換來的是同行們的集體沉默,但是相信有觀眾的支持,吳京絕對不會孤立無援的,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希望吳京再為中國電影繼續奮斗,多製作良心電影,有觀眾的支持!
H. 流浪地球真的可能實現嗎
流浪地球劇中所提到的「地球發動機」,理論上來講可以實現,但是現實中如果要做到劇中的效果,人類的科技必須進行一次全新的革命,否則以現有的技術是不可能的。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發動機」,就理論上來講的確有可能,因為地球就像是一個普通的星球漂浮在宇宙中,其本身是沒有動力的。地球之所以公轉是因為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而如果失去了太陽引力,地球就等於失去了動力。地球發動機其實相當於人為的給了地球一個動力,通過控制來使地球飛行,將地球當成一個巨大的宇宙飛船。
但現實是,如果要實現推動地球飛行,就必須產生比地球本身質量還要大的動力(地球質量約5.965×10^24kg),除此以外還要達到太陽系的逃逸速度,以目前的人類科技是絕對不可能的。就算是假設人類科技達到了能研製地球發動機的水平,其燃料也是不夠的。就算消耗整個地球上所有的化石燃料和生物質燃料,也不可能逃離太陽系。
此外,地球是一個多層結構包裹的球體,在岩石圈以下33千米處被稱為「莫霍界面」,是地殼的終點;「莫霍界面」以下是地幔,裡面流動著液態的鐵和鎳。如果人類在地表安裝地球發動機,發動機啟動時會對地殼產生巨大的壓力,如果受力不均勻很可能導致地殼破碎,岩漿噴出。如果要建造發動機,那麼發動機必須建在大陸板塊的深處,遠離地震帶和火山帶以保證安全性。
但是劇中的人們建造發動機的地點都是錯誤的,他們將發動機建在日本大阪,印尼蘇拉威西島,還有杭州。劇中這三個地點都不適宜建造發動機。
第一,日本全國都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將發動機建在日本一定會刺激火山噴發,不要說建發動機了,人都已經死了。
第二,印尼的蘇拉威西島它本身就是個火山島,在那裡建發動機同樣會引起火山噴發,不可能建成。
第三,中國杭州地質條件松軟,建不了那麼巨型的發動機。
流浪地球電影中提到,人類發明了一種名叫「重聚變技術」的科技,這種技術類似於核聚變,但是能釋放出比核聚變還要強大的能量。也就是說除非日後我們發明了這種先進科技,否則是不能流浪地球的。
I. 為什麼說《流浪地球》的成功,對科技界也是大新聞
春節上映的《流浪地球》一路勇往直前,雖然止步於《戰狼2》如珠穆朗瑪峰般的票房前,也有人說作為中國第一個硬核科幻電影它僅僅才及格,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獲得了成功且圈粉無數,這對科技界無疑是大新聞。
不僅如此《流浪地球》在票房上的成功,同時意味這大家對科技的認同。科技的創新不是科技界一個圈子的事情,是需要全民科技意識增強的大環境為支持的。而全民的認可與圈粉也正是表達了這種支持與認可。
科技是無國界的,但是這不能阻礙我們為中國騰飛而驕傲,中國科技在科技界的崛起,《流浪地球》的成功就是在傳媒界樹起的第一個里程碑!
J. 流浪地球那麼好為什麼近期卻罵聲不斷
《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飛行的是以石頭為燃料的重聚變行星發動機,在整個地球上有一萬多座如山一般高的發動機給地球提供逃離太陽系的動力。要啟動巨大的重聚變行星發動機需要使用「火石」。火石是用來點火的,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火石就是打火機中用來摩擦引發火星點火的火石。劇中的火石是用來啟動重聚變引擎進行點火,一旦重聚變發動機停止工作,需要火石來進行再次點火,可見火石是一次性物品。對於重聚變發動機而言,這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配件了,還是消耗品。
然而,劇中受到木星引力變化影響,導致全球四千多座發動機熄火,需要救援來啟動。從CN171-11救援隊來看,大部分的救援隊任務是運輸啟動發動機所必須的火石,將火石與技術人員送達發動機。然而,救援隊是從哪出發的呢?從片中來看,CN171-11救援隊在濟寧附近時由於發生事故,需要徵用姥爺與劉啟、韓朵朵所乘坐的運載車,目的地時杭州。濟寧到杭州是從北到南,那麼救援隊出發地可以認為在濟寧以北。從濟寧到杭州直線距離為660公里,而片中並沒有選擇以直線距離前往杭州,而是繞行上海,當然可以理解為地形地貌原因必須繞行上海(廢話,不去上海怎麼拍冰凍的陸家嘴啊!)。
而繞行上海後,從濟寧到達杭州的直線距離(不計算地形地貌導致的繞行等因素)也達到了850公里。火石這種如此重要且為消耗品的部件,在杭州發動機、杭州地下城以及周邊區域沒有備件倉庫,必須得千里迢迢從北方運來?
濟寧—上海—杭州,直線距離850公里,實際距離更長
當然片中可以得知,杭州地下城遭了災,岩漿四處留,可能杭州的備件倉庫直接就在災難中毀了,需要從別處調運。然而整個長三角地區,周邊地區都沒有備件,必須從北方調運么?這地球聯合政府的備件管理水平很成問題啊~
本來以為從濟寧(或者更北方,可能北京)調運火石去救援杭州已經夠遠了,然而《流浪地球》中,在上海還找到了一個從中國出發去印尼蘇拉威西三號發動機運輸火石進行救援的救援隊——我稍微量了下從上海到印尼蘇拉威西島的直線距離,約3600公里。
國內缺少備件,長途調配多少還可以理解,然而從中國派遣救援隊到印度尼西亞,光直線距離就要有3600公里,考慮到出發地並不在上海,距離就更長了。就算是飛行救援隊,就算是不惜代價進行飽和救援,那也是本著就近的原則。真不知道地球聯合政府的應急預案是哪位天才寫的,要是這樣的預案交到我手裡,看了一眼就可以直接扔進碎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