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股票退市概率
『壹』 海馬汽車一年虧損擴10倍。有沒有退市之風險,大家怎麼看
就想知道這是誰的錢?
『貳』 被st的股票退市幾率有多大
連續3年虧損就要暫停上市(暫時保留代碼和資格),如果之後6個月內仍繼續虧損就要面臨退市處理。ST在股票上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被進行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但是有的st股票如果出現了特別嚴重的虧損或者財務造假,可能會被退市。
『叄』 海馬汽車股票會退市嗎
經查證核實,000572海馬汽車,目前處於下跌趨勢之中,主要是業績不好,受到股民的拋棄,沒有重大利好的情況下,半年內的後市不會大漲,該股票至少要震盪橫盤一個很長的時期,潛力會有,但不是現在!
『肆』 海馬汽車目前的股價,近無退市之憂,遠無債務之纏,非常吸引人,多路合作資金暗中洽談海馬汽車很有可能
不然之前房子白賣了????
近日,ST海馬發布正式公告,將位於海口市金牛路2號的住宅樓,共計145套房子正式出售,總面積在4217.05平方米,具體價格沒有公布,想必也不少,畢竟也是145套房子,也有4217.05平方米,中國房價可真不便宜,隨便一套房都能頂一輛豪車了。
『伍』 海馬停產啟示錄:投入產出失衡,單車開發成本是利潤2倍
2月18日,海馬汽車對外披露公司最新產銷情況。數據顯示,1月份海馬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30輛和1147輛,同比下跌13.82%和13.56%。
對於產銷情況的進一步收窄,海馬汽車回復,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影響,導致經銷商延遲開門、工廠延遲開工等原因。但細心的媒體發現,海馬汽車1月份的630輛產量實為小鵬G3的生產數據。這間接表明現階段海馬已經從原來一傢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汽車企業徹底淪落為一家代工工廠。
作為已經在汽車行業耕耘30年,幾度代表著海南經濟向好的上市車企,海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瀕臨出局的海馬對今天的中國汽車發展又有著怎樣的警醒?
1
單車開發成本是利潤2倍
事實上,今年1月海馬汽車的產銷下滑與自主業務停產,只是海馬汽車在企業經營受損、汽車業務收緊變化後的一個小縮影。因為在經歷了2017、2018兩年集團利潤虧損,海馬汽車的發展就已經被傷到「元氣」。
2016年,海馬汽車的發展進入巔峰。當年公司一舉創收破200億的大關,成為當時國內為數不多汽車業務產值過千億的自主企業。可就在次年,海馬汽車就迎來了始料未及的寒冬與低谷。
2017年,海馬的汽車業務產銷情況出現斷崖式下滑,旗下基本型乘用車年累計產銷分別為45011輛、47756輛,同比下降51.15%、48.46%;相關數字甚至在2018年進一步增大,同年海馬汽車累計銷量為67570輛,同比下降51.88%,年計劃僅完成目標的37.5%。
有關海馬此前的發展態勢,相關行業人士給出的原因是由於,自主汽車的低利潤加上此前公司在地產業務投資佔用資金產生的連鎖影響。隨後,海馬汽車在2019年正式被列入*ST行列,公司面臨被迫退市的風險。
此時海馬汽車雖然還在開展自身的乘用車業務,甚至不惜投資6.1億元用於擴充新能源轎車的研發和生產,但這種改善對已經凸顯問題的海馬而言已無濟於事。迫於經營壓力的影響,海馬開始與小鵬汽車簽訂了代工協議,徹底淪為代工企業的序幕。
至於代工的初衷,一位了解相關情況的海馬員工猜測,可能與海馬自主生產汽車的高成本運營有很大關系。資料顯示,其自主研發的車型海馬3,耗時42個月研發,累計投入4.95億,累計賣出18萬台,但單車平均研發價格高達2777元,超過長城旗下主銷車型單車研發成本的2倍之多,單車利潤卻僅能維持在1000元左右,高運營成本讓海馬一度懷疑過自身在汽車業務的未來與前景。
與小鵬合作的代工收益,讓海馬感覺到明顯優於曾經「自產自銷」運作方式。這種短暫的「海市蜃樓」現象也讓海馬恍惚的看到了新未來。一位業內人士向我們透露:一輛新能源企業的代工收益在870元左右。如果按照此前海馬與小鵬約定的年產5萬輛的代工目標來看,海馬短期內是能彌補自身在企業運營上所遇到的危機。
然而經營頹勢的不可逆與市場環境的不達預期還是讓海馬汽車走到了崩潰的邊緣。2019年,國內汽車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惡化,缺乏研發能力的海馬在相繼推出的幾款新產品F5、8S後均未受市場認可;加之小鵬汽車交付能力的不足,雙方約定的產能標准未達預期,海馬汽車最終在2019年底迎來其汽車業務發展的最低谷。
根據此前公開發布的數據顯示,海馬汽車2019年全年累計生產汽車2.89萬輛,同比下滑52.06%;累計銷售汽車2.95萬輛,同比下滑56.41%。而同年,被代工的小鵬汽車旗下G3車型的全年累計銷量為16608輛,也就是說在2019年,海馬汽車自主業務的生產情況僅維持在1.3萬輛左右;年總產能僅為此前與小鵬約定產能的57%。
自主產品受挫、代工預期不溫不火。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大環境的不確定以及處在*ST行列的經營壓力,停產自主產品、裁員縮減、維持代工現在成為海馬被迫選擇的出路,「一輛海馬也不造了」也就成了這家曾經的海南驕傲在面對商場大起大落後擺出的最後倔強。
2
代工的模式還能維持多久?
好在2019年汽車業務的觸底並沒有讓海馬就此喪失「復盤」的勇氣。根據海馬汽車1月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在2019年扭虧為盈。其中,公司全年預計盈利9000萬元至1.3億元,基本每股盈利0.055元至0.079元。
汽車預言家發現,2019年公司的獲利主要來自於公司非經營性損益影響歸母凈利潤的7億元,也就是「變賣家產」所得。根據預告顯示,2019年內公司包括轉讓子公司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和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出售閑置房產、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的應收款項減值准備收回以及政府補助等。出售產業讓海馬成功的實現業績的扭虧為盈,並有望撤銷深交所對其股票的退市風險警示。
但對於這樣的續命方式,相關行業專家卻指出:若不能改善汽車主業務,其未來發展仍將面臨多重挑戰。簡言之,停產自主、繼續代工海馬早晚還是死路一條。畢竟目前代工方式還無法讓海馬實現經濟過度或謀求轉型的可能。
詳細了解後我們發現,就在小鵬汽車與海馬宣布合作代工後不久,小鵬就宣布自建工廠的意圖,並明確回應了自建工廠對自身業務的必須性。今年2月14日,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肇慶市工商局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局正式登記成立,有關注者認為這是小鵬在對工廠建設所做的准備。盡管小鵬汽車對此回應是為了完善供應鏈布局,為公司產品發展做充分籌劃,但此舉目前並不排除小鵬在生產端可能與海馬合作出現裂痕的可能。
假設與小鵬分手,如果重新尋找新代工夥伴,代工前景的不確定性仍舊是海馬無法逃避的核心問題。現階段由於國內新能源市場短期前景不明朗,市場實際需求小於企業產能,致使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無法盈利,意味著與新勢力合作代工,海馬還將面臨規模論的困惑。相比新企業的不確定性,傳統車企的市場份額較高,但由於自身產能過剩,也沒有代工需求,因此代工的前景對於海馬而言並不長遠。
就在海馬淪為代工廠的消息發出後,媒體關注到目前海馬汽車中牟工廠已經停工,該工廠主要生產愛尚EV等新能源車型已經全部停止,中牟工廠員工大部分「被離職「後,少數未離職員工已經被調配至鄭州工廠工作;此外,海口工廠在年前開始裁員,「海馬要涼」成了當天輿論關注海馬事件給出的最多評價。
3
海馬們的「拐點」
從10年前海馬合資改自主到3年前營收破百億,海馬自主的轉型之路雖稱不上經典案例與範本也絕不算轉型失敗的「反面教材」。那為什麼短短兩年內,這家曾經的海南「驕傲」就一蹶不振了?
2006年,海馬汽車與馬自達的合作之路結束。自此公司開啟了自主之路,「福美來2」成為當年決定「單飛」的海馬汽車推出的一款全新產品,也成為海馬汽車由合資品牌轉向自主品牌的一款過渡性產品。
不過研發能力薄弱也成為單飛後的海馬向外界暴露出的關鍵問題,這是由於此前與馬自達的合作中,海馬主要以生產的身份參與其中,沒有自身研發設計能力,這項能力直到今天都是困擾海馬汽車發展的一個關鍵。
以2018年上半年為例,海馬汽車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為2.54億元。但同期相比,長城汽車的研發投入15.04億元、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則是達到了37.19億元。研發能力的差距使得隨後海馬陸續推出的產品都未能得到主流市場的認可,也為後來產品徹底喪失競爭力埋下了伏筆。
另一個原因在分析人士來看,則可能與海馬汽車近年來「三心二意」的經營理念有關。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海馬就形成「汽車、金融、地產」三大業務板塊,並先後參股海南銀行,海馬地產板塊則以「園林、安全、服務」為市場定位,在鄭州、武漢等地投資開發樓盤。
直到今天,這種發展偏移的定位仍存在於海馬汽車內部。截至2019年其集團三大業務板塊分別為海馬汽車、海田金控以及青豐置業。其中海田金控為海馬集團金控板塊,總資產100多億元,全資擁有海馬財務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額貸款公司、深圳海馬第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時控股參股海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位任職過海馬的員工在評價其隨後的發展問題時就曾直言,海馬在非汽車領域的布局,影響了其對汽車研發等方面的投入,致使後期的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下降,缺乏了市場的競爭力。他曾這樣說:「之前汽車行業發展快的時候,海馬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發上,反而搞了金融、房地產等產業,技術都是老本,當其他產業回報不如預期後,汽車業務也就徹底不行了。」
如今來看,海馬的沒落並非全然來自於市場競爭的無情。曾經先期基礎的薄弱、後期戰略的失利都是海馬汽車面對發展時受到過的困惑;但相比於其他行業看重投機者快進快出的果斷,汽車行業似乎更關注相關企業高持續與高技術持續投入的特點,可能這才是像海馬這類的企業入局之後最該正視的關注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真正退市的概率有多大中國的股市退市概率如何
看在十分的份上我告訴你吧 我現在很缺分分額
是醬紫的 偶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 公司連續虧損2年就給他個ST 再虧損2年再加個*就變*ST (最新的基礎是這么寫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披星戴月 也有直接被*ST的 還有樓上說會PT 真PT你就要流眼淚了 那基本就是板上釘釘要say goodbye了 不goodbye那股價也廢了
你問*ST生物會不會退市 這誰知道啊 咱們國家信息披露責任機制那是相當的不完善 上市公司和莊家聯合作假 人家報利空吃貨 利好出貨你根本不知道 但是呢有個辦法你可以察覺點蛛絲馬跡 那就是去買份中國證券報吧 或者上海證券報 他有專門的重大事項披露板 裡面會寫的比如這股票什麼時候開始停牌 因為什麼什麼
第二個問題(我先抽根煙醞釀下)
有多大呢 這個我個人認為有幾個竅門 你可以參考下 這是我總結的 首先你看看他的每股凈資產對比他的股價 比如他現在每股凈資產是4塊錢 現在價格是5塊 我認為這樣的公司有點讓人怕怕 屬於豪賭型的股票 等下我會舉例子 這樣股票要麼就要廢了 要麼就要飛了(不要以為我說了沒說你往下看你就能明白我意思)
再個你就看他有被人組 重組真是好東西 我舉例子了啊 我們的*ST昌河 咋一眼就是垃圾股 誒 他停牌了 要重組 我們超級無敵牛逼的王亞偉叔叔就豪賭他了(好像是他) 往死里買 就等他重組呢 一旦組成功了 他就發達了
最後一個就是看有沒有外資注資了 比如*ST雙馬 現在是ST好像 還是四川雙馬?我好久沒看他了 他被法國拉法基公司注資了 往死里給錢 不要都不行 誒這股票暫時活了
然後回到你*ST生物 你去看看咯 教你方法借鑒了 不過一般情況下 很少有股票退市的
第三個問題 有人說中國股市不考慮退市 有人還說中國股市裡的上市公司很多資產不優良(小知識:目前最優良的是鹽湖鉀肥 人家是整體上市的)要充分考慮退市問題 我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手打的啊 給點辛苦分分吧 55555
『柒』 聽說海馬汽車面臨倒閉是真的嗎
海馬汽車是有面臨倒閉的風險。
2018年1月26日,海馬汽車發布2017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金額高達9.4億—10.4億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0%。1月29日股市周一剛開盤,海馬汽車股價一下子大跌9.64%,創下近兩年來的新低。
海馬汽車如此慘淡的經營業績,最主要的原因是銷量的銳減。眾所周知,2017年可謂是中國自主車企的大年,自主乘用車整體市場份額和車型平均售價攀高,並出現了如吉利、傳祺、上汽等一批規模大、增速快的自主車企。
海馬汽車2017年的主營業務銷量目標完成率不足五成,而目前唯一盈利的僅剩下金融服務業務。2017年年初,海馬汽車就定下了30萬輛的銷量目標,盡管奮力拚搏一年,但2017年實際銷售僅為14萬輛,銷量還不足目標數量的一半,因此,可以說海馬汽車是有面臨倒閉的風險的。
海馬汽車有面臨倒閉風險的原因:
1、自從海馬和馬自達分道揚鑣以後,推出的車型與其他品牌同級別的車型相比幾乎沒有競爭力。,由於其自身實施產品聚焦戰略後,對部分產品或在研項目實施退市或停止研發等,涉及的相關資產或研發支出予以減值或費用化,影響凈利潤約2.42億元。
2、錯綜復雜的業務板塊也是海馬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海馬汽車財報顯示,海馬汽車集團旗下包含房地產、商務會館、物業公司、金融投資、小額貸款等業務。
如此繁多的業務必然會降低海馬汽車板塊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了新車的研發和量產,甚至影響到汽車銷量,從而降低集團的整體利潤。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1年虧掉5年利潤,海馬汽車已走到退市邊緣?
『捌』 銷量連續三年下滑 海馬的「復興」之路還能走多久
創造輝煌或許需要花比三十年更久的時間,但從神壇跌至谷底,卻只需不到三年。
而經過大半年目前來看,通過「賣房變現」等方式的「回血」,並沒有多大程度地「美化」海馬的財報,而景柱的回歸,也未能力挽狂瀾拯救海馬汽車於水火。銷量下滑、持續虧損、經營愈發困難的現狀,仍然是海馬不爭的事實。
就在不久前,網上還流傳出一份海馬汽車成立公司轉型研究辦公室的通知文件,甚至有媒體報道稱海馬汽車由於銷量下滑,正在進行轉型,將退出汽車行業。盡管,不過對於相關報道,海馬汽車很快就發布了相關情況說明,但這足以說明目前海馬的處境有多窘迫與危急。
結語
目前來看,海馬汽車的處境仍然十分不容樂觀,在至今還未能擺脫虧損局面的情況下,「摘帽」希望十分渺茫。車市寒冬下,海馬務必要在2020年裡,痛定思痛、緩解並化解銷量危機。否則,很難講其「復興」之路是否還能走下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海馬汽車為保殼「賣房求生」 2019實現「扭虧為盈」
昨晚,海馬汽車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2019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6.9億,同比2018年下降7.06%,雖然營業收入下降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由負變正,盈利0.85億四年來首次扭虧為盈,可喜可賀,但事實如此嗎?
結語:2017、2018海馬汽車連續兩年經審計的歸母凈利潤為負值,公司股票自2019年4月24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所以為保住上市公司海馬汽車不惜出售房產,幾經努力終於實現了實現「扭虧為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海馬完蛋了,會不會退市倒閉
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