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股票期權激勵會影響其他股東利益嗎

股票期權激勵會影響其他股東利益嗎

發布時間: 2021-09-11 14:36:44

A. 股權激勵對企業,股東各有什麼影響

(一)對企業的影響

股權激勵對企業的影響長遠來說是比較積極和正面的,主要體現在:

(1)有利於更好地吸引並留住核心人力資本。

企業每個部門都有相應的核心人力資本。授予核心人力資本以股權或期權,能夠提供較好的內部競爭氛圍,激勵人力資本最大限度地供給。同時,由於股權和期權強調未來,公司能夠留住績效高、能力強的核心人力資本。

(2)充分刺激和調動經理人積極性和創造力。

股權激勵計劃將經理人的利益與企業的盈利捆綁在一起,使經理人自發自覺地為企業創造利潤,最大化地貢獻自己的才智。

(3)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並利潤。

國內外的實踐證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後,經理人的主人意識增強,工作積極性均會大幅提高,往往能夠通過積極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並提高利潤。

(二)對現有股東的影響

(1)稀釋股權,降低現股東持股比例

期權的授予其結果必然使現股東的股權得到稀釋,是原先相對集中的股權變為分散,現股東的控制權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削弱。

(2)引入監督,經營管理和利潤分配的透明化及民主程度要求提高

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不論持股比例多少)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具體而言,股東還享有:股東會表決權、查閱公司章程、文件和財務報告、會計帳簿的權利、分紅權、以及對其他股東出讓股權的優先認購權等諸多權利。

因此,股權分散化導致的結果必然是對現有股東的經營管理帶來監督。在此情況下,公司的經營管理及利潤分配等都應當走向規范化、透明化,重大事項的決策應當民主化。以往「家長制」、「一言堂」的管理模式需要逐步改變。

(3)帶來潛在的糾紛風險

既然股權由集中轉為分散,股東對公司經營管理、持續發展的思路就有可能出現分歧,股東之間出現矛盾並導致糾紛的風險就大大提高。

B. 股權激勵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嗎

一、因股權激勵而影響公司利潤
很多企業在開展股權激勵時,往往容易忽視股權激勵可能對公司利潤造成的潛在影響。確實,按照一般理解,很難將股權激勵和公司利潤聯系起來。
對於很多有計劃開展融資、掛牌、上市的企業而言,業績利潤是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重要財務指標,應當注意避免由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影響利潤而對企業資本化運作產生不利影響。
二、股權激勵持股平台變更導致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風險
在各交易場所的掛牌、上市規則中,均對於上市、掛牌前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延續性提出了要求,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可能對企業的上市、掛牌產生不利影響。
在通過持股平台開展股權激勵的企業中,為配合激勵計劃的實施,往往會對持股平台內的股東(公司形態持股平台)/合夥人(合夥企業形態持股平台)進行變更,繼而進一步影響對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認定。
因此,對於有上市、掛牌的企業而言,在開展股權激勵時,應當謹防由於持股平台變更而造成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化。
三、因股權激勵而需額外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由於股權激勵對象通常是公司的高管或核心人員,因此在股權激勵方案或者相關的法律文件中,往往會約定激勵對象的「競業限制」義務。要求激勵對象在離職後的一段時間內不得在同行業或競爭性企業任職。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應當向勞動者給予經濟補償。根據前述規定,用人單位與激勵對象約定了競業限制條款,就應當向其支付補償金。
但也有觀點認為,由於員工參與了股權激勵計劃,除了員工與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外,還同時建立了關於股權激勵(包含股權的授予、收回等)的法律關系。而「競業限制」既然是約定在股權激勵的法律文件中,不應當適用勞動合同法,因此無需向激勵對象支付補償金。
對於此問題,我們認為應當結合具體的股權激勵計劃來判斷公司是否需要向激勵對象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1.對於離職後即收回股權的激勵計劃。在大部分激勵計劃中都會約定,若員工離職,則公司會收回對員工的全部激勵,並支付相應的股權激勵退出回報(若有)。因此,員工離職後即不再持有公司的股權,員工與公司之間有關股權的權利義務實質已經終止。在這樣的前提下,若公司仍然要求員工承擔競業限制義務,應當向員工支付補償金。
2.對於離職後允許員工仍然持有股權的激勵計劃。對於此類激勵計劃,我們認為,由於員工離職後仍然與公司之間存在有關股權的權利義務,因此若有明確的書面約定將員工的競業限制義務作為持有公司股權的一種附隨義務,則可以無需向員工支付補償金。
股權激勵計劃可能導致公司產生額外的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支出,建議在設計股權激勵計劃(尤其是涉及離職退出環節)時,重點對此進行約定,避免對企業產生額外的成本負擔。
四、因股權激勵對員工進行處罰而承擔額外賠償風險
眾所周知,基於勞動合同關系,除非符合特定的情形(員工違反服務期、保密義務、競業限制義務),否則不得約定要求員工承擔違約金。但對於在股權激勵法律關系項下,並無相關違約金的限制。
在實務中,股權激勵法律文件(通常由激勵計劃、激勵協議、承諾書等一系列文件組成)與勞動關系法律文件中,往往有部分條款重合。這類重合尤其集中在員工行為規范、員工禁止性的行為方面。一旦員工違反這些規定,可能構成對於股權激勵協議、勞動合同的雙重違約。如若此時企業貿然對員工加以處罰,可能導致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從而陷入被動。

C.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和劣勢

股票期權激勵:以股票作為手段對經營者進行激勵。股東為達到所持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下,實行的股權激勵。公司董事會在股東大會的授權下,代表股東與以經營者為首的激勵對象簽訂協議,當激勵對象完成一定的業績目標或因為業績增長、公司股價有一定程度上漲,公司以一定優惠的價格授予激勵對象股票或授予其一定價格在有效期內購買公司股票,從而使其獲得一定利益,促進激勵對象為股東利益最大化努力。

股權激勵方案分類:股東轉讓股票和上市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股票,定向發行股票又分為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另外,還有一種以虛擬股票為標準的股權激勵方式,稱為股票增值權。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他們是擁有自主投票權的正式股東,真正成為了公司的所有者之一,他的努力可以很大程度上轉變為自己的利益。會給激勵對象帶來巨額財富,激勵效果明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股票期權激勵的劣勢:股價處於平穩階段時,吸引力下降;受股票市價影響大,且股價並不一定反映經營業績。另外如果他不想繼續幹下去,甚至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鬧翻,那麼會變為對自己很不利的反對者,而且只要他不出售自己的股權,對他沒有任何約束力,除非有先約定。通常而言會建議制定製度,參與了激勵但後來離職的人員應當將其股份以適當的價格退出。

D. 股東受股票期權等激勵計劃的推動,只有股東獲益,股票期權才能使他們獲得巨大收益 對嗎

不一定,股票期權的激勵計劃會給職業經理人做假賬,偽造業績來獲得利益的機會,但目前看,股票期權是最流行的管理層激勵方式。
看看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的破產,就是因為職業經理人為了給手中的期權行權而偽造業績欺騙廣大股民,當然這樣的做法需要受到法律的懲處。

E. 股權激勵對原股東未分配利潤有什麼影響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企業人力資本作為一種獨特生產要素的重要性,企業的生存、創新、進步和發展都與企業是否具備優質的人力資源息息相關。所以,充分吸收和利用優質的人力資源成為當今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推行股權激勵,將企業核心人才的才能作為生產要素之一參與企業的利益分配,可以建立起企業所有者對人力資源的科學評價體系,凸現人才的核心競爭力的特性,更大程度地調動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可以促進我國企業管理體系的提高和完善。
在我國股權分置改革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變革啟動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開始啟用股權激勵機制來提高對企業核心人員的激勵力度空間,並且也取得了比較好的預期效果;但同時,通過國外的一些經驗教訓看來,股權激勵眾多創造在實際操作上迅速騰達會由於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激勵效果的偏差,甚至會嚴重損害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為了更好地了解股權激勵機制,明晰股權激勵機制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操作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本文首先在通過簡單介紹股權激勵的產生和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研究了股權激勵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作用關系;同時,介紹股權激勵的主要運作模式和簡單分析股權激勵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對股權激勵的設計和運用做了進一步的探討。

F. 公司的股權激勵跟股東的股權比例有影響嗎

從現代企業制度角度看,股權的權能主要分為以下四種:
1、 分紅權:按照股份額度享有相應股權比例的公司稅後利潤的分紅的權益;
2、 公司凈資產增值權:按照股份額度享有相應股權比例的公司凈資產增值部分的權益;
3、 表決權:按照股份額度享有相應股權比例在公司組織機構中行使的相關表決的權益;
4、 所有權(含轉讓、繼承、資產處置等):按照股份額度享有相應股權比例的公司股份所有者的權益。

G. 請問「股權激勵」政策是否會使企業股東的利益受損

股權激勵是會導致股本擴大,並且會稀釋每股收益,同時實施股權激勵還需攤銷一定的成本,但目前證監會鼓勵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激勵,原因在於股權激勵行權有一定的業績要求和限制,只有業績達到條件了才能行權,同時行權對於激勵對象而言也有成本,也需要一定的資金,股權激勵的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也有限,所以與實施股權激勵犧牲的利益相比,獲得的收益會更為可觀。行權價將對股價形成一定的支撐,敬而遠之大可不必。

H. 股權激勵是否會影響股本變化,需要除權嗎如果除權了,那對於我買了這家股票,不是很不公平嗎

股權激勵不會增加股本,不需要除權,他是那大股東的股份進行的一種獎勵,獲得股權激勵人在什麼價格可以買賣,這有公司於個人協議,不需要擔心這個。

I. 股票期權如何能導致股東之間以及公司的管理人員利益沖突

沖突在於股票期權轉換為普通股後擴大了股本,稀釋了原有股份,原股東股票價值減少。但是,股票期權作為企業激勵的一種方式,期權股轉換為普通股的條件滿足後才能實現轉換,往往這種情況是資產價值的迅速擴大,盈利能力的增強,雖然擴大了股本稀釋了股份,但是實際上是提高了股票價值。對股東和管理者都是雙贏的措施。

熱點內容
理財p2哪個比較安全 發布:2025-07-20 02:29:28 瀏覽:579
幣圈為什麼不能玩期貨了 發布:2025-07-20 02:28:03 瀏覽:18
基金都是跟著哪個股票 發布:2025-07-20 02:28:02 瀏覽:790
退市的股票還能賣出去嗎 發布:2025-07-20 02:12:48 瀏覽:460
不得參與股票交易 發布:2025-07-20 01:56:04 瀏覽:157
談談如何做好期貨 發布:2025-07-20 01:37:09 瀏覽:490
大盤在基金里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0 01:34:47 瀏覽:68
中國夢數字貨幣什麼時候貨幣實施 發布:2025-07-20 01:33:06 瀏覽:924
股票交易次數和收益率 發布:2025-07-20 01:23:15 瀏覽:190
外匯期貨多少杠桿 發布:2025-07-20 01:19:10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