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減值對股票企業的影響
❶ 股票資產減值對股價的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
不屬於利好消息,長期以來,由於眾多因素的影響,高估資產價值在我國企業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資產減值為資產的真實價值提供了量度,其實質是用價值計量代替成本計量,並將賬面金額大於價值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或費用,資產計量接近真實價值,有助於信息使用者投資決策。
資產減值准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企業財務資料的真實,資產減值准備規定不僅說明了謹慎性原則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資產的虛增導致企業利潤的虛增。
(1)資產減值對股票企業的影響擴展閱讀
企業通過確認資產價值,不僅可以消化長期積累的不良資產,而且還可以提高資產的質量,使資產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未獲取經濟利益的實力。
同時,實行資產減值會計可以使企業根據其實際情況合理地預計可能帶來的損失,這樣有利於提高資產的效益,降低潛在的風險,提高企業的風險防範能力。這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企業資產的公允價值和財務狀況,對規范市場信息行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❷ 資產減值業務對企業財務狀況有何影響
會計的謹慎性原則就是資產不能多計,負債不能少計,資產減值是一個預估值,比如,應收帳款要提壞帳准備,固定資產要計提折舊,存貨要做減值准備,目的是為了如實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比如,3年以上帳齡的應收帳款,且與對方單位3年內無交易,這個時候也許對方單位已經資不抵債,或者破產了,你的應收帳款就收不回來了,對諸如此類不確定事項,也許這項資產就有可能會減少,所以要對應收帳款提減值准備,也就是壞帳准備。固定資產會有折舊,存貨也有可能因為同行業競爭激烈,技術落後,導致歷史成本與可變現凈額之間會有差異。
但是現在上市公司會用減值來調節公司利潤,躲避連續3年虧損被拿下
❸ 資產減值對企業股票什麼影響
不一定,看你減值是什麼情況,占這家企業資產比例是多少。
另外如果這家企業有利好情況,比如說重組,他就是減值很多,也一樣飛漲。
❹ 資產減值業務對企業業績有何影響
你提取了一筆存貨跌價准備,那麼你的費用科目裡面就會增加一筆,你的當期利潤就會減少一筆。對小公司而言可能影響不大,但是對大公司而言,動不動上億的減值准備一提,不得了啊!
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06年上市公司的年報,由於07年新企業會計准則的實施,很多上市公司趕末班車把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全部沖回(新准則明確表示長期資產減值准備提取後不到處置該資產的時候不得轉回),因此很多公司的業績因此突然上升了一個台階,理由就是減值准備對應的費用科目發生額一下子變小而企業利潤突然上升。
❺ 股票資產減值對股價的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
是利空的,資產減值,一般都是呆壞賬計提,或者企業遇到突發事件導致的虧損了,或者是以前的財務灌水,現在要濟水份了。才會出現這類情況的,都是利空了。
❻ 資產減值對哪個行業影響大
資產減值對股票的影響是資產總額減少,費用增加,利潤減少,股東權益總額減少,相應的每股凈資產及每股凈收益減少, 股價會隨之下跌。
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這里的資產,除了特別規定外,包括單項資產和資產組。資產組,是指可以認定的最小資產組合,其產生的現金流入應當基本上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產生的現金流入。
❼ 求關於「資產減值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真實性的影響分析」的論文
【摘要】新《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這將對上市公司的短期利潤產生很大影響,本文對此作一介紹。
對於大部分上市公司來說,原會計准則中計提「八項准備」是一次夯實資產的舉措,擠去按過去會計制度「合法」存在的水分。但是,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將資產減值准備作為利潤調節的一個工具,資產減值對上市公司的利潤和會計核算造成巨大的影響。2006年2月,我國財政部會計司發布了新企業會計准則體系,於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勵其他企業施行。新准則的實施,將結束這一游戲,並對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的利潤在短期內產生較大影響。
一、新舊准則對資產減值規定的比較
(一)新准則發布的背景
舊《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可以計提 8 項減值准備,並且在以後的會計期間當減值因素消失時可以轉回以前期間計提的減值准備。某些上市公司正是利用這一規定大玩「減值沖回」游戲,利用減值准備調節利潤。尤其是近幾年,上市公司通過減值准備的計提和轉回操縱利潤的問題十分嚴重,「准」ST公司利用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迴避免被ST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三年虧損將被證監會特別處理,即被戴上「ST」的帽子。所以上市公司在第一年虧損後,往往在第二年大甩包袱——計提大量的資產減值准備(其中不乏濫用謹慎性原則,多提減值准備的現象),導致第二年巨虧,第三年又以各種理由轉回大量的資產減值准備,造成盈利假象,從而保住公司不被ST。除此之外,業績好的公司也利用減值准備來平滑各年間的利潤。為了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整治上市公司濫用減值准備的現象,財政部專門制定了此項《資產減值》准則。
(二)新舊准則對資產減值規定的比較
舊准則體系中沒有單獨的資產減值准則,只是在各項具體資產准則如《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准則中對資產減值作了相關規定。而此次全面修改准則體系時則單設了一個《資產減值》准則,主要用來規范企業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二、資產減值准備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一)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對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以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為例。在過去的會計制度中,無論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有多高,即使固定資產價值已大幅下跌,只要固定資產是按歷史成本計價的,並按規定計提了折舊,會計報表中反映的固定資產余額遠遠異於現在的價值也是符合會計制度規定的。如果計提減值准備,公司應預先將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高於可收回金額的差額作為「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計提出來,計入營業外支出,這樣,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的余額更能反映其現在的狀況。
(二)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對利潤表的影響
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都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增加當期費用,減少資產,減少當期利潤。如果少計或不計減值准備就會減少當期費用,增加資產,從而虛增當期利潤。不同資產項目的減值准備,在提取時所計入的損益類科目各不相同。根據新會計制度的規定,管理費用是企業的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投資收益是企業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減去發生的投資損失和計提的投資減值准備後的凈額。也可能提供一些並不能實現的損益,使利潤表項目出現另一種失真。
三、資產減值准備對上市企業影響的實證分析
新准則體系已於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以後逐步向其它企業推廣。新會計准則中重要條款的變化不但將對上市公司2007年年報業績產生較大影響,有些甚至會提前影響到2005年和2006年的年報。按照新的會計准則,「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等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從2007年開始計提後不能沖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這條新規定截斷了上市公司調增利潤的一大途徑。因此,上市公司利用計提手法調節利潤將越來越難。一些「隱藏利潤」的行業和相關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將減值准備突擊沖回,使2006年利潤「一飛沖天」。否則2007年執行新會計准則後,這些「隱藏利潤」將再也沒有機會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