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對中國股票的影響
『壹』 薩德系統對中國有什麼危害
薩德原名是<末端高空區防禦系統>。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當你的仇家准備用導彈炸你家的時候,你的這套裝備可以提前把導彈攔截下來。
韓美兩國軍方7月8日在韓國首爾發表聯合聲明稱,由於「朝鮮的核武器及導彈威脅」,韓美決定在駐韓美軍基地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即「薩德」系統。
薩德是當今世界上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導彈的地基系統。薩德不僅是「盾牌」,更能攝取情報和監控對手。當然,最關鍵的是「薩德」系統如果進駐朝鮮半島,受影響的不僅是朝鮮,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部署的戰略戰術導彈也將面臨「威力貶值」的風險。除導致中國洲際導彈威懾力下降外,有專家分析,「薩德」部署在韓國境內,比起部署日本,能向西向北推進300公里的探測距離,從而更方便地監控中國東北、華北、東南沿海大部分地區。從理論上說,中國在東部沿海地區機動發射的「東風-21D」、「東風-26」系列反艦彈道導彈面臨「提前曝光」的危險。
用通俗的語言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1、大氣層內外是事兒都管
「薩德」既可在大氣層內40千米以上的高空,又可在大氣層外180千米以下的高度攔截來襲的彈道導彈,號稱「全球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導彈的陸基系統」。填補了僅用於大氣層內防禦的「愛國者」和僅用於大氣層外防禦的「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之間的空白。
2、相當於子彈打子彈武俠級別的精準破壞
「薩德」的破壞機理是「碰撞-殺傷」。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卻對末制導和空間機動的矢量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難度不亞於「子彈打子彈」。
要知道,傳統意義上的防空和反導導彈一般都採用高能炸葯破片殺傷方式。簡單一點的表述就是:我在接近你的時候來個自殺式大爆炸,讓一大片爆炸碎片糊到你臉上,雖然弄不死你,但是你也失去了方向,撞到別的地方去了。
而薩德可以高速撞擊目標彈頭,從而引爆彈頭或利用高速撞擊的高熱使生化戰劑失效。它甚至可以沒有專門的殺傷部分,只依靠制導或末機動部件的質量就可以達成「碰撞一殺傷」的效果,這大幅度減少了戰斗部質量,使導彈增加攔截高度成為可能。
3、特別流氓的雷達系統
你以為反導武器僅僅是防禦性的,你不主動攻擊它,它也惹不著你。錯。「薩德」不僅僅是盾牌,它在平時就能起到攝取情報和監視、控制對方的作用。
它的可完成探測、搜索、跟蹤和目標識別等多項任務,其雷達天線的作用距離超過500公里,號稱當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強的陸基移動雷達。甚至有專家推算,薩德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0公里。
中國為什麼反對部署「薩德」
薩德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0公里。是個什麼概念呢?大半個中國乃至俄羅斯遠東都盡收眼底,這玩意往韓國一擱,以後我國和俄羅斯有什麼動作都在美國人的掌控之內,沒有秘密可言。真是要了爺的老命哦~這就像辦公室里裝滿了監控攝像頭,別說玩把網上鬥地主了,接個手機都得跟偷地雷了似的!
『貳』 薩德是什麼東西,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薩德是一種反導彈的系統,叫薩德反導系統,對中國的影響其實不大,就是可以遏制中國的一些導彈,現在中國的東風31型洲際彈道導彈是一顆炮彈打出去可以同時分離出十多顆彈頭同時打擊多個目標,薩德就算捅破了天最多也就能攔截3顆,所以對中國來說影響不算大!
『叄』 韓國部署薩德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薩德作為一種戰術框架下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攔截高度150公里,最小攔截高度為40公里,雷達探測距離可達到1000公里,如果配合愛國者PAC-3的末段攔截系 統還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而需要注意的是韓國目前還裝備了宙斯盾系統,這讓其未來發展海基彈道導彈攔截體系成為必然。
美韓兩國在韓國部署薩 德系統的借口是應對朝鮮的彈道導彈威脅。然而薩德系統作為一種末端攔截系統,其針對的主要是中程導彈。朝鮮彈道導彈能達到這個射程的主要是舞水端導彈和蘆 洞導彈。朝鮮用化城導彈就足以覆蓋韓大部分領土,甚至射程更短的KN-02戰術導彈也能覆蓋韓主要經濟區。
韓國面臨的主要威脅其實是火箭炮和短程彈道導彈,薩德對它們的攔截能力並不比愛國者PAC-3導彈更好,反而由於價格而顯得更不經濟。如果從單純的軍事和經濟角度而言,韓國更應該向以色列購買類似「鐵穹」一類的系統來保護自身安全,而不是研究讓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
而且更重要的是,薩德系統其實並不具備中段攔截能力,如果朝鮮要打擊位於日本的美軍基地,或者打擊日本的目標,薩德能做的也只能是用雷達監控和收集數據。當然,屆時部署在韓國的薩德系統獲得的信息對提高日本的反導能力倒是很有幫助,不過對韓國防禦朝鮮並沒有實際幫助。
『肆』 薩德反導系統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一旦薩德落戶韓國,美國便在東北亞地區擁有了完整的導彈防禦系統:「愛國者」為低層末端反導系統;「薩德」為高層末端反導系統;「宙斯盾」系統則為海基中段防禦體系,再加上美國本土部署的中段防禦系統,美國在該地區構建的兩層多段彈道導彈防禦體系便逐漸形成。如果在加上早先已經在日本部署的「宙斯盾」系統、「愛國者」反導系統等,美國就在東北亞地區克隆了東歐的反導系統,從此該地區的攻防戰略平衡或將被徹底打破,而美日韓也將成為東北亞的小北約。
這對中國的安全環境來說,是個極大的威脅。
如果後果真如此,那中國出於國家安全,很可能不得不對半島局勢作出更壞的判斷以及更充分的軍事准備,比如增加更多的戰略導彈數量,加強突防能力,對薩德系統也應該列入到解放軍的戰略考量和戰術范圍,做好更充足的軍備安排。這樣下去,很可能引發東北亞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讓半島永無寧日。
半島局勢現在如一團亂麻,外部勢力如果拽得越緊,越是死結。而問題的關鍵還在於當事雙方:朝鮮與韓國。
對於朝鮮來說,強硬不是長久之計,也不可持續。這個時候動靜鬧得大,很大程度是為了5月份召開的朝鮮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金正恩能順利完成權威塑造而進行的造勢,對於朝鮮來說,玩的就是一招險棋,美韓越是反應強烈,金正恩在國內的威信越高,地位約鞏固。這時候算的是政治賬,而不是經濟賬,你用經濟的制裁手段,短時間內不能幹擾他的政治目標。
而對於韓國來說,當前最需要冷靜。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玩平衡,比單純倒向美國要有利得多。況且,想通過美韓的聯合制裁讓朝鮮政權崩潰,從目前來說,還只是天方夜譚,半島的統一也不是一兩次危機就能解決的。目前最可做的,一是要堅持制裁,讓朝鮮付出必要代價,二是不要讓半島局勢繼續惡化,把中國、俄羅斯拖入軍備競賽,三是靜待5月朝鮮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等金正恩鞏固了權威地位後,限於有限的國家經濟實力,朝鮮的對外調門肯定會降低,那時應該是和談的時機。
好了,文末附上騰訊「講武堂」的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了薩德反導系統,純技術帖,讀後會對美國在東北亞的「小心眼」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文/獨孤九段)
『伍』 薩德系統對中國有什麼危害
1、美韓部署"薩德"系統直接損害中國國家安全利益。
2、美韓執意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很有可能在東北亞導致新一輪軍備競賽。如果美韓一意孤行,中俄可能會拿出美韓意想不到也承受不起的反制措施。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對韓國非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有可能將韓國拖入美國與中俄的軍事對峙中。
3、不利於緩和當前緊張局勢,不利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利益。
薩德系統:
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英語: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縮寫:THAAD,薩德)是美國導彈防禦局和美國陸軍隸下的陸基戰區反導系統,一般簡稱為薩德反導系統。
一套「薩德」系統通常由指揮車、火控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其技戰術性能有著諸多與眾不同的特點。
(5)薩德對中國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薩德系統的一些特點:
1、導彈射程遠,防護區域大
「薩德」的射程達到300千米,可防衛半徑200千米的區域,而「愛國者-2」和「愛國者-3」的反導射程僅分別為15千米和30千米。因此,「愛國者」被歸為「點防禦系統」,「薩德」則為「面防禦系統」,主要用於保護較大的戰略性地區和目標。
2、攔截高度和摧毀概率較高
薩德」攔截高度為40至180千米(即大氣層的高層和外大氣層的低層),而這個攔截高度區間正好是射程3500千米以上的遠程和洲際導彈的飛行末段,以及射程3500千米以下的中近程導彈的飛行中段,故號稱「當今世界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導彈的陸基反導系統」。
較大的攔截高度為「薩德」提供了實施多次攔截的充足反應時間和作戰空間。因此,「薩德」被設計為「射擊-評估-再射擊」的作戰方式,具有二次攔截和二次毀傷評定的能力,還可為「愛國者」等低層末段攔截系統提供目標指示信息。
『陸』 淺談薩德系統對中國的影響及作用,為什麼
對於薩德事件,美國和韓國不顧包括中方在內有關國家的明確反對立場,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方強烈敦促美韓停止「薩德」反導系統部署進程,不要採取導致地區形勢復雜化的行動,不要做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利益的事情。老漢覺得,中國政府此次如果僅僅是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是遠遠不夠的。對美國對韓國都必須考慮使用反制措施予以應對,撤銷中韓自貿區協議,重新指定對朝鮮的外交政策和待遇,再繼續呼籲重啟六方會談已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別人美國和韓國不顧中國的明確反對立場,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一系統具有1000公里的雷達監控范圍,能實行大氣層外3500公里的有效攔截,它的部署將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和導彈打擊能力。
同是美國的戰區反導系統,「愛國者」要比「薩德」的名號響得多。實際上,後者在許多方面要比「愛國者」優秀,「薩德」全名為「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是陸基高空遠程反導系統,攔截高度超出大氣層,達到了150千米。由攔截彈、車載式發射架、地面雷達,及戰斗管理與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系統(BM/C31)等組成。其攔截彈長6.17米,最大彈徑0.37米,起飛重量900千克,最大速度可達2500米/秒,採用直接撞擊方式摧毀目標,主要攔截射程3500千米的彈道導彈,最大攔截高度和攔截距離分別為150千米和300千米,防禦半徑200千米左右。「薩德」系統的技術起點高、風險性強,是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和大氣層外攔截彈道導彈的地基系統,因此其戰技術性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
我們國家和其他核大國之間形成的核戰略是相互確保摧毀戰略,指世界上所有的核大國均擁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擊能力,即在對方首先實施核打擊後,己方仍能生存下來,並具備完全摧毀對方的核報復能力。因此,任何一方發動核襲擊,肯定會遭到報復性回擊。只要保持這種「穩定的恐怖和平」,就可威懾雙方都不敢發動戰略核襲擊,避免核戰爭。否則,雙方就有可能同歸於盡。
所以說一旦美國掌握了實用了導彈防禦系統,那麼中國的導彈就很難對美國產生安全威脅,導致中國對美國核打擊之後,美國不再擔心中國的核報復,從而使得美國在核競賽上取得優勢。
關乎國家的大事,僅發表個人意見,談談個人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柒』 薩德事件是什麼 薩德事件始末 薩德系統對中國的影響
據朝鮮媒體報道,2016年1月6日,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並取得成功。此次核試驗與前三次核試驗有所不同,一是朝鮮事先均未通知中美兩國,二是朝鮮宣稱此次核試驗成功的是「氫彈」。一個月後,2016年2月7日,朝鮮發射"光明星4號"衛星,並將衛星順利送入軌道。對此,國際社會一片嘩然,韓美兩國反應最為強烈,韓國總統朴槿惠呼籲聯合國就朝方違反決議的舉動立即採取"強力應對措施",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發表聲明稱,譴責朝方"挑釁且破壞地區穩定的"發射活動。隨即,韓國國防部7日正式宣布,韓美雙方決定正式啟動商討在駐韓美軍基地部署"薩德"系統。對於韓美磋商部署薩德系統,中國政府表示嚴重關切明確反對。
「薩德」反導系統全球最為先進,它是「全球唯一一款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導彈的陸基系統」。它既可在大氣層內40千米以上的高空,又可在大氣層外180千米以下的高度攔截來襲的彈道導彈,而這個高度正好是射程在3500千米以上遠程和洲際導彈的末段,和射程3500千米以下中近程導彈的中段。同時它能在大氣層內外對目標實施多次攔截,還可為低層末段攔截系統提供目標指示信息。簡單地說,「薩德」反導系統是為對付中國的中程彈道導彈、遠程洲際彈道導彈量身打造的,是對中國「區域拒止」戰略的針對性化解,是美國導彈防禦體系的有效組成部分。
『捌』 薩德事件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影響一:薩德部署成功相當於美國成功地進逼了一步,有可能得寸進尺,步步緊逼,中美關系有可能緊張;
影響二:在道義上韓國輸理,在法理上屬韓國內政,中國吃了啞巴虧,所以會對韓國報復性准制裁,中韓關系會大幅下降;
影響三:客觀上中韓關系緊張,等於把韓國推向日本,日本又能夠共享薩德信息,日本會偷著樂,對中日關系無益處;
影響四:部署薩德開了一個壞頭,起著示範作用,會刺激別有用心的東南亞國家在南海侵佔中國島礁、開採石油、修建軍事設施,對南海局勢火上澆油;
影響五:薩德入韓在反導部署上只是一環,下一步有可能是日本,也有可能是台灣,對海峽兩岸關系的走勢具有負面意義;
影響六:薩德入韓,名義上是對付朝鮮,因此朝鮮會借機做文章,繼續發展核武、發射導彈,破壞半島和平穩定,給中國出難題;
影響七:薩德入韓,直接受害的是中國和俄羅斯,這就難以避免地促使中俄站到一起,其實和俄羅斯走得太近,對中國的長遠發展弊大於利。
『玖』 薩德事件對中國的影響
影響一:薩德部署成功相當於美國成功地進逼了一步,有可能得寸進尺,步步緊逼,中美關系有可能緊張;
影響二:在道義上韓國輸理,在法理上屬韓國內政,中國吃了啞巴虧,所以會對韓國報復性准制裁,中韓關系會大幅下降;
影響三:客觀上中韓關系緊張,等於把韓國推向日本,日本又能夠共享薩德信息,日本會偷著樂,對中日關系無益處;
影響四:部署薩德開了一個壞頭,起著示範作用,會刺激別有用心的東南亞國家在南海侵佔中國島礁、開採石油、修建軍事設施,對南海局勢火上澆油;
影響五:薩德入韓在反導部署上只是一環,下一步有可能是日本,也有可能是台灣,對海峽兩岸關系的走勢具有負面意義;
影響六:薩德入韓,名義上是對付朝鮮,因此朝鮮會借機做文章,繼續發展核武、發射導彈,破壞半島和平穩定,給中國出難題;
影響七:薩德入韓,直接受害的是中國和俄羅斯,這就難以避免地促使中俄站到一起,其實和俄羅斯走得太近,對中國的長遠發展弊大於利。
『拾』 薩德系統對中國的影響有哪些
1、美韓部署"薩德"系統直接損害中國國家安全利益。
2、美韓執意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很有可能在東北亞導致新一輪軍備競賽。如果美韓一意孤行,中俄可能會拿出美韓意想不到也承受不起的反制措施。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對韓國非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有可能將韓國拖入美國與中俄的軍事對峙中。
3、不利於緩和當前緊張局勢,不利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利益。
(10)薩德對中國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薩德系統的一些特點:
1、導彈射程遠,防護區域大
「薩德」的射程達到300千米,可防衛半徑200千米的區域,而「愛國者-2」和「愛國者-3」的反導射程僅分別為15千米和30千米。因此,「愛國者」被歸為「點防禦系統」,「薩德」則為「面防禦系統」,主要用於保護較大的戰略性地區和目標。
2、攔截高度和摧毀概率較高
薩德」攔截高度為40至180千米(即大氣層的高層和外大氣層的低層),而這個攔截高度區間正好是射程3500千米以上的遠程和洲際導彈的飛行末段,以及射程3500千米以下的中近程導彈的飛行中段,故號稱「當今世界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導彈的陸基反導系統」。
較大的攔截高度為「薩德」提供了實施多次攔截的充足反應時間和作戰空間。因此,「薩德」被設計為「射擊-評估-再射擊」的作戰方式,具有二次攔截和二次毀傷評定的能力,還可為「愛國者」等低層末段攔截系統提供目標指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