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我國股票市場影響貨幣政策

我國股票市場影響貨幣政策

發布時間: 2021-09-14 23:12:53

A. 中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怎樣影響股票市場急~~!

1、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按照調節貨幣供應量的程度分為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時,貨幣供給減少,利率上升,對股價形成向下壓力,而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意味著貨幣供給增加和利率下調,使股價水平趨於上升。我國中央銀行具體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存款准備金率、貸款規模控制、公開市場業務、匯率等。

(1)利率

利率對股市的影響是十分直接的。從七次降息和股價變動的關系看,我國股市與利率存在著高度的負相關性,但利率變動對股價的作用逐漸減弱。

(2)存款准備金率

中央銀行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在貨幣乘數作用下,調整貨幣供應量,影響社會需求,進而影響股市的資金供給和股價。如1998年3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將存款准備金率由13%下調為8%,對股市產生了實質性影響。

(3)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來控制和影響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業務,它是中央銀行強有力的貨幣政策工具。從1996年4月起,我國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啟動,由於現階段可供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工具有限,只以短期國債為交易工具,限制了對股市的影響,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其影響會逐漸增強。

2、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根據其對經濟運行的作用分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財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國家預算、稅收、國債等。

(1)國家預算

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夠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並且是各種財政政策手段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擴大財政支出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結果往往促使股價上揚,近兩年,我國實行積極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使基礎設施建設類上市公司及相關行業的企業不同程度地受益。

(2)稅收

通過稅收政策,能夠調節企業利潤水平和居民收入。減稅將增加居民的收入,擴大了股市的潛在資金供應量,減輕上市公司的費用負擔,增加企業的利潤,股價趨於上升。如我國的高科技企業享受所得稅的減免優惠,股價理應看到一線。對股市影響最直接的稅種主要是印花稅和證券交易所得稅。我國開征股票交易印花稅以來,根據股市的實際情況對印花稅加以調整,對股市進行調控,以刺激或抑制股市。

(3)國債

國債作為國家有償信用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可以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在不帶來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緩解了建設資金的需求,有利於總體經濟向好,有利於股價上揚。同時,國家採用上網發行方式有從股市中分流資金的作用。1998年8月,財政部向國有商業銀行增發1000億長期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對股市構成較大的利好。

B. 我國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發展的關系

你的問題似乎是貨幣政策和資本市場的關系
1\國家主導的基本利率應該是由各國央行決策發行貨幣的價格,而這體現的是國家的信用,或者說國家在管理一種便捷的交易方式--貨幣,是個人、企業與國家之間的合同關系;這種合同關系形成的交易是個人和企業的一些稅賦承擔;這種協議一旦達成就不用該有其他責任。如果國家違約,比如讓主導基本利率小於通脹利率或者說大量發行貨幣。導致個人和企業的銀行存款貶值,無論是投資和消費都有了較高的成本,同時因為政府管理國家的成本也提高了,實業投資客觀條件變壞,金融行業投資條件方大性變壞。這就是經濟保持很高增長的中國股票市場的現狀的主要原因。這也許是你要的答案。

C. 中國的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是怎樣影響的

貨幣政策目標是一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採取的貨幣政策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
包括:經濟增長、價格水平穩定、充分就業、利率穩定、匯率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盡管央行不能直接帶來這些目的,卻能針對它可以影響的變數制定不同的政策。貨幣政策的諸多目標之間常常有沖突,政策可以達到一個目標,但卻也使另一個目標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在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在實際中有兩種主張,一種是單一目標,以穩定幣值作為首要的基本目標;另一種是雙重目標,即穩定貨幣和發展經濟兼顧。
從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歷史演變中來看,無論是單一目標、雙重目標或多重目標,都不能脫離當時的經濟社會環境以及當時所面臨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貨幣政策要保持足夠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政策目標不能偏頗和多變。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靠譜利率低,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D. 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按描述寫,謝謝)

中國的股票市場是一個資金推動型的市場,它的運行趨勢與貨幣政策緊密相連。從它以往的發展歷程來看,凡是央行發布從緊的貨幣政策時,都會引起股市的下跌。比如08年央行連續多次提高商業銀行存款准備率,股市資金供應受到明顯節制,這是當年股市大幅下挫的一個主要原因。去年四季度以後,央行放棄了從緊的貨幣政策,幾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同時多次下調存貸款利率,這就給參與股市的各路資金提供了積極信號。他們敢於放手做多,從而導致了今年年初以來的這波行情。

E. 我國貨幣政策或者貨幣量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數,改變游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是通過政府對國家的貨幣、信貸及銀行體制的管理來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一國政府擁有多種政策工具可用來實現其宏觀經濟目標。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
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採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較合適。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而採取的政策手段。
貨幣政策是涉及經濟全局的宏觀政策,與財政政策、投資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資政策等關系十分密切,必須實施綜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幣值穩定。
根據央行定義,貨幣政策工具庫主要包括公開市場業務、存款准備金、再貸款或貼現以及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等。從學術角度,它大體可以分為數量工具和價格工具。價格工具集中體現在利率或匯率水平的調整上。數量工具則更加豐富,如公開市場業務的央行票據、准備金率調整等,它聚焦於貨幣供應量的調整。
[編輯本段]二、運用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
運用貨幣政策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編輯本段]三、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指中央銀行組織和調節貨幣流通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反映了社會經濟對貨幣政策的客觀要求。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等。
穩定物價
穩定物價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而物價穩定的實質是幣值的穩定。所謂幣值,原指單位貨幣的含金量,在現代信用貨幣流通條件下,衡量幣值穩定與否,已經不再是根據單位貨幣的含金量;而是根據單位貨幣的購買力,即在一定條件下單位貨幣購買商品的能力。它通常以一攬子商品的物價指數,或綜合物價指數來表示。目前各國政府和經濟學家通常採用綜合物價指數來衡量幣值是否穩定。物價指數上升,表示貨幣貶值;物價指數下降,則表示貨幣升值。穩定物價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衡量物價穩定與否,從各國的情況看,通常使用的指標有三個:一是GNP(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指數,它以構成國民生產總值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為對象,反映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二是消費物價指數,它以消費者日常生活支出為對象,能較准確地反映消費物價水平的變化情況。三是批發物價指數,它以批發交易為對象,能較准確地反映大宗批發交易的物價變動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通貨膨脹以外,還有一些屬於正常范圍內的因素,如季節性因素、消費者嗜好的改變、經濟與工業結構的改變等等,也會引起物價的變化。總之,在動態的經濟社會里,要將物價凍結在一個絕對的水平上是不可能的,問題在於能否把物價控制在經濟增長所允許的限度內。這個限度的確定,各個國家不盡相同,主要取決於各國經濟發展情況。另外,傳統習慣也有很大的影響。有人認為,物價水平最好是不增不減,或者只能允許在1%的幅度內波動,這就是物價穩定;也有人認為,物價水平不增不減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能把物價的上漲幅度控制在1—2%就算穩定了;還有人認為,物價每年上漲在3%左右就可以稱之為物價穩定。
2009年第一季度,我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形勢比預料的要好。消費較快增長,投資增速加快,國內需求穩步提高。農業形勢總體穩定,工業生產增長企穩。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快速增長,金融體系平穩運行。第一季度,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6.6萬億元,同比增長6.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6%。

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緊密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大局,認真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採取靈活、有力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保證貨幣信貸總量滿足經濟發展需要。適時適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穩定市場預期。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在保證符合條件的中央投資項目所需配套貸款及時落實到位的同時,加強對「三農」、中小企業、就業、災後重建、擴大消費、自主創新等領域的信貸服務。

貨幣信貸快速增長,貸款利率繼續下行。2009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53.1萬億元,同比增長25.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3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速進一步加快,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35萬億元,同比增長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5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11.1個百分點。第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4.6萬億元,同比多增3.2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利率繼續下降,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76%,比年初下降0.8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359元。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蔓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外部需求持續萎縮,一些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就業困難增加,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總體看,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蘊藏著巨大需求和增長潛力,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加之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逐步落實,國民經濟可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繼續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增加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防範潛在的風險,提高信貸支持經濟發展的質量。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機構競爭力和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維護金融穩定。

F. 論我國股票市場與貨幣政策的關系

從經濟學原理來講,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通過一定的傳導機制影響到股票市場價格。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影響到資本市場,會引起股票市場價格變化。
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時(大河有水),人們持有更多的貨幣,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加,購買股票的力量大幅增強,從而引起整個股票市場價格上升(小河滿);當貨幣供應量減少時(大河沒水),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減少,購買股票的力量減弱,從而引起整個股票市場價格下降(小河干)。
若從利率的角度來看,貨幣供應量增加,利率水平就會下降,投資支出就會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因而引起消費支出的增加,上市公司利潤增加,刺激股票購買力,促使股票價格提高;反之,股票價格將會下降。

G.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如何影響我國的證券市場價格的

財政政策:是對整個市場經濟的一個預期導向;
貨幣政策:是整個經濟的一個最終顯現!
一個是對證券的預期估計,後者是證券的當時顯示表現。

H. 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1)央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時,公眾手中將持有更多的貨幣,在替代效應的作用下,公眾會增加對以股票為代表的金融資產的配置。新增貨幣追逐既定數量的股票,會促使股市繁榮,推升股票市場整體價格水平。(2)寬松的貨幣政策使企業的融資需求易於得到滿足,這一方面有利於企業擴大對金融領域的投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股東,特別是企業「大小非」通過減持股票來獲取資金的意願;二者共同作用也會促使股價上升。(3)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提升公眾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為了實現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公眾會增持股票資產以抵禦通脹風險,進而會推動股票價格上升。(4)中國股市歷來是一個資金加情緒推動的市場,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增強公眾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基於對未來利潤回報的良好預期,公眾也會增持股票,提升股價水平。(5)從股票的內在價值看,擴張性貨幣政策所帶來的通脹預期會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在與良好的利潤回報相結合後,二者會提升股票的內在價值和估值水平,從而在理論上為股票價格的上揚提供有力的支撐。

在央行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時,股票價格理論上會做出相反的變動。當然,貨幣政策的「松」「緊」與股票市場漲跌的同步性,僅在理論層面上成立,由於貨幣政策的制定、實施存在時滯效應,金融市場的不完全性依然存在,加之股票價格變動通常具有先行性,因而在實際運行中,這些因素都會使貨幣政策對股市的短期影響並不一定嚴格遵循上述分析。

熱點內容
指數基金應該怎麼挑選 發布:2025-07-18 11:58:46 瀏覽:402
太原股票交易手續費 發布:2025-07-18 11:47:24 瀏覽:974
支付寶上的基金和存金寶哪個靠譜 發布:2025-07-18 11:46:09 瀏覽:978
股市房地產行業為什麼大漲 發布:2025-07-18 11:44:34 瀏覽:439
廣發基金的鄭澄然如何 發布:2025-07-18 11:28:22 瀏覽:961
貨幣如何通過高級認證 發布:2025-07-18 11:07:16 瀏覽:183
股市前期做什麼 發布:2025-07-18 10:58:36 瀏覽:314
股市市佔率是什麼 發布:2025-07-18 10:58:01 瀏覽:470
日出東方市值多少億 發布:2025-07-18 10:57:50 瀏覽:979
股票搜索熱度歷史排行榜 發布:2025-07-18 10:53:00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