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股票的影響
⑴ 大盤 對個股的影響大嗎
大盤會影響大多數個股的走勢。『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個股要看大盤的臉色,特別是大盤藍籌股 與大盤息息相關
⑵ 9.11事件對美國股票市場的影響
911事件暫時挽救了美國股市,沒有911就沒有伊拉克戰爭的借口,沒有伊拉克戰爭,美國股市將提前崩盤。
⑶ 股票受什麼影響
歸根結底是受資金影響,股價上升都是資金堆出來的,下跌都是資金砸出來的
但影響資金的流向還是有很多因素的,比如國家的政策
⑷ 過節對股票的影響
多年來股市都存在著「過節情結」。其表現形式:盤面沒看頭(沒行情),主力不向上拉,散戶也不願意跟。看盤的人都想打瞌睡。
⑸ 十送十對股票會有什麼影響
上市公司配股送股主要是為了進一步融資
送股會攤薄單位股的價值,但是送股的部分是由公司的紅利衍生的,因此不會影響每單位凈資產
配送之後,價格攤薄,同時增加了股票的流通量,作為一個利好題材也更加容易被關注
⑹ 光棍節前十天賣股票,還是後十天賣股票好
都一樣,沒有隻漲不跌或只跌不漲的票。
⑺ 節日效應的對股市的影響
「節日效應」引發的「搶年貨」熱潮,使一輪本被視為超跌反彈 的行情,居然在成交量並不強勁的情況下,創出了歷史新高。昨日滬市伴隨887億元成交量高收於2993點後,今日沖擊3000點已成必然。然而,「搶年貨」能否成為新行情的起點呢? 昨日滬市再度跳空高開,隨後一路走高,尾市大漲87點,至此本周大盤已經4連陽。令人關注的是:其一,自周一以來,大盤始終處於「反彈能夠維持多久」的懷疑聲中。這從周一股指大漲76點後,次日大盤便步履蹣跚,且成交不能放大可見一斑。其二是日成交量總是不能充分放大。滬市4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分別為645億、630億、755億和887億元。這與一月上中旬大盤摸高2994點前900億、1000億,甚至1100億元的量顯然不是同一級別。其三,雖然成交量不足,但每天上漲甚至漲停家數特別多。
大盤能夠縮量推高,以至創出歷史新高,原因何在?一是因為市場放棄了大盤股的炒作,眾多資金湧入小盤股。「大象不跳舞」,市場需要的量能自然少了很多。二是雖然滬綜指從2994點跌到2541點,大跌了453點,看起來形態已經跌壞,需要很長時間的調整,其實,扣除權重股對指數的虛跌,大盤形態並不是很壞,這從不受權重股影響的深綜指走勢便可看出,該指數周二已經創出歷史新高。三是「節日效應」引發了「搶年貨」的熱潮,尤其是申購平安保險的巨量資金解凍使市場出現「錢比貨多」的局面。 近期市場在放棄熱炒大盤股的同時,把目光轉向了成長股和類似資產注入、集團整體上市這樣的資產重組股。滬東重機、東方電機持續暴漲引發的「尋寶游戲」,使近期市場充滿了活力。而這種個股熱點很大程度上與剛剛刊登的年報相當吻合。至本月13日已經披露的120家公司年報,去年業績比上年劇增84.85%,其中相當多企業正是由於資產注入等原因導致了業績大增。
我們注意到,本周以來,「尋寶游戲」持續升溫,不少個股或因重組傳聞,或因朦朧題材連連大漲。據統計,僅僅滬市,本周4個交易日漲停的個股便分別達到16家、14家、26家和40家。正是這種財富效應使大盤不斷升溫。而由於這些個股很多是低價股、小盤股,即使連連漲停,對資金需求不大,對指數影響也不大。
相反,在昨日股指創新高之際,很多大盤股離開最高價卻相當遙遠。例如工行、中行和中石化,分別離最高價31%、21%和18%。看來,先前被眾多機構視為核心資產的權重股由於種種原因已經明顯被機構冷落了。 雖然昨日股指又到了3000點附近,但估計這次不會像上次那樣摸高2994點後大幅回落。此番大盤再攻3000點市場氛圍與上次大不相同,例如短期內不會加息、節後新基金馬上發行等等利好,使春節前的市場暖意融融。
今日已是節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又有2家新股申購資金解凍,「節日效應」將會進一步擴展。然而,雖然市場繼續沖高已成共識,但投資者也不能「搶進籃里就是菜」。特別對於消息朦朧的題材股,選股時還得三思而行,盡可能避免昨日冠農股份那樣的「地雷」。
節日效應除了股票以外
還應該有人們的心裡變化
如學生,在節日中會有晚起晚睡,進食無節制等一系列的生理反應
在節日過後的1-3天中仍然有後遺症
如還以為是節日,早上忘記起床等
⑻ 禁售期過後對股票的影響
流通股本加大 整體每股收益攤低(在企業盈利增長不變的情況下)基本參與配售的有些策略投資機構參與配售 也有些個人投資者參與 小部分會在配售後上市流通 大部分會有禁售期 解禁期滿可參與整體流通 具體到對於股價的影響 經典案例近期37億股解禁流通的京東方A 當日隨即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