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新規對股票減持的影響

新規對股票減持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9-23 01:18:31

A. 股東減持對股票的影響

股東減持對股票的影響:

  1. 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因為大股東們減持1%,往往也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尤其是那些從財務投資角度減持籌碼的大股東們更是如此。

  2. 股東大量減持說明公司的領導層已經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股價在近期可能成為很長時間無法超越的高點,對股價非常明顯的打壓。

  3. 從產業資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資本,因為連控股股東都開始減持,那麼,作為金融資本的中小投資者為何還要苦苦支撐呢?所以,股東們的減持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估值新標尺。

  4. 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因為股價嚴重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5. 股東們的減持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一樣。

B. 股票減持新規將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對市場可能造成的影響:
1.本次減持新規是在2016年1月的減持規定的基礎上,對擾亂市場秩序的減持行為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補充,新規的出台使得定增資金退出時間加長,預計未來套利定增資金將逐步退出,發行定增的上市公司數量將顯著下降,但上市公司質量將有所提升,未來的定增投資將更加註重企業成長與價值本身。
2.減持新規只是將減持的時間點延後,對二級市場股票的長期供給並沒有顯著變化;減持新規主要影響的是一級市場定價,定增景氣度在再融資新政後將再受抑制。投資者如PE/VC等對創新/新興產業投資的流動性溢價將上升,一級市場交易活躍度下降。
3.減持新規的出台使得定增市場的發行更加困難,定增市場或將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而在利好影響方面,和聚投資認為減持新規的出台對目前已經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是利好消息,有利於其避免因投資者對股價的關注可能產生的短期行為。
4.新規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大股東和董監高轉讓股份的事前、事中和事後報告、備案、披露制度,防範和避免故意利用信息披露進行「精準式」減持,保護了中小投資者的權益,重樹投資者信心,有利於當前二級市場的穩定。
5.減持新規通過規范「處於優勢地位的關鍵少數人」的減持行為,從制度上進一步壓縮了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套利空間。隨著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套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二級市場的投資將繼續回歸其本源,上市公司股東和高管會更加註重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關注公司內在價值,從而提升A股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引導資金流向真正需要融資且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和項目,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C. 減持新規威力幾何對股市有何影響

對於這事兒,個人的理解是:不觸及本質的規定,也不會有本質作用,反而使正常的市場波動變得不正常。
其實,市場跌跌復跌跌,凈值當然也不可避免受影響(區別只是大小而已),這其實沒什麼好說的,都是投資中必須面對的很正常的情況。但在目前的狀態下,其實下跌真的不那麼可怕,最可怕的是始終逆著價值規律運行。正常的估值回歸,價值不但不會受損,反而是未來超額收益最大的利好。
而靠證監會所謂的規定或各種利好硬撐著,不但最後也躲不了那一刀,而且會讓過程更加漫長煎熬。

D. 大股東通過競價交易買入的股票減持時受新規影響嗎

事前披露方面:要求大股東、董監高擬在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需提前15個交易日報告並公告其減持計劃,披露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原因以及時間區間和價格區間。這會造成減持消息提前被消化。

E. 減持新規影響流通股東嗎

第一、事事要通報
第二、不準一下子賣,要慢慢來,估計這是大股東們現在的感受。
A股上的大筆拋售套現難了,個么……股市維穩咯;
大股東的信息優勢變弱了,想在一個時間點大筆精準減持嗝屁了;
有些公司是質押股票去銀行貸款的,個么萬一出現還不出錢的情況,銀行手上這一堆股票的變現周期也被拖長了。同理是一些P2P平台做「股權質押」業務的……
你看看大宗交易這條也能感受到,大買家買了要賣依然受限,所以……以後這價格估計會要好好談談……會影響到公司在一級市場估值嗎?當然,這個影響比較長期(就是PE之類的股權投資方在拿出真金白銀前會對公司估值有一個重新的評估,畢竟我退出不是那麼方便啦)
人民日報:給「大股東減持」套上緊箍市場迎來長期利好,為了保護我等小散戶,看大股東被虐得,爽不爽?

F. 股東減持對散戶有什麼影響嗎

你好,大小非減持對股市的影響:
通常來說大小非減持股價會下跌,因為會增加大量賣盤打壓股價,大小非減持股票之所以會對整個股市產生影響主要還是因為大小非的持股佔比太高了,每年解禁出來的限售股按照當時股價的市值計算的話資金面都達到了好幾千億元的,這么多的資金解禁之後如果持股股東將解禁股票進行全部拋售的話,對如今的股市行情來說是致命性的打擊,會掏空股市現有資金,讓股民血本無歸。
比如說2019年大小非減持只是減持15%的話,那麼就會從現有股市中抽走5467億元的資金,如果減持30%的話就是從股市抽走數以萬億元的資金了。上述情況還是在大小非不完全減持的情況下來計算的,如果大小非將手中解禁的股票,進行完全減持套現操作的話,整個股市會面臨斷崖式下跌的資金壓力。
有相當部分的股票是已經全流通的,比如說三一重工,投資這樣的股票就不會面臨減持的壓力,剛上市不久的新股也沒有大小非減持之憂,大小非要減持的話也是三年後的事。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G. 減持新規對哪些人有影響

根據新的減持規定,大股東、持有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發行股份的股東每年可以通過集中競價減持4%股權(每3個月1%),通過大宗交易可以減持8%(每90日不超過2%),全年可以通過兩種減持方式減持總股本的12%股份。非公開發行股份獲得的股票的股東(包括定增、並購重組)在鎖定期滿12月後每年可以通過集中競價最多可減持4%股權(每3個月1%),通過大宗交易可以減持8%的股權,全年最大可減持總股本12%的股權);若持股比例剛好大於8%一點點,通過大宗交易可以減持8%的股權,則剩餘部分通過集中競價減持比例50%,另外50%只能第3年減持了。
看看市場反應,逐一解讀:
1.持有特定股份的股東,無論其持股比例,在任意連續90日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
這個1%的規定沒確定沒有變,但是從大股東,變成了特定股東:可以理解為除散戶外的所有股東,包括IPO前的股東及定增入股的股東!
打個比方,你持股4.99%,按之前的規定算是小股東,可以一下子清倉減持,現在是90天內只准賣1%!
2.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在連續90個自然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
之前大宗交易就是個大漏洞,所有的清倉式減持,都是通過大宗交易出掉的!現在最多隻能減持2%,且接盤方必須鎖倉6個月,這風險太大了,估計沒多少機構還願意接這個盤的!
也就是說,3個月之內,大股東最多隻能減持3%的股份,其中大宗交易的2%接盤方要鎖倉半年,所以市場承受的拋壓也就是1%!
3.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導致喪失大股東身份的,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6個月內繼續遵守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董監高辭職的,仍須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等等。
這個漏洞堵的也好,避免通過野路子玩清倉式減持的!
比如董監高,以前辭職半年之後就可以清倉了,現在每年最多減持持股的25%!
4.減持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在解禁後12個月內不得超過其持股量的50%。
這個才是大招,是最大的利好!
最主要受益的還是去年6月之後定增的公司,本來馬上就解禁,可以全清掉,這一搞就只能賣一半了!
去年全年定增規模高達1.7萬億,其中大股東參與的鎖定3年,今年不用考慮;機構只鎖1年,馬上就解禁了;再加上前幾年定增、馬上解禁的大股東,今年的解禁規模高達一萬多億!新規12個月內只能賣一半,相當於接近萬億的解禁籌碼不讓賣了!(具體數據等待專業機構來統計)
5.協議轉讓中單個受讓方受讓股份的比例不得低於總股本的5%
這個之前也是漏洞,持股5%以下就不算大股東了,可以隨便賣,算是變相減持的一條路,這個漏洞也被堵上了!
6.細化披露要求:在減持實施的15日前公告減持計劃,披露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原因、時間區間、價格區間等信息;在減持時間或數量過半時,公告減持進展;在減持實施完畢後,公告減持結果。
提前15天公告,這個規定之前就有,這次是多了一個事中公告,即時間或數量過半時的公告,用處不大,但散戶多知道一些信息,還是有好處的!
7.所有符合《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的市場主體,即《實施細則》發布日起,持股5%以上股東和控股股東、持有特定股份的股東以及上市公司董監高,均應遵守細則的減持規定。
這個才是狠招,周五放消息出來,周六直接關門打狗,還沒跑的大股東、小股東、機構們,節後想跑也跑不了啦!
三種減持方式新老對比
我們先來看下幾種減持方式的新老對比:
01
1、協議轉讓
舊規:
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並導致股份出讓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身份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六個月內繼續遵守:
1.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 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2.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於: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方式、價格區間、減持原因。
3.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新規新增內容:
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並導致股份出讓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身份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6 個月內繼續遵守:
1.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 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由證券交易所予以備案。
2.上市公司大股東在3 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6 個月內繼續遵守:
1.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應當符合前款規定的比例限制。
022、大宗交易
舊規:無
新規: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或者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遵守證券交易所關於減持數量、持有時間等規定。
033、集中競價
舊規: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 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新規:上市公司大股東在3 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應當符合前款規定的比例限制。
股東持有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在股份限售期屆滿後12 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數量,還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比例限制。
適用前三款規定時,上市公司大股東與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股份應當合並計算。
我們看一下交易所出的細則:
1、覆蓋對象
以前對上市公司董監高有所規定,現在擴大到了IPO前持有公司股份的股東,以及通過非公開發行(定增)持有股份的股東
2、集中競價
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採取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持有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股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該部分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規定外,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個月內,減持數量不得超過其持有該次非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的50%。
3、協議轉讓
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採取協議轉讓方式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5%
4、大宗交易
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採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大宗交易的出讓方與受讓方,應當明確其所買賣股份的數量、性質、種類、價格,並遵守本細則的相關規定。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的股份。
解讀:
1、覆蓋對象擴大到了PE機構,定增機構。這些機構不能以後一賣了之套現走人了。定增限售期滿了也只能賣一半,流動性大減。
對於一級市場的私募股權基金而言,項目估值要往下調整了。
2、特定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受讓方6個月內不能轉讓,而且規模限制在2%。現在很多大宗交易都是打折接貨後在後面幾個交易日連續集合競價在市場上拋售獲利的。這樣一來大宗交易受影響太大。持有6個月股價都不知道到哪兒去了,誰還敢買?
3、對大股東和特定股東而言,相當於股份的流動性大大降低。這樣,銀行對這些股票質押的就要重新評估,調整質押率了,可能會要求質押更多股份。股票質押的質押率會降低。
4、上市前各種代持會增加,大家都把股份分散到5%以下,你代持我,我代持你,互利互惠,堅決不當「特定股東」。
5、如果不算協議轉讓和大宗交易的話,通過集合競價減持一年只能減持4%。對大股東而言,如果是30%的控股比例,光減持完就要7年多….
6、對PE而言,持股10%肯定不合算了,還不如每個都持股4.9%,這樣悄悄地走,誰都管不了..

H. 減持新規對股市有何影響

國內歷史上的每次改革,都會引起資本市場的一些動盪。注冊制過度,其本身能夠為市場帶來優勝劣汰,是有利於市場的。人民幣存在貶值的預期,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比較穩定,資本外流或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隨著監管層對相關減持規定的出台,市場對上市公司減持的擔心亦是減弱。

I. 股東減持股份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股票減持是指持股比例比較高的股東賣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比例。
股票減持股份對於股票的影響:
1、股票減持它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因為持股比例比較高的股東減持1%,往往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
2、如果股東大量減持,那麼很有可能說明公司的領導層已經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好,股價在近期可能成為很長時間都無法超越的高點了,這對於股票的股價會有非常明顯的打壓;
3、股票減持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它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因為持股比例比較高的股東減持並非是股價嚴重高估原因,也有可能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4、股東減持的股票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
大股東減持,弊大於利。
總結規律:
1、如果減持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資金需要,目的是改善生活,那麼利空偏多,因為這一般是借口,大概率是套現;
2、如果是原始股減持,大概率是利空。因為原始股的成本很低很低,對市場構成拋壓,利空無疑;
3、如果減持的數量較大,那麼利空。比如清倉式減持,市場會恐慌,利空;
4、熊市的減持,基本上是利空;熊市是放大利空,忽略利好的市場;
5、如果是定增減持,那麼要看目前的市場價和定增的價格,如果低於市場價大概率利好,因為拉高減持的概率大,而高於市場價則偏空;
6、如果減持的目的是股權轉讓,那麼偏利好;
7、減持的方式是大眾交易集合競價,問題不大;如果是二級市場直接賣,大利空;
8、牛市,減持算中性消息,還可能偏利好,因為是牛市

J. 減持新規是什麼,出台此規定有什麼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對近年來大股東及董監高(以下統稱重要股東)減持數據統計後發現,大宗交易恰是重要股東減持的主要途徑,2015年全年佔比將近50%。如此高比例的減持通道,沒有相應的減持限制,難免令投資者擔心大宗交易成為重要股東減持後門。

減持新規出台上周出台的減持新規對重要股東通過競價交易和協議轉讓方式的減持,都做出相關約束和限制。

1月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規定要求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需提前15個交易日披露減持計劃。並且,大股東在3個月內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數,不得超過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

同時,如果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而失去大股東地位,則需在減持後6個月內,同樣遵守上述要求。

此外,滬深交易所也發布通知為規定打補丁,再度細化關於協議轉讓方式減持的規定,要求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

大宗交易是減持主要方式

從上述新規中可以明顯看出,對於市場擔憂的減持潮問題,證監會將關注點放在集中競價交易和協議轉讓這兩種減持方式上。

不過,對於大宗交易這個重要股東主要減持途徑,減持新規卻一字未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僅以2015年數據來看,通過大宗交易的減持幾乎佔到重要股東減持數量的半壁江山。

根據統計,2015年全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減持股份數共計為390.62億股,而其中有187.88億股正是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如此算來,大宗交易在全部減持數量中佔比達到48%。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6月,滬深兩市重要股東減持股份數共計為368.01億股,佔全年比重高達94.21%,2015年下半年減持數量劇減正是受到2015年7月出台的減持禁令影響,尤其是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數據更是縮減明顯。

具體來看,在重要股東減持股份數最多的5月,大宗交易占減持總數的比例為56.6%,達到57.52億股;大宗交易占減持總數比重最高值出現在2015年2月,當月減持總數和大宗交易減持數分別為28.09億股和20.97億股。

如果將時間軸拉長,恐怕大宗交易在減持中的比重更大。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1月5日曾披露,從近年來實際情況看,大股東減持60%是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進行的,大股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金額占總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市場擔心過橋減持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也曾表示,引導其(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途徑減持。令人疑惑的是,大宗交易和協議轉讓是否一樣呢?多位投行人士和律師向記者表示,協議轉讓和大宗交易並不是一回事。一般來說,大宗交易的交易金額要小於協議轉讓,而在轉讓金額的確定方面,協議轉讓是由交易協議的各方商議確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減持新規公布後,已有大股東選擇通過大宗交易來轉讓股份。1月10日晚間,安妮股份(002235)披露,公司大股東張傑擬向方略資本、千合資本600萬股安妮股份股票,比例為3.08%,而其選擇的方式正是大宗交易。

對於減持新規,有不少市場人士擔心是否會有股東通過大宗交易過橋減持情況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相對自由的大宗交易極有可能成為股東減持的重要途徑。

在減持新規出台前,就有大宗交易資深人士向記者表達擔憂,與當前股價相比,重要股東在大宗交易上與接盤機構的交易價格通常都是有折價的。而接盤機構在大宗交易低價獲得股票後,完全可以在二級市場上出貨。

興業證券(601377)也在研報中提到,根據機構投資者的反饋,他們擔心減持新規關了大門,而減持則從側門溜走,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轉讓之後,大宗交易接盤者直接在二級市場賣出,或者多次轉手化整為零,最後仍反映為二級市場的拋壓。

雖然證監會的減持新規也有設置防規避條款,專門遏制相關主體通過協議轉讓化整為零、曲線減持。不過,從目前來看,大宗交易也可能存在類似的化整為零、曲線減持情況,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也需要相應的監管完善到位。

熱點內容
炒股輸光了身家怎麼辦知乎 發布:2025-07-12 21:17:05 瀏覽:568
總支出的貨幣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21:01:29 瀏覽:814
如何提升理財業務專業性 發布:2025-07-12 20:43:42 瀏覽:80
一般股票交易費用有哪些費用 發布:2025-07-12 20:39:49 瀏覽:507
公司股票價格高低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7-12 20:35:36 瀏覽:547
5g概念科技股票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19:59:58 瀏覽:755
以炒股為生有什麼意義 發布:2025-07-12 19:45:38 瀏覽:91
股票交易量沒怎麼變股價變動 發布:2025-07-12 19:23:00 瀏覽:334
工資基金3000元工資是多少 發布:2025-07-12 18:51:45 瀏覽:904
電腦炒股鍵盤如何翻頁 發布:2025-07-12 18:42:15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