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增加百分之百對股票影響
❶ 這個股票凈利潤同比增長百分之100多,是好是壞,在線等。市盈率那麼高,這個股票好不好請求大家幫助
凈利潤大幅增長自然是好事,但是你得查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增長,如果是主營業務增長,說明公司尋找到了新的增長點,這一定很好。若不是主營業務的盈利,那麼這種增長往往是一次性的,公司的經營狀況並未得到改變,那未必是好事。
❷ 利率提高對股市會有什麼影響
一般來講,資金的投資選擇只有那麼幾種:銀行、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等。
利率提高,往銀行存錢的收益也變得更高,於是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向銀行。
同時,利率升高,將導致債券的當期價格下跌,從而導致購買債券的收益也將提高,所以會引導資金流向債券市場。
由於上述兩方面的影響,流向股市的資金就變少了,因此利率上升,對股市是利空消息。
這是理論分析。
但是,利率的調整往往是滯後的,並且往往是微調,所以起到的效果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也就是說,往往是中央銀行在發現流動性過剩之後,才決定提高利率收緊流動性,並且利率的提高往往是避免市場震盪過大從而力道總是不足的,因此到底能收回多少,以及效果是怎麼樣的卻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顯而易見。
事實上,從歷次利率提高後中國股市的表現可知,幾乎每次提高利率後,股市仍然是保持上漲勢頭的,利率的提高遏制不住股市的上漲。
當然,你也可以這么認為:若不是利率提高,股市會長的更多。
❸ 如果股利增加,對該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有何影響
如果是業績非常好導致的分紅高,則說明賬面價值已經增加。
如果是公司沒有新的擴張和投資計劃,賬面價值未來會因為經營的我萎縮減小。
❹ 上市公司的總收入和凈利潤下降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理論上是影響價格,價格應該跌。具體的具體分析,比如外部原因造成的總收入和凈利潤下降,或意外突發事件造成等,這些都影響不大。
❺ 利率提高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這就是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了。利息提高,存儲的意願就會提高,客觀上就會分流股票市場的資金,股市本身就是一個資金推動型的市場,資金少了,價格就會有一定的下跌,當然這也不是完全絕對的,要看提高利率時所處的經濟環境,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會跌。一般情況下提高利率對金融股是利好,對地產、鋼鐵等高負債的行業是利空。理論上講利率提高會使股票下跌。
❻ 股票價格增長跟凈利潤有關系 那股價增長率是跟公司凈利潤增長率有關系嗎
首先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公司突然宣布解散,並且公司資產可以順利按照理想價格出售,並且負債還清。這個時候由於凈資產 = 公司總資產-負債。我們每股可以根據原先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得到相應的補償。這個就是每股凈資產的實質了。
那麼每年每股凈資產收益率是10%的話,產生的10%的利潤如果不作他用和分紅,那麼我們的股價應可以享受10%的同等漲幅才為合理。
有個演算法:如果一個公司沒有外部權益融資,所有利潤全部用於再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產生的損益全部計入利潤而不是計入資本公積,同時公司保持一個恆定的凈資產收益率,則公司凈利增長率與凈資產收益率存在如下關系:
凈利增長率=(2+ROE)/(2-ROE)
如果以年末凈資產計算ROE,則有:
凈利增長率=(1+ROE)/(1-ROE)
實際上此時的凈利增長率=股東權益增值率(即年初凈資產收益率)
以上可見,凈資產收益率越高,業績增長率也相應越高。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講,股票的預期投資收益率=業績平均年復合增長率+每年分紅折現平均值/購入時的股價。
所以凈資產收益率和業績增長率是不矛盾的,在上述條件下應為同步。
在利潤全部分紅的情況下,其實股價不變的話,你也相當於得到了10%的好處。效果是一樣的。
所以做長線的話,按照內在價值去做的話,你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做,沒問題!
不過往往股價會受資金面、政策面有很大的波動!
❼ 為什麼有些股票的的凈利潤增加了,而每股收益卻減少了,總股本又沒變
你這個問題問的我有點暈暈的,我猜是你是想問為什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加了,總股本沒變但是每股收益卻減少了,對吧?
普通股每股收益=稅後利潤/普通股流通在外的股數,你仔細去看看,並不是所有公司的股份都是全流通的,這些不能流通的股份必須要等到規定的時間之後才能解禁流通,所以根據公式,在總股本沒變但是流通在外的股數增加的時候,盡管凈利潤增加了,但是每股收益還是可以減少的。
比如,某股上年度凈利潤為10,總股本1000,流通股500,那麼每股收益是0.02,今年凈利潤是15,總股本是1000,流通股是1000,也就是全流通了,那麼每股收益是0.015
PS:首先,來自華爾街的先生,「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時,凈收益是稅後凈利,股份數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這個不是我信口胡謅的,網路裡面有,光記得公式而不知道這個公式怎麼用的怎麼來的只能說是教條,中國市場有它自己的特色。其次建議提問者查下「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相信你就能自己體會到原因了,還有,每股收益並不是真正要把利潤分配到每股的,只是一個理論指標而已,在中國主要還是以資本利得為主。
❽ 營業利潤率下降,凈資產收益率上升對股票的影響
希望採納
中信證券成長來自於並購、上市與融資,來自於股東背景、王東明帶領下的企業家團隊與技術人才團隊支持,來自於戰略、管理、研究以及投行、投資、國際化等業務能力的大幅提高。
轉讓中信建投導致中信證券經紀業務市場地位顯著下滑,未來若沒有並購支持份額將難以快速恢復;未向中小企業承銷轉型、錯過中小板與創業板機遇,導致中信證券投行業務市場地位逐年下降,未來債券承銷增長將難以彌補股票承銷下降。
市場大幅波動、做空機制推出後,中信證券自營投資規模不再增長,自營/凈資產比例不再提高,投資收益率不斷下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不斷壓縮可能預示著中信證券對自營投資樂觀態度有所轉向;直投業務監管加強將顯著影響中信證券未來直投業務的規模與收益率。
兩融制度完善有利於中信證券兩融業務發展與收入結構改善,但政策嚴格管制決定了這一過程將較為漫長,對經紀收入的替代效應不明顯;H股融資的短期收益有限,華夏基金股權轉讓導致未來公司收入穩定性降低,傳統業務收入佔比重新抬頭。
中信證券總資產持續下降,但凈資產持續增長,經營杠桿大幅降低,公司營業收入頂峰已過,費用率上升,營業利潤率下降,總資產收益率下降,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幅度更大,未來費用控制、大比例分紅將是中信證券經營管理的重要選擇。
更重要的是,中信證券作為行業唯一的股權激勵已於2011下半年全部到期,未來繼續實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本屆高管尤其是王東明董事長的任期也將在2012年中結束,這對中信證券未來的公司治理、企業家精神、人才積極性、團隊穩定性都將構成重大考驗。
根據彭羅斯理論的資源——能力——成長分析框架,在中國資本市場現有制度下,中信證券似乎已將自身資源與能力發揮至極致,並達到成長極限,3500億元將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市值天花板,要突破除非中國資本市場制度重大變革以及公司資源與能力重整。
中信證券的投資機會將主要來自於系統性估值提升或相對估值窪地。
假設公司分紅政策不變,預計2011-2013年公司EPS為0.80元、0.46元、0.54元,對應PE為13、23和20倍,不過ROE逐步回升,同時考慮到行業龍頭隨時可能被政策再次眷顧,維持「推薦」評級。
❾ 公司的凈利潤如何在短期影響股票的漲跌
若公司的凈利潤在這個會計年度內出現了下滑,則公司在公布年報的時候,公司的股價會在短期內受這個消息的沖擊,造成下降,而長期看若公司的未來成長性或者政策消息的支持股價會有回升。
若公司的凈利潤在這個會計年度內出現上漲,則公司在公布年報的時候,公司的股價會在短期內受到這個消息的支持,造成股價上漲,但要看這期會計年度利潤的增加是由於主營業務增長或者是商品提價等因素而造成的,還是由於公司通過政府的補貼、出售固定資產而造成的非經常性損益增加造成。
若公司的利潤出現上漲,在技術形態上常反映為:一、技術形態呈上漲態勢,則主力乘機洗盤,可關注00002萬科05年三季度年報披露後的走勢。二、技術性橫盤或者下跌過程中,主力可能藉此出貨,參考航天電器05年年報披露。
❿ 發行股票對凈資產、凈利潤有什麼影響
當期對凈利潤沒有直接影響.但增加了股東權益.凈資產增加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