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產量對股票的影響
⑴ 農產品股票與實際糧食價格漲跌有關系嗎
影響股票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公司業績啊,未來預期啊之類的,但是跟實際糧食價格關系不是太大,其糧食的實際價格跟期貨市場該品種是有關系的。望採納
⑵ 糧食/食品價格上漲將主要影響股票的哪些板塊,如何影響的,程度如何
糧食和食品是社會基本生活物資,上漲既可能是代表供小於求社會整體購買力提高,也可能是代表貨幣貶值社會生活水平下降,不能一概而論。
就上市公司的影響而言,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1、同類生產銷售公司業績提升
(這種提升只是因為漲價前相對低價進貨,不具備長期性穩定性)
2、同類替代品提升競爭力。
(比如原本物價偏高的有機種植,及其設備製造公司會更多的進入購買方視線)
3、糧食和食品為原料的生產製造企業成本增加
(比如許多制葯公司都需要澱粉或玉米)
4、外貿出口競爭力相對降低
最後,以上四個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影響面除非涉及持續性上漲,否則真實影響並不大。真正受到影響的是勞工成本面臨增加,而這一塊包含了各行各業。
⑶ 糧食欠收,股市會有什麼影響
食品類股票整體利空
如果情況嚴重,將對股票市場整體利空,糧食安全關乎到國家安全!!
⑷ 糧食短缺對股票的影響是什麼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經濟的進步,糧食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無論如何無論經濟發展的有多麼快,人們總是需要吃飯的。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糧食的短缺對於社會上的各個方面發展都是有一定的阻礙作用的,那麼對於股票的影響又究竟有哪些呢?
那麼從這方面來看,糧食准確對於農業股票的影響則是方方面面的,那麼就希望一些喜歡購買農業股票的投資者一定要觀察農業股票的動盪。或者是觀察社會上糧食發展的趨勢,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獲得一定的利潤。因為掌握一定的信息,能夠在各方面都能幫助到我們。
⑸ 糧食減產對農業股的影響,請高手指點謝謝
影響不大 除非糧商大肆抬高糧價 那麼個別農業股會被操做
⑹ 中國糧食產量的決定因素有
在數據調研過程中,發現中國農村存在耕地撂荒現象。進一步的訪談發現,其中一個原因是勞動力外流,青壯年勞動力不願意再依附在土地上獲取微薄的收入,而是選擇進城或進廠務工。613899部隊(兒童、婦女和老人)駐守的中國農村和農業,由於勞動力投入遞減,是否會影響糧食產量呢?我決定研究這個問題,即:勞動力外流是否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這個研究將是一個持續研究,將分階段步步深入。第一個階段,我的思路是研究中國糧食產量的主要影響因素,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和我的研究生張帥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學術研究,寫成論文《技術進步、要素投入與糧食產量:中國案例與解釋(1978-2010)》。
本研究基於C-D生產函數,應用我國1978-2010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實證分析了技術進步、要素投入對糧食生產的作用和影響。研究發現:不考慮制度變遷和政策因素,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的核心因素是土地投入和技術進步,農業資本投入和農業勞動力的影響並不顯著。要保證我國糧食產量和糧食安全,就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強化農業技術進步和應用。可以繼續鼓勵農業勞動力外流,但農業資本投入必須顯著提高。具體來說:
(一)1978-2010年間,糧食播種面積是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的最重要變數,是導致糧食產量變化的重要原因,這和周小萍、盧艷霞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糧食播種面積是由種植糧食的耕地面積和復種指數的乘積表示的。在農業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前,以及溫度、光照等氣候條件一定的情況下,耕地的復種指數在較長時期內是穩定和有上限的。耕地面積年變化率和糧食播種面積年變化率的變化趨勢基本相似,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739,也說明了耕地面積是影響糧食播種面積的最主要變數和約束因素。增加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保護耕地面積不減少是首要的基本措施。因此,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具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1978-2010年間,以化肥為代表的農業技術進步是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的顯著變數,對糧食增產有較強的促進作用,這和楊劍波等學者的研究一致。秦立建等指出,土地細碎化減少了農戶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投入,從而抑制了本應生產出來的糧食產量。因此應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明確土地產權,建立土地流轉市場,鼓勵農民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實現耕地的規模化經營,為農業技術的充分發揮提供條件。國家應進一步加強科技興農的力度,加強基礎性農業研究,加大對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財政補貼力度,尤其要加強對基層農業科研機構、農業技術人員以及農業專業大學生的扶持和支持力度,讓農業科技真正走進田間地頭,逐步改變傳統的糧食種植和生產方式。
(三)就兩個模型的回歸結果來看,解釋變數「第一產業勞動力」不顯著,這表明農業勞動投入對1978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的影響並不大。這和溫鐵軍、宋學明等學者的研究成果一致。這表明,1978-2010年期間,我國農業生產依舊存在著「過密化」和「內卷化」現象。從而農民外出或在本地從事非農業活動對家庭農業生產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因此農村勞動力外流並沒有導致我國糧食產出顯著降低。正如程名望等指出,中國農業就業比重依舊偏高,農業就業比重曲線還處在一種下降狀態,尚沒有達到「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陷阱」的穩定值。在保證糧食生產穩定的前提下,我國的農業勞動力還存在著進一步轉移的空間,各級政府應為農業勞動力進一步轉移創造條件,消除阻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障礙(如戶籍制度),使我國的糧食生產由「勞動投入型」轉化為「技術投入型」。
(四)就兩個模型的回歸結果來看,代表農業資本投入的3個解釋變數「農村有效灌溉面積」、「農業大型機械的總馬力」、「國家財政用於農業的投入」均不顯著。這表明,1978-2010年間,農業資本投入對我國糧食產量的影響並不大,不是我國糧食穩定增產的核心影響因素。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支持城市,農業支持工業」、「重城市、輕農村」的政策傾向依舊明顯,使得農業投資嚴重不足。例如:我國財政農業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太低(1978-2010年間,多數年份該比例在9%以下);大量的農業灌溉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或廢棄,使得農業有效灌溉難以為繼等。[21]同時,1978-2010年間,雖然我國農業大型機械的總馬力有所增加,但土地細碎化降低了農戶農業大型機械投入的可能性與積極性。因此,這三個解釋變數的不顯著,表示我國農業投資的不足和缺位,使得農業投資沒有成為1978-2010年間我國糧食穩定增產的核心影響因素。
總的來看,基於生產函數視角,不考慮制度變遷和政策因素,1978-2010年間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的核心因素是技術進步和土地投入,農業資本投入和農業勞動力的影響並不顯著。因此,要保證我國糧食產量和糧食安全,首先就是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其次是強化農業技術進步和應用。另一方面,可以繼續鼓勵農業勞動力外流,但農業資本投入必須顯著提高。
⑺ 糧食類股票有哪些
糧食概念股有哪些股票?糧食概念股一覽
萬向德農(600371):國內採用單倍體育種技術領先供應商;公司主要產品為玉米種子,擁有「加10分」、「德單5號」、「鄭丹958」等玉米雜交種,全年銷量1698噸;新產品方面,德單129通過東華北春玉米區審定,德單123通過黃淮海夏玉米區審定;17年相關營收2.53億元,主營佔比超95%。
金健米業(600127):公司堅持農、工、科、貿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堅持以糧油食品精深加工為產業發展方向,採取實體經營與資本運營相結合的運作模式,以大米產品為龍頭、面油產品聯動,構築了面向全國的復合式、多渠道的營銷網路平台;同時,公司著手打造電商與社區連鎖自有零售終端商業運作平台,拓展新型經營模式。
豐樂種業(000713):國內種業龍頭之一,主要產品是水稻種子、無籽西瓜種子、大豆種子,17年相關營收2.72億元,主營佔比18.8%;18年8月收購種業公司同路農業,主營玉米種子。
隆平高科(000998):國內種業龍頭,全球種業排名第十,主要產品為雜交水稻種子、雜交玉米種子、雜交辣椒種子、蔬菜瓜果種子等等,其中雜交水稻的市佔率達到30%;17年10月,隆平高科攜手中信農業基金宣布完成收購陶氏益農巴西玉米種子業務;17年相關業務收入27.9億元,主營佔比87.6%;2018年6月,宣布海水稻在迪拜沙漠初獲成功,最高畝產500公斤。
中糧生化(000930): 公司是生化領域涉足農產品深加工的大型骨幹企業,連續五次獲得「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稱號,主要對玉米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目前已形成年加工玉米近300萬噸的生產能力。產品包括燃料乙醇、檸檬酸、L-乳酸、環氧乙烷、氨基酸、玉米蛋白粉和渣皮飼料等。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企業,目前擁有44萬噸的燃料乙醇生產能力;也是生物化工行業規模最大的檸檬酸生產企業。將來公司重點發展方向是非糧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品產業,主要優勢是擁有國內目前唯一以木薯生產燃料乙醇的工廠,在纖維素乙醇方面的研發處於領先水平。
敦煌種業(600354):公司年產各類農作物種子1億公斤;年收購加工皮棉50萬擔;目前擁有種子加工企業7個、棉花加工企業6個,種子和棉花總加工能力分別為6.5萬噸、7萬噸。共有1個小麥品種通過國家審定5個玉米品種,2個水稻品種,3個棉花品種,2個瓜菜品種通過省級審定。
農產品(000061):農產品先後在深圳等21個大中城市投資經營管理了32家大型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和大宗農產品網上交易市場,初步形成了一個全國性農產品交易、物流及綜合服務平台。
克明面業(002661):2018年6月28日晚公告,公司擬將原遂平麵粉項目變更為「日處理小麥3000噸麵粉生產線項目」,由全資子公司遂平克明麵粉籌資10.61億元投資建設。項目達產後年均銷售收入22.81億元,凈利1.11億元。此外,公司將原遂平面條項目變更為「年產42.45萬噸面條類產品加工廠項目」,由遂平克明面業籌資5.14億元投資建設,項目達產後年均銷售收入16.9億元,年均凈利4255萬元。公司以面製品的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
北大荒(600598): 國內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種植業上市公司,主要產品為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規模與資源方面,擁有耕地面積1158萬畝,年產水稻、玉米、大豆等優質農作物140億斤以上,其中有機業務發展良好,綠色作物種植面積達536萬畝,有機作物種植面積達78萬畝;17年相關業務收入26.3億元,主營佔比87.8%。
~~~~~~~~~~~~~~~~
我掃了一下這些股票!
目前都不理想!
就連領導去過的公司!現在竟然ST(不可想像)
今年最好的一隻漲幅162.59%高管也在8月20減持跑路了
⑻ 中國糧食產量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在數據調研過程中,發現中國農村存在耕地撂荒現象。進一步的訪談發現,其中一個原因是勞動力外流,青壯年勞動力不願意再依附在土地上獲取微薄的收入,而是選擇進城或進廠務工。613899部隊(兒童、婦女和老人)駐守的中國農村和農業,由於勞動力投入遞減,是否會影響糧食產量呢?我決定研究這個問題,即:勞動力外流是否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這個研究將是一個持續研究,將分階段步步深入。第一個階段,我的思路是研究中國糧食產量的主要影響因素,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和我的研究生張帥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學術研究,寫成論文《技術進步、要素投入與糧食產量:中國案例與解釋(1978-2010)》。 本研究基於C-D生產函數,應用我國1978-2010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實證分析了技術進步、要素投入對糧食生產的作用和影響。研究發現:不考慮制度變遷和政策因素,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的核心因素是土地投入和技術進步,農業資本投入和農業勞動力的影響並不顯著。要保證我國糧食產量和糧食安全,就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強化農業技術進步和應用。可以繼續鼓勵農業勞動力外流,但農業資本投入必須顯著提高。具體來說: (一)1978-2010年間,糧食播種面積是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的最重要變數,是導致糧食產量變化的重要原因,這和周小萍、盧艷霞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糧食播種面積是由種植糧食的耕地面積和復種指數的乘積表示的。在農業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前,以及溫度、光照等氣候條件一定的情況下,耕地的復種指數在較長時期內是穩定和有上限的。耕地面積年變化率和糧食播種面積年變化率的變化趨勢基本相似,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739,也說明了耕地面積是影響糧食播種面積的最主要變數和約束因素。增加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保護耕地面積不減少是首要的基本措施。因此,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具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1978-2010年間,以化肥為代表的農業技術進步是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的顯著變數,對糧食增產有較強的促進作用,這和楊劍波等學者的研究一致。秦立建等指出,土地細碎化減少了農戶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投入,從而抑制了本應生產出來的糧食產量。因此應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明確土地產權,建立土地流轉市場,鼓勵農民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實現耕地的規模化經營,為農業技術的充分發揮提供條件。國家應進一步加強科技興農的力度,加強基礎性農業研究,加大對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財政補貼力度,尤其要加強對基層農業科研機構、農業技術人員以及農業專業大學生的扶持和支持力度,讓農業科技真正走進田間地頭,逐步改變傳統的糧食種植和生產方式。 (三)就兩個模型的回歸結果來看,解釋變數「第一產業勞動力」不顯著,這表明農業勞動投入對1978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的影響並不大。這和溫鐵軍、宋學明等學者的研究成果一致。這表明,1978-2010年期間,我國農業生產依舊存在著「過密化」和「內卷化」現象。從而農民外出或在本地從事非農業活動對家庭農業生產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因此農村勞動力外流並沒有導致我國糧食產出顯著降低。正如程名望等指出,中國農業就業比重依舊偏高,農業就業比重曲線還處在一種下降狀態,尚沒有達到「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陷阱」的穩定值。在保證糧食生產穩定的前提下,我國的農業勞動力還存在著進一步轉移的空間,各級政府應為農業勞動力進一步轉移創造條件,消除阻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障礙(如戶籍制度),使我國的糧食生產由「勞動投入型」轉化為「技術投入型」。 (四)就兩個模型的回歸結果來看,代表農業資本投入的3個解釋變數「農村有效灌溉面積」、「農業大型機械的總馬力」、「國家財政用於農業的投入」均不顯著。這表明,1978-2010年間,農業資本投入對我國糧食產量的影響並不大,不是我國糧食穩定增產的核心影響因素。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支持城市,農業支持工業」、「重城市、輕農村」的政策傾向依舊明顯,使得農業投資嚴重不足。例如:我國財政農業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太低(1978-2010年間,多數年份該比例在9%以下);大量的農業灌溉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或廢棄,使得農業有效灌溉難以為繼等。[21]同時,1978-2010年間,雖然我國農業大型機械的總馬力有所增加,但土地細碎化降低了農戶農業大型機械投入的可能性與積極性。因此,這三個解釋變數的不顯著,表示我國農業投資的不足和缺位,使得農業投資沒有成為1978-2010年間我國糧食穩定增產的核心影響因素。 總的來看,基於生產函數視角,不考慮制度變遷和政策因素,1978-2010年間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的核心因素是技術進步和土地投入,農業資本投入和農業勞動力的影響並不顯著。因此,要保證我國糧食產量和糧食安全,首先就是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其次是強化農業技術進步和應用。另一方面,可以繼續鼓勵農業勞動力外流,但農業資本投入必須顯著提高。
⑼ 糧食短缺對股票有影響嗎為什麼
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推進,現在很多人基本上已經不愁吃不愁穿了,更不存在糧食短缺的問題。但是隨著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發,各大超市基本上已經賣斷了貨,而且很多人也搶不到糧食了。糧食短缺是一個民生問題,也引起了很多政府部門的關注。政府部門下達了相關的通知,每家每戶可以購買一定的糧食,但不能購買的過多。那麼糧食短缺對股票有影響嗎?為什麼呢?
有些人真的是運氣好到爆棚,隨便買一支股票都中獎了,而有些人買了一生的股票,卻沒有中到一個獎項。大家不要總想著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如果真的想要掙錢,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工作。沒有哪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很多人就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摸爬滾打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大家如果想有一番作為,就應該努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