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源文化股票影響
❶ 何時買入萬家文化的投資者能索賠
這次收購最為市場詬病的是,雖然交易失敗,但趙薇近乎全身而退,萬家集團放棄向龍薇傳媒討要1.5億元違約金,並主動退還其前期支付的2.5億元股權轉讓款,而介入收購大戲的投資者損失慘重。截至7月21日,萬家文化收盤價為9.03元,較1月17日股價最高點25元下跌63.88%,較首次停牌前下跌45.20%。
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駿則認為,在1月12日至11月9日之間買入祥源文化,且在2017年11月9日持有的投資者,具備索賠資格。吳立駿說:「由於11月9日祥源文化的股價更低,對股民索賠的金額將更為有利,從保護中小股民的利益出發,我們定在這個時間。」
此次索賠會不會對祥源股份的經營造成影響?祥源控股入主時,萬家文化已經被立案調查。而為了能順利完成這一轉讓,萬家文化實控人孔德永公開承諾,如因個人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導致上市公司需承擔任何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及民事賠償責任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均由其無條件向上市公司進行賠償。對於孔德永的承諾,祥源控股還進一步承諾對此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也就是說,如果孔德永不能賠償,則由祥源控股來賠。
❷ 趙薇夫婦被證劵市場禁入,明星杠桿投資到底犯了什麼錯呢
11月9日傍晚一個消息引爆整個朋友圈,祥源文化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萬家文化(已更名為祥源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黃有龍、趙薇、趙政、孔德永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據告知書,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准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一時間市場激起千層浪,趙薇到底犯了什麼錯,引發了這么嚴的一個處分?
但是,資源撬動能力,尤其是金融加杠桿能力的特殊賦能讓很多明星都有了躍躍欲試的打算,這也是趙薇等明星最近在資本市場如此活躍的原因,此次萬家文化事件的處分其實也給明星們敲了一個警鍾,提了一個醒:
一是金融杠桿高風險不要輕易觸碰。雖然明星的影響力讓其擁有了金融加杠桿的資本,但是其對金融的控制能力,市場的把握能力其實尚不足以支撐如此巨大的杠桿,所以對於金融杠桿,明星們一定要慎之又慎。
二是對於金融市場規則的遵守。即使是明星也要遵守金融市場固有的規則,金融是沒有任何法外之地的,所以明星們也不能報以僥幸心理,這一系列的信息披露問題,其實只要是有一點點專業的投資咨詢機構都不會讓明星犯這樣的錯誤,那麼既然出現了問題,肯定會有背後的深層原因。
三是對於金融與市場的尊重。金融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更是一個高度專業的市場,任何人都需要對這個市場報以尊重,即使是巴菲特、索羅斯這樣的多年巨鱷都需要尊重市場,關注市場的一舉一動,明星們也不可能例外。
希望趙薇事件能夠給明星投資者們一些警醒,投資有風險,還是要慎重投資的好。
❸ 趙薇夫婦面臨上百投資者索賠結果怎麼樣了
「小燕子」趙薇,讓萬家文化(600576,現更名為祥源文化)的投資者經歷了一波過山車行情,現在她需要為之埋單了。
11月10日,祥源文化公告稱,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經過證監會查明,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龍薇傳媒」) 與祥源文化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證監會擬對趙薇夫婦、祥源文化以及相關責任人給予警告、罰款等措施,並擬對趙薇夫婦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對此,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厲健表示,趙薇夫婦、祥源文化等信批違規情節惡劣,導致股價異動,投資者損失慘重,區區幾十萬元罰金根本不足以懲戒其違法行為,投資者依法索賠才是硬道理。
被市場禁入後仍能在二級市場股票買賣
事情要從2016年12月23日說起,經證監會查明,當日萬家文化(即祥源文化)的控股股東萬好萬家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萬家集團」)與龍薇傳媒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擬向龍薇傳媒轉讓其持有的1.85億股萬家文化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占萬家文化已發行股份的29.135%。交易完成後,龍薇傳媒將成為萬家文化的控股股東。
然而,在控股權轉讓過程中,龍薇傳媒通過萬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017年2月16日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
具體為:一,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准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二,龍薇傳媒關於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三,龍薇傳媒未及時披露與金融機構未達成融資合作的情況。四,龍薇傳媒對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原因的披露存在重大遺漏。五,龍薇傳媒關於積極促使本次控股權轉讓交易順利完成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證監會擬決定:一,對萬家文化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二,對萬家集團實際控制人孔德永給予警告,並處30萬元罰款;三,對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四,對龍薇傳媒控股股東趙薇、趙薇配偶黃有龍及其代表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根據《證券法》第二百三十三條和《證券市場禁入規定》第三條、第五條、第六條的規定,證監會擬決定: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證監會表示,就擬對趙薇等實施的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其享有陳述、申辯及要求聽證的權利。如果趙薇等放棄陳述、申辯和聽證的權利,證監會將作出正式的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
上海傑賽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在禁入期間,趙薇等不能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並且不能從事證券業務,但並不影響趙薇在二級市場進行股票買賣。
法院如何認定揭露日成索賠關鍵
其實,在收到證監會一紙《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前,趙薇夫婦以「蛇吞象」收購萬家文化幾乎是全身而退了。
雖然沒能用杠桿資金收購到萬家文化的股權,但萬家集團事後放棄向龍薇傳媒討要1.5億元違約金,並主動退還其前期支付的2.5億元股權轉讓款。
但是,不少因這場收購大戲介入萬家文化的投資者可謂損失慘重。
王智斌認為,根據證監會認定的事實,龍薇傳媒在此事件中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根據《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投資者可以向龍薇傳媒提起訴訟,也可以向萬家集團實際控制人孔德永以及上市公司提起訴訟。
回顧萬家文化涉案期間的走勢,2016年11月28日停牌,停牌時萬家文化股價為18.83元。
2017年1月12日復牌後,萬家文化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第三、 第四個交易日繼續收漲,最高漲至25.00元,漲幅高達32.77%。
2017年2月8日,萬家文化再次停牌,停牌時股價為20.13元,停牌期間公告股東股份轉讓比例由29.135%變更為5%。2017年2月16日復牌,當日下跌8.49%,第二個交易日下跌6.89%。
2017年4月1日(休市),萬家文化公告《解除協議》,次一交易日下跌2.39%,後續該股持續下跌。2017年6月2日,萬家文化股價跌至最低點8.85元。
截至2017年7月21日,萬家文化收盤價為9.03元,較2017年1月17日股價最高點25元下跌63.88% ,較2016年11月28日首次停牌前下跌45.20%。
證監會指出,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4月1日,短時間內,萬家文化控股權轉讓事項不斷變更,由控股權轉讓變更為5%股權轉讓,後又完全終止股權轉讓,且雙方不追究任何違約責任。「上述行為造成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引起市場和媒體高度關注,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了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
「今天一早,我們已經開始審核索賠資料,初步來看,符合條件的投資者索賠金額幾萬、十幾萬元不等,還有些投資者是否符合條件有爭議,取決於法院如何認定揭露日。」早在2月28日證監會公告立案時,厲健已經開展股民索賠預登記,目前已有二三十位股民去電、去函咨詢索賠。
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許峰也認為,投資者因為收購事件而出現的損失,可以向法院提出索賠,此次索賠的金額會非常大,投資者損失非常嚴重,當然至於最終如何賠償,後續需要根據揭露日等時間點的認定方能確定。
「目前為止,我們這里已有近百位投資者在准備訴訟材料,一旦正式處罰落地,我們將代理投資者提起索賠訴訟。從證監會認定的事實並結合法律規定來看,我們對於投資者最終獲賠充滿信心。」王智斌稱。
怎樣的投資者具備索賠資格?
厲健表示,根據司法解釋,初步確定索賠條件:在2017年1月12日至2017年3月31日(含當日)期間買入祥源文化股票(原:萬家文化,600576),並在2017年4月1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以起訴索賠。最終索賠條件以法院認定為准。
根據《證券法》及最高法院虛假陳述司法解釋規定,上市公司和信息披露義務人因虛假陳述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厲健建議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許峰則認為,哪些投資者可以獲賠,哪些投資者不能獲賠,與法院最終認定的揭露日有直接關系。該案管轄法院為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過往該法院大多以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告被發布之日作為揭露日的,如果目前繼續堅持這個觀點,那麼後續索賠人數可能會非常多,畢竟調查之前股價曾發生了非常大的波動。
參考此類案例,厲健判斷正式處罰一般在幾星期或幾個月後公布,本案將由杭州中院管轄。
據厲健介紹,杭州中院審理此類案件經驗很豐富,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此前曾經審理「杭蕭鋼構案」(全國法院十大調解案例榜首)、「中捷股份案」、「新嘉聯案」、「數源科技」、「華盛達案」、「宏磊股份」、「露笑科技」、「宋都股份」、「天目葯業」」等多起重大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案件,其中,中捷股份案是股民因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違法佔用資金而提起民事賠償的第一案,150餘位中捷股份股民起訴索賠約2500餘萬元,經杭州中院調解最終獲賠了1830萬元。
投資者需要做哪些准備?
許峰稱,目前投資者已經可以啟動索賠准備工作了,主要首先到開戶的證券公司營業部將自己全部的萬家文化股票對賬單列印出來蓋章,然後聯系律師做起訴狀、證據等准備工作,待正式處罰下達後起訴到法院立案。
厲健提醒,投資者應提供身份證復印件、證券開戶信息查詢單、加蓋證券公司營業部印章的股票交易對賬單原件(從第一次買入萬家文化列印到5月31日)、聯系電話手機及地址郵編。免費審核後,律師將對符合初步索賠條件、有委託意向的投資者進行登記,一旦證監會正式行政處罰決定公布,律師將在第一時間代理投資者向杭州中院起訴。
關於可能給予投資者的賠償計算標准,王智斌稱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一,如果投資者在2017年1月12日至3月31日期間買入萬家文化至今未賣出,則賠償買入價與11.35元之間的差價,同時還可以要求索賠對應的傭金、利息和印花稅損失。
二,如果投資者在2017年4月1日之後賣出了萬家文化,原則上按照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差價計算本金損失,但未全部賣出或者賣出後又有買入等各種情況下,損失計算就相對比較復雜。
截至2017年11月10日收盤,祥源文化收報9.70元,漲4.08%,該股在當日盤中曾一度漲停。
❹ 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2年9月,注冊資本634,968,627元,現有員工400餘人,公司下設浙江眾聯在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廈門翔通動漫有限公司、北京萬好萬家電子競技傳媒有限公司、杭州萬好萬家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萬好萬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主要涉足互聯網金融、動漫創作、動漫衍生品研發生產、游戲、電競、教育、股權投資等領域,是一家跨領域、跨行業、跨平台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公司。
法定代表人:燕東來
成立時間:1992-09-24
注冊資本:64829.995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000000000396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杭州市密渡橋路1號白馬大廈12樓
❺ 趙薇夫婦和恆源祥的官司敗訴,趙薇的路人緣會下降嗎對她自身名氣有什麼影響嗎
近年來,趙薇屢屢被追捧,但由於性格問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演員。現在她很少演戲了,好像她已經成為商界精英了。他們都說她成了一個大富翁,股票很有實力,而且他們有很好的投資眼光,也拿到了不少的投資收益呀,這些都會對她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有好處的。
這張照片乍一看很和諧,但仔細一看,我們注意到趙薇的手,很明顯她的手不想碰蘇有朋,和蘇有朋有關系不是很好嗎?然而,看看這個照片就能夠看到他們的關系沒有那麼好的呀。
❻ 股民紛紛起訴趙薇夫婦嗎
趙薇、黃有龍因收購萬家文化,信息披露違規被中國證監會處罰,一時成為市場的焦點,萬家文化現更名為祥源文化。
然而黃有龍本人卻並不認罰...
黃有龍控股的港股上市公司順龍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執行董事、主席及控股股東黃有龍,以及公司執行董事趙政,已打算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陳述和申辯意見並要求舉行聽證會。
由於信息虛假披露,龍薇傳媒以及趙薇和黃有龍本人也都受到了證監會罰金和市場禁入的嚴格處罰。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葉林表示,這基本上屬於頂格處罰,因為證監會只能夠在證券法所規定的范圍之內做出處罰。從處罰的實際內容上,以罰款為例,證券法規定是30萬到60萬,從證監會的擬決定來看,對目標公司做出了60萬罰款,對於龍薇也是處以了60萬罰款,所以就罰款本身來講,應該說幾乎是頂格。但輿論對於罰款60萬的普遍看法是認為太低,違法成本和可能獲得的收益不成比例。借鑒成熟市場的做法,如果股民集體起訴索賠,考慮到股權收購終止之後的股價大跌,萬家文化以及趙薇夫婦可能面臨巨額索賠。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這一索賠實際上也關乎中國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和法治。
❼ 祥源文化年內344起訴訟纏身趙薇接盤有何改變
2016年底,女股神趙薇從A股匆匆走過,片葉未沾卻留下一地雞毛。8月21日,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另易新主一年後,交出了2018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上半年,祥源文化實現凈利潤4050.68萬元,同比增長4.52%。
縱觀過去一年的情況,祥源集團入駐上市公司後,一邊發展主營業務,一邊還在收拾「前任」留下的爛攤子。今年以來,祥源文化共計收到344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訴訟,涉及總金額共計4452.55萬元。
對此,祥源文化表示,公司原實際控制人孔德永曾承諾,如因其個人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導致公司經濟受損,均由孔德永無條件向上市公司予以賠償。
2015年底,祥源文化擬以不低於10.5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快屏100%股權,達到重大重組標准卻未停牌,直至4個月後才緊急停牌。股價暴漲的另一邊,是標的公司上海快屏估值驟降,短短3個月時間里從10.5億元縮水至3.7億元。
監管層認定,祥源文化多次違規操作,違反《證券法》證據確鑿。對萬家文化、萬家集團、孔德勇作出處罰。2016年底,祥源文化收購上海快屏事項破產。同期趙薇現身,企圖接盤。
有業內分析師認為,3年的時間里,孔德勇主導祥源文化三次重組,最終成功將爛攤子甩手給祥源集團,套現脫身,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最大贏家。雖然監管層兩度處罰,但是對於已經抽身而退的他而言,處罰過輕無關痛癢。「機會多、代價低,導致企業家們甘願以身試法。」
以上內容來源:澎湃新聞網
❽ 趙薇為什麼禁入股市的最新相關信息
近日,趙薇夫婦因收購萬家文化(已更名祥源文化)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面臨證監會處罰。而收到監管部門處罰告知書後,趙薇丈夫黃有龍日前稱打算向證監會提交申辯意見並要求舉行聽證會。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劇情」似乎還沒完。這場資本市場收購「大戲」背後真相如何?對信息披露行為應如何監管?
信息披露違規,監管部門擬作頂格處罰
11月9日晚間,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的一則關於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引爆了朋友圈。曾經在股市上引發高度關注的趙薇夫婦收購萬家文化一案,強勢回歸人們的視野。
公告顯示,證監會擬對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龍薇傳媒和萬家文化兩家公司予以處罰,包括責令改正、警告,並分別處60萬元罰款。
而背後的「主角」們也都收到了數十萬元的罰單和證券市場禁入「紅牌」。證監會擬對趙薇、黃有龍、萬家文化實際控制人孔德永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龍薇傳媒代表、趙薇的哥哥趙政同樣也面臨監管部門30萬元的罰單。
與此同時,告知書中還梳理了萬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月16日公告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五宗「罪」。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准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業內專家分析,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針對信披違法違規,本案已為頂格處罰。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15日表示,監管部門一直以來都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保持高壓態勢。並購重組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證監會將持續關注其過程中的信息披露質量。
51倍融資杠桿、一波三折的收購計劃
51倍的融資杠桿,一波三折的收購計劃……記者依據證監會告知書梳理,趙薇夫婦上演的這場收購「大戲」主要有5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2016年11月2日,龍薇傳媒成立,注冊資本200萬元,尚未實繳到位,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主要財務數據均為零。公開信息顯示,演員趙薇是龍薇傳媒的控股股東。
第二步,2016年12月23日,龍薇傳媒與萬家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收購萬家文化29.135%的股份。協議顯示,收購完成後,趙薇將成為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
第三步,2017年1月12日,在上交所的問詢下,龍薇傳媒通過萬家文化公告披露了資金來源:在收購所需的30.6億元中,股東自有資金僅為0.6億元。至此,高達51倍的杠桿比例浮出水面。
第四步,2017年2月13日,龍薇傳媒的收購計劃大幅「縮水」至3200萬股和5.29億元,不足原協議的兩成。「縮水」理由是龍薇傳媒的融資計劃並未順利完成。當日,萬家文化再次收到上交所問詢函。
第五步,2017年3月31日,萬家文化公告稱「因股份轉讓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經友好協商雙方決定終止本次股份轉讓事項,原收取2.5億元股份轉讓款返還,雙方互不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至此,這場失敗的收購變成了一場連違約金都不用付的「過家家」。
監管「鷹眼」緊盯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萬家文化、龍薇傳媒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並非孤例。事實上,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涉及此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典型案例層出不窮,一些曾經肆無忌憚的資本玩家已相繼被查處。
其中,九好集團利用虛增收入、存款等惡劣手段自我「包裝」,試圖通過「忽悠式重組」借殼上市,遭遇監管層頂格處罰。鮮言更是因炮製「奇葩議案」、操縱多倫股份,遭證監會開出34.7億元的「史上最大罰單」。
監管「鷹眼」一直高度關注此類違法違規行為。統計顯示,今年年初到8月,僅上交所就針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作出公開譴責決定11份、通報批評決定19份、監管關注決定33份,涉及上市公司33家;共處理79名「董監高」、15家股東以及兩名財務顧問項目主辦人,合計96人次。
強化監管的同時,相關制度規則也在持續完善中。證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今年9月,證監會進一步修訂完善了並購重組信息披露規則,縮短停牌時間,限制、打擊「忽悠式」「跟風式」重組。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上市公司資本運作亂象、財務信息披露違規行為、大股東及「董監高」違規減持股票行為、上市公司不當停牌行為、公司重大業務操作差錯等。
億信偉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江明德建議,在保持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高壓」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相關法規的完善,尤其是改變違法收益和違法成本失衡的現狀,讓違法者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原標題:趙薇夫婦收購「大戲」面臨證監會處罰 監管「鷹眼」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