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增持美國國債對股票影響

增持美國國債對股票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4-19 00:18:29

① 2020年中國增持美國國債對股市行情有影響嗎

我覺得中國增持美國國債對股市有一定的影響

② 增持美國國債對於中國的利弊 。

[經濟學論文]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利弊分析國債, 美國, 中國, 利弊

我也想創建詞條賺積分摘要:近年中國持續增持美國國債,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也未減持。這和中國外匯儲備增長、結售匯制度、外匯儲備結構、去杠桿化、人民幣國際化、中美關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關系,同時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國國債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感,抑制了美國大量印製美元,但卻帶來很多風險,包括美元貶值風險、國債縮水風險、債務償還風險、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貨幣政策風險。基於此,本文提出降低中國增持美國國債風險的建議。關鍵詞:金融危機,美國國債,美元貶值,外匯儲備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現狀(一)持有量暴增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標志著中美關系正常化,此後中國逐漸開始購買美國國債。從1972年到1999年底,由於缺少外匯,不熟悉美國金融市場等原因,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數額較少,而且基本上沒有形成較大的持有量。中國對美國國債的大量持有是在2000年以後,2000年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僅僅600億美元,但是從2001年開始這個數額開始了迅猛增長,到2009年5月已經達到了8015億美元。(二)金融危機後加速持有美國國債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不僅沒有減持美國國債,反而加速持有美國國債。2008年9月,中國增持美國國債4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第一債權國。2009年5月中國又增持了380億美元美國國債,總量達到8015億美元。從2007年底到2008年底的單年增加持有量達2498億美元,也創下了前所未有的單年增持紀錄。2009年1月和2月中國外匯儲備分別減少326億美元和14億美元,但是中國在這兩個月分別增持了122億和4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三)逐步調整美國國債持有結構目前中國依然在持續購買美國長期國債,但凈增持規模在2008年的第4季度明顯下降。2008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中國增持美國長期國債分別為242億、361億、42億美元;增持美國短期國債分別為-110億、470億、1050億美元。2009年5月,中國增持美國長期國債40.3億美元,增持短期國債339.7億美元,這表明中國5月所購入國債以短期國債為主。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原因剖析(一)資金來源—改革開放外匯儲備迅猛增加將我國長期以來的外匯儲備情況和美國國債持有量結合起來分析可知,中國外匯儲備越多,持有的美國國債越多,即中國使用外匯儲備的重要途徑是購買美國國債。2001-2008年,中國每年穩定的有40%左右的外匯儲備是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存在。所以長期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和持有美國國債量之間具有穩定的比例關系。然而改革開放以來,以貿易上「獎出限入」,資金上「寬進嚴出」為特徵的外向型經濟導致近年來中國外匯儲備急劇快速增長,當外匯儲備增加時,就會有更多的外匯儲備去購買美國國債。(二)購買對象—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金融危機導致美元的強勢地位陷入危機。但是歐元、英鎊、日元的表現卻更弱,所以這些貨幣目前還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國際地位。在全球都面臨金融危機時,中國意識到美國國債是相對保險的投資產品。美國國債容量大、需求強勁、交易活躍、流動性強、收益較高,如果減持美元資產,來增持其他幣種資產,也只能導致外匯儲備市場價值出現較大賬面損失。(三)儲備結構—不能大部分購買黃金、石油等中國的外匯儲備中不僅含有外商來華投資的款項和中國所欠的外債,還包含國際游資和貿易順差。即使在貿易順差中,也不全是國內企業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跨國企業。2001-2006年,超過50萬家外商投資企業正在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其出口總額已連續5年占據當年中國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因此為了維持正常的經濟秩序,外匯儲備就必須滿足外商和內商的經常性兌換需求。所以中國不能將大部分外匯儲備用於購買黃金、石油和礦產等實物。(四)去杠桿化—大量資本重新流入美國金融危機下,去杠桿化已經成為一個熱詞,現在全球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國的金融機構)都已啟動去杠桿化進程,引起大量短期國際資本重新流回美國。另外,由於美國國債仍是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具流動性的資產,所以大量短期國際資本重新流入美國投資於美國國債。這一方面會引起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會引起美元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國國債就成為中國的必然選擇。(五)結售匯制—政府控制跨境資本流動強制結售匯條件下,企業必須把所得外匯賣給指定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在外匯市場上將超過頭寸限額的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在取得外匯的同時,要增加相應數量的本幣發行。可以說,外匯是央行通過增加貨幣發行從企業和個人手中取得的,因而外匯儲備成為央行的資產。這就滿足了政府對於跨境資本流動的控制,政府手中集中的過多的外匯儲備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場,美國國債是相對合適的投資產品,因此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六)其他目的—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仍然繼續增持美國國債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現階段的國際信譽還是建立在龐大外匯儲備和巨額美國國債持有的基礎之上的。中國可以通過大量持有美元國債來維持人民幣的國際信譽,為人民幣國際化邁進一大步。(七)中美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現在,美國是中國商品的最大進口國,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美國可以維持中國的出口增長,中國可以維持美國超前消費。中國停止購買或者拋售美國國債,會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增和價格暴跌,從而給中國帶來巨大的賬面損失。一旦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美國就會印刷更多的美元進行救市,於是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導致中國外匯儲備縮水,中國就會進一步減持美國國債,如此下去中國便陷入了惡性循環。(八)政治因素—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增持美國國債不僅有經濟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歷史表明,全球經濟危機或是金融危機之後,世界都會建立新的國際秩序。這次金融危機後,不論歐洲、中國還是日本,都沒有一個經濟體能取代美國的角色。中美兩國制度不同,近年中國迅速崛起,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形成了挑戰和威脅,因此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徘徊不定。這時中國增持美國國債,從旁協助美國救市,就占據了道德優勢,中美兩國之間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國際關系,這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實力和國際地位。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風險(一)國債縮水風險自從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增發國債一直是美國政府的最主要融資方式。2007年美國國債的凈發行額為5490億美元,2008年上升至1.47萬億美元。一旦新增國債供給量超過其市場需求量,則新增國債的收益率將會顯著上升,而存量國債市場價值縮水。(二)美元貶值風險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購買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這增加了美國長期內通脹與美元貶值的風險。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迅猛增長。由於美聯儲的資本金並沒有變動,所以其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就意味著其在不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一旦美國經濟有所回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提高,流動性將加速轉化為信貸與廣義貨幣。這時美聯儲不能及時從貨幣市場抽迴流動性,那麼通脹將隨之而來,美元就會貶值。(三)債務償還風險近年來,美國一直依靠發行國債來彌補其巨大的融資缺口。伴隨金融危機的爆發,大規模救市的展開,美國的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白宮預算管理處預測2010財年美財政赤字1.26萬億美元,比之前預期提高870億美元,佔GDP的8.5%。美國的凈資產在急劇下降,而債務數額卻快速上升,由此可見美國已不具高額債務的償還能力。(四)本幣匯率風險中國M2/GDP的比例現在高居世界之最,說明央行投放的貨幣並沒有轉化為對實體經濟增長的貢獻,要麼資金是在虛擬經濟如資本市場內循環,要麼說明貨幣的投放已超出實體經濟的合理要求。中國2009年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用更多的美元外匯增持美國國債,於是美聯儲就將這些貨幣投入到本國的貨幣市場增加本國的流動性,於是支撐起美國企業的融資和對外投資,這些企業會進一步擴大對中國商品和服務的進口,這樣大量的貨幣以外匯和投資的形式再次流入中國,按國內的換匯機制會引起人民幣的再一次增發,長期看必然引起本幣的貶值。(五)貨幣政策風險巨額美國國債的存在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形成障礙。對於大量的美國國債,需要以美元的價值投放相應的人民幣數量,但是大量美國國債造成外匯的沉澱,短期內美元貶值的趨勢必然給國內貨幣政策造成干擾。一旦美元貶值,前期投放的人民幣過剩,國內流動性過剩,從而進一步誘發通脹。另外,對應大量美國國債的人民幣增發要求央行必須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以防止國內的流動性泛濫,但是提高利率會誘發國際投機資本對人民幣的套利,使得央行緊縮措施收效並不明顯。相關政策建議(一)促進外匯投資結構多元化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外匯儲備中占據較大比例的美元資產開始成為一種隱憂,因此外儲結構的調整迫在眉睫。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中國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潛在投資機會。首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理事會投票通過了向186個成員及其央行發債的方案框架,將發行1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定價的IMF債券,而中國的購買目標將高達500億美元之多。其次,全球能源、金屬與其他大宗商品市場,目前處於至少10年來的低位。我國必須高度重視建立資源儲備的必要性,進口能源與大宗商品。再次,發達國家股票市場目前處於多年來的低位,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二)藏匯於民的外匯管理模式中國實行強制結售匯制,中央銀行在取得外匯的同時,要增發相應數量的人民幣,這就會引起通過膨脹。在這種結匯制度下,國家統一安排外匯投資,不利於風險分散。因此,政府應該允許企業和個人擁有外匯,擴大企業對所創外匯的自由支配度。這樣,國家不能對外匯集中投資,企業和個人也可以根據經濟形式進行自主的投資,這就分散了外匯投資單一化的風險,同時也改變了國家集中投資目標大、渠道單一的弊端。(三)加強對話促中美達成共識為降低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風險,中美之間應該加強對話達成共識。央行應該要求美國政府提供可信的保證來作為是否繼續增持美國國債的條件。首先,要求美國政府將其國債的收益率與通脹指數掛鉤,以防範通脹風險。其次,即使美元貶值,美國政府也必須保證人民幣和美元的兌換匯率和最初購買美國國債時的匯率相同,以防範美元貶值風險。或者是美國政府可以直接對中國持有其國債的損失給予補償,如果不行,那麼在其他方面應該建立具體可行的補償機制。(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國的外匯儲備數量充足,幣種和品種齊全,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給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金融危機之後,世界金融體系急切期待一個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貨幣加入到國際貨幣體系中來,人民幣無疑是眾望所歸。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增強中國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同時有利於逐步擺脫美元的控制。參考文獻:1.宋國友。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來源、收益與影響[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2.趙娟。增持美國國債之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2008(35)3.張明。中國不應無條件增持美國國債[J]。世界知識,2009(6)4.李彬。中國持美債規模首超8000億[N]。第一財經日報,2009-7-17
本文來自: 人大經濟論壇 論文版 版,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06287&page=1

③ 購買美國國債對我國的股市影響有多大為什麼還要購買

這個沒有直接關系,但有間接影響。把自己的錢都給別人花了,自己當然沒錢消費了,股市好不了。為什麼還要購買,這個也比較復雜,簡單的說,百萬裸官的妻女都在國外,如果不聽話,把你貪污的事都曝光,看你還怎麼在中國繼續撈錢。

④ 增持美國國債有什麼好處

我覺得金融問題不能單純的從政治上看,其實金融問題從市場上看更為直觀,你想想,在中國這種匯率制度下,存在龐大的貿易順差以及大量熱錢流入,這些錢都屬於中國的外匯,如果拿著這些美元不用肯定不行,通貨膨脹會讓這些錢越來越不值錢,投資股市等風險較大的項目如果產生虧損是這類資金所不能容忍的,為了保值或者增值,只有購買那些相對穩定的國債,美國國債雖然爆發了信用危機,但是相對於其他國家國債而言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這么龐大的外匯不買美國國債又能幹什麼

當然 我認為要擺脫這種局面,必須取消外匯管制,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因為只有人民幣國際化,取消外匯管制,才能避免中國對外貿易的美元結算,減少持有的外匯數量,同時也能避免因龐大的貿易順差帶來的國際糾紛。

⑤ 針對美國的國債問題對股市的影響

短期有影響的,比較美國是世界大國,華爾街也在美國,人家高舉國債,我們的股市呢,跟著崩盤了~~

⑥ 國家增持美國國債對中國有什麼好處還是有什麼目的啊

美元是全世界通用貨幣,美國國債是美元資產。當國家持有過多的美元貨幣,就會在全球范圍內投資,而美國國債是由美國國家擔保的債券,相對其他國家債券風險較低,變現能力較強,收益較高,而且增持美國國債還可以增強兩國的經濟聯系和促進貿易往來。

⑦ 日本連續兩月大幅增持美國國債,對美國的經濟都有哪些影響

自己的小弟日本這兩個月像發了瘋的一樣增持美國的國債,將讓美國人既高興又擔憂。畢竟日本大幅度的增持美國國債對美國自身的經濟體系也造成了一定影響,所以美國日後的經濟政策肯定會更加的關注日本政府的意見。

如果日本不繼續購買美國國債,那麼為了把新發國債推銷出去,美國政府的自然反應是大幅提高新發國債的收益率,這將導致日本持有的存量國債價值更加猛烈的縮水。美國債券的凈買入額佔到全部的一半左右,遠超去年同期20%-30%的水平。農林中央金庫也增加了對美國中短期國潰的投資。生命保險公司等企業也在積極投資美國國債。因此,通過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來幫助美國金融市場盡快恢復穩定,從整體上而言有助於最小化外匯儲備在次貸危機中的損失。

⑧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有什麼作用

這是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的最好的選擇。中國是一個外匯管制的國家,強制結匯,企業不得存留,要用時再申請。長期以往,中國政府積累了近二萬億的外匯儲備,那麼管理這龐大的外匯儲備又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除買美國國債外,中國政府的外匯投資全軍盡墨,投資美國黑石損失近10億,投資美國兩大房(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中國政府損失數千億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10月,中國總共持有美國國債6529億美元,較9月份增長11.2%。這個數字意味著,美國每10美元國債中,就欠中國1美元。相當於近四萬億人民幣,相當於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46619億元的16.2%,而我們政府2007年的教育投入不到GDP的4%,醫療投入不足3%,住房更是不足1%,由於購匯印發的鈔票太多,國內正承受著高物價,高樓價,高油價。我們的汽油比美國的還貴,2008年12月22日,全美普通汽油平均價格本周降至每加侖1.66美元,即每升約2.99元人民幣。這一價格,還不到北京汽油價格的一半!
至於為什麼中國政府拿那麼多錢買資本主義的美國國債,支援美國建設,而不用於國內的建設,就跟我們引進外資的優惠政策(外資在中國投資設廠可減免稅收)是用來打擊我們民族企業(高達33%的所得稅,沒倒閉已是萬幸,就因為在中國大地上,你是用的人民幣投資而不是用美金投資!這在全世界絕無僅有!)一樣,令人無話可說。

⑨ 美國股市的漲跌,美國國債的漲跌對美元升值或貶值的關系

貶值是多方因素造成的:美元的漲跌與美元的需求供給相關。對美元需求量上升時,美元就會漲。反之降,預期美國政府會發行新國債,就要購買,購買需要美元,對美元需求上升。危機導致,國債發行受阻,從而減弱對美元購買國債的預期,拋售美元,美元貶值。
同時因為美元資產看貶,大量避險資金會從美元資產轉移,流入黃金或者其它貨幣,造成美元貶值。
量化寬松是因為,商品供給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貨幣供應量增加。造成美元結算的商品價格上漲,使美元購買力下降,就貶值了。
股市上漲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量化寬松提供的貨幣,可以給美國上市公司提供充足現金流,提高其經營能力,預期股權收益率上升,人們就願意買股票,股票就會上漲。二是,一部分資金量化寬松的資金不看好實體經濟,尋求避險,就流入了股市,股票價格上漲。

熱點內容
合肥城建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5-12 15:22:07 瀏覽:188
什麼炒股軟體可以分板塊輪動 發布:2025-05-12 14:55:10 瀏覽:787
002216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5-12 14:54:57 瀏覽:355
精功科技股票行情今日 發布:2025-05-12 14:09:05 瀏覽:530
頂力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2 13:54:33 瀏覽:798
美國股市為什麼跳空 發布:2025-05-12 13:54:31 瀏覽:835
股市高位應該適應什麼 發布:2025-05-12 12:38:28 瀏覽:844
所買股票退市了咋辦 發布:2025-05-12 12:06:05 瀏覽:102
什麼女生喜歡炒股 發布:2025-05-12 11:56:14 瀏覽:237
太平洋證券股票交易傭金是多少 發布:2025-05-12 11:49:13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