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次級債對股票影響

次級債對股票影響

發布時間: 2021-10-07 16:11:50

⑴ 股票與次級債務的區別

次級債是指償還次序優於公司股本權益、但低於公司一般債務(包括高級債務和擔保債務)的一種特殊的債務形式。次級債的次級只是針對債務清償順序而言。和股票是不一樣的

⑵ 夾層債券的優缺點(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

第一次聽說還有夾層債券,昨天上網看了,看不明白,聊吧。
它的優點是在優先債務借款人違約的前提下可獲得股權。那麼,他為什麼要違約?是好事他能違約嗎?好事能輪到夾層債券——次級債券?
缺點:
股權投資者收購10%的股份,銀行收購50~60%,夾層債券收購30~40%。
如果成功,股權投資者收益40以上,夾層債券收益20~30%,銀行收益比利率高2個點。但是,即使成功了,收益也沒有達到20%,可能也沒辦法。如果失敗了,先償還銀行的錢,剩下的才是次級債券的。關鍵是能剩下多少。
隨便聊一下看法。
如果這是一個好項目,股權投資者可能一個人全部買下,輪不到銀行,更輪不到次級債券。就是因為充滿了危險,所以才引進次級債券。如果失敗了,風險由次級債券承擔;如果成功了,收益主要歸股權投資者,次級債券只獲得比其它債券高一點的收益。

⑶ 次級債究竟與對沖基金有什麼關系呢

世紀初,美國IT產業泡沫破裂,導致經濟增長遲緩,隨後的「9?11事件」又再次重創美國經濟。因此,為了挽救深陷困境的經濟,美國政府開始不斷擴大財政赤字,通過國際經常項目消耗世界財富,同時美聯儲連續13次降息刺激國內需求,不斷鼓動國民超前借貸消費,美國房地產市場迅速膨脹,房價迅速上揚,炒房盛極一時,次級抵押貸款市場也隨之迅速發展。但從2005年開始,美聯儲又連續提息,利率大幅攀升,加重購房者的還貸負擔,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房價下跌,炒房者利益鏈條斷裂,貸款還不上,變賣房產又面臨損失,於是次級貸款風險迅速暴露。雖然,由於中國的資本市場相對獨立,中國金融市場受到的影響相對有限。但顯然,刺激我們警惕和反思的影響要遠遠大於經濟影響本身。 次級抵押貸款,是指向信用程度差(包括收入不確定、負債較重、資信證明缺失等)的人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美國的房地產抵押貸款有三種:第一種是面向信用分數在660分以上,還款能力強的客戶提供的優質貸款;第二種是面向信用分數在620-660分之間,還款能力中等的客戶提供的可供選擇式貸款;第三種就是面向信用分數在620分以下,沒有固定收入證明的較差客戶提供的次級貸款。根據規定,次級貸款利率比聯邦基準利率高出2-3個百分點,比同類優質貸款高出1-2個百分點。 不管貸款利率如何高,由於有國家推動,美國不動產市場火爆,房價節節攀升,連創新高,房地產預期收益的巨大誘惑令大眾紛紛加入了由租房到買房的超前消費行列。美國乃至全球的資本和大眾都相信美國不動產會不斷升值,於是便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金融機構紛紛跟進,這個泡沫被吹得越來越大。而到了2006年,美國外債嚴重超過國際警戒線,居民儲蓄率連續兩年為負,國家和老百姓的財務狀況已經脆弱到了極點。同年,在美國的住房抵押貸款結構中,非優質資產已達40%。 但問題遠非到此為止。放貸機構為了追求風險最小、收益最大化,它們一方面繼續大量發放次級貸款,一方面把這些債務進行資產證券化,打包做成各類金融衍生產品,拿到資本市場上去流通,賣給銀行、投資公司、對沖基金及保險公司,以控制風險鎖定收益。因此,根據國際評級機構的評級要求,多種金融衍生產品應運而生:CDS、CDO以及CDO平方等等。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2007年一季度美國僅CDO產品就發行了2500億美元,而在2005年,全年才發行2490億美元。 隨著美聯儲17次加息步伐的加快,不動產市場泡沫逐漸破裂,次級貸款借款人的償債能力面臨巨大壓力。2007年上半年,危機顯現,次級抵押貸款違約還款率創歷史新高,出現大量拖欠還款。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兩年美國房貸違約呆賬金額將攀升至2250億美元,如果房價繼續下跌,銀根緊縮,購房者無法再融資,房貸違約金額可能升至3000億美金,屆時將有150至200萬戶住宅或被金融機構收回。 更為嚴重的是,因衍生金融產品的杠桿效應和美元資產的全球性,使得這場危機不僅在美國迅速傳播,進而波及到歐洲、亞太地區,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金融機構也因購買了這類產品而未能倖免。這場危機由此帶動全球各級股票市場的股市大跌(其中道瓊斯指數下挫400點),以及數只全球知名銀行旗下基金宣告巨額虧損和凍結。據美林、高盛等公司的估計,這次危機所造成的損失約在500-1000億美元左右。 為了緩解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央行聯合行動,陸續注資4000億美元救市。8月17日,美聯儲將再貼現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9月18日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50個基點,大大超出原先預計的25個基點,全球一片不安和恐慌。 在我國,由於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中國股票市場受波及程度最淺。中行、建行、工行、交行、招行、中信銀行(9.97,-0.04,-0.40%,進入該吧)雖都涉及了這場風波,但因剛剛起步接軌國際金融市場,涉及金額數量不大,預計不會有巨額損失。可這只是表面現象,9月份剛剛掛牌成立的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第一筆投資,即30億美金入股美國私募基金BLACKSTONE,上市僅僅1個月,因受次級債風波影響,股價一度遭受近20%的賬面損失,現在仍然報虧。中國開發銀行斥資75億歐元投資英國巴克萊銀行新股,同樣因受次級債風波影響,巴克萊銀行股票一路下跌。以上兩單中國金融機構大手筆投資國際資本市場的業務,均被業界視為操作性敗筆,因為它們的投資方向也許沒有錯誤,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忽視了全球一體化下外部危機強大的傳導性。 雖然這場危機目前對我國金融市場沖擊不大,但隨著我國金融業走向國際資本市場,享受全球一體化的收益和承擔由此而帶來的風險已是必然趨勢。因此對於我們銀行從業者來說,提高對金融衍生產品放大功能雙面性的認識是非常必要的:它積極的作用在於能夠分散和對沖風險,但它也會積聚風險,在短時間內迅速放大,進而引發系統性的災難。 其次,由美國次級債風波引發對我國房地產抵押貸款的思考。 研究房地產抵押貸款首先要研究房地產市場走向及變化。針對這一問題,國內目前有兩種論斷。一種是以經濟學家為代表的理論派。他們認為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具有強烈的傳導性,在房地產景氣的時候,炒房不是問題,一旦形勢出現逆轉,誰來接盤將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今天美國次級債引發的危機,就是中國房地產業泡沫破滅時將出現的情景。中國房地產的只漲不跌,將占據中國大量資源,但卻無益於中國競爭力的提高。資源向房地產業的分流,必將減少其他行業的資源注入,從而阻礙其他行業的發展。泡沫破滅時,爬得越高的房地產業將摔得越狠,並將再一次拖累中國經濟。因此,政府必須出台更為有效的調控措施。 另一種觀點是以王石、潘石屹等房地產商為代表的實踐派。他們認為,盡管各界對中國樓市存在泡沫的擔心與日俱增,但由於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巨大的住房需求,中國住房價格還將繼續上漲。事實也驗證了他們的說法。中國房地產業自2006年下半年以來,正經歷新一輪的上漲狂潮。8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比去年同期上漲了6.3%。盡管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對於投資者信心的影響以及由此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還未消除,但目前香港及內地股市中中國房地產板塊總體表現很好,多家公司股價都達到歷史高位,顯示出市場情緒依然是正面的。同時,地產類上市公司近期也借股市與房價雙飆時機,紛紛增發新股,跑馬圈地。 筆者認為以上兩種觀點均有失偏頗,我們不能過於謹慎也不能盲目樂觀,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其特殊性但也不可能獨立於全球經濟之外。由於高速的經濟發展,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國的確存在著巨大的住房需求。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投機行為所產生的住房高空置率,北京的住房空置率已超出國際警戒線。住房高空置率不僅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更是為日後的金融危機埋下伏筆。 因此,在中國當前形勢下,作為商業銀行,既不能放棄房地產抵押貸款這個掙錢的市場,又要面臨比在美國的房地產抵押貸款發放難度大得多的風險。市場走勢的不確定性、個人徵信體系的缺失、處置抵押物的法律不健全等等,房地產抵押貸款市場存在著太多的操作風險。同時,中國的住房抵押貸款遠沒有被證券化,未來所有的危機都系在銀行這一根線上。也就是說,中國銀行(6.43,-0.02,-0.31%,進入該吧)業面臨的房貸風險一旦成形,其對中國經濟的破壞性將會更大,對銀行的沖擊將會更猛烈。 故此,國內商業銀行在房地產抵押貸款操作流程上應進一步加強規范化和動態管理,並引進外部權威個人資信機構進行資料共享,最大可能的保證借款人資料的真實性,降低不良客戶隱患。同時,大力推進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和相關房地產信託產品的研發,進行風險分散,提高危機預防和應變能力。
滿意請採納

⑷ 次級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個人覺得次債危機引發的是深層次的信用危機...有了這么一個可怕的事實擺在前面..今後銀行在房貸方面必定有更多規避風險的方案,像更多的信用認證...更高的放貸利率..增加了貸款買房的成本..樓市的蕭條應不遠矣...更何況現在房屋大多有價無市..雖不能說次債能使得樓市倒塌,但是較大影響是肯定的.

⑸ 次貸危機對我國股市的影響

1、對海外「熱錢」的存量、增量、流向產生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收緊,會對股市中的海外「熱錢」的存量、增量、流向產生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國股市的走向。

2、使周邊市場繼續深度下跌,中國的投資者心態也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3、出口企業受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 對於外貿依存度非常高的中國經濟來說,在內需的替代作用還沒有完全展開的情況下,如果有美國經濟衰退導致的世界經濟危機發生,中國很難獨善其身。

4、對企業的影響。金融危機的「寒流」,使虛擬經濟遭受重創之後,緊接著受影響的就是實體經濟。美國的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廠,因受銷售下跌、財務惡化、市場佔有率下滑和信用評級不佳等影響,已轉向美國政府要求紓困,否則將被迫破產。

(5)次級債對股票影響擴展閱讀:

次貸危機從2007年8月全面爆發以來,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使金融市場產生了強烈的信貸緊縮效應,國際金融體系長期積累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得以暴露。

預防金融次貸危機,調控政策必須順應經濟態勢,符合周期性波動規律;應在加強金融監管、健全風險防範機制的基礎上推進金融產品及其體系創新;應抓住有利時機,鼓勵海外資產並購,優化海外資產結構,分散海外資產風險。

⑹ 銀行發次級債,和股票有什麼關系

商業銀行次級債券是指商業銀行發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償順序列於商業銀行其他負債之後,先於商業銀行股權資本的債券。就是債券中的一個品種,不會擴大股本。

⑺ 「次級債」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次級債?
所謂次級債務是指固定期限不低於5年(包括5年),除非銀行倒閉或清算,不用於彌補銀行日常經營損失,且該項債務的索償權排在存款和其他負債之後的商業銀行長期債務。次級債務計入資本的條件是:不得由銀行或第三方提供擔保,並且不得超過商業銀行核心資本的50%。商業銀行應在次級定期債務到期前的5年內,按以下比例折算計入資產負債表中的「次級定期債務」項下:剩餘期限在4年(含4年)以上的,以100%計;剩餘期限在3-4年的,以80%計;剩餘期限在2-3年的,以60%計;剩餘期限在1-2年的,以40%計;剩餘期限在1年以內的,以20%計。
次級債務發行的程序是,商業銀行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發行次級定期債務作為附屬資本。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定期債務,須向銀監會提出申請,提交可行性分析報告、招募說明書、協議文本等規定的資料。募集方式為由銀行向目標債權人定向募集。
2003年12月,中國銀監會發出《關於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的通知》,決定增補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將符合規定條件的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銀行附屬資本。這使各商業銀行有望通過發行次級定期債務拓寬資本籌措渠道,增加資本實力,有助於緩解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先天不足、資本補充渠道單一的狀況。
次級債相對於上市銀行前期喜歡發的可轉債來說,後者屬於股權融資,而前者屬於債權融資。次級債到期不會轉成股票,也就是說不是通過證券市場來融資,而是向機構投資者定向募集資金,從而補充銀行的資本金。對於銀行來說,發行可轉債沒什麼風險可言,到期後轉成股票,不用還本,還會增加每股凈資產;而次級債到期有還本付息的壓力,凈資產也不會增加,因此銀行通過次級債融資就必須要考慮還本付息的壓力,從而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相反,對於投資人來說,購買可轉債的風險當然要比次級債大得多,次級債主要是針對機構投資者,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影響並不大。
市場人士則認為,銀監會此舉是近期銀行業最實質性的利好,可補充銀行資本不足,並緩解了銀行一味向二級市場投資者伸手的現狀。2003下半年銀行股由於頻頻發出再融資的計劃,而遭到市場的巨大拋盤。次級債准予發行,則可緩解銀行與二級市場的矛盾。

⑻ 中國工商銀行發行次級債利好還是利空

和什麼都不做(沒有再融資需求)比是利空, 和增發股票比就是利好了, 因為不會直接沖擊股票市場。

⑼ 工行獲准發行次績債總額不超過400億元,這對股票有影響嗎次績債是什麼

工商銀行我很喜歡的一支股票,最近銀行股有大調整,但是工行已經比較早的調整到均線附近,相信下個周會有不錯的表現,建議關注。
次級債是指償還次序優於公司股本權益、但低於公司一般債務(包括高級債務和擔保債務)的一種特殊的債務形式。次級債的次級只是針對債務清償順序而言。
對股價影響不會太大

⑽ 次貸危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包括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是什麼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間接影響主要表現在心理因素、熱錢流向、管理層的判斷、國內企業的效益和加息等方面。 1、打擊市場投資者信心推薦閱讀左圖:凱渥名模宅女私生活 子怡代言地產 雪兒性感寫真 十一樓市仍陷深度觀望 「肉搏」樓市 房價10年內將跌50% 二手萎縮比一手晚 降價比一手慢 高盛: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顯現 14號線二手房分析 適時擇機購房 廣州郊區房物美價廉 「送面積」 武漢跌破5000 消費者平靜得可怕 比如,國際對沖基金大規模減持銀行股的報道就動搖了銀行股的持股信心。前期中行、工行本身沒有技術性下跌整理的要求,但受銀行股持股信心動搖的影響,明顯有資金主動性殺跌。雖然中國股市相對獨立,但經過今年幾次「事件」的關聯,已經在很多投資者心中建立起了比較強的聯系。 次貸危機會引發市場投資者信心低落,對風險類資產的偏好度降低。歐美股市大跌就是這種悲觀情緒的集中體現。同時,次貸危機會使人們對未來經濟增長信心下滑、減息預期增加,導致美元匯率可能受到打擊。因為市場預期美聯儲很有可能再度降低利率,減輕次級債各方壓力,緩解危機升級。 我國境內證券市場尚未全面對外開放,人民幣也沒有實現自由兌換,這使中國境內股市擁有一道與外界相對隔絕的「屏障」。但是,如果全球性金融事件使周邊市場繼續深度下跌,中國的投資者心態也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2、對海外「熱錢」的存量、增量、流向產生影響 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收緊,會對股市中的海外「熱錢」的存量、增量、流向產生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國股市的走向。在國際范圍內出現持續信貸收縮的條件下,部分「熱錢」可能被迫退出中國市場,從而對資本市場構成資金面的壓力。 至於這方面的情況有多嚴重,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資產重估的主要支持力量來自於貿易項下的順差和國內銀行的信貸創造,「熱錢」退出的影響不會是方向性的。再加上資本項目並未完全開放,游資的流入流出受到嚴格的限制,國內金融市場相對比較封閉,內地主要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與外匯市場並未與國際同步,國內衍生品市場也未建立。 此次次貸危機的直接沖擊可能主要通過地下錢庄等非法金融渠道影響中國股市,但是考慮到地下金融畢竟不是市場的主流,其產生的沖擊也相當有限。 3、出口企業受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 對於外貿依存度非常高的中國經濟來說,在內需的替代作用還沒有完全展開的情況下,如果有美國經濟衰退導致的世界經濟危機發生,中國很難獨善其身。但是,就當前而言,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依然明顯,從出口產品結構與國際競爭力看,我國具有絕對比較優勢的低端產品其出口彈性受出口對象國經濟周期的影響不大。 中國所保持的巨額貿易順差,使人民幣仍然具有一定的升值潛力。特別是,中國實行相對嚴格的資本管制政策,也使國內經濟受到國際金融事件沖擊的影響大為減弱。當然,國際短期融資市場中仍然存在大量不確定性因素,市場貸款利率的高企可能導致違約率的進一步上升,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跡象在加大,對此我們需密切關注。 在最壞的情況下,次貸危機可能引發主要金融市場的崩潰和全球經濟的嚴重衰退,從而導致中國出口增長的停滯和貿易順差的消失,這將大幅度降低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從而迫使中國的中央銀行轉向降息和放鬆信貸控制的政策。 在此背景下,由貿易順差擴大推動的中國的資產重估過程將逐步結束,並轉換到由銀行主動創造信貸所驅動的資產重估過程。從現在的情況看,發生這種前景的可能性仍然相當小。

熱點內容
怎麼倒基金楚留香 發布:2025-07-01 17:17:29 瀏覽:826
南極電商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7-01 17:12:13 瀏覽:837
批量下載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7-01 17:00:18 瀏覽:478
種子基金投資業務包括哪些 發布:2025-07-01 16:59:23 瀏覽:847
失信人員股權怎麼質押 發布:2025-07-01 16:51:07 瀏覽:859
蘇州安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 發布:2025-07-01 16:34:08 瀏覽:921
股權轉讓所得稅繳費基數是什麼 發布:2025-07-01 16:20:23 瀏覽:61
今年股市從什麼時候開始牛起來的 發布:2025-07-01 16:13:19 瀏覽:569
投資者對單個股票 發布:2025-07-01 16:02:01 瀏覽:487
金融系列分為哪些 發布:2025-07-01 15:52:25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