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注消股票對a股影響
㈠ H股上市對同一個內地股有什麼影響
發行H股對這家公司來說應該是偏好的消息,公司順利融到資金有利於今後的發展,關鍵看公司怎麼用這筆資金,業績能否提升.
而H股上市對A股的影響,就看H股的表現了,因為香港股市是較成熟的市場,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A股投資人的投資理念,如果H股的走勢很好,股價高過A股的話,對A股的影響就是正面的,如果低於A股就負面了.
㈡ H股上市 對A股有什麼影響
無論A股還是H股,只是選擇的融資渠道不同,目前很多H股對A股有溢價也有倒掛的,發H股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以前發行A股的公司,在發H股時都沒有什麼影響,例如民生銀行,中國太保.
H股上市後的上漲或者下跌就對A股走勢會有所影響.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以證明出資人的股本身份和權利,並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的憑證。
㈢ 股票的h股被減持對a股有影響嗎
股票不會憑空消失。無論是H股還是A股,被這個人減持的意思,必然是被另一個人增持。所以單純的減持沒有意義。通常值得注意的減持來自大股東、高管減持,因為他們通常知道的內幕消息比普通人多,所以他們堅持通常被理解為股票要下跌。不過高管、股東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㈣ A股和H股的關聯性及其影響
通過數據分析,施恆新表示,從A股和H股過往的走勢來看,其H股股價大多高過A股股價,相關性也僅在0.6至0.7;而從今後趨勢來看,A股和H股肯定要合並。
「我贊成A股全球化的觀點。只能說現在A股全球化的洗禮才開始。」施恆新說。
只不過,A股的獨特二元結構令很多分析人士大為不解。
「低估的公司漲得不夠高,而質地較差的公司則跌得不夠深。」施恆新說,「中國市場呈現明顯的雙曲線結構」。
這就造成其中好的股票,主要為基金重倉股,其PE已低於H股。申萬覆蓋的300家上市公司,其中G股2006年的PE是12倍,非G股是14倍。
非重點公司的PE則分別是20倍和26倍。而H股按2005年業績算,靜態PE是16倍。
「如果說H股帶動A股上揚,也只是帶動了重點公司,非重點公司的PE仍高於H股,並沒有吸引力。」一位基金經理說。
「A股和H股更多的乃是互動關系。」林新說。
林認為,這要取決於未來QFII、QDII以及境內做空機制、再融資等政策的不斷放開。本質上,資金只會在全球配置,不可能出現影子市場。
天相投資則認為,基於部分A—H已出現股價倒掛的現象,H股對A股市場的牽引作用會逐步削弱,A股市場走出獨立行情的時日不會太遠。
將A股和H股,進而聯系道瓊斯指數的觀點,其邏輯鏈條似乎也值得懷疑。
法國興業銀行股票衍生工具副總裁李錦先生相信,相對於美國龐大的市場,香港市場的恆指較大程度受到道瓊斯的直接影響,確實存在較高相關性。
記者對恆生指數和道瓊斯指數從2005年11月1日至4月7日的走勢進行觀察,發現兩個指數存在明顯正相關,如道瓊斯在2005年11月起漲時,恆生也開始上揚;而2006年2月17日道瓊斯開始下探時,恆生也於2月23日開始下跌。記者從其間隨機挑選出20天的數據進行擬合,發現其相關系數高達0.89。
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相關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利率敏感,一是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比如出口貿易政策等。
「比如說美國加息但中國不加息,那麼恆生指數將首當其沖受到牽連,但H股卻未必。」施恆新說。
H股指數為恆生國企指數,37個成分股中,中石油和新加入的建設銀行佔30%的市值。H股在恆生指數所佔比例較小。恆生指數中,匯豐控股佔30%以上,中國移動佔15%,均為非H股公司。
近段時間以來,恆生指數上漲放緩。而H股快速上揚,證實二者關聯度並不高。而從圖形分析,H股指數和道瓊斯指數也僅為弱相關性。
㈤ 內地A股在H股上市會對A股產生什麼實質的影響
內地A股在H股上市後,1會增加該公司的知名度,2會增加該公司的資金
是大好事啊
而且能 上H股,表示香港對認可該公司的未來贏利能力
㈥ 注銷H股,對A股有何影響
無論A股還是H股,只是選擇的融資渠道不同,目前很多H股對A股有溢價也有倒掛的
㈦ 一隻股票在香港上市對它在A股有影響嗎
在香港上市集資是好事的,籌集到錢後公司會發展新的業務和擴大規模,因為是同一個公司,所以最終也會反應到A股的業績上,從而推動股價上漲。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㈧ 一隻股票如果發行H股,對原來的A股有什麼影響謝謝!
短期內影響攤薄每股收益,對A股利空;公司為了賣出好股價,會暗中讓主力托盤,對A股利多。長期對公司發展有利,A股利好。
㈨ 緊急請教:H股全流通,對A股會有什麼影響
你好,H股「全流通」對A股影響不大,可能券商板塊有部分利好,畢竟H股全流通需要通過券商完成。
主要影響的是港股。
有幾個方面還是能理解的:
1、除了上面說到的激發大股東的參與熱情,還會提升了H股板塊的活力;
2、提升港股尤其是H股的流動性。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