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股票怎樣影響股價
1》往上買,將賣單吃掉,下面掛買單撐住,就漲價;
往下賣,將買單砸掉,上面掛賣單壓住,就跌價;
2》價格=成交金額/成交量;比如1分鍾內出現10張單子(軟體顯示),其中有1張單子,實際由10筆成交構成,有5個8塊的,每個100手(1萬股),有5個10塊的,每個200手,則:成交量100*5+200*5=1500手,成交金額100*100*8*5+200*100*10*5=140萬,軟體顯示這張單子的價格不是8元也不是10元,而是140萬/1500手=9.33元(每股)。
B. 股票的買賣對股價的影響
給你想的最簡單例子(極限例子):
買家比賣家多的情況:
今天你和鄰居都想買去市場西紅柿,而市場上只有一家人在賣西紅柿,你們一起去,那個買家看見2個人買,不知道應該賣給誰。於是他想沃克抬高價格,看誰願意出高價,於是,本來1元1斤的西紅柿他賣2元一斤。你們沒辦法啊,因為只有他在賣,於是你們都比較有錢,都想無所謂了,那就2元吧!結果買家比賣家多的結果出現了,那就是:引起了西紅柿的漲價(相當於引起了股票的漲價)。
賣家比買家多的情況:
今天市場上有2家人在賣西紅柿,開始的時候2家都買2元一斤。而今天只有你一個人要買西紅柿,當你去的時候,那2個賣家都想賣給你,但你覺得都是2元就沒有差別,於是他們為了賣給你西紅柿就開始降價,他們最後的底線是1元,於是你吧他們的西紅柿都買了(哈哈哈,誇張了點)。所以,賣家比買家多的結果就是,便宜的買進(股票的跌盤)。
看看下面對股票的原始理解吧:
股市基本的道理就是漲跌,長就有人買進,但誰知道什麼時候跌呢!其實就算穩定企業,依然會有十分強和跌落的時候,股市的漲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為的操作。可能是企業有意幕後收購,加速走強趨勢,或是大財團有意買進,等很多人搶購時,價位當然上升了,企業或財團這時候再拋售,賺了中間差價;等小股民反應時都已經跌了,最後向稅務、企業和大財團和證券交易中心掏包的是小股民.所以股票的漲停是不需要太多的理由的,漲了和跌了是因為人為操作。
所以,只要那隻股票還存在,沒有下市!那麼就會有漲有停!跌停是因為達到沒些人出售底線或政策的保護底線,漲是因為還有人想利用這只股票繼續賺取小股民的錢,同時企業需要獲得證券投資,變相的獲得股民提供的流動資金!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股票市場中,散戶買賣對股票的漲跌影響有多大
所謂主力形容市場上或一隻股票里有一個或多個操縱價格的人或機構,以引導市場或股價向某個方向運行。一般股票主力和股市莊家有很大的相似性。當然股票主力是持股數較多的機構或大戶,每隻股都存在主力,但是不一定都是莊家,莊家可以操控一隻股票的價格,而主力只能短期影響股價的波動。就是因為主力是持股數較多的機構或者大戶,他們持股的目的也是為了盈利,因為資金量比較大,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縱某隻股票,因為這樣的特性,散戶會密切關注主力動向而跟風。這就是主力買或賣股票對散戶有影響的原因。
D. 買盤賣盤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股價受多種因素影響,當然主要是買盤賣盤,一般說來,賣的大多會下降,買的多當然上升,這只是理論上講,消息面技術面的影響也很重要,股價的變化是在綜合影響之下。
大量賣盤掛單俗稱上壓板;大量的買盤掛單俗稱下托板。無論上壓下托,其目的都是為了操縱股價誘人跟風。買盤強時預示著主力做多意願,股價會上漲。同理賣盤強時相反。有時賣壓很重時,股價不跌反漲,可能是主力壓盤吸貨。買盤積極時,股價卻是價滯量增,可能是主力誘多出貨。
E. 影響股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
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
一般因素分:市場外因素和市場內因素。市場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形勢;社會大事件;突發性大事件;宏觀經濟景氣動向以及國際的經濟景氣動向;金融、財政政策;匯率、物價以及預期「消息」甚或是無中生有的「消息」等等。
市場內因素主要包括:市場供求關系;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的動向;券商、外國投資者的動向;證券行政權的行使;股價政策;稅金等等。
(5)買賣股票怎樣影響股價擴展閱讀:
股票價格的偏向性特徵:
股票價格的偏向性特徵指股票價格總體上具有不斷向上增長的長期歷史趨勢,這是基金長期投資能夠贏利的重要理論依據。
1、表現形式:
偏向性特徵主要體現在:
它是一種總體表現上的特徵,而非個體表現上的特徵。
偏向性特徵是一種長期歷史趨勢,而非短期市場現象。這是所說的「長期」,是指長達30年、50年、100年、200年這樣的歷史跨度。
2、影響因素
股市價格波動的偏向型特徵,主要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上市公司整體中最活躍的處於生命周期上升階段公司的股價波動,是偏向性的主要推動力。
上述推動過程中以「接力」方式形成的不斷接替的動力。
3、啟示
股票價格波動的偏向性是以大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為代價而獲得的。不理解這一點,投資者就很容易簡單地從股價波動的偏向性特徵中直接推導出簡單地長期持有的股票投資戰略。如果沒有相應的投資風險分散化的資金管理措施,股價波動的偏向性並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滿意的投資回報。
F. 大戶買賣股票為什麼能影響股價
大戶買賣股票都是大手筆,不像散戶幾百幾千股買賣,所以大戶的買與賣對股價有直接影響,道理一樣,賣的多了股價會跌,買的多了就會漲!謝謝採納!
G. 股票買賣直接影響股價
短時間來看,股票買賣由供求雙方決定,但在背後自持上漲和下跌的因數很多,根本有宏觀經濟和基本面決定股票的的長期趨勢
H. 股價為什麼會波動的股票買賣會影響股價變動嗎請給予答復
這是我3天前回答另一個同樣問題的答案,希望能夠幫助你!
********************************************************************
一般來說,股票的漲跌是和大盤有著密切的關系。大盤的漲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個股的走勢。影響大盤漲跌因素很多,主要有市場資金量、國內政治面、天災人禍等。
拋開大盤,單說個股,主要還是股票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左右:供過於求的時候就跌;供不應求的時候就漲。
打個簡單的比方:
某公司發行10000股股票。每股5元。由於公司發展前景比較好,凈資產會增多,股民對他很有信心,競相購買這10000股的股票。但在實際交易中,交易規則規定,出價高的可以優先購買。在股票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為了買到這支股票,股民會委託比較高的價格(就好比拍賣會上的叫價)希望優先搶奪購買權,股票供不應求,造成股票價值上升。
相反,公司不景氣,或遇突發事件:如災害、廠房火災、董事長被抓……是股民對公司失去信心,競相買出手中的股票,買出的條件是必須有人去買才行。在實際交易中,交易規則規定,賣出股票的委託價越底,就可以優先買出,而且價底也才可能會有人收購。這樣,10000股的股票就供過於求,而且買出的人越多,股票越貶值。
我說得比較通俗,不知道你明白沒有?
I. 為什麼股票的買賣會影響股票的價格
委託是按價格 數量 和先後排列的
當買的人多的時候你被排在很後面,所以想要買的到的話就要提高價格,每個人都提高價格購買,那價格就上升了呀
所以當賣的人很多的時候你如果想賣掉就要降低價格,那股票價格就跌了啊
J. 成交量如何影響股價
你好,股市成交量對股價有的影響:
1、在溫和的情況下
「量價齊升」是指股價的上漲,往往伴隨著成交量的增加。成交量是股價的基礎,在溫和情況下,成交量平穩發展,不斷的增加,刺激股價逐步上升,呈多頭排列趨勢。
2、在持續上漲的情況下
「放量滯漲」是指成交量巨大,但是股價並沒有上漲,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持續上漲的階段,其中放量並不是意味著買入增加,而是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大量的拋出手中的股票,這可能導致後市股價大幅下跌。
3、在持續下跌的情況下
「放量拉升」是指成交量放天量,股價大幅拉升,一般出現在股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在前期多空較量下,空方一直壓制多方,股價出現新低,莊家進行掃貨,大量的買入低價籌碼,刺激股價的大幅拉升。
4、在漲停的情況下
在漲停的情況下,如果當天的封單數量越大,下個交易日的股價上漲機會越大;漲停當天的成交量小,將繼續拉升;開板次數較多,且伴隨著大量的成較量,說明莊家在進行漲停板出貨,將導致下一個交易日的股價下跌。
5、在跌停的情況下
在跌停的情況下,當天封單數量越大,股價繼續下跌概率越大;跌停當天成交量小,說明當天交易不活躍,將繼續下跌趨勢;開板次數越多,成交量越大,說明莊家在跌停板時,進行抬橋子,將大概率刺激股票的拉升。
成交量對股價的影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