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鋼管理層注資完成對股票影響
① 股改之後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股改的全稱是「國有股股權分置改革」
那麼什麼是股權分置改革了?
什麼是股權分置
-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暫不上市流通
翻看相關規定,既找不到對國有股流通問題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也沒有明確的制度性安排
一句話概括,股權分置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暫不上市流通。股權分置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但股權被分置的狀況卻由來已久。
很多老股民都知道,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初,有一些股票是全流通的。打開方正科技(原延中實業)的基本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其總股本是97044.7萬股,流通A股也是97044.7萬股。
然而,由於很多歷史原因,由國企股份制改造產生的國有股事實上處於暫不上市流通的狀態,其它公開發行前的社會法人股、自然人股等非國有股也被作出暫不流通的安排,這在事實上形成了股權分置的格局。另外,通過配股送股等產生的股份,也根據其原始股份是否可流通劃分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7149億股的總股本中,非流通股份達454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非流通股份中又有74%是國有股份。
股權分置的產生是否有相關法律依據呢?1992年5月的《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規定,「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股權設置有四種形式: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外資股」。而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對股份公司就已不再設置國家股、集體股和個人股,而是按股東權益的不同,設置普通股、優先股等。然而,翻看我國證券市場設立之初的相關規定,既找不到對國有股流通問題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也沒有明確的制度性安排。
股權分置改革與國有股減持不同。減持不等於全流通;獲得流通權,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減持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開始被提上日程。1998年下半年以及2001年,曾先後兩次進行過國有股減持的探索性嘗試,但由於效果不理想,很快停了下來。此次改革試點啟動後,有很多投資者問,流通與減持有什幺不同?對此,法律專家的解釋是,減持不等於全流通,減持可以在交易所市場進行,也可以通過其它途徑,被減持的股份並不必然獲得流通權;而非流通股獲得了流通權,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減持。
什麼要改革
-股權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約了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
正是由於股權分置,使上市公司大股東有「圈錢」的沖動,卻不會關心公司股價的表現
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早已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的一塊「心病」。市場各方逐漸認識到,股權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約了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而且,隨著新股發行上市不斷積累,其不利影響也日益突出。
首先是因股權分置形成非流通股東和流通股東的「利益分置」,即非流通股股東的利益關注點在於資產凈值的增減,流通股股東的利益關注點在於二級市場的股價。試舉一例,可以對「利益分置」有更清晰的了解:2000年12月,某上市公司以每股46元的價格增發2000萬股股票,由於是溢價發行,增發後每股凈資產由5.07元增加到6.72元。也就是說,通過增發,該公司大股東不出一文就使自己的資產增值超過30%。其後該公司股價一直下跌,大股東卻毫發無損。可見,正是由於股權分置,使得上市公司大股東有著「圈錢」的沖動,卻不會關心公司股價的表現。上市公司的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礎。
三分之二股份不能流通,客觀上導致流通股本規模相對較小,股市投機性強,股價波動較大
股權分置也扭曲了證券市場的定價機制。股權分置格局下,股票定價除公司基本面因素外,還包括2/3股份暫不上市流通的預期。2/3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導致單一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規模相對較小,股市投機性強,股價波動較大等。另外,股權分置使國有股權不能實現市場化的動態估值,形不成對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和增強資產增值能力的激勵機制,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和產品創新也頗受制約。
我們該做些什麼
-不要以為自己股份少,說話沒人聽,便採取觀望態度。事實上「眾人拾柴火焰高」
流通股股東應當通過與非流通股股東「討價還價」,來尋找利益的平衡點
有了以前的經驗和教訓,此次改革採取了更加尊重市場規律的做法,規則公平統一、方案協商選擇,即由上市公司股東自主決定解決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對價的支付,即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一定的對價,以獲得其所持有股票的流通權(所謂對價,指一方得到權利、權益、益處或是另一方換取對方承諾,所做的或所承諾的損失、所擔負的責任或是犧牲。目前,我國法律中還沒有明確「對價」概念。這次改革實踐中,「對價」往往指非流通股股東為取得流通權,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相應的代價,對價可以採用股票、現金等共同認可的形式)。首批試點大都選擇了送股或加送現金的方案,得到了多數流通股東的肯定。目前,第二批試點公司的方案正在陸續推出,送股方案依然是主流,但也出現了創新的方案,如縮股、權證等。
首家改革試點公司三一重工舉行臨時股東大會時,投資者李先生在現場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只持有1000股三一重工股票,但從公司公布改革方案後,他就開始認真研究,並數次打電話給公司表達他的意見,也得到了公司工作人員認真的接待。三一重工的方案由10股送3股改為10股送3.5股,正是聽取流通股股東意見的結果。李先生認為,很多投資者覺得自己股份少,說話沒人聽,便採取觀望態度,事實上「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參與進來,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護。
這次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通過流通股股東與非流通股股東之間的「討價還價」,尋找利益的平衡點。這種情況下,雙方的充分溝通就非常重要。首批試點中,試點公司通過投資者懇談會、媒體說明會、網上路演、走訪機構投資者、發放徵求意見函等多種方式,組織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進行溝通和協商,同時對外公布熱線電話、傳真及電子信箱。應當說,投資者參與改革的途徑還是很多的。
改革賦予流通股股東很大的話語權。清華同方的方案沒能通過就證明了其「威力」
不僅如此,流通股股東的投票結果也是決定性的。根據規定,改革方案要在股東大會通過,必須滿足兩個「2/3」,即參加表決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參加表決的流通股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這一規定賦予了流通股股東很大的話語權,它的「威力」在首批試點中已經體現——清華同方的方案雖然總體上得票率很高,但由於流通股股東表決贊成率為61.91%,最終還是沒能通過。
改革後市場能否承受
-綜合來看,股權分置改革後實際股票供給的增加是較為有限的
名義上大股東的股票全部獲得了流通權,但真正能流通的只有很小一部分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二批試點結束後,將加緊做好全面推開的工作,力爭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基本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有投資者因此擔憂,短期內完成改革,是否意味著大量非流通股將上市流通,市場能否承受這一壓力?
不能否認,非流通股上市後會給市場帶來一定壓力,但在很多時候,這一壓力被過分誇大了。以首批試點公司金牛能源為例,按照有關規定,金牛能源大股東必須保持持股在51%以上的絕對控股地位。該公司實施改革方案後,其大股東邢台礦業集團持股比例將降至57.63%。這樣,大股東只有6.63%的股份可以上市交易。也就是說,名義上大股東的股票全部獲得了流通權,但真正能流通的只有很小一部分。
金牛能源的情況並非特例。6月中旬,國資委發布《關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要根據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原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確定股權分置改革後在上市公司中的最低持股比例。可見,在改革完成後,依然會有相當比例的股票不會上市流通。
另外,如前面所述,獲得流通權與減持並不是一回事。對於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大股東不但不會減持其股票,或許還會增持。這在成熟證券市場中相當常見。
為避免非流通股上市的沖擊,試點改革還有分步上市的規定
為避免非流通股上市的沖擊,試點改革還有分步上市的規定: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獲得上市流通權之日起,至少在12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者轉讓。12個月期滿後,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超過5%,在24個月內不超過10%。首批試點公司中,三一重工、紫江企業和金牛能源的非流通股股東還主動提高減持門檻。綜合來看,股權分置改革後實際股票供給的增加是較為有限的。
② 作為包鋼股份董事長,若包鋼股份走勢平平,應採取什麼措施促使股票上漲
包鋼股份董事長需要去理會公司股價的漲跌嗎?
他根本就不需要用什麼的措施促使股票上漲的,他需要作的事,作好他的職責就行了
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
股市是二級市場,是投資者角力的地方,公司只是股票標的,所以公司的一些重大事項能影響股價
③ 包鋼股份為什麼會下跌未來的走勢會如何
一則“包鋼股份為什麼會下跌?未來的走勢會如何?”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在股市中,包鋼股份為什麼會下跌?未來的走勢會如何?包鋼股份會下跌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主力資金獲利出貨所導致的,就目前來看,包鋼股份總體還是呈走多頭趨勢的,目前只是短時間的回調也是有可能的。包鋼股份未來的走勢如何?包鋼股份就目前來說是走上漲趨勢的,但是在未來的走勢來看很有可能會下跌,因為從2月份至今的主力資金已經獲利豐厚,隨時有可能會砸盤出貨。什麼時候是持股的最佳時間,持股的最佳時間一般是在牛市,所以我們可以耐心的等到牛市的到來,在進行持股。
一.寶鋼股份為什麼下跌
在股市中,包鋼股份為什麼會下跌?未來的趨勢如何?在這里我首先說一下包鋼股份為什麼會下跌,很有可能是因為主力已經獲取了巨大的利潤,從而想要兌現出貨,因此在高位砸盤時股價下跌。其中另一部分原因,則很可能是有許多的散戶股民看到該股票下跌後也跟著下砸,導致股票越跌越快。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④ 包鋼股份適合買入嗎
還是賣出比較合適一點吧!
今年中國好象都快不需要鐵礦石進口了,說明整個鋼鐵行業已經步入衰退中。
⑤ 企業管理層的變動對於該企業的股票在股市上的交易有什麼影響
1、如果公司經營情況良好,企業高管層如果發生大規模變動,意味著該公司的管理層缺乏穩定性,會嚴重影響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並導致對公司治理水平的質疑,是一種嚴重負面的影響,股價會有向下壓力。
2、如果公司之前經營狀況不佳,虧損嚴重,高管層如果發生大規模變動,意味著該公司正在做管理層方面的積極調整,有可能改善公司未來的經營績效,這時反而有可能是一種利好。
⑥ 公司管理層變動對股價有影響嗎
按理說,有間接的影響,股價要看公司的運營情況,而公司的運營情況公司管理層起了重要的決定因素。
⑦ 股票:大家說說包鋼股份怎麼樣
這種股票做著沒意思,成長性差,周期性強。不知朋友你套住了沒有?套住的話還是等一下吧,這股已跌至前低附近,且成交量已縮至地量了,已跌無可跌了,現在大盤局勢很微妙,把它放著風險不大,倒不會再虧多少了,也許股指期貨出來後,它會好一點。如沒有套住,建議你在隨後的反彈中可清倉,想長期持有的話,銀行也比它好。
⑧ 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管理層害怕股市上漲呢
中國股市,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我們要擦亮眼睛看中國經濟,自然就能理解為何管理層要打壓股市!
中國股市就像自家人打麻將,不論誰贏,無非是左兜換右兜,對整個家庭的經濟沒有任何影響。打壓股市上漲,就好比自家人打麻將要控制額度,如果額度過大,就會導致弟弟身無分文,姐姐荷包滿滿,自家人貧富差距過大。
最好的辦法是叫外人來打,這時候,如果你水平低,很可能就賠錢了。你看看國內券商的水平,能和華爾街抗衡嗎?
A股最大的作用就是融資,公司上市圈錢。股市漲幅過大,就會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不利於發展。所以,打壓股市,就等於家長規定打麻將的額度,不能讓弟弟身無分文,不然弟弟因為虧錢要離家出走,誰負責呢?
⑨ 包鋼股份發行債券對股票有影響嗎
發行債券不同於發行股票:
發行股票是越多越好,反正不用什麼成本,能圈到錢對公司就是有利;
發行債券就就有兩面性,要看公司的利潤增長能不能高於債券利率,如果高於就有利,如果低於利率就會降低公司收益,反而不是什麼好事。
對於包鋼股份這樣的微利企業,除非融到資金以後,能改善公司的生產經營,從而增加利潤,否則,只能增加企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