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豬瘟對股票的影響
1. 最近在鬧豬瘟是真的假的
已經鬧了很久了。是非洲豬瘟。中國已經有很多地方在殺豬了。尤其越南鬧得厲害,中國都不進口他們的豬肉了。
2. 生豬的期股一直在跌,今年的豬價還有望下降嗎
1月8日,業界翹首以盼的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後主力合約跳水不斷。
3. 豬瘟事件是怎麼回事
打開網路App,看更多圖片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達100%。健康豬與患病豬或污染物直接接觸是非洲豬瘟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豬被帶毒的蜱等媒介昆蟲叮咬也存在感染非洲豬瘟的可能性。
非洲豬瘟對生豬生產危害重大。我國是生豬養殖和產品消費大國,生豬的養殖量和存欄量均佔全球總量一半以上,同時豬肉是居民主要肉品蛋白質來源,豬肉消費佔到總肉類消費的60%以上,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低,生豬調運頻次高、數量多,若在國內擴散蔓延,將對我國的生豬養殖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數據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網站
中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8月1日,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某養殖戶的生豬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存欄383頭,發病47頭,死亡47頭。8月3日,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這個是我國第一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目前沈陽沈北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雙匯豬瘟疫情事件:8月14日,河南省鄭州市經濟開發區雙匯食品公司屠宰場的一車生豬發生不明原因死亡,共260頭,發病30頭,死亡30頭,產地檢疫證明顯示生豬來自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鶴立鎮交易市場。8月16日凌晨,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由於病豬是由黑龍江一路運送到鄭州的,期間非洲豬瘟病毒有沒有泄露和傳播還有待考證。所以此次事件的影響力比沈陽那次要大得多,雙匯的股市也因為此處豬瘟事件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第三起非洲豬瘟:8月15日起,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某養殖場的生豬出現不明原因死亡,截至目前,發病615頭,死亡88頭。8月19日,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
半個月內,我國已經有三個地方發現了非洲豬瘟疫情,三處疫情地點分散,分別是東北、中部和江淮地帶。從發病死亡豬的數量看,呈現數量大、致死率高的特點。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正調查這三起事件有無聯系。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非洲豬瘟對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傳染病,不會感染人,並且在60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下可以被殺死。所以大家也不要擔心,豬肉還是可以放心吃的哦!
4. 甘肅發現豬溫對溫氏股份等股票是好是壞
豬肉股,散戶還是不要碰為好,理論上豬瘟對溫氏當然是不好,但是主力如果都和散戶想的一樣主力還怎麼賺錢?
5. 非洲豬瘟對居民的影響
2019年1月上中旬,我國新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數環比下降66.7%,疫情發生勢頭趨緩。雖然部分區域因非洲豬瘟引發豬肉供需出現不平衡,產生了產區跌、銷區漲現象,但全國豬肉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基本穩定,節日期間豬肉供應有保障
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我國非洲豬瘟前期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疫情呈點狀散發態勢,疫情總體可控。截至1月20日,全國有25個省份先後發生104起非洲豬瘟疫情。目前,已有五分之四(83起)疫區解除封鎖。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非洲豬瘟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其他領域的影響總體可控,目前全國豬肉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基本穩定,節日期間豬肉供應有保障。
6. 發改委稱生豬價格蓄勢反彈,三連漲背後透露著哪些炒股良機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的豬肉價格又明顯反彈了,去年的時候,豬肉價格漲到嚇人。可以說,在去年的時候想吃豬肉是比較奢侈的一件事情了。在今年,豬肉價格好不容易降了下來,可是,今年又漲價格了,豬肉又連續三漲價,因為現在又有豬瘟。只能說,現在和去年肯定是一樣的情況,很難吃到豬肉,吃到豬肉又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而且中國居民的飲食結構是偏向鮮豬肉的,豬肉的價格不是很貴,味道也比較美味,所以平時生活中很多人都願意去吃豬肉。 而且,由於疫情的關系,很多大養殖戶的養豬的積極性降低,就導致豬肉比較缺乏。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
7. 豬肉價格再次上漲,為何最大養豬企業卻股票大跌
牧原股份股價大跌7.93%,收於89元/股,市值跌去了近300億元,牧原股份最近受益於豬肉價格上漲,在元旦後還貢獻了兩個連續的漲停板,股價創下新高,市值也站上了3000億,目前豬肉價格還在上漲中,為何牧原股份價格就此暴跌了?
預計全年營收為551億元,同比2019年的197億元增長180%。現在臨近春節,豬肉需求和價格都在增長,這進一步刺激了對牧原未來的業績預期,從而刺激了股價上漲。
豬肉價格再次上漲是供需失衡的原因,既有天氣和疫情的因素導致供給不足,也有春節的因素導致需求增加,豬肉價格在春節前大概還是會上漲的,然後高位運行,直到春節之後,春節之後各種因素發生變化,豬肉價格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8. 最新豬瘟會引起經濟連鎖反應嗎 ,,,,
豬瘟疫情在肉品批發行業引發了連環反應。黃燜雞、正新雞排等以雞肉為主的餐飲店都已在承受雞肉價格上漲的壓力,據《餐飲老闆內參》報道,琵琶腿、凍翅中、雞爪等產品批發價過去一個月出現10%-30%的價格上浮。
白羽雞上市公司聖農食品發布了漲價通知,稱因受到非洲豬瘟影響,豬產品產量減少,作為替代品的雞產品銷量上升;與此同時,大量小型養殖場因環保原因關閉、加上北方天氣轉涼、養殖成本升高,造成了整體毛雞產量變低。「我司計劃對現有在售的聖農系列產品價格上調10%以上。」
相對應地,豬肉價格正在走低。
11月26日,界面新聞記者走訪北京新發地肉品交易市場時發現,鮮豬肉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白條豬(宰殺好的整豬)價格已經往下掉了,前幾天還是8塊5(1斤),這兩天已經8塊以下了。」一名商戶告訴界面新聞,在批發環節,一公斤1元的波動已經算是比較大的波動幅度了。最近他和相鄰的幾個同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客戶損失。「我這兒有很多單位食堂的客戶,最近好幾個都不來買豬肉了,說食堂改吃雞肉了。」
有豬肉批發商稱,因豬瘟正在流失客戶。攝影:趙曉娟
一位生豬行業專家對界面新聞分析稱,國家限制生豬跨省調運引發價格差異,比如上海、廣東等南方省份生豬產量少而調運無法滿足,肉價可能會出現上漲;相反,東三省、河南、山東等生豬大省的生豬調不出,則會出現價格下跌。從消費層面看,由於非洲豬瘟疫情帶來的消費陰影,消費者可能對豬肉消費的需求降低,繼而造成雞鴨魚、牛羊肉等其他肉類的上漲。
這種漲價趨勢,在新發地雞肉批發區確實表現得很明顯。一名商戶說,除內臟外,鮮雞肉各個部位的價格最近都在大幅度上漲,琵琶腿、雞小胸等部位每斤有2-3元的價格漲幅,這是鮮雞肉批發商家最近一年來遇到的較高的價格區域。羊肉、牛肉也有小幅度的上漲,但兩名牛羊肉批發者告訴界面新聞,豬肉和牛羊肉的價差較大,豬瘟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漲價的主要原因還是冬季本身就是牛羊肉品的銷售旺季,火鍋類餐飲和家庭聚會增多都為這類商品製造了銷售機會和價格上漲空間。
新發地牛羊肉批發商。攝影:趙曉娟
不過,在零售終端大賣場里,這種價格變化趨勢似乎來得沒那麼快。在界面新聞記者走訪的永輝超市和京客隆里,以鮮雞小胸為例,一份(450-500克)的價格在15-16元左右,甚至比10月份的價格還低了1元。家樂福方面表示,雞肉、豬肉在北京賣場的價格都比較平穩。北京第三大超市品牌「超市發」的董事長李燕川告訴界面新聞,超市發與肉品供應商都是提前簽訂的采購協議,價格相對穩定,門店也未收到肉品大幅漲價的通知。
9. 影響股票的因素有哪些
股票運作的本質是供求關系。
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價值投資取決於投資者認為一隻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個市場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紅和收益率指標與同行業競爭者以及整個市場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如果買的人大於賣的人,也就是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股票上漲,反之下跌股票漲跌。
原理: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籌碼,可參與買賣的籌碼減少,那麼物以稀為貴,買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價買。主力建倉完畢就會洗盤,擠出一些意志不堅定者。到合適機會邊拉升邊出貨,如果主力出貨完畢往往還能縮量上漲一段空間。這時候風險極大,獲利機會也極大。主力出貨完畢,散戶的熱情也告一段落,那麼股價就會自然降下來或者被主力砸下來。再走一波下跌建倉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分為兩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宏觀的主要包括國家政策、戰爭霍亂、宏觀經濟等;微觀的主要是市場因素,公司內部、行業結構、投資者的心理等。
(9)7月6日豬瘟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大致分為兩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
宏觀的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宏觀經濟等;微觀的主要是市場因素,公司內部、行業結構、投資者的心理等。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10. 豬瘟的危害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以發病急、高熱稽留和細小血管壁變性引起廣泛出血、梗塞和壞死等變化為特徵。OIE將其列為A類疫病。 1 病原學 豬瘟病毒屬黃病毒科、瘟病毒屬。 本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既能在冷凍條件下存活,也能在煙熏烤曬加工的肉品中存活;但不耐熱,僅部分毒株可抵抗56℃溫度。pH<3.O或pH>11.O可滅活;對乙醚、氯仿、 β-丙烯內脂敏感;能被2%氫氧化鈉、1%福爾馬林、碳酸鈉(4%無水或10%結晶碳酸鈉+0.1%去污劑)、離子和無離子去污劑、含1%碘伏的磷酸滅活。 2 流行病學 該病發生於亞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中美及南美、非洲及部分歐洲國家。 在自然條件下,豬、野豬是豬瘟病毒惟一宿主。其他動物有抵抗力。豬不分年齡、性別和品種均易感。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先是一頭或幾頭豬發病,以後逐漸增多,經1~3周達到高峰,發病率80%~100%。治療無效,病死率極高。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 病毒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經眼結膜、傷口、輸精感染及胎盤垂直傳播。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精液、血液而感染;或通過農場訪問者、獸醫及豬的貿易活動傳播;通過污染的欄舍、器具、車輛、衣物、設備及采血針頭間接傳播;用未煮沸的泔水喂豬也可導致傳播。 傳染源為病豬、愈後帶毒和潛伏期帶毒豬。病、死豬的所有組織、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持續毒血症並數月排毒的先天性感染的仔豬;帶毒的豬源細胞苗及自然弱毒株均可成為傳染源。 3 臨床症狀 豬在胎兒期接觸到豬瘟病毒有可能終身感染,潛伏期一般為幾個月。仔豬接觸病毒後潛伏期為7~10天,通常在感染後5~10天具感染性,但慢性感染病例一般在3個月後才具感染性。 急性型:高熱稽留(41~42℃)。食慾減退,偶爾嘔吐。嗜睡、擠堆。呼吸困難,咳嗽。結膜發炎,兩眼有膿性分泌物。全身皮膚黏膜廣泛性充血、出血。皮膚發紺,尤以肢體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顯著。先短暫便秘,排球狀帶黏液(膿血或假膜碎片)糞塊;後腹瀉排灰黃色稀糞。大多在感染後5~15天死亡,小豬病死率可達100%。 慢性型:體溫時高時低,呈弛張熱型。便秘或下痢交替,以下痢為主。皮膚發疹、結痂,耳、尾和肢端等壞死。病程長,可持續1月以上,病死率低,但很難完全恢復。不死的豬,常成為僵豬。多見於流行中後期或豬瘟常發地區。 溫和型:多年來一些地區散發一種所謂「無名高熱」症,經研究證明多為豬瘟。因其潛伏期長,症狀較輕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過50%,抗菌葯物治療無效,稱為「溫和型」豬瘟。病豬呈短暫發熱(一般為40~41℃,少數達41℃以上),無明顯症狀。母豬感染後長期帶毒,受胎率低、流產、死產、木乃伊胎或畸形胎;所生仔豬先天感染,死亡或成為僵豬。 4 病理變化 急性型: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全身性出血、淤血,尤以(耳根、頸部、胸腹下、四肢內側)皮膚、淋巴結、喉頭、膀胱、腎、回盲處明顯。脾不腫大,邊緣有暗紫色稍突出表面的出血性 梗死,為豬瘟特徵性病變,但一般不常見,僅50%~70%病例出現梗死病變。常見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切面周邊出血顯著,雜有貧血變化,呈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狀,多見於頜下、頸部和腹腔淋巴結。 慢性型:主要為壞死性腸炎,一般在回盲瓣口、盲腸及結腸黏膜上形成同心輪狀的紐扣狀潰瘍,突出於黏膜面,顏色黑褐,中央凹陷。通常無出血及炎性病變。全身性淋巴組織萎縮。仔豬常見胸腺萎縮,肋軟骨連接處外生骨疣。 5 診斷 5.1 依據典型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5.2 實驗室診斷 在國際貿易中,指定診斷方法為過氧化物酶聯中和試驗(NPLA)、熒光抗體病毒中和試驗(FAVN)、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無替代診斷方法。 病原鑒定:采病豬器官組織經冰凍切片,進行直接免疫熒光染色檢驗,或細胞培養分離病毒,結合免疫熒光或過氧化物酶法檢測病毒。以單克隆抗體確診鑒定。 血清學試驗:過氧化物酶聯中和試驗、熒光抗體病毒中和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樣品採集:用於鑒定病原應采扁桃體(最合適的樣品)、(咽、腸系膜)淋巴結、脾、腎、遠端回腸、活病畜血液(經EDTA抗凝)。上述樣品置冷藏條件下(但不能凍結)盡快送至實驗室。 用於血清學試驗應采疑似康復畜、母豬生下的疑似先天感染仔豬及被監測豬的血清樣品。 5.3 鑒別診斷 應與非洲豬瘟(臨床不能區分,須采樣送檢)、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感染、沙門氏菌病、豬丹毒、急性型巴氏桿菌病、其他病毒性腦脊髓炎、鏈球菌病、鏈球菌病、鉤端螺旋體病、香豆素中毒等病區別。 6 防治 本病尚無治療方法。感染豬須撲殺、動物屍體應銷毀。在豬瘟流行的地區,使用豬瘟弱毒疫苗能有效地減少經濟損失,但卻不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