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三聚氰胺事件對股票影響

三聚氰胺事件對股票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1-04 18:32:20

① 對網友波子:關於為什麼敢在三聚氰胺事件後買伊利股份的回復

我說實話,我自己思考過~我是因為那時間之後由經常喝伊利蒙牛,變為從此沒再喝過~~現在伊利,蒙牛,光明等酸奶也大行其道,超市看到很多新包裝新產品,,我也還沒建立回信心,可以說自那黑天鵝後,我是對這些品牌失去信心,,反而三聚青安事件~媒體反而報道了我們廣州一些本土奶企沒有任何污染(燕塘,風行,香滿樓)從此我就只認這幾個牌子的奶喝了~~~ ---------------------------------------------------下面是我的回復: 首先我本來投資伊利之前就經常買伊利的牛奶喝,喝牛奶對人體是有好處的,這在日本得到驗證。而外國人每日消費奶製品是當初中國的十倍(好像是,記不大清)。這說明在中國奶製品消費具有很大的潛力。而中國乳製品經過這些年的競爭,伊利和蒙牛優勢特別突出。而伊利當時靠贊助奧運會,效果肯定會顯現出來,後來10年又贊助上海世博會,不斷加強自己的品牌。後來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主要是三鹿含量很高,伊利和蒙牛雖然受到影響,但含量低,對成年人根本沒影響,而且事件曝光後,問題奶製品都下架了。這時各個乳製品都在打折促銷,我還去買了幾箱。在中國,我們知道只要是吃的總有點問題,只是可能沒曝光,你不知道。牛奶因為這件事件後可能更安全了。所以我現在買來喝一點都不擔心,況且以前就一直喝,沒啥問題。 其次投資伊利,是因為經濟上的雙寡頭現象,一個行業競爭到最後剩下一般是兩家大的企業。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像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像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我覺得未來中國乳製品肯定會被伊利和蒙牛壟斷,因為他們都來自草原,有先天的基因。就像伊利有三大牧場資源,不是其他公司能比的。 買伊利還有就是伊利市值是蒙牛的一半,而兩者銷售量差不多。這是因為伊利的市凈率很低,而且我統計了下,它的市凈率處於歷史低位,只有2%,而蒙牛是4%多,只要伊利未來稍微提高下,那就是很大的利潤。當時我也懷疑公司是不是故意做低利潤,因為管理層要股權激勵,股份還沒拿到手,是不是未來利潤釋放出來。後來,這幾年伊利的利潤率確實提高了,現在應該有4%了,再加上銷售量的提升,股價也逐步上漲,回升的速度甚至超過了我的想像,所以我在2010年和2011年把伊利股份都賣掉了,稍微賣早了點。 其實說到最初原因,還因為哪位投資大師的一句話:當一個好公司遭遇一次黑天鵝事件打擊,而這事件不足以致命,最終能恢復過來,那就是一次重大的投資機會。 以上是我當時買伊利股份的一點想法,時間倉促寫得不是很詳細,和你一起交流。

② 黑天鵝事件的股市影響

1、平安「融資門」和三聚氰胺事件使得2008年「黑天鵝」財富毀滅最嚴重。經過相對平靜的2009年,由「黑天鵝」撕開的損失血口逐年增大。大眾對產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公共輿論也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2、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均有2%以上的上市公司發生「黑天鵝」事件,三者數量之比為44:15:8。創業板市場的「黑天鵝」集中發生在2012年。食品飲料、醫葯生物、有色金屬行業為「黑天鵝」高發地。
3、「黑天鵝」事件三分之二為上市公司自身原因造成,治理不當是最主要誘因,且數量呈每年擴大之勢。產品安全、財務造假、信批不實、業績變臉、污染事故最為典型。
4、環境污染事故到了必須正視的時刻。雖然上市公司股價對環境事故的反應明顯具有滯後性,且10天左右能消除負面影響。但此類破壞其實更具隱藏性,且後續「傷害」不容小覷。
5、隨著泡沫不斷的破滅,投資者謹慎性有所增強,2012年由「投資者預期驟變」引發的「黑天鵝」急劇下降至1件。但「黑天鵝」賭局卻遠未結束。過度炒作的泡沫破滅後帶來的破壞也是毀滅性的,值得警惕。
6、公司危機公關處理能力對市場表現起著關鍵作用。但即使同在危機處理方面做得比較出色,股價受沖擊的程度卻不同,這與其所處行業和事件關鍵詞密切相關。此外部分黑天鵝短期對資本市場沖擊不大,但「後遺症」難消。
7、2015年1月19日,大盤遭遇融資融券黑天鵝事件,股指大幅下挫,券商板塊集體跌停,創業板成為周一較為活躍的板塊,但是也出現了沖高回落的走勢。板塊來看,小盤、低價葯、送轉預期和醫療器械等板塊維持紅盤,而券商、銀行和基金重倉板塊領跌市場。對於此次周末對融資融券的黑天鵝事件,部分深圳活躍的私募認為,此次下跌只是上漲過程中的一次快速下跌,跌幅不會很深,調整時間也不會很長,本周有可能調整就會過去,只是上輪牛市中5.30的重演,不會改變上漲趨勢。對於後市,遇到黑天鵝事件,市場會有恐慌盤的出現,大盤回調在所難免,慣性下挫還會繼續,投資者可對手中個股進行波段操作,尤其是融資融券標的股和前期漲幅較大個股,空倉的則建議投資者保持觀望,等明後天股指企穩,新股申購資金解禁之前進場也不遲。

③ 三聚氰胺曾造成了哪些嚴重影響

2002年,國內多名嬰幼兒被查出泌尿系統結石,也就是腎結石,由此牽連出三鹿奶粉違規添加三聚氰胺事件,一時間引起國內外轟動,這件事造成的影響非常嚴重。

一、國外停止中國的奶源輸出。我們都知道中國土地面積非常遼闊,適合發展畜牧業的牧場也很多,奶源的供給完全可以滿足世界眾多國家的需要。在此事件發酵之前,中國奶源的口碑還是非常不錯的,但三聚氰胺的出現導致了奶源滯銷,這一塊對經濟的沖擊非常厲害。不僅是奶源,還有各種奶製品,其實國際貿易背後也是對食品安全的強烈質疑。

三、人心不安。一時間「三聚氰胺」四個字從沒聽過到人人皆知,不知道它具體是什麼,只知道寶寶吃了會影響生命健康,對大人來說只要是關乎孩子健康的就是大事,三聚氰胺就是毒葯。所以有寶寶的家庭就猶如談虎色變,不管給孩子吃什麼買什麼都要問問是否有「三聚氰胺」,對入口的食物就差像古代用銀針檢驗那樣,生怕被毒死了,人心不安必定會帶來太多消極的影響。雖然這件事已過去十五年之久,三鹿也從地球上消失,可是至今還在大家心裡揮之不去。讓民眾對國產奶的完全信任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④ 三聚氰胺事件等在國際上的影響 急急急

很多國家中止了對中國食品(不僅是奶製品)的進口。問題很嚴重。你去網路新聞搜索搜一下「中國 食品 美國」就知道了:

http://news..com/ns?word=%D6%D0%B9%FA+%CA%B3%C6%B7+%C3%C0%B9%FA&tn=news&from=news&cl=2&rn=20&ct=1

⑤ 政府對三聚氰胺事件的處理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隨後在其奶粉中發現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據我國官方公布的數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嬰幼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咨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癒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門有1人確診患病。事件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和對乳製品安全的擔憂。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對國內的乳製品廠家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的三聚氰胺檢驗報告後,事件迅速惡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聖元及雅士利在內的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都檢出三聚氰胺。該事件亦重創中國製造商品信譽,多個國家禁止了中國乳製品進口。2008年9月24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2008年9月14日以後新生產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主要品種的液態奶樣本的三聚氰胺抽樣檢測中均未檢出三聚氰胺。

⑥ 請教股票問題:最近三鹿牛奶事件對同行業的連鎖反應就不用說了。

買進這些企業股機遇是:
1、三鹿大難臨頭,必垮無疑,所以收購的價格可以壓得很低,三鹿也不得不接受;
2、用較小的資金兼並了一個具有規模和成熟技術的企業,收購方不必再投入開辦、培訓等事宜,馬上就能生產見效益;
3、收購方快速擴張了市場份額,包括全國各地的銷售網路,做大了自己的品牌;
4、收購方獲得了社會的理解,避免了企業倒閉職工下崗的社會問題,從而增大了政治資本和同行里的話語權,既得到實惠的經濟利益,又得到光彩耀人的花環;
總之,這中收購不算不牆倒眾人推吧,也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哦,一舉多得的好事,當然有人願意干啦。

⑦ 三鹿奶粉事件對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什麼負面影響

中國的奶製品企業,將面臨一場解近毀滅性的打擊!與此相關,中國的奶農,以及整個產業鏈條,將面臨一場冰冷刺骨的寒冬。也許寒冬過後,沒有幾個人能生存下來。中國幾十年發展起來的奶製品行業,將面臨毀於一旦的危險!而其破壞效應隨著產業鏈條的傳導和放射,將直接對中國經濟造成沉重的打擊! 中國的整個食品製造行業,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市場,中國食品行業都將面臨巨大的信譽損失和經濟損失。 中國的整個農產品系統,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市場,中國農產品都將面臨巨大的信譽損失和經濟損失。 中國整個製造業系統,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市場,中國製造業都將面臨巨大的信譽損失和經濟損失。 在很長時間內,看到MADE IN CHINA,就會有人想起三聚氰胺。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如此。 三鹿對中國經濟的打擊將遠遠出乎意料,中國可能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來恢復自己的信譽。 此外,三鹿事件對國民精神和信心的打擊也是難以計算的,落到股票市場上,就是會加重對中國前途,包括經濟前途的悲觀預期。 如果說三鹿之前中國股市的底部是1500點的話,那麼三鹿之後,中國股市也許要到1000點尋求支撐。

⑧ 三鹿奶粉事件的後果

中國三鹿奶粉事件的失火,殃及整個乳製品業的池魚.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流失,為乳製品生產商的前景蒙上陰影,而一些規模較小的生產商則料將被淘汰.
投資銀行高盛在報告中指出,受累於三鹿事件,消費者擔心原奶有問題,拖累中國液體奶用量短期內亦將下跌,致使中國乳製品生產商受到打擊.
(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的食品安全還是比較擔心的,但現在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不知道這是個別現象還是行業現象,不好判斷(對行業的最終影響),但對行業短期的負面沖擊比較大.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薄官輝說.
業內人士擔心,原來國產奶粉的消費者,在三鹿事件發生後,消費能力稍強的,將會轉向進口產品;而對於一直以進口奶粉為主的消費者來說,就更不會改變了.
三鹿集團是中國國內最大的奶粉生產企業,其奶粉產銷量已連續15年達全國第一.過去中國亦曾出現有毒食品的問題,但是次涉及國內的名牌,可能令國內消費者對本土食品失卻信心,尤其是中國近年銷量增速甚高的乳製品.
中國乳製品生產商的股價周二多數表現欠佳,如有奶粉生產業務的伊利(600887.SS:)首當其沖,股價一度大跌10%至52周低位,收盤跌近6%;光明乳業(600597.SS:)收盤亦跌7.9%.至於奶粉產量較小的蒙牛乳業(2319.HK:)曾急挫近11%,惟收市跌幅收窄至僅跌0.7%.香港大盤?生指數當日受外圍市場大跌影響下挫5.44%.
聽到(三鹿)這件事真的是挺擔心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可能不僅只是一家(企業)的事,而是全行業都是這樣,上海一位半歲幼兒的媽媽說.
近日逾1,200名曾食用中國三鹿牌奶粉的內地嬰兒先後被驗出患上結石病.中國政府初步調查發現,三鹿奶粉中的化合物三聚氰胺可能導政嬰兒患上腎結石.生產該批奶粉的中國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表示,發現市場上約700噸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決定全部召回今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
優勝劣汰
分析師普遍認為,三鹿事件長遠將推動行內進一步整合,令強者更強,並催化政府加強監管原奶等的原材料供應.
中國政府今年3月出台對乳製品加工企業頒布新規定,包括調高對加工企業產能要求及自給原奶比例等,以提高乳製品的質素,對大型乳製品生產商較為有利.
高盛及另一投行瑞信均預期,事件將觸發政府加強規管乳製品行業的供應鏈,在更高的生產要求下,規模較小的生產商將遭淘汰.
瑞信認為,若調查證實蒙牛的產品未受污染,相信蒙牛將可得到新的市場機會,受惠於這個毛利率甚高的中國奶粉市場.
高盛則認為,海外品牌價錢仍相對高昂,農村或鄉鎮的消費者未必能夠負擔,都將利好伊利等大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根據瑞信的數據,三鹿在中國奶粉市場的佔有率達18%.
北京舉辦奧運,一直令市場憧憬將推動中國產品走上世界舞台.京奧開幕式的成功以至整個賽事順利舉行,均令海外對中國的印象加分.然而,三鹿事件令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有學者指問題非一朝一夕可得到解決.
有人為了貪圖利潤而弄虛作假,已不是單靠法律或監管可以解決的問題.要真正令民眾守法,顧及大眾利益,是需要中國社會有結構性的改變,當中包括社會風氣和道德等.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系學系教授丁偉說.
丁偉直言,若海外消費者對中國產品沒有信心,就不會選擇中國的產品,這亦使中國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困難重重.

熱點內容
糧食價格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4-26 20:37:17 瀏覽:400
一年貨幣發行量如何計算 發布:2025-04-26 20:27:30 瀏覽:344
新型冠狀病毒對股票市場有影響嗎 發布:2025-04-26 20:16:24 瀏覽:83
投資人出5萬如何分配股權 發布:2025-04-26 20:13:49 瀏覽:30
股市難做怎麼辦 發布:2025-04-26 20:07:28 瀏覽:301
理財建議買哪個銀行 發布:2025-04-26 19:39:20 瀏覽:977
投資股票收益是否繳稅 發布:2025-04-26 19:28:08 瀏覽:758
理財顧問主要是干什麼 發布:2025-04-26 19:22:30 瀏覽:596
任澤平預測2020年股市漲到多少點 發布:2025-04-26 19:17:57 瀏覽:410
愛心基金困難申請如何寫 發布:2025-04-26 19:09:33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