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寬松對股票的影響
1. 為什麼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政策會導致股市一片利好呢
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本身就是個爭議的政策,好處是以期刺激投資和消費,拉動經濟復甦,提振美國經濟,進而帶動全球經濟的回暖。
而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這項政策將導致通脹失控。目前來看這項政策是利好美國股市的,投資者已預料美聯儲將採取行動。自伯南克兩個月前暗示將採取進一步貨幣寬松政策以來,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上漲12%。
2. 量化寬松對股市的影響實是什麼
量化寬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松即減少銀行的資金壓力。
由於資金大量湧入市場,在中國表現為股市大漲,資金效應首先表現在股市,股市優先於實體經濟體現。(因為中國股市不太和實體經濟掛鉤,所以表現為中國特色)在外國則表現為多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量化寬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貸供應,避免通貨緊縮,經濟恢復健康增長,那麼一般而言股票將跑贏債券。
第二種情況,假如量化寬松政策施行過當,導致貨幣供應過多,通貨膨脹重現,那麼黃金、商品及房地產等實質資產可能將表現較佳。
第三種情況,如果量化寬松政策未能產生效果,經濟陷入通縮,那麼傳統式的政府債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類工具將較為吸引。
不管是什麼市場,量化寬松都是國家對市場的直接干預,提振市場信心,短期表現都是利好,股市表現為大漲。
參考量化寬松:http://ke..com/link?url=5sr_wf-P9kfhgl3K
3. 貨幣量化寬松對股市漲跌
你想問的是歐洲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對我國股市影響吧?
股市的運行自有其內在規律,一旦走勢形成共識(震盪或趨勢),外國的政策對國內股市影響甚小。就算國內的政策,也只會影響近期的行情,對股市大形勢來說,還是沒怎麼變。
對歐洲股市來說,貨幣量化寬松是刺激經濟的手段之一,由於增量的貨幣,會造成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上市公司的標的價格會上漲。至於是否能刺激股市產生變盤作用,就看歐洲各國自身對貨幣量化寬松的評估。
股市漲跌如果用各類知識綜合來判斷後市方向是一個危險的動作,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規避風險策略,否則一旦猜錯,會導致巨大虧損,個人意見是根據自己對風險的厭惡程度,設定止損後,隨行就市,順勢而為。
4. 量化寬松的直接影響是什麼
1、直接影響是股市大漲,因為量化寬松就是放鬆熱錢與貸款。市場上流動的錢多了,自然就會進入股市推動金融資產價格上漲。
2、國家放錢多了,但是老百姓的錢就貶值了一點,也就是說生活成本無形中變高了。不如買菜,以前3塊錢能買,現在的三塊錢卻沒有量化寬松之前的錢值錢了。
5. 美國結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股市影響幾何
我國股市還是受到國內的種種因素影響大一些!你看,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施以來,我國股市走勢均如同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直到今年才跌幅收窄;而美國道指、納指年年大幅上漲,近兩年還年年創出新高;而我國滬指目前卻反復上下,還徘徊在2000點上方的狹窄空間,要做楔形整理的收尾。
6. 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股市有何影響
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說白了就是美國繼續實行美元泛濫的舉措,為的就是稀釋各國對美債權。也可以這么理解,在未來的一段時期里,美元貶值預期將繼續持續或者加速。從這點看,那麼就是針對中國、印度等國近期加息的舉措而做出的反應,目的很明顯:「人民幣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還很大」。說到底,實際上就是要加速稀釋中國等國所持有的龐大美元債權,以便在匯率反差上吃掉中國等國擁有的美國債。
那麼,回頭看下,A股自國慶後至此的這波行情,根源上可以理解為受貨幣政策上的預期變動而推動。其表現是熱錢大量涌進A股,促使煤炭、有色等具保值性投資的資源類股票大幅暴漲,當然這也是因為全球通脹預期及國際商品價格大幅上揚所造成的。資源股的暴漲帶動了金融、地產等藍籌股上漲,指數也快速反彈到接近今年4月份頂部的高度。但其他大部分中小盤股等卻表現為回調走勢,市場表現為個股兩端分歧走。而至近期大盤指數盤整時,個股才開始實現整體相對協調的走勢。
11月4日,在獲悉美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後,各國股市表現整體上漲。5日,A股跳空高開小幅低走,量能也有所放出,而前期4月19日的缺口已然毫無懸念的被突破。
對於這一美政策,從短期看,我的覺得只能算是帶給A股一個小小的震盪,而A股目前的指數也需要一個平台去消化早前的套牢盤。但是從中長期看,我們應該看到該政策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推動作用,而只要人民幣升值且是大幅升值的預期還在,那麼國際上的熱錢,主要是歐美的熱錢就會繼續涌進中國資本市場,而股市作為一種虛擬的投資市場,其套利與投機是必然存在的,那麼從這點看,A股的中長期上揚空間依然還在。
另,鄙人認為,如果中長期行情是真,那麼在指數有陡然向上走跡象的時候,煤炭、有色等資源股及藍籌股還是可以積極參與,而在指數盤整與穩態的時候,消費與新興產業依然還是主流,這是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所使然的。
7. 寬松的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寬松貨幣政策下,市場貨幣供應量增加,使企業資金使用成本減少,利潤增加。增加貨幣供應量,使人們貨幣收入增加,促進消費。寬松貨幣政策為在國內經濟不夠景氣的情況下使用的促進經濟發展的貨幣政策。
具體政策
1、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使商業銀行減少上繳的存款准備金,增加可貸資金。
2、降低再貼現率,使商業銀行將票據貼現給中央銀行時,可獲得更多的資金,增加可貸資金。
3、中央銀行在市場上購買有價證券、貨幣投放市場。
4、放鬆信貸條件和規模。
(7)量化寬松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8. 量化寬松的造成影響
這一在當前幾乎普及全球的非常規政策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抑制通貨緊縮預期的惡化,但對降低市場利率及促進信貸市場恢復的作用並不明顯,並且或將給後期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一定風險。
第一種情況,如果量化寬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貸供應,避免通貨緊縮,經濟恢復健康增長,那麼一般而言股票將跑贏債券。
第二種情況,假如量化寬松政策施行過當,導致貨幣供應過多,通貨膨脹重現,那麼黃金、商品及房地產等實質資產可能將表現較佳。
第三種情況,如果量化寬松政策未能產生效果,經濟陷入通縮,那麼傳統式的政府債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類工具將較為吸引。
量化寬松極有可能帶來惡性通貨膨脹的後果。央行向經濟注入大量流動性,不會導致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但是,一旦經濟出現恢復,貨幣乘數可能很快上升,已經向經濟體系注入的流動性在貨幣乘數的作用下將直線飆升,流動性過剩在短期內就將構成大問題。
量化寬松政策,不僅降低了銀行的借貸成本,也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借貸成本。現在全球同此涼熱,各國政府都在實行超低利率,其本意是希望經濟迅速復甦。但結果事與願違,那些本該進入實體經濟的量化寬松貨幣,在有些國家卻流入了股市,比如美國,在經濟基本面根本沒有利好的情況下,股市卻扶搖直上,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一度沖破11000點,10月18日創下11143.69的高點。
中國應對全球量化寬松的措施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表示,應對新一輪的全球量化寬松政策的政策手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積極對沖短期資本流動對國內基礎貨幣供給的沖擊,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穩定。發達國家量化寬松政策會刺激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傳遞到國內,最終還是取決於國內的貨幣條件。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穩定是預防新一輪價格上漲的核心保障。考慮到中國經濟政策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舉足輕重的影響地位,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穩定同時也有利於預防進口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其次,利用減稅、放鬆市場准入等措施,降低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中國經濟供給面帶來的負面沖擊。進口大宗商品價格會進一步惡化國內企業生存條件,需要為企業減負。最好的手段是兼顧長短期利益的減稅、放鬆市場准入等措施。再次,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空間。如果面臨新一輪的短期資本流入沖擊,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會起到兩方面的積極影響,一是通過匯率自身的波動削弱投機資本的繼續流入;二是降低進口商品價格。最後,呼籲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特別是呼籲儲備貨幣發行國考慮其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加強貨幣紀律。
當然,要想徹底改變中國貨幣政策受制於人的狀況,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等。各級政府尤其應注意進口替代型產業的發展,諸如替代型能源、機械產品等,擴大對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進口,盡快建立起能源儲備機制。同時,最重要的是發展國內相關產業,從而解決經濟不平衡的風險,減輕輸入型通脹的壓力。特別要增加農業投入,加大對於農業生產的補貼,努力增加糧油肉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強化市場監管,緩解食品類價格的上漲壓力。此外,中國應推動中歐經濟合作,同時加強與印度、巴西、俄羅斯的協調,要求美日控制美元貶值速度。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家雖然不是美國的主要目標,但也受到美國「四次量化寬松」的沖擊,通脹和熱錢壓力很大。如果這些國家能聯手合作,一方面可以緩解中國所受的壓力, 另一方面可對美日推動的貶值政策形成牽制,避免貨幣戰爭惡化。
9. 歐洲央行量化寬松 影響哪些股票
A股所有股票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