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奧運會影響的股票

奧運會影響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1-11 17:11:58

① 奧運會後股票會不會大跌!

【次級債有蔓延可能 牛市奧運會後結束】

跟07年火熱的市場相比,08年的股市開局,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交易大廳人滿為患的擁擠,和開戶辦理處排成長龍的情形,在這個新年顯然沒有再出現了,取而代之的,卻是證券公司在悄悄的競爭客戶, 而投資者對股市的態度,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專注和熱情高漲。那麼,什麼樣的變數會左右中國股市的2008?在這場充滿了懸念的博弈中, 中國股市又會為2008年的中國經濟,畫出一波什麼樣的行情呢?

2007年,很多A股投資者都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每天早晨先了解一下全球資本市場的情況。 的確,全球資本市場現在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系,那麼,美國那邊爆發的次級貸風波今後還會對A股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也采訪了證券市場的資深人士謝國忠先生。

謝國忠 次級債有蔓延可能 牛市奧運會後結束

記者:現在是三、四天的時間,那麼我們發行的股指跌了已經下行了三百多點,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那麼引起這樣劇烈的原因是什麼?

謝國忠:是因為美國的次債的危機引起了那個香港的股市下跌,有不少股票呢,在香港跟上海兩地都有掛牌,這個香港的股票下跌呢,對上海的話是有一定影響的。 因為我們有了一些QDII和QFII,就是外資進來的錢和那個內資出去的錢,雖然說我們那個股市的話,不是開放的,但是呢,我們開了兩個窗呢,這兩個窗呢不是說那麼大,但是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2007年,中國投資者發現,中國股市與世界經濟之間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系。 2007年2月27日,中國上海、深圳股市出現暴跌,跌幅達9%左右,為十年來最大跌幅。拋售浪潮迅速蔓延至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各大股市, 人們突然發現,這是中國股市的動盪首次對全球市場形成重大沖擊。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更多的中國投資者開始格外關注國際股市的行情,而幾乎每一次國際股市的巨大波動,也都會引發中國股市的餘震。在2007年8月份,次級貸危機爆發時,中國股市還在延續著如火如荼的升勢,就在人們對這種背離感到或是喜悅或是疑惑的時候,次貸危機最終還是傳導到了中國股市,而且毫不客氣地引爆了一波大跌。上周五,股市終於收紅,但是令人疑惑的是,這是風浪的開始還是結束呢?

記者:如果就是次債的這個風波繼續的蔓延下去的話,您覺得中國的股市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謝國忠:明年的話影響可能就會更大,今年因為我們自己本身近期的一個,一個還是勢頭還是比較旺的。一個慣性我們還是朝前走的比較快。但如果美國經濟的話,09年還不好, 我們那個影響的話就會比較大了。整個新興市場就是那個牛市的話,就結束了,這是新興市場的牛市也是從03年開始的嘛,今年的話是發達市場就是市場進入熊市,新興市場進入振盪,明年的話,很可能新興市場也進入熊市,07年的話,是那個03年之後的一個,整個一個牛市的話,從國際上來說是最後的一年。

記者:您為什麼會說是最後一個牛市,最後一年的牛市?

謝國忠:牛市的話上升的話,3到4年一般是正常的,然後3到4年的時候出現經濟問題的,它就會進入一個熊市的,國際市場熊市的話,從08年開始進入了,這個熊市可能會維持個兩年吧。

記者:您覺得所以中國的這個股市也相應的進入一個熊市?

謝國忠:中國的股市可能是遲後於國外的股市一年吧,像我們在2001年進入的熊市,而國際市場是2000年的時候進入熊市,在98年進入熊市,國際市場97年進入熊市,所以有我們是股市明年的問題比較大一點了。

謝國忠先生認為,除了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會更為明顯,2007年,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央行連續六次加息,並11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已經開始顯現效應。

謝國忠:我們的就是今年的那個信貸的政策的話,擴張的規模的話,可能還是比較緊的,政府在那邊說上了六千億,12%的增加,那麼去年名義GDP增加就16%,我們現在這個指標的話,比那個名義GDP增加速度的話,低了近四百分點,那比較緊的一個貨幣政策,但是如果這樣政策維持,維持一年的話,對經濟影響還是很大的,因為中國的宏觀調控,剛剛開始那個它對經濟的影響和對股市的影響都有滯後的一個效應,所以剛開始宏觀調控政策的話,大家可能還沒感到到底有多嚴重,所以明年,明年大家感覺的話會更強烈一點,所以呢就是對公司的盈利的話,會比較明顯的影響的。

其實,在謝國忠先生列舉的諸多來利空因素的同時,我們也無法忽視推動股市上行的有利因素,比如人民幣升值,以及奧運的來臨,2007年上半年,投資大鱷索羅斯表示,中國股市在2008年奧運會結束前肯定會保持平穩運行。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接受我欄目專訪的時候,也表示中國股市在2008年奧運會前還會是慢牛市,此外,一項對300家上市公司所作的跟蹤分析顯示,由於主營業務仍是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在利潤率回升和成本控制不斷改善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本身對其2008年的業績總體上保持樂觀預期。而上市公司業績,無疑是推動2007年股指頻創新高的主要動力。

② 2008年奧運對股市的哪個板塊影響最大

我自認為對環保龍頭股影響最大。比如龍凈環保、菲達環保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③ 奧運會對股票會什麼樣的影響呢

舉辦奧運會給經濟帶來強勁動力。縱觀曾經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和地區,當地股市也的確都在奧運當年創出階段性行情甚至是歷史行情的新高。韓國漢城奧運前期,韓國KOSP指數突破700點,全年漲幅高達70%。 然而,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情,如何正確看待中國股市的「奧運效應」,「奧運後」現象會不會對中國股市產生負面影響。
在中國舉辦奧運會,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說,影響的程度不會像韓國和澳大利亞那麼巨大。奧運會的舉辦,將主要對北京旅遊概念、地產概念等股票影響較大。不過,其帶動的范圍還是集中在環渤海灣地區,不會擴大到全國,即使有也不會太明顯。
另外,中國目前還是一個製造業大國,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還是比較小,目前的數據大概是40%左右,遠遠低於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而一般來說,奧運等大型活動對服務業的帶動和影響是最大的,由於這方面中國經濟存在結構性的缺陷,所以奧運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也會偏小,從而對股市的影響更小

④ 奧運會 巨大的影響那些股票

摘不摘牌是看公司業績的
現在股票分奧運版塊,就是和奧運有關的股票,但至於漲不漲還是要看公司的實力,要不咱國家年年辦運動會,那股票不都發了

⑤ 哪些股票會受益奧運會為什麼

北京旅遊 首旅股份 中青旅, 西單商場, 王俯井
(外國人來了 不只開奧運, 還要旅遊,還要體會中國消費文化)

航空業(中國國航 等) 外國人來往中國,及在國內旅遊

建設銀行, 北體那麼多建設項目,其實都是從建設銀行貸款

其它, 如 青島海爾, 提供場館空調, 孚日股份, 提供毛巾 , 等等諸如此類的公司很多很雜

⑥ 奧運會與股市關系

在滬深股市,中體產業等奧運股乃至北股之所以獲得追捧,正是因為股民看好其奧運概念。

股市的漲跌乃至股票的漲跌與奧運有關,在中國股市並非一種玄想,而是一個正在滬深股市實踐著的故事。而且隨著奧運會的臨近,這種利好會得以充分顯現。希望那些由於無知而睜著眼說瞎話的人,不要無視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巨大利好,無視奧運會對世界各國股市的助漲作用。

⑦ 被奧運影響的股票

600138,中國第二大具有涉外資格的綜合性旅行社,第一是它的母公司,沒有上市。

⑧ 哪些是奧運概念股

奧運概念股是指一些自認為有潛力的、受惠於北京奧運會的上市公司。在圍繞奧運所進行的經濟活動中,蘊涵著巨大的商機,必將為相關的北京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這為市場帶來了極大的炒作想像空間。見風就起浪的資金找到了最佳的見縫插針時機,相信未來的發展空間仍不可限量。 按受益機理,奧運概念股可分為投資受益、消費受益、品牌受益三種類型

人民網:《人民日報》下屬網站 人民網(603000),
熊貓煙花:倫敦奧運會煙花唯一製造商 瀏陽花炮下屬子公司熊貓煙花(600599)
中國國旅:倫敦奧運受益最大的旅遊股 中國國旅(601888)
中國國航:暑期旺季主業利潤值得期待 中國國航(601111)
南方航空:旺季來臨,需求增長顯著改善 南方航空(600029)
中 青 旅:烏鎮仍有明顯增長空間,古北水鎮奠定長遠發展 中青旅(600138)
中體產業:敲定倫敦奧運會門票銷售權 (600158)

⑨ 以往的國家在舉辦奧運期間哪些股票升了

股市奧運神話
出處: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 洪其華 陳漢辭 吳曉婧 2007-07-13 03:45

從一般經濟常識推理和一些歷史數據看,在奧運會舉辦前的18個月內,奧運是股市的向上推動力之一

「奧運會會成為股市『護身符』」,「奧運會結束之前中國股市不會出現拐點」……這些,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們熱議的話題,甚至有不少投資者直接把股市的漲跌和奧運會緊密聯系起來。

奧運會通過影響經濟和人們的心理,進而影響到股市,這種關系肯定是存在的。

從一般經濟常識推理和一些歷史數據看,在奧運會舉辦前的18個月內,奧運是股市的向上推動力之一,而在奧運結束之後,推動力減弱,甚至有可能成為向下的推動力。

但是,奧運會對股市的作用是不能誇大的,尤其是在一個大國經濟中。

因為奧運會,中國股市到2008年夏季之前被鎖定為牛市,被多數分析人士質疑。

股市與奧運會無直接關系

2004年8月13日,希臘雅典奧運會正式開幕。

這一天,希臘股市因周末休市。不過,在奧運會開幕前一星期時間里,希臘ASE指數卻是一路下跌,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直到8月12日才跌到階段底部。之後,ASE指數在奧運期間漲跌互現。

在雅典奧運會期間,鮮有媒體關於奧運和股市的報道,其中一篇名為《Greece』s ASE drops to lowest this』s year》的報道,也只是簡單提及了一家名叫「GOSMOTE SA」的小靈通生產商在8月11日股價上漲18美分,可能是因為奧運會的刺激作用。

顯然,在奧運會期間,人們的焦點不在股市,所以也難以從希臘奧運和股市中間找出什麼大的聯系。

不過,2000年7月19日的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的開幕卻是伴隨著股指一路上揚。悉尼AS30指數到7月21日到達頂部。其間,有媒體報道稱奧運會期間由於大量遊客的到來,使得提供服務的連鎖類零售商公司股票得到追捧。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表明,近年來歷屆奧運會舉辦地的股市現象,似乎有著某種規律。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美國股指當年上漲19%;悉尼奧運會開幕前夕,標普/澳證200指數突破3300點創歷史新高;雅典為23%。最為典型的是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韓國KOSPI指數在奧運當年從515漲到679點。

根據長城證券的分析,時間序列上,奧運會舉辦城市所在的國家,股指在奧運前一年全部上漲,幅度在14.39%~96.74%之間;奧運舉辦當年只有一國股指下跌,其餘均為上漲,漲幅在2.8%~69.54%之間;舉辦後第一年全部都上漲,幅度在0.28%~54.2%之間;舉辦後第二年跌多漲少。

但體育經濟學家魏紀中認為,任何一種現象都要放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去看,不能斷章取義。奧運會舉辦期間對韓國和澳大利亞等股市受到的刺激相對較強,而東京奧運會和亞特蘭大奧運會並沒有太多的影響。

悉尼奧運會期間,股市發生變化是因為當時澳元貶值;東京奧運會是因為當時處於日本的經濟上升期,其前提是政府投資的兩個大項目對日本的經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漢城奧運會期間股市表現最為強勁,但是主要原因不在奧運會的舉辦,而在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是全球性的股市上漲大背景下,當然也是整個政府推動漢城股市的發展。

「奧運會舉辦對一個經濟大國的刺激作用遠小於對一個經濟小國的刺激作用,2008年奧運會對於中國股市並沒有過多的影響。」魏紀中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對於奧運板塊股和個股是有一些影響的。」

對個股有所影響

魏紀中的上述觀點與幾位金融研究所的專家看法幾乎一致,即奧運會對於股市整體,尤其是相應板塊和個股,的確具有不可忽視的刺激作用,但奧運會並不是決定我國股市步入牛市的重要因素。

在金融行業內部,兩年前也曾有過一個奧運會與股市之間的分析。其主要是對於奧運會前、中、後期的投資與產出及影響有所分析。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劍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分析報告也只是針對奧運會的投資對北京的房地產、旅遊等行業的影響比較大。另外就是場館、基礎設施的修建對於其他行業發展都是有所影響的。「雖然奧運會對中國股市的發展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兩年之內的市場還是可以預測的。」

根據往屆奧運會的影響來看,消費服務業在股市的奧林匹克景氣中表現最為突出。悉尼和漢城奧運會的前三年整體表現最好的行業集中在金融、零售、旅遊等消費服務性行業;同時,建築、交通運輸等投資拉動型行業也有良好表現。根據長江證券研究表明,奧運會的主要機會將集中在北京,而主要的受益行業將集中在交通、旅遊、通訊、基礎設施、安保、環保、體育產業等相關產業。

「但即便是這些行業,也沒多少是在參與奧運中直接獲得的收益。」魏紀中告訴記者,「以中體為例,在其產業布局中,與奧運直接相關的業務所獲得的收入也是很少,對於中體而言,房地產等其他行業是企業的主要收入。」

有意思的是,成為北京奧運會三級(合作夥伴、贊助商、供應商)贊助的企業中,中國銀行、中國網通、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國」字頭的企業幾乎佔了大多半。

「從這點其實我們也能看出一些問題,從經濟游戲規則看,奧運會與中國股市的確沒太大關系,但如果從政策層面考慮的話,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影響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 股市走牛的一個因素

雖然也有不少國際投行人士表示,「將奧運與股市掛鉤十分可笑」。但仍然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奧運經濟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繁榮和部分行業持續向好,從而給股市帶來相應的投資機會。

聯合證券研究所所長吳壽康就對記者表示,奧運會能夠拉動投資與消費,以及增強人們的信心,所以肯定會促進股市的繁榮。這也符合近年奧運會舉辦國的股市表現整體呈現出的「牛勁」。

盡管經歷了「5·30」大跌,但泰達荷銀副董事長章嘉玉依然看好中國股市,她對《第一財經日報》說:「股市在奧運會之前會有一個很好的表現,因為奧運會會對於消費、出口和投資有一個很明顯的拉動,所以奧運會對於股市的影響並不僅僅在心理層面上,而是具有實質性質的。」

總結多位經濟界人士的觀點,得出的較為一致的結論是:奧運會的舉辦絕對是中國股市走牛的一個因素,但中國股市走牛絕不僅僅因為奧運。

奧運對經濟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恐怕是一個要放在更廣大的時空范圍內討論的話題,更准確的答案,或許只有在奧運過後才能浮現。

從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來看,大多是發達國家或者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股市發展很成熟,制度層面也很完善,這些國家的股市在像奧運會這樣的新的概念的刺激下出現上升趨勢的可能性非常大。

長城證券則認為,奧運會對於國民經濟有著明顯的助推作用,其效應往往是小國強於大國,例如韓國和西班牙受到奧運會的影響大於美國和澳大利亞,這在股市的表現上也能說明。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絕不能過度放大這些影響,比如,一些和奧運貌似沾邊的股票「雞犬升天」是絕對不正常的,更不能拿個別國家的案例來「說事」。

「18個月規律」

「奧運會的效應不會僅僅體現在那幾天,我們或許可以從奧運開幕前18個月的股市表現來看看這當中的關系。」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師盧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們剛剛研究了奧運舉辦國在奧運開幕前18個月期間的股市表現。

「這些奧運舉辦國股指曾經的歷史走勢,或許能讓我們從中尋找出一些脈絡。」盧沖說,

「奧運會之前18個月,韓國KOSPI指數狂飆185%。」但是這也是韓國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

再來看看離北京奧運最近的第28屆希臘雅典奧運會,從獲得奧運會舉辦權後,希臘ASE指數並沒有大的起色,而是一直下跌。就在離奧運舉辦前一年,在2003年見底反彈,之後股指一直上揚,並一直持續到奧運會結束後。統計奧運會前18個月的數據,ASE指數上漲了32%。

2000年,第27屆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在悉尼申辦奧運成功當年,澳大利亞股市就大漲40%,可以視作奧運經濟對股市刺激的最早反映。不過,隨後澳大利亞股市漲跌互現,在1999年,澳大利亞股市再次翹頭,上漲12%。在奧運會開幕前夕,標普/澳證200指數突破3300點創歷史新高。奧運會前18個月里,AS30指數漲19%。不過,在隨後的2年中,澳大利亞股市表現一般,直到2003年股市再次走牛。

1996年,第26屆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伴隨著申奧成功,標准普爾500指數開始緩慢上揚,在距離舉辦奧運會一年半左右進入快速上升通道,在奧運期間先跌後漲,有較小波動,奧運會結束之後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奧運會前18個月,標准普爾500指數升45%。

同樣,在巴塞羅那奧運會前18個月,西班牙IBEX35指數也大漲33%。

「以奧運前18個月為基點,除西班牙以外,各國股票市場在18個月的周期內均為正回報,韓國、希臘表現尤為突出。」長城證券在分析近年奧運會舉辦國的股市情況後,歸結出奧運股市呈現「18個月規律」。

舉辦奧運會被公認為「加速一國經濟發展的超級引擎」。但奧運和股市之間的「18個月規律」是否成立,卻並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

「我認為這中間有些牽強附會。」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他堅持認為,「股市上漲與奧運會沒有直接的關系,現在中國股市上漲主要是因為流動性過剩、股改成功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

熱點內容
我的語言里的技術貨幣怎麼弄 發布:2025-08-03 18:27:20 瀏覽:23
雲南產業投資股票騙局 發布:2025-08-03 18:24:39 瀏覽:946
期貨負利差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3 17:56:11 瀏覽:166
payoff金融中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3 17:55:16 瀏覽:806
理財321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3 17:54:24 瀏覽:951
手機股票交易許可權 發布:2025-08-03 17:20:16 瀏覽:879
誠信基金在哪裡可以買 發布:2025-08-03 16:47:02 瀏覽:981
火星數字貨幣怎麼樣 發布:2025-08-03 16:46:20 瀏覽:1
有20萬如何在銀行理財 發布:2025-08-03 16:44:04 瀏覽:182
如何守住自己的股市 發布:2025-08-03 16:40:13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