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企業股票分割影響的
① 跪求有關"上市公司"或"股利分配"或"股利政策"的中英文資料,需要中英文都有的啊!
上市公司的中文資料:
上市公司定義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
上市公司特點
(1)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為不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必須是股份有限公司;
(2)上市公司要經過政府主管部門的批准。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須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上市。
(3)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發行的股票不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公司上市發行股票的基本要求: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經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3)開業時間3年以上,最近3年連續盈利;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千人千股),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向社會公開發行的比例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大部分的公司都是股份制度的,當然,如果公司不上市的話,這些股份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裡。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由於發展需要資金。上市就是一個吸納資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場,設置一定的價格,讓這些股份在市場上交易。股份被賣掉的錢就可以用來繼續發展。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說如果一個公司有100萬股,董事長控股51萬股,剩下的49萬股,放到市場上賣掉,相當於把49%的公司賣給大眾了。當然,董事長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賣給大眾,但這樣的話就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有惡意買家持有的股份超過董事長,公司的所有權就有變更了。總的來說,上市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1,得到資金。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3,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4,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靠銀行貸款了。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6,提高公司知名度。7,如果把一定股份轉給管理人員,可以提高管理人員與公司持有者的矛盾(agency problem)。壞處也有:1,上市是要花錢的。2,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也暴露了許多機密。3,上市以後每一段時間都要把公司的資料通知股份持有者。4,有可能被惡意控股。5,在上市的時候,如果股份的價格訂的過低,對公司就是一種損失。實際上這是慣例,幾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時候都會把股票的價格訂的低一點。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條件: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滿足上述條件可向國務院證券管理審核部門及交易所申請上市。
———————————————
股利分配 和 股利政策 的中文資料
股利政策方式
剩餘股利政策
是以首先滿足公司資金需求為出發點的股利政策。根據這一政策,公司按如下步驟確定其股利分配額:
·確定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
·確定公司下一年度的資金需求量;
·確定按照最佳資本結構,為滿足資金需求所需增加的股東權益數額;
·將公司稅後利潤首先滿足公司下一年度的增加需求,剩餘部分用來發放當年的現金股利。
穩定股利額政策
以確定的現金股利分配額作為利潤分配的首要目標優先予以考慮,一般不隨資金需求的波動而波動。這一股利政策有以下兩點好處。
·穩定的股利額給股票市場和公司股東一個穩定的信息。
·許多作為長期投資者的股東(包括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希望公司股利能夠成為其穩定的收入來源」以便安排消費和其他各項支出,穩定股利額政策有利於公司吸引和穩定這部分投資者的投資。
採用穩定股利額政策,要求公司對未來的支付能力作出較好的判斷。一般來說,公司確定的穩定股利額不應太高,要留有餘地,以免形成公司無力支付的困境。
固定股利率政策
這一政策要求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從稅後利潤中支付現金股利。從企業支付能力的角度看,這是一種真正穩定的股利政策)但這一政策將導致公司股利分配額的頻繁變化,傳遞給外界一個公司不穩定的信息,所以很少有企業採用這一股利政策。
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按照這一政策,企業除每年按一固定股利額向股東發放稱為正常股利的現金股利外,還在企業盈利較高,資金較為充裕的年度向股東發放高於一般年度的正常股利額的現金股利。其高出部分即為額外股利。
種類與發放程序
種類
·現金股利
·股票股利
·股票回購
通過購回股利所持股份的方式,將現金分配給股東。
·股票分割
將大股分為小股,如用兩股新股票換回一股舊股票,是在不增加股東權益的基礎上增加股票數量。這樣降低了股票交易價格,提高了流通性。
股利發放程序
股份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通常由公司董事會決定並宣布,必要時要經股東大會或股東代表大會批准後才能實施(如我國就是這樣規定的)。
股利發放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日期:
·宣布日(Declaration Date)
股份公司董事會根據定期發放股利的周期舉行董事會會議,討論並提出股利分配方案,由公司股東大會討論通過後,正式宣布股利發放方案,宣布股利發放方案的那一天即為宣布日,在宣布日,股份公司應登記有關股利負債(應付股利)。
·登記日(Holder-of-record Date)
由於工作和實施方面的原因,自公司宣布發放股利至公司實際將股利發出要有一定的時間間隔。由於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此時間間隔內處在不停的交易之中,公司股東會隨股票交易而不斷易人,為了明確股利的歸屬,公司確定有股權登記日,凡在股權登記日之前(含登記日當天)列於公司股東名單上的股東,都將獲得此次發放的股利,而在這一天之後才列於公司股東名單上的股東,將得不到此次發放的股利,股利仍歸原股東所有。
·除息日(Ex- Dividend Date)
由於股票產易與過戶之間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只有在登記日之前一段時間前購買股票的投資者,才可能在登記日之前列於公司股東名單之上,並享有當期股利的分配權。一般規定登記日之前的第四個工作日為除息日(逢節假日順延),在除息日之前(含除息日)購買的股票可以得到將要發放的股利,在除息日之後購買的股票則無權得到股利,又稱為除息股。除息日對股票的價格有明顯的影響。在除息日之前進行的股票交易,股票價格中含有將要發放的股利的價值,在除息日之後進行的股票交易,股票價格中不再包含股利收入,因此其價格應低於除息日之前的交易價格。
·發放日
在這一天,公司用各種方式向規定支付股利,並沖銷股利負債。
政策影響因素
影響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種:
各種約束
·契約約束
公司在借入長期債務時,債務合同對公司發放現金股利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公司的股利政策必須滿足這類契約的約束。
·法律約束。為維護有關各方的利益,各國的法律對公司的利潤分配順序、資本充足性等方面部有所規范,公司的股利政策必須符合這些法律規范。
·現金充裕性約束
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必須有足夠的現金。如果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則其發放現金股利的數額必然受到限制。
公司的投資機會
如果公司的投資機會多,對資金的需求量大,則公司很可能會考慮少發現金股利,將較多的利潤用於投資和發展,相反,如果公司的投資機會少,資金需求量小,則公司有可能多發些現金股利。因此,公司在確定其股利政策時,需要對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投資機會作出較好的分析與判斷,以作為制定股利政策的依據之一。
資本成本
股份有限公司應保持一個相對合理的資本結構和資本成本。公司在確定股利政策時,應全面考慮各條籌資渠道資金來源的數量大小和成本高低,使股利政策與公司理想的資本結構們資本成本相一致。
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是股份公司確定股利政策時要考慮的一個基本因素。股利分配是現金的支出,而大量的現金支出必然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因此,公司在確定股利分配數量時,一定要考慮現金股利分配對公可償債能力的影響,保證在現金股利分配後公司仍能保持較強的償債能力,以維護公司的信譽和借貸能力。
信息傳遞
股利分配是股份公司向外界傳遞的關於公司財務狀況和未來前景的一條重要信息。公司在確定股利政策時,必須考慮外界對這一政策可能產生的反映。
對公司的控制
如果公司股東和管理人員較為看重原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則該公司可能不大願意發行新股,而是更多地利用公司的內部積累。這種公司的現金股利分配就會較低。
——————————————
上市公司 的英文資料
Public company(listed company)
A public company usually refers to a company that is permitted to offer its registered securities (stock, bonds, etc.) for sale to the general public, typically through a stock exchange, but also may include companies whose stock is traded over the counter (OTC) via market makers who use non-exchange quotation services such as the OTCBB and the Pink Sheets.
The term "public company" may also refer to a government-owned corporation. This meaning of a "public company" comes from the tradition of public ownership of assets and interests by and for the people as a whole (public ownership), and is the less-common mea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ly owned company" can also have either meaning, although in the United Kingdom it will usually be interpreted as meaning a company in the public sector (being owned by national, regional or local government). The term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r simply "PLC" would be used to unambiguously refer to a publicly traded company in the private sector.
——————————————
股利分配 和 股利政策 英文資料
Dividends are payments made by a corporation to its shareholder members. When a corporation earns a profit or surplus, that money can be put to two uses: it can either be re-invested in the business (called retained earnings), or it can be paid to the shareholders as a dividend. Many corporations retain a portion of their earnings and pay the remainder as a dividend.
For a joint stock company, a dividend is allocated as a fixed amount per share. Therefore, a shareholder receives a dividend in proportion to their shareholding. For the joint stock company, paying dividends is not an expense; rather, it is the division of an asset among shareholders. Public companies usually pay dividends on a fixed schele, but may declare a dividend at any time, sometimes called a special dividend to distinguish it from a regular one.
Cooperatives, on the other hand, allocate dividends according to members' activity, so their dividends are often considered to be a pre-tax expense.
Dividends are usually settled on a cash basis, as a payment from the company to the shareholder. They can take other forms, such as store credits (common among retail consumers' cooperatives) and shares in the company (either newly-created shares or existing shares bought in the market.) Further, many public companies offer 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s, which automatically use the cash dividend to purchase additional shares for the shareholder.
② 新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問題!!!
股票基金的特點:
①與其他基金相比,股票基金的投資對象具有多樣性,投資目的也具有多樣性。
②與投資者直接投資於股票市場相比,股票基金具有分散風險。費用較低等特點。對一般投資者而言,個人資本畢竟是有限的,難以通過分散投資種類而降低投資風險。但若投資於股票基金,投資者不僅可以分享各類股票的收益,而且已可以通過投資於股票基金而將風險分散於各類股票上,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此外,投資者投資了股票基金,還可以享受基金大額投資在成本上的相對優勢,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投資效益,獲得規模效益的好處。
③從資產流動性來看,股票基金具有流動性強、變現性高的特點。股票基金的投資對象是流動性極好的股票,基金資產質量高、變現容易。
④對投資者來說,股票基金經營穩定、收益可觀。一般來說,股票基金的風險比股票投資的風險低。因而收益較穩定。不僅如此,封閉式股票基金上市後,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在交易所交易獲得買賣差價。基金期滿後,投資者享有分配剩餘資產的權利。
⑤股票基金還具有在國際市場上融資的功能和特點。就股票市場而言,其資本的國際化程度較外匯市場和債券市場為低。一般來說,各國的股票基本上在本國市場上交易,股票投資者也只能投資於本國上市的股票或在當地上市的少數外國公司的股票。在國外,股票基金則突破了這一限制、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股票基金,投資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股票市場,從而對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從海外股票市場的現狀來看,股票基金投資對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國公司股票。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在我國。基金託管人必須由合格的商業銀行擔任,基金管理人必須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擔任。基金投資人享受證券投資基金的收益,也承擔虧損的風險。
證券投資基金的特點有:
(1)證券投資基金是由專家運作,管理並專門投資於證券市場的基金。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的比例,不得低於該基金資產總值的80%。基金資產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負責管理。基金管理公司配備了大量的投資專家,他們不僅掌握了廣博的投資分析和投資組合理論知識,而且在投資領域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2)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投資者是通過購買基金而間接投資於證券市場的。與直接購買股票相比。投資者與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直接關系,不參與公司決策和管理,只享有公司利潤的分配權。投資者若直接投資於股票、債券,就成了股票、債券的所有者,要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投資者若購買了證券投資基金,則是由基金管理人來具體管理和運作基金資產,進行證券的買賣活動。因此,對投資者來說,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證券投資方式。
(3)證券投資基金具有投資小、費用低的優點。在我國,每份基金單位面值為人民幣1元。證券投資基金最低投資額一般較低,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財力,多買或少買基金單位、從而解決了中小投資者"錢不多、入市難"的問題。
基金的費用通常較低。根據國際市場上的一般慣例,基金管理公司就提供基金管理服務而向基金收取的管理費一般為基金資產凈值的1%--2.5%,而投資者購買基金需繳納的費用通常為認購總額的0.25%,低於購買股票的費用。此外,由於基金集中了大量的資金進行證券交易,通常也能在手續費方面得到證券商的優惠,而且為了支持基金業的發展,很多國家和地區還對基金的稅收給予優惠,使投資者通過基金投資證券所承擔的稅賦不高於直接投資於證券須承擔的稅賦。
(4)證券投資基金具有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好處。根據投資專家的經驗,要在投資中做到起碼的分散風險。投資學上有一句諺語:"不要把你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而,中小投資者通常無力做到這一點。如果投資者把所有資金都投資於一家公司的股票,一旦這家公司破產,投資者便可能盡失其所有。而證券投資基金通過匯集眾多中小投資者的小額資金。形成雄厚的資金實力,可以同時把投資者的資金分散投資於各種股票,使某些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可以用其他股票漲價的盈利來彌補,分散了投資風險。如我國最近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1個基金持有1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過該基金資產凈值的10%。換言之,如果某基金將其80%的資產凈值投資於股票的話,它至少應購買8家公司的股票。
(5)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強。基金的買賣程序非常簡便。對開放式基金而言。
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直接購買或贖回基金、也可以通過證券公司等代理銷售機構購買或贖回,或委託投資顧問機構代為買入。國外的基金大多是開放式基金,每天都會進行公開報價,投資者可隨時據以購買或贖回。
根據不同標准可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投資基金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設立後,投資者可以隨時申購或贖回基金單位,基金規模不固定的投資基金;封閉式基金是指基金規模在發行前已確定,在發行完畢後的規定期限內,基金規模固定不變的投資基金。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投資基金可分為公司型投資基金和契約型投資基金。公司型投資基金是具有共同投資目標的投資者組成以盈利為目的的股份制投資公司,並將資產投資於特定對象的投資基金;契約型投資基金也稱信託型投資基金,是指基金發起人依據其與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訂立的基金契約,發行基金單位而組建的投資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投資基金可分為成長型投資基金、收入型投資基金和平衡型投資基金。成長型投資基金是指把追求資本的長期成長作為其投資目的的投資基金;收入型基金是指以能為投資者帶來高水平的當期收人為目的的投資基金;平衡型投資基金是指以支付當期收入和追求資本的長期成長為目的的投資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投資基金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期權基金,指數基金和認股權證基金等。股票基金是指以股票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債券基金是指以債券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是指以國庫券、大額銀行可轉讓存單、商業票據、公司債券等貨幣市場短期有價證券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期貨基金是指以各類期貨品種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期權基金是指以能分配股利的股票期權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指數基金是指以某種證券市場的價格指數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認股權證基金是指以認股權證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
(5)根據投資貨幣種類,投資基金可分為美元基金、日元基金和歐元基金等。美元基金是指投資於美元市場的投資基金;日元基金是指投資於日元市場的投資基金;歐元基金是指投資於歐元市場的投資基金。
此外,根據資本來源和運用地域的不同,投資基金可分為國際基金、海外基金、國內基金,國家基金和區域基金等,國際基金是指資本來源於國內,並投資於國外市場的投資基金;海外基金也稱離岸基金。是指資本來源於國外,並投資於國外市場的投資基金;國內基金是指資本來源於國內,並投資於國內市場的投資基金;國家基金是指資本來源於國外,並投資於某一特定國家的投資基金;區域基金是指投資於某個特定地區的投資基金
股票價格指數
股票價格指數簡介 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指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世界上幾種著名的股票指數 道·瓊斯股票指數 道·瓊斯股票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它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其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並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在1929年,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類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達到65種,並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收盤時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恰好約為100美元,所以就將其定為基準日。而以後股票價格同基期相比計算出的百分數,就成為各期的投票價格指數,所以現在的股票指數普遍用點來做單位,而股票指數每一點的漲跌就是相對於基準日的漲跌百分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1928年後,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採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並逐漸推廣到全世界。 目前,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共分四組,第一組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它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且隨經濟發展而變大,大致可以反映美國整個工商業股票的價格水平,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引用的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數。第二組是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它包括著20種有代表性的運輸業公司的股票,即8家鐵路運輸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 4家公路貨運公司。第三組是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由代表著美國公用事業的1 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的股票所組成。第四組是平均價格綜合指數。 它是綜合前三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65種股票而得出的綜合指數,這組綜合指數雖然為優等股票提供了直接的股票市場狀況,但現在通常引用的是第一組--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最有權威性的一種股票價格指數,原因之一是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這些股票的發行公司都是本行業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為世界股票市場所矚目,各國投資者都極為重視。為了保持這一特點,道·瓊斯公司對其編制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經常予以調整,用具有活力的更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自1928年以來,僅用於計算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30種工商業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換,幾乎每兩年就要有一個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原因之二是,公佈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新聞載體--《華爾街日報》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報紙。該報每天詳盡報道其每個小時計算的采樣股票平均指數、百分比變動率、每種采樣股票的成交數額等,並注意對股票分股後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進行校正。在紐約證券交易營業時間里,每隔半小時公布一次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原因之三是,這一股票價格平均指數自編制以來從未間斷,可以用來比較不同時期的股票行情和經濟發展情況,成為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之一,是觀察市場動態和從事股票投資的主要參考。當然,由於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是一種成分股指數,它包括的公司僅占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極少部分,而且多是熱門股票,且未將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服務性行業和金融業的公司包括在內,所以它的代表性也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 除了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外,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在美國也很有影響,它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該公司於1923年開始編制發表股票價格指數。最初采選了230種股票,編制兩種股票價格指數。到1957年,這一股票價格指數的范圍擴大到500種股票,分成95種組合。其中最重要的四種組合是工業股票組、鐵路股票組、公用事業股票組和500種股票混合組。從1976年7月1日開始,改為 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幾十年來,雖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終保持為500種。標准·普爾公司股票價格指數以1941年至1943年抽樣股票的平均市價為基期,以上市股票數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其基點數為10。以目前的股票市場價格乘以股票市場上發行的股票數量為分子,用基期的股票市場價格乘以基期股票數為分母,相除之數再乘以10就是股票價格指數。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這是由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它起自1966年6月,先是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後來改為混合指數,包括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500家公司的1570種股票。具體計算方法是將這些股票按價格高低分開排列,分別計算工業股票、金融業股票、公用事業股票、運輸業股票的價格指數,最大和最廣泛的是工業股票價格指數,由1093種股票組成;金融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投資公司、儲蓄貸款協會、分期付款融資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不動產公司的223種股票;運輸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鐵路、航空、輪船、汽車等公司的65種股票;公用事業股票價格指數則有電話電報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和郵電公司的189種股票。 紐約股票價格指數是以1965年12月31日確定的50點為基數,採用的是綜合指數形式。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半個小時公布一次指數的變動情況。雖然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股票價格指數的時間不長,因它可以全面及時地反映其股票市場活動的綜合狀況,較為受投資者歡迎。 日經道·瓊斯股價指數(日經平均股價) 系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並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平均數。該指數從1950年9月開始編制。 最初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225家公司的股票算出修正平均股價,當時稱為"東證修正平均股價"。1975年5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社向道·瓊斯公司買進商標,採用美國道·瓊斯公司的修正法計算,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改稱"日經道·瓊斯平均股價"。 1985年5月1日在合同期滿10年時,經兩家商議,將名稱改為"日經平均股價"。 按計算對象的采樣數目不同,該指數分為兩種,一種是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其所選樣本均為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股票,樣本選定後原則上不再更改。1981年定位製造業150家,建築業10家、水產業3家、礦業3家、商業12家、路運及海運14家、金融保險業15家、不動產業3家、倉庫業、電力和煤氣4家、服務業5家。由於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從1950年一直延續下來,因而其連續性及可比性較好,成為考察和分析日本股票市場長期演變及動態的最常用和最可靠指標。該指數的另一種是日經500種平均股價。這是從1982年1月4日起開始編制的。由於其采樣包括有500種股票,其代表性就相對更為廣泛,但它的樣本是不固定的,每年4月份要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市價總值等因素對樣本進行更換。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的全稱是"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發表的。該股票價格指數包括著在英國工商業中挑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開掛牌的普通股股票。它以1935年7月1日作為基期,其基點為100點。該股票價格指數以能夠及時顯示倫敦股票市場情況而聞名於世。 香港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是香港股票市場上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股票價格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發表。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包括從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來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分為四大類--4種金融業股票、6種公用事業股票、 9種地產業股票和14種其他工商業(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 這些股票佔香港股票市值的63.8%,因該股票指數涉及到香港的各個行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香港股市運行正常,成交值均勻,可反映整個香港股市的基本情況,基點確定為100點。其計算方法是將33種股票按每天的收盤價乘以各自的發行股數為計算日的市值,再與基期的市值相比較,乘以100就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指數。 由於恆生股票價格指數所選擇的基期適當,因此,不論股票市場狂升或猛跌,還是處於正常交易水平,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基本上能反映整個股市的活動情況。 自1969年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發表以來,已經過多次調整。由於1980年8月香港當局通過立法,將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所合並為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在目前的香港股票市場上,只有恆生股票價格指數與新產生的香港指數並存,香港的其他股票價格指數均不復存在。
③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給公司以及股東帶來什麼影響
對於企業來說,他們得到了一筆無息的貸款,企業的周轉資金也就多了,現金就沒有流出去,流動資金就多了,企業就可以更好地開展更多的業務了。而帶來的利潤就可想而知了,就不用我多說了嘛對股東來說如果以後股價回升至未送股前即填權就能獲利,反之則沒得利
④ 公司股票升值跟該公司的盈利情況只有一點關系嗎
股票價格指數
股票價格指數簡介 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指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世界上幾種著名的股票指數 道·瓊斯股票指數 道·瓊斯股票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它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其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並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在1929年,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類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達到65種,並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收盤時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恰好約為100美元,所以就將其定為基準日。而以後股票價格同基期相比計算出的百分數,就成為各期的投票價格指數,所以現在的股票指數普遍用點來做單位,而股票指數每一點的漲跌就是相對於基準日的漲跌百分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1928年後,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採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並逐漸推廣到全世界。 目前,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共分四組,第一組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它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且隨經濟發展而變大,大致可以反映美國整個工商業股票的價格水平,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引用的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數。第二組是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它包括著20種有代表性的運輸業公司的股票,即8家鐵路運輸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 4家公路貨運公司。第三組是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由代表著美國公用事業的1 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的股票所組成。第四組是平均價格綜合指數。 它是綜合前三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65種股票而得出的綜合指數,這組綜合指數雖然為優等股票提供了直接的股票市場狀況,但現在通常引用的是第一組--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最有權威性的一種股票價格指數,原因之一是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這些股票的發行公司都是本行業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為世界股票市場所矚目,各國投資者都極為重視。為了保持這一特點,道·瓊斯公司對其編制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經常予以調整,用具有活力的更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自1928年以來,僅用於計算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30種工商業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換,幾乎每兩年就要有一個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原因之二是,公佈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新聞載體--《華爾街日報》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報紙。該報每天詳盡報道其每個小時計算的采樣股票平均指數、百分比變動率、每種采樣股票的成交數額等,並注意對股票分股後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進行校正。在紐約證券交易營業時間里,每隔半小時公布一次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原因之三是,這一股票價格平均指數自編制以來從未間斷,可以用來比較不同時期的股票行情和經濟發展情況,成為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之一,是觀察市場動態和從事股票投資的主要參考。當然,由於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是一種成分股指數,它包括的公司僅占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極少部分,而且多是熱門股票,且未將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服務性行業和金融業的公司包括在內,所以它的代表性也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 除了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外,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在美國也很有影響,它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該公司於1923年開始編制發表股票價格指數。最初采選了230種股票,編制兩種股票價格指數。到1957年,這一股票價格指數的范圍擴大到500種股票,分成95種組合。其中最重要的四種組合是工業股票組、鐵路股票組、公用事業股票組和500種股票混合組。從1976年7月1日開始,改為 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幾十年來,雖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終保持為500種。標准·普爾公司股票價格指數以1941年至1943年抽樣股票的平均市價為基期,以上市股票數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其基點數為10。以目前的股票市場價格乘以股票市場上發行的股票數量為分子,用基期的股票市場價格乘以基期股票數為分母,相除之數再乘以10就是股票價格指數。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這是由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它起自1966年6月,先是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後來改為混合指數,包括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500家公司的1570種股票。具體計算方法是將這些股票按價格高低分開排列,分別計算工業股票、金融業股票、公用事業股票、運輸業股票的價格指數,最大和最廣泛的是工業股票價格指數,由1093種股票組成;金融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投資公司、儲蓄貸款協會、分期付款融資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不動產公司的223種股票;運輸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鐵路、航空、輪船、汽車等公司的65種股票;公用事業股票價格指數則有電話電報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和郵電公司的189種股票。 紐約股票價格指數是以1965年12月31日確定的50點為基數,採用的是綜合指數形式。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半個小時公布一次指數的變動情況。雖然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股票價格指數的時間不長,因它可以全面及時地反映其股票市場活動的綜合狀況,較為受投資者歡迎。 日經道·瓊斯股價指數(日經平均股價) 系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並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平均數。該指數從1950年9月開始編制。 最初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225家公司的股票算出修正平均股價,當時稱為"東證修正平均股價"。1975年5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社向道·瓊斯公司買進商標,採用美國道·瓊斯公司的修正法計算,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改稱"日經道·瓊斯平均股價"。 1985年5月1日在合同期滿10年時,經兩家商議,將名稱改為"日經平均股價"。 按計算對象的采樣數目不同,該指數分為兩種,一種是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其所選樣本均為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股票,樣本選定後原則上不再更改。1981年定位製造業150家,建築業10家、水產業3家、礦業3家、商業12家、路運及海運14家、金融保險業15家、不動產業3家、倉庫業、電力和煤氣4家、服務業5家。由於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從1950年一直延續下來,因而其連續性及可比性較好,成為考察和分析日本股票市場長期演變及動態的最常用和最可靠指標。該指數的另一種是日經500種平均股價。這是從1982年1月4日起開始編制的。由於其采樣包括有500種股票,其代表性就相對更為廣泛,但它的樣本是不固定的,每年4月份要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市價總值等因素對樣本進行更換。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的全稱是"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發表的。該股票價格指數包括著在英國工商業中挑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開掛牌的普通股股票。它以1935年7月1日作為基期,其基點為100點。該股票價格指數以能夠及時顯示倫敦股票市場情況而聞名於世。 香港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是香港股票市場上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股票價格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發表。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包括從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來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分為四大類--4種金融業股票、6種公用事業股票、 9種地產業股票和14種其他工商業(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 這些股票佔香港股票市值的63.8%,因該股票指數涉及到香港的各個行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香港股市運行正常,成交值均勻,可反映整個香港股市的基本情況,基點確定為100點。其計算方法是將33種股票按每天的收盤價乘以各自的發行股數為計算日的市值,再與基期的市值相比較,乘以100就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指數。 由於恆生股票價格指數所選擇的基期適當,因此,不論股票市場狂升或猛跌,還是處於正常交易水平,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基本上能反映整個股市的活動情況。 自1969年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發表以來,已經過多次調整。由於1980年8月香港當局通過立法,將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所合並為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在目前的香港股票市場上,只有恆生股票價格指數與新產生的香港指數並存,香港的其他股票價格指數均不復存在。
⑤ 夫妻一方在其公司有股份,離婚時,另一方可以分割到股份嗎
現在離婚案件中,夫妻一方作為投資主體持有有限責任公司股份的情況越來越多。夫妻持有的公司股份可以理解為夫妻共有財產,但只是享有股東權利,從公司法角度來看公司資本屬於公司財產,公司股份的處置屬公司法調整范疇。在離婚案件中夫妻持有的公司股份不應簡單地適用婚姻法關於財產處理的原則進行處置。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財產的形式趨向多元化,「夫妻公司」不斷出現,夫妻一方在公司中擁有股份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在夫妻離婚時,如何分割財產又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成為法院在審判離婚案件時的一大難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二)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後,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用於證明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可以是股東會決議,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 夫妻分割存在於有限公司的財產存在諸多難點 分割夫妻在公司中財產問題,涉及到公司的全部凈資產及債權、債務的清算。夫妻生產、經營性財產一旦作為公司的出資,便與公司財產混同,成為一個整體的公司財產,並因公司的運作而產生了公司的盈虧。在夫妻關系終止後、公司解散或清算前,很難分清在公司財產的總構成中到底有多少屬於有待分割的夫妻財產。只有對公司進行清算或對公司資產、負債進行審計,才能界定兩者的區別。在確定了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及數額後,需要將其從公司財產中剝離出來,使夫妻財產便於分割。但夫妻共同財產作為公司的出資入股,因相關法律的規定,往往不便於直接分割。因為公司法規定股東不能抽回投資。但若直接分割經營公司一方在企業中所佔的股權,又受到公司法關於轉讓股權諸多條件的制約。在夫妻財產分割中,常常涉及到對證據的認定問題。由於公司財產較多,負責經營的一方往往會轉移財產,或者使公司「遺留」大量債務,並提供大量證據,有的包括法院的判決書或調解書等,都需要詳細核實。 現實案件中,離婚前公司運作往往以一人為主,另一方離婚後得到了股份但對公司運作不了解,甚至因一方設置人為障礙而無法了解公司情況,因而難以保障實質性的股東權益。有限公司雖然是資合公司,但在以自然人發起設立的公司中人合的因素往往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夫妻離婚後這種人合因素對其中的一方有很不利的影響,在僅有夫妻二人為股東的公司及以家屬成員組成的公司中這一矛盾尤為突出。 夫妻共有股權的認定 對於在婚前由男女雙方共同投資取得的股權,婚後可以轉化為夫妻共同股權。根據新《婚姻法》規定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即「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對於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使用夫妻雙方共同財產取得的股權或者依法繼承、受贈的股權(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婚前取得股權的股東,在婚後行使股東購買公司擴股的優先購買權,從而取得的配股或增加的股份,屬於夫妻共同股權的范圍。 夫妻持有公司股份有多種形式 (1)以夫妻共有財產投資的有限公司,公司股東僅夫妻二人。 (2)以家庭共同財產投資的有限公司,公司股東包括全部家庭成員或家庭部分成員。 (3)以夫妻共有財產與他人共同投資的有限公司。 (4)夫妻接受贈與或繼承的公司股份。 分割夫妻在公司的股權時,既要保護離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要維護企業的生產發展。無論是何種形式的企業,在分割其所包含的夫妻共同財產時,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公司的持續、穩定及相關第三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所以應當採取審慎的態度,以盡量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不破壞企業的完整性為原則。 公司的股東只有夫妻二人時,夫妻雙方離婚時可通過協商由一方接受夫妻共有的全部公司股份,另一方分得其它夫妻共有財產。 解決方法探討 在夫妻之外還有其他股東參股的公司中,夫妻離婚時如改變夫妻在公司中的原持有股份比例有二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夫妻雙方均為公司股東,離婚時在股份持有比例上需作調整。另一種情況是僅以夫妻中一人的名義作為股東參股,在離婚時夫妻雙方對公司股份進行分割。這兩種情況下公司股份的處置不僅是夫妻內部的權益分配問題,還涉及到公司其他全體股東的權益。前一種情況屬公司股東間的股份轉讓,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即可進行股份變更。後一種情況屬於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份,根據公司法規定應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其他股東在行使股份轉讓否決權時受公司法的有條件限制,如因其他股東不同意而使夫妻間的股份不能分割,不同意分割的股東應當購買夫妻間因離婚而分割給不屬公司股東的夫妻一方的股份,否則視為同意轉讓(分割)公司股份。 上述情況均以夫妻離婚時能夠協商一致為前提,而更多的情況下夫妻離婚時對公司股份的分割無法協商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可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案。(1)將公司股份分割給實際掌管公司經營的一方,在其它夫妻共有財產分割時給另一方相當於應得公司股份對價的補償。(2)夫妻離婚後各自還是作為公司股東,各自持有公司股份。但在股份分割時應對原股份比例進行審查並調整。(3)如夫妻一方原來不屬於公司股東,在對夫妻共有股份分割前應徵求其他股東的意見,其他股東不同意將公司股份分割(轉讓)給股東以外的夫妻一方時,不同意分割(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不屬股東的夫妻一方應得的股份。該股份買賣所得款項歸未取得股份一方所有。如其他股東不購買這一股份應視為同意分割(轉讓)。(4)對公司進行清算或將公司拍賣,清算後的剩餘資產或拍賣所得作為夫妻共有財產分割。
比較復雜詳細的回答,———— http://tieba..com/p/4315033865。可以試試在裡面免費求助與律師的意見和幫助
⑥ 離婚關於股份分割問題
法律實務 法學2007 年第5 期
離婚訴訟之公司股權分割問題探討
) ) ) 兼論/ 5婚姻法6司法解釋(二)0第16 條之完善
p 王建東 毛亞敏X
=內容摘要> 在離婚當事人雙方不能就股權分割達成協議的情況下, 法院應如何處理此類
案件, 學界爭議頗大, 法律依據缺乏。本文結合案例, 圍繞股權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離婚
時是否可以分割股權以及股權分割與股東資格取得之關系如何等幾個關鍵問題展開探討, 試圖
理清離婚訴訟中股權分割的基本思路, 並在法理上進行系統分析, 為完善相關立法和指導司法實
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離婚訴訟 股權分割 立法完善
=案情>
王某某與李某某於1995 年結婚, 育有一子, 現已10 歲。1997 年6 月, 李某某以夫妻共同財
產400 萬出資, 與他人組建了一家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 李某某持有該公司80%的股份。婚後
夫妻關系一直尚可, 但近年來雙方因各種瑣事爭吵不斷, 夫妻關系惡化。2004 年7 月, 王某某以
夫妻感情破裂為由, 向某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請求依法判決雙方離婚, 並依法分割夫妻共同
財產。在審理過程中, 雙方對感情已經破裂的事實沒有異議, 均表示同意離婚, 對子女的撫養問
題也達成了一致。但是, 由於雙方的夫妻共同財產主要是以李某某名義在某醫療器械有限責任
公司的出資, 李某某主張將其名下的50% 出資額分割給王某某( 其他股東已表示同意) , 而王某
某則主張應將50%的出資評估折價後由李某某向其支付相應價款。經過司法鑒定, 某醫療器械
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為1850 萬元, 李某某名義在某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出資的稅前價值為
1480 萬元。
李某某主張將其名下的50%出資額分割給王某某的其理由是: 其一, 夫妻共同財產的原態
就是出資; 其二, 出資額本身是可以分割的; 其三, 其名下出資額的50%本身就是王某某所有, 王
某某實際上是隱名股東; 其四, 雙方的主要財產為對公司的出資, 如由其作價購買屬於王某某所
有的出資額, 客觀上存在無力支付的問題。
王某某主張將50%的出資評估折價後由李某某向其支付相應價款的其理由是: 既然雙方因
136
X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為感情破裂離婚了, 雙方還都持有同一公司的等額股權, 而且其他股東的股權僅為20% , 極易出
現公司疆局, 不利於公司的生產經營, 因此直接分割公司出資額有違公司的人合屬性。
最終, 某人民法院支持了李某某的主張。
=評析>
股東出資是指股東( 包括發起人和認股人) 在公司設立或者增加資本時, 為取得公司的股份
或股權, 根據協議的約定以及法律和章程的規定向公司交付財產或履行其他給付義務的一系列
行為。¹ 在我國公司法中, 投資者對股份有限公司出資而獲得股份, 股份表現形式為股票, 投資
者對有限責任公司出資而獲得股權, 其表現形式為出資證明書。出資的轉讓, 在有限責任公司稱
為股權轉讓, 在股份有限公司稱為股份轉讓。本文研究離婚訴訟中的股份分割( 股份轉讓) , 僅以
有限責任公司中的股權為限。
一、司法規制與實踐中的問題
離婚訴訟涉及的股權形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 在某一有限責任公司的
股權構成中, 不僅有離婚訴訟當事人的股權, 還有離婚訴訟當事人及其家庭成員之外的其他股東
的股權, 即公司的股東中還有第三人。在這種類型中, 還可進一步分為三種情形: ( 1) 離婚訴訟雙
方當事人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 與他人共同組建有限責任公司, 但在公司股東名冊上有的雙方均
登記在列, 即夫妻雙方都持有同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 有的只列一方名字, 即夫妻一方持有
股權, 另一方不持有該公司的股權, 持有股權的一方可以稱之為股東配偶, 不持有股權的一方稱
為非股東配偶。( 2) 離婚訴訟當事人以個人所有的財產出資與他人共同組建有限責任公司。( 3)
離婚訴訟當事人以家庭共有的財產出資與他人組建有限責任公司, 載入股東名冊的股東可能是
夫妻雙方或夫妻中一方還有家庭其他成員。第二種類型是, 某一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就是離婚
訴訟當事人或者還包括家庭其他成員, 人們一般稱之為家族企業或家庭企業。本案屬於第一種
類型中的第一種夫妻一方持股另一方不持股的情形。
關於離婚時股權的分割, 我國現行婚姻法沒有明文規定, 我國現行公司法也只有股份或股權
轉讓的規定, 而沒有針對離婚股份或股權分割的特殊規定。到目前為止, 關於離婚股份或股權分
割的法律依據僅有2004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5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 若干問題的解釋( 二) 6( 以下簡稱5解釋( 二) 6) 。解釋( 二) 第15 條規定: 夫妻雙方分割共同財
產中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時, 協商不成或者按
市價分配有困難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數量按比例分配。第16 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
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 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 按以
下情形分別處理: ( 一) 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 過半數股
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 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 二) 夫妻雙
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後, 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 但願意以同等價格
購買該出資額的, 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 也不願
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 視為其同意轉讓, 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用於證明
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 可以是股東會決議; 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
137
¹ 參見孫曉潔:5 公司法基本原理6 , 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 年版, 第262 頁。
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顯然, 上述關於夫妻股份分割的處理規定是在夫妻雙方就股份轉讓達
成協議的前提下按照公司法關於股東向外轉讓股權的規定處理的。但在現實生活中, 離婚當事
人往往很難就股權分割達成協議, 大多數情形下雙方意見不一致。有些股東配偶要求分割股權,
而非股東配偶要求分財產; 有些股東配偶要求分財產, 而非股東配偶要求分股權。在離婚當事人
不能就股權分割達成協議的情況下, 法院如何處理此類案件, 仍然沒有法律依據, 存在法律漏洞。
由於存在法律漏洞, 法院在適用法律判案時, 面臨如下法律困境: ( 1) 股權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
產; ( 2) 夫妻離婚時是否可以強行分割股權; ( 3) 股權分割與股東資格取得之關系如何。
在目前司法實踐中, 各地法院理解不同, 做法也不一致, 有的乾脆迴避, 以致有人認為對股權
分割/ 目前尚無很好的對策0。º 這對維護當事人權益、社會穩定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 都是十分
不利的。因此, 理清離婚訴訟中股權分割的基本思路, 並在法理上進行系統分析, 既是完善我國
夫妻財產制和股權轉讓制度的需要, 也是司法實踐的迫切要求。
二、關於股權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問題
關於股權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問題, 在理論界有不同的觀點, 在司法實踐中也有不同的
判決。一種觀點認為股權不可能共有, 只有股權所代表的價值利益才能共有。在公司法中, 股東
權不僅是一種財產權, 還是一種社員權。因此, 有學者認為非公司成員不能成為股權的共有人,
作為夫妻共有財產的, 只能是股權所帶來的收益和代表的價值利益, 對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
一方所取得的股權, 非股東配偶是不能夠主張共有的, 非股東配偶應得的是股權所體現的價值利
益。司法實踐中也有法院判決夫妻雙方就股權的收益享有共有權。» 另一種觀點認為夫妻對股
權的共有, 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是無需體現的, 只有在夫妻婚姻關系破滅, 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
進行分割時, 非股東配偶作為/ 潛在股東0 才可主張此種共有。¼ 其實, 關於夫妻股權共有的問
題, 法律上已經解決, 我國5婚姻法6第17 條明文規定, 除當事人另有約定或法律另有規定外, 婚
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投資所得的原始股權及一方或雙方所得的繼受
股權, 都屬於共同財產。之所以出現上述爭議, 是因為理論上關於股權如何共有不明確。在公司
法中, 股東權是指股東在法律上對公司享有的權利。股東主要享有以下主要權利: 出席股東會及
會上表決權、股利分配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股東的知情權、股東的質詢權和建議權、依法轉讓
股權時的優先購買權、公司增資時的優先購買權、異議股東股份收購請求權、剩餘財產分配權、股
東會提案權、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的權利、股東會會議的召集和主持權、股東訴權。½ 體現
為財產權益性質的股東以自己利益為目的而行使的權利, 在公司法理論上稱為自益權, 體現為管
理權性質的股東為自己利益並兼有為公司利益而行使的權利, 在公司法理論上稱為共益權。筆
者認為股權共有不是對股東權的所有內容共有, 也不是因為非股東配偶是/ 潛在股東0而共有, 而
是對股東權的自益權或稱財產權共有, 如同股份繼承中, 繼承人繼承的是死亡股東的自益權, 而
體現身份屬性的共益權則隨著死亡事實的發生而當然地歸於消滅。換言之, 共益權不能被繼承
而只能由繼承人通過其它渠道( 如公司事後同意或公司章程的事先規定等) 來獲取。¾
138
º
»
¼
½
¾ 趙萬一、王蘭:5 有限公司股權繼承法律問題研究6 , 5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6 2006 年第2 期。
參見前引¹ , 孫曉潔書, 第174~ 185 頁。
楊青、郭穎:5 離婚案件股權分割的法律分析6 , 5 求索62005 年第12 期。
王琪:5 由一起離婚案中股權分割問題引發的法律思考6 , 5 法制與經濟6 2006 年第7 期。
王勝明、孫禮海主編:5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修改立法資選6 , 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 第269 頁。
夫妻對股權的共有是基於以共同財產出資, 而夫妻共同出資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共有的財
產, 因此, 夫妻對股份的共有也只能是共同共有, 而不是按份共有。
三、夫妻離婚時是否可以強行分割股權
在處理離婚案件時, 如果雙方當事人意見不一致, 股東配偶堅決要求分割股權, 非股東配偶
堅持要求分割股權所體現的財產價值, 如同本案; 或者股東配偶要求分割股權所體現的財產價
值, 非股東配偶要求分割股權, 法院是否可以判決分割股權? 對此, 理論界也是有爭議的。有學
者認為, 非股東配偶取得股權沒有法律基礎, 且違背了夫妻共同財產制度的本意和違反了公司法
的法理, 非股東配偶在離婚時的財產分割中只能要求股東配偶一半的股份價值。¿ 也有學者認
為可以將股權處理給原持有人所有, 由取得股權的一方按照股權價值補償給另一方, 該價值盡量
由離婚雙方協商確定, 協商不成的, 一般以股權所在公司當年每股凈資產額確定其價值。À 還有
學者認為/ 出資的繼承實際上是依照繼承法的規定將死者的股權轉歸繼承人的過程, 離婚時的出
資分割( 雙方未約定時) , 則是依婚姻法關於夫妻財產的規定進行股權分割或轉讓。由於繼承和
離婚所發生的出資轉讓具有/ 法定0的性質, 不同於依照約定而發生的有償轉讓, 所以公司法規定
的股東同意規則不應對其具有拘束力, 在繼承或夫妻財產清算時可借鑒5法國商事公司法6的規
定, 允許股權自由轉讓。0 Á
筆者認為如果當事人意見不一致時, 法院可以而且只能判決分割股權, 理由如下: 其一, 分割
股權符合股權的特徵, 即股權所具有的可分割性。根據公司法的規定, 股份是可以全部或部分轉
讓的。股權可以部分轉讓意味著股權可以分割。其二, 股權分割不違背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
在離婚案件中, 反對股權分割的一個主要理由是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應該肯定, 有限責任公
司確實具有人資兩合的特徵, 有限責任公司是基於股東之間相互信任而設立的, 公司的經營管理
通常由股東們親力親為, 如果強行允許外人隨意進入公司股東層, 可能破壞股東之間這種相互信
任的合作關系, 從而不利於公司的穩定和發展。但是, 筆者認為只要法律作出合理的安排, 因為
離婚而導致的股權分割不會破壞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其三, 在離婚案件中, 反對股權分割的
另外一個理由是離婚分割股權容易導致公司僵局。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在於公司決策和管理所
實行的多數表決制度, 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 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通過任何決議都
需要至少半數以上的表決權或人數的同意, 對於股東會增加資本、減少資本、分立、合並、解散或
者變更公司形式以及修改章程的決議, 則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表決權同意, 對於董事會的
決議, 有的公司甚至規定了更高的表決多數。有限責任公司大多數規模較小, 有些有限責任公司
是家族企業, 有些有限責任公司中雖有他人持有股份, 但是他人所持股份比例較小, 如同本案, 如
果夫妻雙方因為感情破裂離婚了, 雙方還都持有同一公司的等額股權, 在這種情況下, 離婚夫妻
的怨恨和沖突有可能影響到公司經營管理之中, 股東會或董事會因為沖突而不能召開, 任何一方
的提議因為對方的反對而不能獲得通過, 公司的一切事務都將處於癱瘓之中。這種情形在舊公
司法實施時期確實是一個棘手的法律困境, 但是, 我國新的公司法已為公司僵局的處理提供了解
決的途徑, 5公司法6第183 條規定: / 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 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
139
¿
À
Á 石慧榮:5商事制度研究6 , 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第120 頁。
參見胡康生:5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釋義6 , 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 第65~ 66 頁。
參見前引» , 王琪文。
大損失, 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 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 以上的股東, 可以請求人民法
院解散公司。0即公司法賦予了持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 以上的股東在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
重困難時,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解散公司的權利。因此, 離婚分割股權容易導致公司僵局而
反對分割股權已沒有必要。其四, 假如全部股權由股東配偶持有, 非股東配偶取得50% 股權所
體現的財產價值, 也就是說由股東配偶作價購買屬於非股東配偶的所有的出資額, 可能導致股東
配偶無力支付的問題, 特別是在夫妻共同財產主要體現為公司股權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 要麼
股東配偶通過協議方式自願轉讓股權以清償其債務, 要麼非股東配偶請求法院強制轉讓股東配
偶股權, 以清償其債權, 問題是50% 股權的評估價與50% 股權的轉讓或拍賣價往往不一致, 如果
評估價高而轉讓價低, 則損害股東配偶的利益, 相反則損害非股東配偶的利益, 而且, 5公司法6第
73 條規定: /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 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
東, 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20 日不行使優先
購買權的, 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0也就是說, 如果其他股東放棄了優先購買權, 第三人就可以購
買股權。因此, 通過拍賣方式強制轉讓股東配偶的股權, 允許第三人強行進入公司股東層, 有可
能破壞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 輕者影響公司發展, 嚴重的可能導致公司清算解散。而公司的存
續發展, 不僅關系股東的利益, 還關系著公司債權人以及公司員工的利益, 因此, 如果因為離婚分
割公司股份而導致公司解散清算, 這是違背公司法的精神的。因此, 筆者認為強行判決由股東配
偶取得全部股權, 非股東配偶取得50% 股權所體現的財產價值, 也就是說由股東配偶作價購買
屬於非股東配偶的所有的出資額, 是不可取的。
四、股權分割與股東資格取得之關系
首先須明確股權分割與股權轉讓的關系。股權轉讓, 或稱出資轉讓, 是指有限責任公司股
東, 依法將自己所持有的股權轉讓給他人的行為。lu 股權轉讓, 根據轉讓原因不同, 可以分為協
議轉讓、強制轉讓、回購轉讓、繼承或離婚而導致的轉讓等幾種情形。關於繼承轉讓, 目前大多數
國家公司法都有專門規定, 我國5公司法6第76 條也規定: / 自然人股東死亡後, 其合法繼承人可
以繼承股東資格。但是, 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0因此, 繼承轉讓實際上是一種/ 法定0轉讓,
有別於協議轉讓。關於離婚導致的股權分割, 目前僅有法國公司法作出了特別規定, 即法國5商
事公司法6第44 條規定: / 公司股份通過繼承方式或在夫妻之間清算共同財產時自由轉移, 並在
夫妻之間以及直系尊親屬和直系卑親屬之間自由轉讓。0同時允許章程規定, / 配偶、繼承人、直系
尊親屬、直系卑親屬, 只有在按章程規定的條件獲得同意後, 才可成為股東。0 lv 在法國公司法
中, 因繼承、夫妻離婚導致的股份轉讓被稱為股份的移轉, 股份協議轉讓才被稱為股份轉讓。世
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公司法沒有對因為夫妻離婚導致的股權分割作出特別的規定, 因此,
我們理解為因為夫妻離婚導致的股權分割與股權協議轉讓作同樣處理。
因股權分割而取得股權的一方能否當然取得股東資格? 筆者認為不能, 否則會破壞有限責
任公司的人合性。在離婚訴訟中, 如果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由夫妻雙方的一方和其他人組成( 如
同本案) , 而且夫妻雙方達成股權分割協議, 或者法院判決由雙方分割持有, 這就涉及到全體股東
過半數同意問題。我國5公司法6第72 條第2 款規定: /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 應當經其
140
lu
lv 毛亞敏:5公司法比較研究6 , 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 年版, 第232 頁。
參見前引» , 孫曉潔書, 第289 頁。
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 其他股東自接到書
面通知之日起滿30 日未答復的, 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 不同意的股
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 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 在同等條件下, 其
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0因此, 非股東配偶要想取得股東資格成為公司股東, 應由非股東配偶向公
司提出申請, 由公司在合理期限內召開股東大會或股東會, 由股東表決, 股東過半數以上同意非
股東配偶入股的, 非股東配偶才可以成為公司股東。否則, 非股東配偶不可以成為公司股東, 不
同意非股東配偶取得股東資格的股東, 應優先購買非股東配偶所應得的股份, 如果不購買即視為
其同意非股東配偶成為股東。當然, 如果法院事先徵求其他股東的意見, 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購
買該出讓的股權, 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 視為同意轉讓, 然後再對股權進行分割, 也是可取的
選擇。
綜上所述, 基於股權屬於夫妻共同共有的財產, 分割股權符合股份的特徵即可分割性, 而且
對於強行分割股權可能出現的種種弊端, 諸如可能違背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 可能導致公司僵
局等狀況, 可以通過公司法合理的制度設計而避免或解決。而判決將股權全部由股東配偶持有,
非股東配偶取得股權所代表的財產利益, 極可能導致對離婚當事人一方不公平的後果, 而且關於
股權的評估具有操作上難度。因此, 筆者認為, 在離婚當事人不能就股權分割達成協議的情況
下, 法院應該判決分割股權, 但法院在判決分割股權時, 應遵守公司法的其他股東的同意權和優
先購買權的限制。
為此, 筆者建議對最高人民法院5 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
( 二) 6第16 條規定加以補充修改, 即: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 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
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 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 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 一) 夫妻雙方協
商一致將股權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 或法院判決將股權的部分或全部分割給該股
東的配偶, 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 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
司股東; ( 二) 夫妻雙方就股權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 或法院就股權轉讓份額和轉
讓價格作出了判決, 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 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股權的, 人民法院可以對
轉讓股權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 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股權的, 視為
其同意轉讓, 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用於證明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
可以是股東會決議, 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
⑦ 股票跌了漲了跟什麼有關系
股市的漲與跌是股市的運動方式,也是股市的一種市場現象(表面現象),在這漲跌現象的背後,卻隱藏著莊家及散戶各自的目的。
影響個股的預期的有公司的事件、行業景氣度、市場熱度、產品需求等等。
影響大市的預期的有國家政策面、經濟發展政策、區域發展政策、行業扶持、CPI、PPI、GDP、存貸款率、資金充裕度等等。
影響股票漲跌的兩大因素:
(一)經濟因素
1、經營狀況。經營狀況即指發行公司在經營方面的概況包括經營特徵,如公司屬於商業企業還是工業企業,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產品性質,內銷還是外銷,技術密集型還是勞動密集型,批量生產還是個別生產,產品的生命周期,在市場上有無替代產品,產品的競爭力、銷售力和銷售網等。
2、財務狀況。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亦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直接原因。依照各國法規,凡能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都必須公開,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還需定期向社會公開。
3、股利派發。對於大部分股東而言,其投資股票的動機是為獲得較高的股息、紅利,因此,發行公司的股利派發率亦是影響股價極為重要的原因。
4、新股上市。公司新上市的股票,其價格往往會上升。
5、股票分割。一般大面額股票在經過一段較長時期的運動後,都會經歷一個分割的過程。一般在公司進行決算的月份宣布股票分割。由於進行股票分割往往意味著該股票行情看漲,其市價已遠遠脫離了它的面值。
6、利率水平。從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中可以反映出利率水平與股價呈反比關系,實際表現也往往如此。當利率上升時,會引起幾方面的變化,從而導致股價下降。
7、匯率變動。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8、國際收支。現代經濟日益一體化、國際化,因而,國際收支狀況也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處於逆差狀況,對外赤字增加,進口大於出口,此時,政府為扭轉這類狀況,會控制進口,鼓勵出口,並相應地提高利率,實行緊縮政策,或降低匯率使本國貨幣貶值,從而造成股價看跌;反之,股價將看漲。
9、物價因素。商品的價格是貨幣購買力的表現,所以物價水平被視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商品價格上升時,公司的產品能夠以較高的價格水平售出,盈利相應增加,股價亦會上升。
10、經濟周期。經濟周期的循環、波動與股價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一般情況下,股價總是伴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升降。
11、經濟指標。社會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動與股價的變化也有重要的關系。
12、經濟政策。政府在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外貿政策等方面的變化,會影響股價變動。
(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指能對經濟因素發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如國際國內的政治形勢、政治事件、外交關系、執政黨的更替、領導人的更換等都會對股價產生巨大的影響。
⑧ 關於合夥開公司股份分配問題
如果是一般有限責任公司的話,股份是按照投資金額和注冊資金的比例確定的,利潤也是按照股份佔有情況按照比例分配的,這個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說法,直接按照股權比例分配。
公司注冊時提供的公司章程和股東會決議中規定了股權分配和利潤分配,除非有特殊要求,否則按照正常分配原則即可。
注冊普通有限責任公司就可以了,在公司章程和股東會決議中規定有關公司的每個人的權力和義務,例如股權比例,個人職責,如何分紅等等,還有規定公司注冊資本和認繳期限等,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東,也可以不是股東。注冊公司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如果經營范圍有需要許可的項目,則需要辦理相應的許可證。
有限責任公司營業執照辦理流程:
一、辦理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二、辦理需提交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
2、全體股東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證明》及指定代表或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件復印件;
應標明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辦理事項、許可權、授權期限。
3、全體股東簽署的公司章程;
4、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件復印件;
股東為企業的,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股東為事業法人的,提交事業法人登記證書復印件;股東為社團法人的,提交社團法人登記證復印件;股東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提交民辦非企業單位證書復印件;股東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證件復印件;其他股東提交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資格證明。
5、股東首次出資是非貨幣財產的,提交已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證明文件;
6、董事、監事和經理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件復印件;
依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提交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或其他相關材料。股東會決議由股東簽署,董事會決議由董事簽字。
7、法定代表人任職文件及身份證件復印件;
根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提交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或其他相關材料。股東會決議由股東簽署,董事會決議由董事簽字。
8、住所使用證明;
自有房產提交房屋產權證復印件;租賃房屋提交租賃協議復印件以及出租方的房屋產權證復印件。有關房屋未取得房屋產權證的,屬城鎮房屋的,提交房地產管理部門的證明或者竣工驗收證明、購房合同及房屋銷售許可證復印件;屬非城鎮房屋的,提交當地政府規定的相關證明。出租方為賓館、飯店的,提交賓館、飯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使用軍隊房產作為住所的,提交《軍隊房地產租賃許可證》復印件。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屬城鎮房屋的,還應提交《登記附表-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及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出具的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文件;屬非城鎮房屋的,提交當地政府規定的相關證明。
9、《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10、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11、公司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有食品生產項目,提交市質量監督管理局核發《食品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註:
1、提交的申請書與其它申請材料應當使用A4型紙。
2、以上各項未註明提交復印件的,應當提交原件;提交復印件的,應當註明「與原件一致」並由股東簽署,或者由其指定的代表或委託的代理人加蓋公章或簽字。
3、以上涉及股東簽署的,自然人股東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
4、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依法進行核實。
三、辦理程序
申請——受理——審核——決定
四、辦理期限
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自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三個工作日領取營業執照。
五、收費
免收費
新設公司組織機構代碼證辦理流程:
組織機構代碼證—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通行證。代碼是「組織機構代碼」的簡稱。它是每個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團組織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
需要提供的材料:
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如果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為港、澳、台人士或外國人,則提供回鄉證、台胞證或護照的復印件1份(驗原件);
代辦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
新設立的公司的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副本復印件;
新設立公司的公章+法人章
辦理程序:
1、向設立公司所在地的質量技術監督局申領組織機構代碼證基本信息登記表。
2、根據營業執照信息以及法人、經辦人信息填寫信息登記表格,嚴格按照表格填寫規范進行填寫,並在表頭處加蓋新設公司公章。
3、向質監局工作人員上交信息登記表格以及營業執照原件(交驗)復印件、法人代表身份證原件(交驗)復印件。
4、質監局工作人員進行信息驗證,並進行證件列印辦理。
在取得工商執照後,在30日內帶上工商執照、經營場地證明(產權證或租賃協議)、公司章程、機構代碼證、法人身份證、驗資報告、會計上崗證就可以分別去辦理國稅、地稅的稅務登記了(聯合辦證的,只需要辦一個證就可以了)。
國稅:帶上工商執照、經營場地證明(產權證或租賃協議)、公司章程、機構代碼證、法人身份證、驗資報告、兩個會計的會計上崗證和身份證,銀行開戶許可證。這些復印件各一件,且都要在上面加蓋公司的公章,帶上公章。
地稅: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辦理人身份證(復印件各兩份),帶上公章。
⑨ 豬肉價格變動對哪些企業股票價格產生什麼影響,舉例說明
豬肉價格變動對以下28支股票有直接影響,比如肉價上漲,這些股票就會連續拉升,以及飼料板塊股票也會受利好拉升股價。僅供參考,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