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股票投資收益率怎麼求
㈠ 財務管理中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公式
凈資產收益率公式: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凈利潤/凈資產 *100%。
一、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二、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的通知的規定: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的計算公式如下: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為報告期利潤;NP為報告期凈利潤;E0為期初凈資產;Ei為報告期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新增凈資產;Ej為報告期回購或現金分紅等減少凈資產;M0為報告期月份數;Mi為新增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Mj為減少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
註: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凈資產收益率公式,凈資產收益率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該指標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 另一種是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㈡ 財務管理求股票價值
設上年股利為D,每年股利比上年增長率為g,期望收益率為K,則
V=D(1+g)/(1+K)+D(1+g)2/(1+K)2+.....D(1+g)n/(1+K)n
假設K>g,把上式兩邊同時乘以(1+K)/(1+g)減上式得
V(1+K)/(1+g)-V=D-D(1+g)n/(1+K)n
由於K>g,當n→∞時,則D(1+g)n/(1+K)n →0
V(1+K)/(1+g)-V=D
V(K-g)/(1+g)=D
V=D(1+g)/(K-g)
以上就是公式的推導過程。你上面的答案應該是18。2 沒有後面的%
㈢ 財務管理計算公式匯總
公式匯總如下:
1、單利:I=P*i*n
2、單利終值:F=P(1+i*n)
3、單利現值:P=F/(1+i*n)
4、復利終值:F=P(1+i)^n 或:P(F/P,i,n)
5、復利現值:P=F/(1+i)^n 或:F(P/F,i,n)
6、普通年金終值:F=A{(1+i)^n-1]/i 或:A(F/A,i,n)
7、年償債基金:A=F*i/[(1+i)^n-1] 或:F(A/F,i,n)
8、普通年金現值:P=A{[1-(1+i)^-n]/i} 或:A(P/A,i,n)
9、年資本回收額:A=P{i/[1-(1+i)^-n]} 或:P(A/P,i,n)
10、即付年金的終值:F=A{(1+i)^(n+1)-1]/i 或:A[(F/A,i,n+1)-1]
11、即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 或:A[(P/A,i,n-1)+1]
12、遞延年金現值:
第一種方法:P=A{[1-(1+i)^-n]/i-[1-(1+i)^-s]/i}或:A[(P/A,i,n)-(P/A,i,s)]
第二種方法:P=A{[1-(1+i)^-(n-s)]/i*[(1+i)^-s]}或:A[(P/A,i,n-s)*(P/F,i,s)]
13、永續年金現值:P=A/i
14、折現率:
i=[(F/p)^1/n]-1 (一次收付款項)
i=A/P(永續年金)
普通年金折現率先計算年金現值系數或年金終值系數再查有關的系數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過內插法計算。
15、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16、期望投資報酬率=資金時間價值(或無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
17、期望值:(P43)
18、方差:(P44)
19、標准方差:(P44)
20、標准離差率:(P45)
21、外界資金的需求量=變動資產占基期銷售額百分比x銷售的變動額-變動負債占基期銷售額百分比x銷售的變動額-銷售凈利率x收益留存比率x預測期銷售額
22、外界資金的需求量的資金習性分析法:(P55)
23、債券發行價格=票面金額x(P/F,i1,n)+票面金額x i2(P/A,i1,n)
式中:i1為市場利率;i2為票面利率;n為債券期限如果是不計復利,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
債券發行價格=票面金額x(1+ i2 x n )x (P/F,i1,n)
24、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CD/(1-CD)x 360/N x 100%式中:CD為現金折扣的百分比;N為失去現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數,等於信用期與折扣期之差
25、債券成本:Kb=I(1-T)/B0(1-f)=B*i*(1-T)/B0(1-f)
式中:Kb為債券成本;I為債券每年支付的利息;T為所得稅稅率;B為債券面值;i為債券票面利率;B0為債券籌資額,按發行價格確定;f為債券籌資費率
26、銀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
或:Ki=i(1-T) (當f忽略不計時)
式中:Ki為銀行借款成本;I為銀行借款年利息;L為銀行借款籌資總額;T為所得稅稅率;i為銀行借款利息率;f為銀行借款籌資費率
27、優先股成本:Kp=D/P0(1-T)
式中:Kp為優先股成本;D為優先股每年的股利;P0為發行優先股總額
28、普通股成本:Ks=[D1/V0(1-f)]+g式中:Ks為普通股成本;D1為第1年股的股利;V0為普通股發行價;g為年增長率
29、留存收益成本:Ke=D1/V0+g
30、加權平均資金成本:Kw=ΣWj*Kj式中:Kw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j為第j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Kj為第j種資金的成本
31、籌資總額分界點:BPi=TFi/Wi式中:BPi為籌資總額分界點;TFi為第i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分界點;Wi為目標資金結構中第i種籌資方式所佔比例
32、邊際貢獻:M=(p-b)x=m*x式中:M為邊際貢獻;p為銷售單價;b為單位變動成本;m為單位邊際貢獻;x為產銷量
33、息稅前利潤:EBIT=(p-b)x-a=M-a
34、經營杠桿:DOL=M/EBIT=M/(M-a)
35、財務杠桿:DFL=EBIT/(EBIT-I)
36、復合杠桿:DCL=DOL*DFL=M/[EBIT-I-d/(1-T)]
37:每股利潤無差異點分析公式:
[(EBIT-I1)(1-T)-D1]/N1=[(EBIT-I2)(1-T)-D2]/N2當EBIT大於每股利潤無差異點時,利用負債集資較為有利;當EBIT小於每股利潤無差異點時,利用發行普通股集資較為有利
38、經營期現金流量的計算:
經營期某年凈現金流量=該年利潤+該年折舊+該年攤銷+該年利息+該年回收額
39、非折現評價指標:
投資利潤率=年平均利潤額/投資總額x100%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投產若干年每年相等的現金凈流量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建設期
40、折現評價指標:
凈現值(NPV)=-原始投資額+投產後每年相等的凈現金流量x年金現值系數凈現值率(NPVR)=投資項目凈現值/原始投資現值x100%獲利指數(PI)=1+凈現值率內部收益率=IRR(P/A,IRR,n)=I/NCF 式中:I為原始投資額
41、短期證券收益率:K=(S1-S0+P)/S0*100%式中:K為短期證券收益率;S1為證券出售價格;S0為證券購買價格;P為證券投資報酬(股利或利息)
42、長期債券收益率:
V=I*(P/A,i,n)+F*(P/F,i,n)
式中:V為債券的購買價格
43、股票投資收益率:
V=Σ(j=1~n)Di/(1+i)^j+F/(1+i)^n
44、長期持有股票,股利穩定不變的股票估價模型:V=d/K式中:V為股票內在價值;d為每年固定股利;K為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
45、長期持有股票,股利固定增長的股票估價模型:
V=d0(1+g)/(K-g)=d1/(K-g)
式中:d0為上年股利;d1為第一年股利
46、證券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
Rp=βp*(Km - Rf)
式中: Rp為證券組合的風險收益率;βp為證券組合的β系數;Km為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即市場收益率;Rf為無風險收益率
47、機會成本=現金持有量x有價證券利率(或報酬率)
48、現金管理相關總成本+持有機會成本+固定性轉換成本
49、最佳現金持有量:Q=(2TF/K)^1/2式中:Q為最佳現金持有量;T為一個周期內現金總需求量;F為每次轉換有價證券的固定成本;K為有價證券利息率(固定成本)
50、最低現金管理相關總成本:(TC)=(2TFK)^1/2
51、應收賬款機會成本=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要的資金x資金成本率
52、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年賒銷額/360x平均收賬天數
53、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要的資金=應收賬款平均余額x變動成本/銷售收入
54、應收賬款收現保證率=(當期必要現金支出總額-當期其它穩定可靠的現金流入總額)/當期應收賬款總計金額
55、存貨相關總成本=相關進貨費用+相關存儲成本=存貨全年計劃進貨總量/每次進貨批量x每次進貨費用+每次進貨批量/2 x 單位存貨年存儲成本
56、經濟進貨批量:Q=(2AB/C)^1/2式中:Q為經濟進貨批量;A為某種存貨年度計劃進貨總量;B為平均每次進貨費用;C為單位存貨年度單位儲存成本
57、經濟進貨批量的存貨相關總成本:(TC)=(2ABC)^1/2
58、經濟進貨批量平均佔用資金:W=PQ/2=P(AB/2C)^1/2
59、年度最佳進貨批次:N=A/Q=(AC/2B)^1/2
60、允許缺貨時的經濟進貨批量:Q=[(2AB/C)(C+R)/R]^1/2式中:S為缺貨量;R為單位缺貨成本
61、缺貨量:S=QC/(C+R)
62、存貨本量利的平衡關系:
利潤=毛利-固定存儲費-銷售稅金及附加-每日變動存儲費x儲存天數
63、每日變動存儲費=購進批量x購進單價x日變動儲存費率或:每日變動存儲費=購進批量x購進單價x每日利率+每日保管費用
64、保本儲存天數=(毛利-固定存儲費-銷售稅金及附加)/每日變動存儲費
65、目標利潤=投資額x投資利潤率
66、保利儲存天數=(毛利-固定存儲費-銷售稅金及附加-目標利潤)/每日變動存儲費
67、批進批出該商品實際獲利額=每日變動儲存費x(保本天數-實際儲存天數)
68、實際儲存天數=保本儲存天數-該批存貨獲利額/每日變動存儲費
69、批進零售經銷某批存貨預計可獲利或虧損額=該批存貨的每日變動存儲費x[平均保本儲存天數-(實際零售完天數+1)/2]=購進批量x購進單價x變動儲存費率x[平均保本儲存天數-(購進批量/日均銷量+1)/2]=購進批量x單位存貨的變動存儲費x[平均保本儲存天數-(購進批量/日均銷量+1)/2]
70、利潤中心邊際貢獻總額=該利潤中心銷售收入總額-該利潤中心可控成本總額(或:變動成本總額)
71、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成本總額=該利潤中心邊際貢獻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72、利潤中心可控利潤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利潤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73、公司利潤總額=各利潤中心可控利潤總額之和-公司不可分攤的各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74、定基動態比率=分析期數值/固定基期數值
75、環比動態比率=分析期數值/前期數值
76、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77、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78、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79、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80、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81、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
82、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固定資產+長期投資)
83、勞動效率=主營業務收入或凈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84、周轉率(周轉次數)=周轉額/資產平均余額
85、周轉期(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周轉次數=資產平均余額x計算期天數/周轉額
86、應收賬款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其中:
主營業務收入凈額=主營業務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平均應收賬款余額=(應收賬款年初數+應收賬款年末數)/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x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87、存貨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其中:
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x360)/主營業務成本
88、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其中: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周轉總額x360)/主營業務收入總額
89、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90、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91、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92、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93、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
94、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x100%
95、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
96、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上交的財政收入包括企業依法向財政交繳的各項稅款。
97、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包括:工資(含獎金、津貼等工資性收入)、勞保退休統籌及其它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應交或已交的各項稅款、附加及福利等。
98、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銷售(營業)增長額/上年銷售(營業)收入總額x100%
99、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x100%
100、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
101、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x100%
102、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年末利潤總額/三年前年末利潤總額)^1/3 - 1]x100%
103、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㈣ 財務管理中股票投資收益率問題
你想說什麼?
㈤ 財務管理股票收益率
甲以每股15元價格買入1000股股票,持有一個月以24元價格全部賣出。
甲取得的實際收益率=(24-15)/15=60%
年化收益率=60%*12=720%
擴展閱讀: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例如日利率是萬分之一,則年化收益率是3.65﹪(平年是365天)。因為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對於較長期限的理財產品來說,認購期,清算期這樣的時間也許可以忽略不計,而對於7天或一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來說,這個時間就有非常大的影響了。對於房地產、普通商業、實業等由於每天都可以買賣或開業,並不受節假日的影響,所以有效投資時間便是一年的自然日數,即D=365天。因閏年而導致的個別年份多一天等非常特殊的情況,由於其影響很小,自然可忽略不計。
㈥ 財務管理計算題,股票年收益率的計算
兩年總收益率:[10000X2/10+(12-10)X10000]/(10X10000)100%=22%,
年收益率(1+22%)^1/2-1=10.45%,
㈦ 財務管理題目,關於財務杠桿系數和投資投資收益率,急求大神解答!
抱歉,才看到。
這個題其實的精髓是要算好投資前後的」息稅前利潤「即EBIT。另外,不知道是樓主題目沒有抄全,還是本身題目漏掉了,題目缺少了一個假設條件,就是新項目投資的20萬是借款,借款利率10%
那麼計算如下(我用萬元表示):
投資前:
利息I=20*10%=2萬
不含利息固定成本F=20-2=18
EBIT=20+2=22
根據公式EBIT=(P-V)*Q-F計算出變動成本V=60元
投資前營業利潤=22-2=20萬
按照投資條件,計算出的投資後:
變動成本V=60-10
單價P=90
銷量Q=10000+2000,
I=2+2=4萬
F=18+3=21萬。
投資後的EBIT=27萬
投資後營業利潤=27-4=23萬
相比投資前的營業利潤增加額=3萬
投資後的投資報酬率=增加營業利潤/增加的投資總額=3/20=15%
由於15%大於公司要求的12%的投資報酬率,所以方案可行。
第2、3問就沒有難度了。直接套公式即可。
比如投資前的經營杠桿系數DOL=(EBIT+F)/EBIT=(22+18)÷22=1.8181818...約等於1.82
投資後的DOL=(27+21)÷27=1.78
(3)
DFL=EBIT/(EBIT-I)
投資前DFL=22/(22-2)=1.1
投資後DFL=27/(27-4)
EPS就是每股收益,公式為EPS=(EBIT-I)*(1-T)-PD(優先股股利)/總股數N
題目中沒有優先股股利,也就可以直接用稅後營業利潤除以股數就可以了
投資前:(22-2)*(1-40%)/4=3元/股
投資後:EPS=(27-4)*(1-40%)/4=3.45
我估計我計算有小數點誤差。但基本思路就是這個。歸根結底,這題其實考察的就是EBIT和2個杠桿系數的公式。
㈧ 財務管理研究生題目--關於股票收益率
1、設預期股利增長率為X
1*(1+X)/(10%-X)=20
X=4.76%
2、預期股利收益率
1*(1+4.76%)/20=5.24%
3、預期資本利得收益率
4.76%
㈨ 請幫我做一道財務管理的股票估價與收益的計算題
1.預期投資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貝塔系數*(證券市場平均投資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6%+2*(15%-6%)=24%
2.根據股利固定增長模型P0=D0(1+g)/ (R-g )或D1/(R-g)。而題目中的去年支付每股現金股利2元實際上就是式子中的D0(D1是預計未來一年的每股現金股利),每年增長率4%就是式子中的g,R就是預期收益率,即D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2*(1+4%)/(24%-4%)=10.4元。
㈩ 財務管理,對外投資,股票的內在價值的計算公式.
(1)預計第1年的股利=2×(1+14%)=2.28元 預計第2年的股利=2.28×(1+14%)=2.60元 預計第3年的股利=2.60×(1+8%)=2.81元 股票的價值=2.28×(P/F,10%,1)+2.60×(P/F,10%,2)+2.81/10%×(P/F,10%,2) =2.073+2.149+23.222 =27.44元(2) 設長期持有股票的投資收益率為K 24.89=2.28×(P/F,K,1)+2.60×(P/F,K,2)+2.81/K×(P/F,K,2) 根據(1)題的結論得: 由於按10%的折現率計算,其股票價值為27.44元,故市價為24.89元時的預期報酬率應高於10%,故用11%開始測試:當K=11%時,2.28×(P/F,11%,1)+2.60×(P/F,11%,2)+2.81/11%×(P/F,11%,2) =2.28×0.9009+2.6×0.8116+25.55×0.8116 =24.89元故股票的投資收益率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