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投資股票誰賺錢了

投資股票誰賺錢了

發布時間: 2021-04-11 15:18:30

㈠ 買股票都賠了,那錢都讓誰賺去了啊

我認為可以從兩部分來回答:
分別是股票價值的減少,和股票波動中產生的虧損,

1. 股票本質就是 股票是股份公司(包括有限公司和無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 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樣看來的話,股票價格就和公司產生的價值密切相關,當一個公司運營不佳的時候,公司價值下降,你投入的資金就變成了負回報,就產生了虧損,可以理解為錢是被該公司賠掉的,因為這部分產生的虧損,只跟公司的運營好壞有關,當然也不排除公司造假,

2. 第二種情況是,股票本身的價值沒有太大變化,但應為市場因素,價格反復波動,在價格波動的過程中,我們不慎高買低賣,結果產生了虧損,這部分的虧損,情況就比較復雜,也不排除人為的製造波動,當價格沒有發生變化,而籌碼發生變化,那就是你的錢被別人賺去了

大部分虧損可能是因為第二種情況,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虧損,都不是因為公司真正陷入困境,而是在公司運營良好,但是被洗盤洗出去,或者是價格被人為打壓,拋出後又漲回,這樣反復的賠錢。
建議選好基本面優良的股票,避免第一種情況,
牢固掌握技術分析,通過技術分析識別第二種情況,避免虧損
不明白的提問我哦,辛苦回答望採納

㈡ 股票賺錢是賺誰的錢

呵呵,這個問題也奇怪也不奇怪,很多才來股市的新股民們常常問這個問題,甚至於很多炒股炒了很多年的老股民也不明白。
股市上的人有賺的就有賠的,關於錢的流動,理論上應該是這樣解釋:
1、股市上的錢具有流動性,具體來說,賠的人把錢賠給了賺的人,一方面如此,另一方面也許你會說,那麼股市上的錢的總數是一定的不變的?不!如果是那樣,股票的股價也一定不會漲和落了。在市場清淡的時期,股價很低迷,因為大量的錢都退出了股市,這時候錢都到別的市場或者在股票帳戶里存留,所以股價這時是縮水狀態。市場比較活躍的時候,股價被買入的資金推高,錢都流向了股市,這時候其實是新的股民湧入了市場,他們在股價很高的情況下買入,他們卻只能准備賠錢,當時他們卻不知道,以後市場下跌,他們恐慌賣出,然後再到下一個牛市中被別人低價買入,賺錢的人也不知道是以前這些股民賠的錢。自然賠錢的人也不知道是賠給了賺錢的人。
2、不過有一個例外:國家是永遠的贏家。國家在股市裡養活了一批巨資持有者,他們被股民們叫做莊家,莊家在股市裡操縱股價,興風作浪,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大量吃進股票,然後操縱股價節節推高,拉動整個市場掀起牛市行情,然後在很高的位置股民們蜂湧而至的時候他們卻悄然拋出股票,然後用手中殘留的股票拚命低賣,達到打壓股價的目的,等股價十分低迷的時候再出手買入。周而復始。
如此您應該知道賠的錢就是賺的錢,而股民就是來賠錢的,賠給誰了?我不說,您一定就會知道了。呵呵

中國股票的錢被誰賺的最多

第一是政府,為什麼中國不斷圈錢。因為大多數是國有企業,不讓國有企業圈,讓私人圈多?政府沒有這么多好心!第二是內幕者,因為中國股市黑幕多了。建議:大家下載長篇小說《基金公司經理與二奶的對話》就知道中國股市黑幕如何的黑,連妓女也不如。

㈣ 都說股票賺錢,股票到底賺誰的錢

現在股市裡人人都在賺錢!!到底誰在虧錢?講一個故事來告訴大家誰虧錢了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㈤ 在股票投資中,投資人到底在賺誰的錢

簡化來講,一個股票股價10元,一共有100股,由目前股東A全部持有。這個股票市值是1000元。
隨後有人開始出價要買這100股,但是A不賣,一直到股價出到15塊的時候,A心動了。以15元每股的價格,賣出了這100股,這時股票市值是1500元。這時候接盤的人是B,他花了1500元買了這些股票。A賺的500元,就是接盤的B出的錢。
如果後來股價一直上漲,B把股票賣出去,賺的就是後面接盤的人的錢。
而如果股價往下跌,B急著花錢,低價賣了股票,那這筆投資B就虧了部分錢。
所以,股市裡面賺的是接盤的人的錢。虧得是目前持股的人的錢。

㈥ 股票賺的是誰的錢

一、首先要明確二級市場並不產生價值:
所說的股市指的是股票二級市場,根據定義,二級市場主要功能之一是為金融資產提供流動性。
在二級市場上,各種對股票的未來持有不同預期的交易者按照自己對股票的評估進行買賣(比如:認為某隻股票現在的價格被低估了,未來一定會漲,於是買入該股票)。總的來說,買就有人賣,賺的總有人虧。但股票交易本身並不產生任何價值。

二、那麼股票的漲跌主要由什麼決定呢?
極其粗糙的說,是由其他股市上的投資者對這只股票總的預期決定的(也就是說:大多數投資者覺得某隻股票要漲,那麼就會有很多人買進,於是股票就真的漲了;經過實證分析已證明,符合某些條件時,股票價格與公司的實際價值基本無關。)

三、股市上的錢是誰的錢+博傻理論?
如果股票的價值已經與公司價值脫離了緊密的聯系,那麼就是說,這已經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完全是在投機,而投機的標的是其他人對股票的預期。之所以說這是投機,是因為無法知道股市上其他投資者的觀點,只是在進行類似買大小一樣的猜測。

㈦ 股票賺錢了 是賺錢誰的錢呢 賠錢呢

股市裡誰賺誰的錢可不是那麼容易說的清楚的。

股市是一個開放系統,跟期貨市場不一樣。期貨市場是封閉的系統,你賺的一定是我虧的,不考慮中間傭金、稅金的損耗的話,期貨是多空對賭,零和游戲。

股市,有外部的資金在流入流出,而且是不均衡的流動,比如,有上市公司分紅,有新股發行、配股,有新資金流入,有老資金流出。而且,股價上漲時,大家都是按照市場價格來計算盈虧的,盡管自己的股票並沒有實際交易,還是按照交易價格算盈虧。這樣,這個系統就太復雜了,誰賺了誰的錢,根本算不出來。

前面的人賺了後面人的錢,也可能是後面人賺了前面人的錢。一段時間里,還可能是所有在市場里的人都賺錢,也可能所有的人都賠錢。

唯一確定的是,國家收了所有人的稅,券商賺了所有人的傭金。其他的算不清楚。

樓上的說上市公司分紅少的情況下,這個有點混淆概念。
從一年或者一段時間里,比如我國的市場,到現在所有上市公司的分紅少於稅收和傭金總和,是實際情況。但是,股市裡的價格難道不是包含了對企業未來所有收益的出價嗎?既然是未來所有的收益,那麼現在分紅少並不能說未來也一定就少。

另外,賺錢還是虧錢,也僅僅是個計算,也不像期貨,期貨一個品種到期雙方都要結算。賺虧一目瞭然。股市裡的盈虧,大家的計算時間周期可能差別很大。有人是長期投資的,你覺得他市值減少時虧了,可他可能根本就不這么算,他只關心長期到期時的市值,今天的市值僅僅是波動,對他沒有盈虧影響。

㈧ 我們炒股賺的是誰的錢莊家又是賺誰的錢

股票是一種投資的方式,一個股票的價值分實際價值和交易價格兩個方面。

理論上講,買股票實際上是買一家公司的股份,
比如一家公司總資本是1億元人民幣,總股本是1億股,那每股的實際價值就是1元。
這家公司經營的不錯,十年後公司規模發展到了10億那你所持有的股票的實際價值就會從1元漲到10元。
但如果這家公司做的不好,10年後公司賠到了只有1000W,那你的股票是實際價值就會從1元跌到0.1元。

實際價值一般只是股票交易價格的幾分之一,但卻是你購買股票的真實的價值,如果一家公司現市場交易價格為5元/股,它的公司凈資產只有1元/股,那這個公司破產清算時,你只能拿到1元錢,這是由公司的資產決定的。

我們日常里所買賣的股票價格實際上只是交易價格。

交易價格反映的是投資者對發行股票公司未來發展的一種預期。如上例 公司股票市場交易價格=5元,公司凈資產=1元,5元-1元=4元 多出來的這個四元就是你對這個公司未來發展所預計的盈利。

如我所講的首個例子:
一家公司總資本是1億元人民幣,總股本是1億股,那每股的實際價值就是1元(每股凈資產)。
這家公司經營的不錯,預計十年後公司規模將發展到了10億元。由於有這種樂觀的估計,所以我現在買股票時就肯以公司實際價值(1元凈資產)的若干倍來購買股票(5元的市場交易價格),雖然暫時看我花了這件東西原有價值的5倍來購買暫時是賠了,但從長遠看(10年後增長到10億)仍有1倍的利潤空間(預計10年後的每股10元凈資產-當前5元的市場交易價格)。

提示:不管公司股票的交易價格有多高,當這只股票退市時(被摘牌),一級市場上的交易者理論上只能拿到公司當前每股凈資產的實際價值。這也是ST股票不幸被摘牌前股價會狂跌不止的原因,因為不能在流通市場交易了,股價會迅速降到這只股票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沒有預期價值了)。

由於每個人對市場,對政策的判斷方式不一樣,我們對一個公司未來發展估計也不一樣,當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資產)認為這個公司未來的價值不僅僅局限在當前的價值上(未來公司還能繼續發展),那這只股票就會上漲,5元、6元、7元,一直上漲到投資者覺得這個公司未來應該能達到的價值上。
因為這個公司會給他們賺錢,所以投資者也肯以更高的預期價格高價收購這只股票。

如果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資產)認為這個公司未來沒有前景,有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遭受到損失,那這只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4元、3元、2元,直至這個股票的真實的價值1元。
因為這個公司預期會虧損他們的投資,所以投資者就會以比較低的價格賣出股票制止虧損,所以股票就會下跌。

說明了以上這些問題,你應該對「我們炒股賺的是誰的錢?莊家又是賺誰的錢?」有了一個自己的了解。

我們炒股賺的是對公司未來預期發展的錢,是泡沫,是虛的,在牛市的時候,由於市場資金供應充沛和對股票交易價格的樂觀估計,有可能使投資者(更多指你所說「炒」股的人)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做出過於樂觀的估計,從而使投資者以公司未來很難達到的價值的市場價格購入股票(如這個公司未來的預計價值只有10元,你卻現在就以15元,20元的價格買入股票)當市場資金恢復正常時或市場估計平淡時,這個股票就會向它正常的預期價值回歸(5元),你就會被套住,而被套的價格(15元-5元=10元)是一種過份的預期價值,作為一種價格波動消失,如同從來沒有出現過,(我一個親戚買青島啤酒曾被套過10多年)

因此「炒」股的原理就是在過分的預期價值崩潰前賣出股票,讓那些有著更高未來預期的人被套住,從而賺錢。

莊家:有著龐大操作資金的人或機構的統稱。

莊家的賺錢原理與我們一樣,但不同的是,莊家可以利用遠遠超過一般投資者的資金和消息來操控市場,推動股票上升或下跌,利用虛假的資金動態和製造假消息來誤導一般投資者的預期價值而達到自己盈利的目的。

莊家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資本過大,買賣時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進出股票更容易造成數據異常從而被其他投資者判斷出操作計劃,從而造成損失。

從經濟學角度上看,一隻股票的實際價值和當前合理價值是完全可以以簡單的公式計算出來的。

股票的市場價值總是圍繞它的實際價值上下波動,不會偏離太遠。這是經濟學的鐵律,完全不可能被打破。

因此過高的股票價格崩潰,不是可不可能發生的問題,而一定是何時、以何種方式崩潰的問題。

另附送一句:股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低估股票更容易被炒作,這是跟人的心理有關,蘿卜大白菜都漲到10塊一斤,茄子反而紋絲不動,看著就不舒服,看著就有想法,被低估的股票上漲時更容易受散戶的追捧,莊家的進貨成本相對也比較低,利潤也能獲得保障,但是,炒股講順勢而為,大熊市時幾乎所有股票都被低估,可為什麼那時候沒人買呢?

㈨ 股票漲的時候大家賺的是誰的錢

回答這些基本問題,我們需要模擬一個股市運行的場景。來看一下,在股市中,究竟是誰在往股市裡面投錢,誰又在賺股市中的錢。

首先,我們假設一家叫做ABC的公司,通過向證監會提交申請,要發行股票。我們且假設該公司擬發行1000萬股,每股5元錢。在股市中,由於新股票在上次當天都會有比較大的漲幅,所以申購新股幾乎是一件沒有任何風險的事情。所以,新股發行很容易完成。這樣的話,這家叫做ABC的公司就從申購新股的股民那裡拿到了5000萬現金。

接下來,ABC公司的股票於某年某月上市,開盤價10元錢。這樣的話,凡是申購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在上市這天或著隨後幾天以10元賣出,每股就獲得了5元的收益。至於ABC的股票為什麼會開到10元錢,原因很多,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需要ABC的股票在上市當天有一個預想的價格。這個問題很復雜,有時間我們可以另外討論。

我們還是先來梳理一下吧。看看股市中被抽走了多少資金,第一筆是ABC公司發行股票得到了5000萬,第二筆,是所有申購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以10元賣掉自己申購到的ABC的股票,資金就又被抽走了5000萬。當然,第二筆抽走的資金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在實踐中,由於有一些新股持有者繼續看到該股票隨後的走勢,並不急於在10元賣掉。而且,由於市場的波動,股價的漲跌,並不能保證大家都賣在10元。

ABC公司付出了什麼嗎?它付出了自己的股份,得到了5000萬的現金。在此之後,除了現金分紅和股價波動,投資者不可能在它身上獲得更多的東西。除非將來這家ABC公司實在是錢多得不行,把自己企業的錢拿出來到股市上買股票做投資,這5000萬,基本就算從證券市場消失了。所有我們把發行新股叫做「抽血」。新股發行的越多,股市上的資金就越少,因為這些資金被轉移到企業的募集資金上面去了。

讓我們繼續下去。這就涉及到我們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股市為什麼會漲?股市是由千支股票組成的,我們所說的股市在漲,實際上是在說一個重要的指標,即股市的指數在上漲。而我們提得比較多的,就是上證綜合指數。綜合指數的計算有一個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它是以一支股票的總股本來計算股票的市值,從而得出這樣一個指數。在股市中有許多股票屬於流通股本比較小,而總股本比較大的股票,這些股票就容易成為市場主力調控指數的工具。

股票為什麼會上漲,原因比較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持續買入這支股票就會導致股價的上漲。資金為什麼會買這個股票,也有很多原因。比如說,比價效應。比價效應,就是指在不同市場或者同一市場內對基本面基本相同或類似的股票進行對比,資本發現它們的價格差異之後流入那些價格低的股票,從而實現「同質同價」。比價效應在實踐中通常是被股市的參與者利用的東西。

事實上,在股市上漲或下跌的過程中,真正起決定因素的,就是參與各方對未來的判斷和信心。在股價上漲的時候,由於持有者預計股價還會繼續上漲,所有持有者不會急於賣出自己的股票,擁有貨幣的投資者由於有獲利的預期,也會買入這支股票。但是,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由於持有者對於股價的判斷並不一致,所有會有人賣出股票,有人買進股票。比如說,我們買進了一支股票,成交價是5元,我們自己判斷它會漲到6元錢,那麼,在這一元的目標沒有實現的時候,通常狀況下投資者不會賣出這個股票。但是,會有一些因素影響持股者的信心,比如整個股市的大幅波動,比如一些對股票或股市的傳聞等等,都會影響持股者的信心。

在股市中間,最常見的運行方式就是比價效應和個股輪動。比如說,太陽能題材的天威保變,白酒行業的山西汾酒股價大幅上漲,就會導致其他同題材股票的價格聯動上漲。再一個說到個股輪動,股市的持續上漲必須是個股輪動的,如果所有的股票都一起上漲,一方面對資金的消耗比較大,另一方面,不利於給新增資金以及場內資金創造持續贏利的機會。

但是,這些都還是表面現象,股市上漲最真正的實質,還是來自於資金的持續流入。中國股市的上漲,向來都是資金推動型的上漲。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貫穿全年的大牛市行情,說白了,依然是資金持續流入股市的結果。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央行宣布加息之後,面臨利空,股市依然出現大幅上漲,更是說明了後來的上漲完全是資金推動的結果。

股市從1000點之下漲到3000點之上,應該說參與者基本都是賺錢的。在這樣一輪大牛市中,賺錢是正常的,不賺錢是不正常的。但是,這又回到了一個根本問題,股市賺的是誰的錢?表面上看起來,大家似乎是都賺錢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股票的價格上漲,會導致股票持有者的資產增加,但是這只是一種紙上財富。還是舉例子,你5元錢買的股票,現在漲到10元了,看起來你是賺了5元錢,但是你要真的獲得這5元的收益,就必須把股票賣掉。股市可以承受你一個人賣掉自己的股票,但承受不起所有人都賣掉自己的股票。所有人都想把自己的股票賣掉,那實際上就是所謂的「崩盤」了。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因為我們現在市場的參與者已經太多,超過了8000萬,想讓8000萬人做同一種選擇,不容易。都只想買,沒人賣,股票開盤就漲停了。都只想賣,沒人買,股票開盤就跌停了。這種情況會出現在一些股票上。

當有很多人希望將自己的股票收益兌現的時候,就會出現拋盤,這時候股價就很難繼續上漲。因為所有資金投入到這個股市裡來,都是為了獲利,而且大多數資金,並不是為了只是維持一個紙面上的財富。基金要分紅,QFEI也要分紅,私募基金也要分紅,股民投進去的錢,到了一定階段,也需要把股票賣掉去做其他事情。除非股民越來越多,拿到股市裡面的錢越來越多。否則,隨著新股的發行,隨著印花稅和交易傭金對資金的消耗,股市裡面的錢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的錢自然無法支持股市持續上漲。

在2007年元月份,股民單日開戶數達到了9萬,一個月就開了138萬新證券帳戶,帶來的新入市保證金增加了839億。但也就是在一月份,印花稅和傭金就收了150億,新股發行消滅了資金180多億。截止2007年元月末,滬深股票市場的保證金存量為6700億元。

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說明中國股市主要的參與者是普通投資者,是散戶,是老百姓。隨著新資金和新股民越來越多,他們可能就是這輪行情最終的買單者。但具體誰是最後的接棒者,那就看個人的投資水平了。

從某種理論上來說,在行情一致看好的時候,股市應該是先來者賺後來者的錢。可惜,先來者也有水平低的,後來者也有水平高的。在上漲的時候,誰將自己手中的利潤兌現,誰就賺到了錢。而對後市判斷錯誤,以為股市還會繼續上漲,結果買入之後就一路下跌,最後又到低位將股票賣出的投資者,就是股市中的輸家。所有,股市賺的錢,就是那些高位接盤者的錢。而所謂的高位接盤,並無先來後到,也許新股民都逃得一干二凈,老股民卻全倉殺入也說不定。

股指在1000點的時候,買入股票的股民如果可以持倉到3000點,至少獲利在100%;這個概率很高。但是,在3000點買入股票的股民,如果想實現同等的指數收益,大概需要等到指數在9000點吧?這個概率有多高?

指數上了3000點,可能暴跌,也可能繼續漲下去,或許還有可能回探一次2245點,確認一下是否有效突破。甚至可能會令大家都大跌眼鏡,馬不停蹄地一路漲,直到5000點才停下腳步,或者更高。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終究會有大部分股民成為股市的犧牲品。能夠成為勝利者的,依然會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股市為什麼會漲?因為買的人比賣的人多,它就會漲。贏家贏的是誰的錢?贏家做得是低買高賣的事情,在高位接盤是輸家,贏家賺的就是在高位買入者的錢。股市的財富從哪裡來?股市的財富來自千千萬萬的普通投資者,是每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許,只有時隔多年之後,我們才能冷靜地看待這一輪大牛市帶來的深遠影響。

熱點內容
怎麼炒股才能少賠 發布:2025-05-10 17:59:10 瀏覽:938
穩就業穩金融什麼時間報到的 發布:2025-05-10 17:47:24 瀏覽:922
春天股市會發生什麼 發布:2025-05-10 17:40:56 瀏覽:840
三萬放余額寶和理財通哪個高 發布:2025-05-10 17:28:50 瀏覽:695
股權證是個什麼鬼 發布:2025-05-10 17:24:05 瀏覽:715
陸家嘴金融中心多少錢一套房 發布:2025-05-10 17:24:04 瀏覽:354
對於一直上漲的基金怎麼投 發布:2025-05-10 17:18:31 瀏覽:348
郵政有10萬理財產品如何變現 發布:2025-05-10 17:14:47 瀏覽:179
股票退市十年也沒消息咋辦 發布:2025-05-10 17:06:33 瀏覽:219
個人股權退讓怎麼辦理 發布:2025-05-10 16:54:50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