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股利投資雙方稅法處理
⑴ 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和第(三)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因此,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屬於免稅收入,不交企業所得稅。
⑵ 股票股利的所得稅問題
股票股利不繳納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
⑶ 投資方收到被投資企業的股票股利不用做會計處理嗎
股票股利的會計處理
(一)被投資企業
被投資企業應當在該方案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批准並在工商部門辦理完增資手續後,按實際發放的股票面值,借記「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或「盈餘公積」,貸記「股本」。
(二)投資企業
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時,並沒有增加資產或所有者權益,持股比例也沒有增加。雖然所收到的股票有市價,但這種市價已存在於原有的股票市值中,在除權日,會由於派發股票股利而使開盤價格降低,即使以後市價有可能回升,但在股票未出售前,屬於未實現的增值,根據收益實現原則,不能將股票股利確認為收益。因此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時,不用作會計處理,只需在備查簿中登記所增加的股數。
股票股利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一)被投資企業
被投資企業用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只是所有者權益內部的轉換,並沒有增加收益,因此不涉及企業所得稅問題。
(二)投資企業
取得收入時
作為投資企業,從原理來講,股份公司用留存收益派發紅股,相當於用留存收益向股東分配了股息、紅利,股東再以分得的股息、紅利增加股本。所以,派發紅股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超過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享受免稅待遇。那麼,符合條件的股票紅利,也應屬於免稅范圍。
⑷ 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與稅法有何差異
兩者的差異在於:時間限制不同、要求不同、納稅標准不同。
1、時間限制不同: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科目核算小企業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包括購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權投資等;稅法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一個季度。
2、要求不同:小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對同一征稅對象的所有納稅人都適用同一比例稅率;對同一征稅對象的不同納稅人適用不同的比例征稅;對同一征稅對象,稅法只規定最低稅率和最高稅率,各地區在該幅度內確定具體的適用稅率。
3、納稅標准不同: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確定能否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時,應當考慮投資企業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當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行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稅法根據征稅對象數額大小而確定不同等級的稅率,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反之,征稅對象數額越小,稅率越低。
⑸ 對於股票股利投資企業與被投資企業應分別怎麼處理如果是現金股利又要如何處理呢
股票股利,
投資企業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被投資企業按股份的公允價值做: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資本公積
現金股利(現金收支分錄略)
1. 投資企業需要確認收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權益法是「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 被投資企業需要確認應付股利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
貸:應付股利
⑹ 聽說拿股票股利還得交稅是只有個人投資者交個個人所得稅嗎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怎麼算稅還有這不是就雙
應該是交易的時候,要交印花稅,另外,股票在分紅的時候,要交稅的,是股票持有者所交的所得稅,這個持有者可以是機構,也可以是個人,因此大股東們一般不喜歡分紅,因為分紅要收稅,他們的分紅如果要再投入到股市,就相當於被剝了一層皮。
⑺ 被投資單位實際發放股票股利時 ,投資方做什麼賬務處理
收到被投資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應計入應收股利科目.
應收股利是指企業因股權投資而應收取的現金股利以及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包括企業股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所包括的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和企業對外投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等,但不包括應收的股票股利.?
權益法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成本法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收到時
借: 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⑻ 關於投資股票收益的稅收問題
會計法規定:在成本法下,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的部分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當期投資收益
稅法規定:按被投資方做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但在計算所得稅時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收益免徵所得稅
上段所說的符合條件是指:
1、持有的所有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債券所取得的股息紅利
2、持有的上市公司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12個月以上取得的股息紅利
3、是居民企業
4、是直接投資
下面回答你的問題
1、假設你公司分得的1000萬*0.1=100萬的現金股利就是你公司應享有的,那麼你公司確認的投資收益為100萬。
如果你單位持有該股票沒有超過一年就取得了這100萬,你要繳稅,稅率25%(假設你公司沒有其他優惠政策)
如果你單位持有該股票超過一年才取得了這100萬,你公司不繳稅
如果你單位持有該股票是一家非上市公司的,你公司不繳稅
2、對方宣告分派時
借:應收股利 100
貸:投資收益 100
月末結轉利潤
借:投資收益 100
貸:本年利潤100
收到股利時,你該會吧,繳稅的問題你參考1
3、假如甲乙兩公司所得稅率不同,是不是有補繳稅款的部分
原稅法規定,低稅率企業分配給高稅率企業要補稅率差,新企業所得稅法明確不再要求補稅率差,參考教材見所得稅實施條例
4、
借:銀行存款12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10000
貸:投資收益 2000
這2000萬的收益要交所得稅(因為這不是股息紅利收入),稅率25%,(假設你公司沒有其他優惠政策)
5、
借:銀行存款 8000
借:投資收益 2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10000
虧損的2000萬,可以沖減應納稅所得額,少交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