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稅前投資報酬率
⑴ 股票收益率的計算
樓上的計算公式基本正確,但是計算一隻股票的長期股利收益率和資本利得收益率並非這么簡單明了。因為這種公式只能解決一次性交易的問題,而長期(指10年、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持有一隻股票的話,這樣的計算公式毫無作用,需要進行累進制的計算,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歷年的分紅(包括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進行累加。
註:一次性交易是指短期內完成的一次交易。
⑵ 股票投資收益率
希望採納
股票收益是指收益占投資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收益率=(股息+賣出價格-買進價格)/買進價格×100%
比如一位獲得收入收益的投資者,花8000元買進1000股某公司股票,一年中分得股息800元(每股0.8元),則:
收益率=(800+0-0)/8000×100%=10%
又如一位獲得資本得利的投資者,一年中經過多過進,賣出,買進共30000元,賣出共45000元,則:
收益率=(0+45000-30000)/30000×100%=50%
如某位投資者系收入收益與資本得利兼得者,他花6000元買進某公司股票1000股,一年內分得股息400元(每股0.4元),一年後以每股8.5元賣出,共賣得8500元,則:收益率=(400+8500-6000)/6000×100%=48%
任何一項投資,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就是收益率,收益率越高獲利越多,收益率越低獲利越少。投資者正是通過收益率的對比,來選擇最有利的投資方式的。
⑶ 股票定價模型中的投資報酬率是稅前的還是稅後的
稅前的,股票分析中都不考慮稅費和交易費用
⑷ 財務管理股票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就是你的手續費與你收益率的比值,大於1說明你有盈利,小於1證明你虧損,我們總不能幹虧本的買賣吧?除非你割肉。
⑸ 公司股票的報酬率
A:40%*0.2+20%*0.6+0%*0.2=0.08+0.12=0.2
B:70%*0.2+20%*0.6-30%*0.2=0.14+0.12-0.06=0.2
A公司的投資報酬率應為:10%+5%*0.2=11%
B公司的投資報酬率應為:10%+8%*0.2=11.6%
⑹ 請問怎樣區分資本收益率(ROE)與 投資報酬率(ROI)
一、目的不同
資本收益率亦稱「投資的獲利能力」。全面評價投資中心各項經營活動、考評投資中心業績的綜合性質量指標。
投資報酬率又稱投資利潤率是指投資收益(稅後)占投資成本的比率。
二、計算公式不同
資本收益率計算公式為:投資報酬率=營業利潤÷營業資產(或投資額)。
投資報酬率公式:投資收益率=年平均利潤總額/投資總額×100%(年平均利潤總額=年均產品收入-年均總成本-年均銷售稅金及附加)。
三、分子不同
資本回報率是凈利潤(稅後利潤),投資報酬率是營業利潤(稅前利潤)
四、分母不同
資本回報率是平均資本,投資報酬率是營業資產。
(6)股票稅前投資報酬率擴展閱讀
投資回報率的應用情況
1、資本回報率通常用來直觀地評估一個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相對)較高ROIC值,往往被視作公司強健或者管理有方的有力證據。
2、但是,必須注意:資本回報率值高,也可能是管理不善的表現,比如過分強調營收,忽略成長機會,犧牲長期價值。
3、資本回報依據常識被大體定義為企業運用資本獲得收入扣除合同性成本費用後形成的剩餘,在此基礎上報告進一步把資本回報分解為資本所有者收益(即利潤)和社會收益(即相關政府稅收)兩個部分。
參考資料
網路-ROE
網路-roi
⑺ 股票投資收益怎麼算
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⑻ 企業股票投資收益可否在所得稅稅前扣除
股票負收益不可以直接稅前扣除,應在以後年度的計算投資收益中抵補。
⑼ 股票指數收益率計算怎麼算謝謝!!!
股票指數是指數投資組合市值的正比例函數,其漲跌幅度是這一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但在股票指數的計算中,並未將股票的交易成本扣除,故股民的實際收益將小於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指數投資組合的最大投資收益率。
股市上經常流傳的一句格言,叫做牛賺熊賠,就是說牛市中股民盈利、在熊市中虧損,但如果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分析,牛市中股民未必能贏利。
1.如果一個牛市是可逆轉的,股民只賠不賺。我國上海股市上證指數的中間點位約為600點,在1993年初的牛市中,滬市曾突破過1500點,後在1994年的7月跌回到300多點; 1994年9月,滬市又沖上1000點,但不久又跌到600點以下。從這幾年的指數運行來看,上證指數總是從600點以下開始啟動,形成一個牛市後又回到600點,可以說上海股市的所有牛市都是可逆的。
當上證指數從600點沖上1000點又回到原地,對於個別股民來說,可能有賺有賠,相互間進行了財富的轉移。但對於股民這個群體而言,他們不但無所得且還有所失。
其一,不管是在那一個點位上交易,股民都需交納交易稅和手續費。股票指數從600點上揚再回到600點,對於股民這個整體來說,除了要開銷交易成本外,沒有任何投資回報。而上海股市在這個點位以上的成交量至少要佔總成交量的一半以上,對於股民來說,量少一半以上的手續費和交易稅的支出是圖勞無功的,因為投資股票的目的是企圖在股票的上揚中得到收益。
其二,股民為配股和新股的發行付出了額外的代價。配股和新股的發行總是參照二級市場的價格進行的,二級市場的股價越高,發行價就越高,當指數又回到600點以下時,對於在此點位以上配股或購買新股的股民來說,就相當於套牢,而這種套牢又不同於二級市場的套牢,因為二級市場的套牢只是股民間的轉手而已,資金並無損失。但高價配股或購買新股後,其資金就流向了上市公司,一級市場的這種套牢對股民這個整體就是巨大損失。如青島啤酒的發行,每股的成本約為12.8元,但其凈資產每股只有2元,也就是說股民花了12.8元只買到了2元的凈資產,不管該只股票後來的上市開盤價如何,股民這個整體為每股青島啤酒股票還是花了12.8元的代價。如果股民用買一股青島啤酒的錢去投資國庫券或存銀行,每年至少能獲得1.3元的收益,而不論青島啤酒如何前程似錦,它每年的平均收益是難以達到如此之高水平的。所以對一個可逆的牛市,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看,股民只賠不賺。
2.即使是大牛市,股民也不一定就能盈利。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股民的投資收益率,但這個投資收益率是名義上的,是沒有扣除交易成本的。對於西方一些較為成熟的股市,因為其年換手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其交易成本一般可忽略不計。而我國股市,由於股民的頻繁倒手,最近兩年的換手率一般都在700左右,如果將交易成本計入,我國股民的收益實際上是一個負數。
1994年,滬深股市流通股部分共為股民產出了近50億元的稅後利潤,但這兩股市這一年的總成交額卻高達8200億,按單位成交額買賣雙方各需繳納3I的交易稅和近4.5I的手續費計算,股民累計將支出120億元的交易成本,收益和支出相比,股民還將倒貼70億元。
雖然滬深股市的綜合指數比開始計點時的基數100點上揚了許多,但據初步估算,到 1995年止,滬深股市的上市公司在5年中一共只為二級市場上的股民產出了100億元的稅後利潤,而股民在該階段支出的交易費、稅卻高達200億元。
相對於1990年,雖然滬深股市現在也還是牛市,但股民這個整體卻是虧損的,因為上市公司給予股民的回報難以抵消股票交易的開支。
3.如果一個牛市使股價偏離了它的投資價值,股民的盈利是虛擬的,且部分股民的盈利都是奠基在他人的虧損基礎上的。在短期牛市中,股市可能造成一種錯覺,即股民人人都是盈利者,其實這種盈利是虛擬的,因為股票的整體價值是以部分股票的成交價來計算的。當一支股票以較高的價格成交時,一些未交易的股票市值都將以成交價來計算,其結果是持有該種股票的股民帳面價值都升高了。如我國上市公司現在大概有70%以上的國家股或法人股未上市流通,一些人士卻經常以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計算國有資產的價值,股價上漲以後就認為國有資產增值了。但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進入流通,由於股票的供給量急劇增加,股票的價格就難以炒到現今股市這種高度。所以股市中的盈利不能以他人的成交價格來計算,而只能以賣出時實現的成交價來計算。另外,當股價脫離其投資價值時,某些股民的盈利是以其它股民的虧損為前提的。如某支股票的每年的稅後利潤為0.1元,現一年期儲蓄利率為10%,故這支股票的理論價格應為1元。當一些股民將其價格狂炒至偏離其投資價值以後,比如說將其價格由1元炒至5元,1元買進 5元賣出的股民盈利了4元,但5元買進的股民卻虧損了4元,因為該支股票的實際收益僅相當於1元的儲蓄存款。所以在股票的炒作中,一般都是後買的回報了先買的,新股民回報了老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