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投資的股票
1. 對於已經普遍高倉位運行數月的私募基金,這種狀態還能持續多久
績優私募或已率先「撤退」!
10月以來大盤震盪上行,私募繼續維持高倉位運行,滿倉和空倉私募佔比都有所增加。根據融智評級研究中心的統計,當前私募平均倉位水平在七成左右,與上月整體保持一致。半倉以上私募佔比90.13%,其中倉位在八成以上的私募佔比50.66%,相比上月有所下降,但滿倉的私募佔比卻繼續上升至31.58%;倉位在五成以下的私募佔比降至不足10%,其中空倉的私募有所增加,佔比1.97%。
10月私募機構倉位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華潤信託
對此,多家私募基金認為,政策催化以及增量資金流入共同推動了本輪醫葯股行情。例如泰暘資產認為,10月初,葯審改革文件發布,市場預期後續新葯和新型醫療器械的審批速度將顯著加快,醫葯板塊的投資情緒開始升溫。隨著行情的演繹,醫葯板塊的投資從消費升級的邏輯向創新葯主題演進。伴隨龍頭股股價疊創新高,市場對制葯板塊的估值體系發生根本性變化,由傳統的PEG估值轉變為PEG+Pipeline估值,整個創新葯品種的估值整體上移。三季度時,整個醫葯股的資金配置已經降低到最近幾年來的低位,隨著醫葯板塊的上漲,增量資金持續流入,最終帶來了本輪醫葯股的整體上漲。
私募還會繼續「喝酒吃葯」嗎?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醫葯股,食品飲料板塊也在10月份表現「搶眼」,龍頭股貴州茅台(677.950,27.88,4.29%)更是自10月以來上漲30.97%,股價實現年內翻倍,漲幅達107.10%。與之同步的是,華潤信託的統計顯示,10月份私募基金除了「吃葯」外,也在繼續「喝酒」——整體小幅加倉了食品飲料板塊。
不過,隨著行情的演繹,市場對於食品飲料、醫葯等大消費板塊的走勢心生疑慮。未來,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未來還會繼續「喝酒吃葯」嗎?
【該不該「吃葯」看法不一】
泰暘資產:預計目前市場加配醫葯股的意願依然強烈。首先,板塊龍頭基本面良好,長邏輯上龍頭股的業績兌現的確定性高,隨著2018年的臨近,估值切換的意願強烈;其次,2017年和2018年初,仿製葯一致性評價結果將會逐步披露,將給制葯子行業帶來新的催化劑。最後,隨著制葯子行業個股估值的提升,其他子行業的龍頭將會有更多的估值吸引力,為後續增量資金提供入場機會。
重陽投資基金經理王明聰、星石投資等:未來醫葯行業將加速實現優勝劣汰,優質醫葯公司成長性會比較好,未來醫葯股的走勢將分化。
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醫葯股估值目前較高,性價比不好,甚至還有風險。
【看好高端消費行情持續】
星石投資:從需求側看,消費升級的大勢仍在進行,年末和年初是傳統消費的旺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存在著明顯的季節效應,導致消費股四季度和一季度的漲幅顯著高於二三季度。從供給側看,我國的消費行業均在進行著供給側的出清,從而導致行業集中度提高,強者恆強。
泰暘資產:隨著居民財富的積累和中高收入人群佔比的提升,消費已經從數量消費升級到品質消費和品牌消費,對高端消費品的需求將進入加速階段。四季度及未來一段時間,在經濟穩健增長及通脹溫和的環境下,看好反映中國產業升級和消費高端化趨勢的部分科技和消費板塊,具體來說,我們看好代表科技的消費電子、人工智慧和互聯網,代表品牌消費品的高端白酒、家電、免稅和酒店,以及醫葯中的創新葯和醫療服務。
【尋找類茅台股票是關鍵】
重陽投資基金經理王明聰:大消費板塊過去表現好確實有基本面邊際向好的因素支撐,但投資者未來在關注這類股票的時要注意市場預期與真實業績的相對高低。
2. 2016一季度十大股東有吉林日升私募基金的股票有哪些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尚未結束,部分上市公司已早早交出了自己一季度的「成績單」。
由於不披露持股情況,知名私募基金公司的持股一直極為神秘,而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十大流通股東的新鮮出爐,部分知名私募的「購物車」也隨之暴露。
萬華化學受青睞
隨著近日萬華化學一季報披露,知名私募重陽投資及淡水泉投資的持股隨之披露。一季度末,淡水泉旗下基金及重陽投資旗下基金均對該股進行了增持。
一季度末,淡水泉投資旗下淡水泉精選1期持有該股2671.76萬股,持股占流通股比為1.24%,與去年四季度末相比,增持了470.65萬股。重陽戰略才智基金持有該股2367.10萬股,持股占流通股比為1.09%,與去年四季度末相比,增持了160.00萬股。此外,淡水泉成長基金1期、投資精英之淡水泉均位列萬華化學十大流通股東,2隻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不足1%,且與去年四季度末相比,持股數量未發生改變。
3月11日,國聯證券發布年報點評,維持對該股「推薦」評級。研報認為:角工業園MDI裝置等轉固增加了財務支出,匯兌損失影響凈利潤。目前公司已經採取措施降低匯率波動對公司盈利的影響。受原油價格暴跌影響PDH產業鏈盈利下滑厲害。8月底公司環氧丙烷及丙烯酸一體化項目試車成功,公司八角工業園 2015年正式投產,但由於原油價格暴跌,丙烯價格失去成本支撐,煤制烯烴和PDH盈利大幅下滑,公司八角項目的盈利受到考驗,目前隨著原油價格的回升,PDH產業鏈盈利有所改善。考慮到目前MDI處於價格低點,未來向上概率大,同時原油價格上漲將帶動PDH盈利回升,維持「推薦」評級。
蝶彩大比例持申科股份
據申科股份一季報顯示,蝶彩資產3隻私募基金持有申科股份並位列其十大流通股東,持股占流通股比合計達5.96%。蝶彩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寶華光證券投資基金、蝶彩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寶英生命健康投資基金、蝶彩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媽祖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這3隻基金,分別持有該股217.00萬股、167.16萬股、111.00萬股。與去年四季度末相比,該私募基金持有該股占流通股比並未出現明顯變化。
該股於2015年9月30日停牌至今。值得注意的是,4月15日,申科股份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6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00萬元至-1000萬元,同比增長20.97%至39.21%,對公司股價構成利空。
除上述持股外,私募基金持股情況「暴露」的還有北京鼎薩投資有限公司旗下鼎薩價值精選2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淡水泉(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淡水泉成長基金1期、上海道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道仁1期基金、上海永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文峰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上海磐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磐灃一期私募投資基金、上海磐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磐灃一期私募投資基金,分別持有長方集團、歌爾聲學、中孚實業、精華制葯、寶通科技和*ST華錦。
3. 上海重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重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3月1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實業投資,資產管理,投資咨詢,財務咨詢(不得從事代理記賬),商務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裘國根
成立時間:2015-03-11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0900070437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海寧路137號7層C座768D室
4. 中國股神排名前十名
一、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二、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四、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五、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5. 私募持股數和持股市值是否有公布
國家隊持股揭秘:10股新入圍 47股獲機構加碼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步伐正在加快,市場關注的國家隊持股動向隨之曝光。統計顯示,截至3月17日,157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國家隊身影(證金、匯金或中證金資管計劃)。
上周末,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的首秀答記者問頗受關注。劉主席就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一一回應,為市場傳遞正能量,其中,當談到中證金會否退出時,明確表示:未來較長時間內,談中證金退出為時尚早。這一表態提振投資者信心,給當下A股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不能完全展示國家隊持股情況,加之部分公司受股東增持或定增影響,導致國家隊被擠出前十名,無法在定期報告中體現。據統計已公布年報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數據,與去年三季末對比,發現宋城演藝、榮安地產、雙星新材等10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首次出現國家隊身影。
比如榮安地產,去年三季末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尚未出現國家隊身影,四季末,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十大流通股東,持有643萬股。除榮安地產外,宋城演藝等其它9股均被匯金持有。
去年末,匯金公司曾發布公告,稱將去年8月受讓自證金公司的股份轉讓給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受此影響,部分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首次出現匯金資管,比如平安銀行,去年三季末,匯金公司位列第六大流通股東,持有1.8億股,而到四季末,匯金資管取代其位置,位列第六大流通股東,仍然持有1.8億股。
市場中,不僅普通投資者關注國家隊持股動向,專業機構投資者同樣緊跟國家隊「步伐」。在目前出現國家隊身影的157家公司中,逾九成公司獲機構布局,其中,四季度機構增持47家公司。
47家公司中,柏堡龍、科迪乳業、天璣科技、大龍地產等15股備受青睞,獲機構增持翻倍。比如大龍地產,四季末,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證金和匯金資管分別持有579萬股和194萬股,與三季末對比,國家隊持股數未變。但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基金持股數大增增長,兩家基金合計持有2200萬股,環比增長450%。
今年以來,大盤延續震盪走勢,上證指數年內累計下跌18%,157隻重倉股平均下跌17%,小幅領先1個百分點。47股中,陽谷華泰、人福醫葯等12股去年盈利且同比增幅超兩成,目前跌幅超過上證指數同期。
私募基金最愛的3隻股票曝光 王亞偉三年獨愛三聚環保
年報是檢驗上市公司業績的最好「窗口」,也是探尋私募大佬行蹤的最佳途徑。截至3月17日,滬深兩市已經有400餘家上市公司披露2015年年度業績報告,66.75%的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增長,接近七成;與此同時,千合資本王亞偉、重陽投資裘國根、淡水泉投資趙軍等明星私募的持股情況逐漸浮出水面。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王亞偉三年獨愛三聚環保,最新持股量已超舉牌線。
王亞偉三年獨愛三聚環保
持股量已超舉牌線
據最新統計,截至3月17日,共有108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出現了私募基金的身影,合計持股市值達209.29億元,與去年三季度相比持股市值增加85.44億元,增幅達68.98%。
市場備受關注的王亞偉,其管理的「對外經貿信託-昀灃」和「北京千石創富-千紙鶴1號」兩只產品雙雙現身三聚環保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列,分別持有三聚環保2750萬股、513.8萬股,分別位列第三大和第九大流通股東,合計持股數占該股流通股比為5.47%,已超過舉牌線。對比去年三季末的情況來看,「對外經貿信託-昀灃」持股未變,而千紙鶴1號則是去年四季度新進。據記者觀察,2013年一季度以來,「對外經貿信託-昀灃」就一直持有三聚環保,持股比例一度高達4.96%接近舉牌線,但在去年三季度股市大幅調整中,王亞偉對三聚環保有所減持。而千紙鶴1號則是從2014年底新進,在2015年二季度末退出前十大流通股東,在去年四季度再度進駐。
從二級市場行情來看,三聚環保近5日累計上漲11.63%,遠遠跑贏大盤3.57%的漲幅;期間主力資金凈流入該股4957.18萬元。
裘國根與趙軍
聯手進駐萬華化學
從私募基金整體持股情況看,新華百貨是私募基金出手重倉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2隻私募基金合計持股市值由20.77億元增至22.10億元;私募基金持股量占該股流通股比例提升2.18個百分點至34.81%。歌爾聲學、萬華化學緊隨其後,私募基金持股市值分別為19.98億元、14.46億元。至此,私募基金最垂愛的3隻股票浮出水面。
私募基金最新重倉的股票中,萬華化學增持規模最大。私募基金增持該股4080.95萬股至8101.89萬股,持股數量實現了倍增;私募基金持該股市值與去年三季度相比增加8.05億元,增幅為125.49%。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大佬重陽投資裘國根與淡水泉投資趙軍聯手進駐萬華化學,成為最大亮點。
具體來看,重陽投資旗下的重陽戰略才智基金,新進萬華化學2207.10萬股,截至去年底持股市值為3.94億元。淡水泉投資旗下有3隻產品持有該股,淡水泉精選1期增持該股100萬股至2201.12萬股,持股市值為3.93億元;投資精英之淡水泉新進該股1773.83萬股,持股市值為3.17億元;淡水泉成長基金1期持該股數量與上期持平,持有該股1919.82萬股,持股市值為3.43億元。
據觀察,萬華化學去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出現雙降,去年實現凈利潤16.10億元,同比下降33.46%,實現營業收入194.92億元,同比下降11.75%。盡管業績有所滑坡,但該公司是我國MDI產品的龍頭企業,其產品廣受業內認可且行業技術壁壘極高。私募基金大佬裘國根與趙軍正是看上了這一點,積極進駐。
裘國根與趙軍的持股榜樣效應已經顯現,近5日該股上漲8.14%,遠遠跑贏大盤3.57%的漲幅;期間資金凈流入萬華化學2.64億元,其中大單凈流入額為8756萬元。
6. 如何查找基金,社保,私募等集中扎堆的股票
據大眾證券報報道,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63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公私募基金機構的調研。從被調研公司來看,擬定增募資17億的廣田股份有機構扎堆前往,其中,公募基金17家,私募機構13家。最顯眼的無疑要數王亞偉掛帥的千合資本,此外,華夏、嘉實、南方、從容投資、星石投資、重陽投資等知名公私募也都榜上有名。
從具體行業來看,電子是機構調研最多的一個行業類別。其中,和而泰接待機構最多,公募有海富通、華寶興業、中郵基金等,私募有滾石投資、普爾投資、巨杉資產等。機構對公司的關心大多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子公司家居在線增資擴股的情況,2、公司與喜臨門、勁嘉股份合作的進展,3、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及互聯網雲平台的運營規劃等。該行業中機構調研較多的公司還有奧拓電子、利亞德、安潔科技等。
其他投資機構調研較多的公司還有醫葯類的翰宇葯業,商業貿易的天虹商場,化工類的雅化集團,計算機的東方網力等。
7. 王亞偉2015年持倉股票行情
目前看汮豐投資的股票持倉情況要等年報,一季報出台之後才能一探究竟
8. 重陽投資裘國根創業經歷
裘國根,1969年4月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加入君安證券。裘國根早年曾在股票和期貨市場雙向狙擊,畢業僅僅一年的裘國根,憑借著「獨立」的性格和對投資的獨特理解,從5萬元起家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元,這個數字在當時已是一筆不菲的財富。曾參與編寫新中國第一部證券辭典《股票債券全書》,曾任《企業融資運作》主編。創建重陽投資公司,任董事長。裘國根在2008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排名328名,2008年財富14.6億人民幣。
裘國根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平水鎮,父親是退伍軍人。1987年,他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投資經濟系。這個熱門的專業並不教證券投資,其課程主要是項目評估、招投標等,中國的國有經濟正在從計劃體制轉軌,這方面需求極大。
1991年,裘國根考進本系研究生,一件影響他至深的事發生了。一入學,老師陸中雲找他組織人寫書,這本書叫《股票債券全書》,計劃300萬字,是經濟研究所的博士吳曉求策劃的,主編金建棟,這時候,上交所和深交所剛剛運營,市場上還沒有同類書籍。
裘國根花了5個月時間,每天泡在圖書館里翻找資料,在沒有電腦和網路的時代,「假期里常常一天寫上八九千字」,一個人完成了近100萬字書稿。盡管是編寫,但自己先要理解這些知識,書的體系構架完備,裘國根由此系統地掌握了證券投資的基本知識。1992年底,裘國根和師兄代表系裡去深圳做項目,第一次聽同學描述了鮮活的股票交易,此時,滬市和深市交易的股票總共不超過50支,但經過寫書,他早已深感興趣。
裘國根的第一份工作卻沒有立即投身證券業。1993年,提前畢業的裘國根被政府背景的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公司錄用,分配到發展部做項目,這在當時令人稱羨。不久,特發和君安證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君安的總裁張國慶愛人才,把他要走了。從響當當的特發到剛成立一年不到的君安,雖然不樂意,但裘國根的投資生涯就這樣從君安自營業務的交易員開始。
畢業時,裘國根懷揣3萬元積蓄,除了那100萬字的稿費,還有些辦班兼課收入,這在當時是筆巨款。他回鄉和高中里就認識的駱奕結了婚,到了深圳,這筆錢已經被他花得只剩1萬余元,在紹興鄉鎮企業當會計的姐姐把3萬多元積蓄交給他打理,這5萬元就是裘國根個人投資的起點。
1993年至1994年,中國股市經歷了大擴容,新股大量發行,指數亦暴漲暴跌。到1995年底,裘國根有了一定積累,決定辭職創業。1996年底,他在深圳注冊了衣馬投資,在熟人圈內接手資產管理業務,公司的名字由他和妻子駱奕的姓拆字而得。
在裘國根的回憶中,中國股市只有兩次行情稱得上大牛市,分別是1996-1997,2006-2007,他幸運地抓住了這兩次機會,財富在其間得到爆發式增長。第一次大牛市,他獲得近20倍增長;其後8年,增長8倍;2006年到現在,他的財富又增長了近20倍。
裘國根總結,投資依靠復合增長,但增長並非均速,機會來了能抓住,沒有機會時能守住,才能在長期取得滿意的復合增長。而在機會來的時候收益幅度十分重要,他認為自己的成功在於沒有隻重視頻率而忽視幅度,10次投資,有些投資者可能贏了9次,但總收益率只有15%,而有些投資者輸了8次,只贏了2次,可能總收益率卻有70%。
兩次牛市中,裘國根都有清晰的思路和主線。首先,判斷什麼是牛市,他認可的經典牛市是「伴隨業績成長的價格上升」,「投資者反復贏利,賺錢示範效應明顯,市場氣勢如虹」。其次,牛市或經濟向好,最終通過投資於公司來實現,落實到在主線中發掘公司。
1996-1997那次,他的主要投資品種是深科技A、四川長虹、深發展A。而2006-2007的那次,他的主線是券商、金融、地產,投資了吉林敖東、長江電力、白雲機場、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其中倉位最重的是萬科A。
在裘國根看來,牛市中獲取超額收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熊市中守好勝果,並在平衡市中獲取正常利潤。但絕大部分投資者很難兩全。兩次牛市之間的8年,裘國根的成績是近30%的年復合增長率,他還做了件重要的事,在2001年注冊了上海一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為上海重陽投資有限公司),把自己的事業中心從深圳遷到上海。
9. 大消費的股票有哪些
在機構前所未有的一致看好中,大消費概念個股正全面崛起!顯然,經濟結構轉型帶來的消費市場巨大增長空間,成為機構青睞大消費概念最重要的因素。 那麼,消費市場的蛋糕究竟能有多大?如果按照國內消費每年17%-18%的速度增長,那麼,預計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規模將在2015年超過日本,並在202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業內人士預計,在迎接大消費板塊崛起的同時,基金的投資重點也將出現由「周期」向「消費」的華麗轉身!密集增持富安娜,一家位於深圳的家紡行業上市公司,翻開其半年報會發現,在短短半年時間內,竟有多達80家機構對該公司進行調研!80家機構,包括華夏、嘉實、博時、廣發、南方、大成、華安、興業等30家基金公司,此外還有正在籌備中的國金通用基金籌備組。除占據半壁江山的基金公司對富安娜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外,重陽投資、武當資產等多家知名私募也紛紛前往調研。此外,還有多家券商、信託和保險機構。對於富安娜的密集調研,僅僅是機構挖掘大消費概念個股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從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來看,機構對於大消費品種的深入挖掘和投資力度可謂不遺餘力!素有「中國寶潔」之稱的上海家化半年報顯示,二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多達8隻基金,且上述8隻基金在二季度全部實施增持策略。零售百貨行業更是各大基金公司扎堆入駐的投資對象。如交銀施羅德二季度重倉「入駐」友好集團,建信基金大舉增持中興商業。此外,醫葯板塊也成為公募基金重點關注對象。上海醫葯、東阿阿膠等個股均被公募基金大手筆增持。嗅覺靈敏的私募基金,也同樣鍾情於生物醫葯個股。從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報來看,目前已有多家私募公司分別潛伏進入了美羅葯業、信邦制葯、精華制葯、康恩貝等醫葯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此外,威遠生化被新價值旗下3隻私募重倉入駐,桂林三金則成為博頤旗下4隻私募「圍獵」的對象。而華神集團則受到了澤熙瑞金和博頤的共同青睞。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披露,部分次新基金建倉標的也浮出水面。大消費概念個股無疑也成為次新基金大力出擊的目標。據不完全統計,5月5日成立的匯添富民營活力基金出現在2隻個股的前10大流通股東之列,分別是國民技術和金陵飯店。中郵核心主題則劍指大消費概念下的益民商業。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成立的新基金首募規模普遍不大,且二季度市場趨勢難辨,業內人士認為,只有安全邊際較高且投資價值較大的個股,次新基金才會大力出擊並提前布局。一致看好消費市場潛在的巨大增長空間,成為機構一致看好大消費概念最重要的原因。那麼,消費市場的蛋糕究竟能有多大?相關數據統計,近些年來國內消費以每年17%-18%的速度增長,超過GDP增速。預計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規模將在2015年超過日本,並在202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如此可以推斷,未來除了新興產業,中國的消費、醫療等關乎國民民生的領域值得重點關注!上海一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表示,看好中長期的消費投資機會,主要源自於經濟結構調整,政策推動下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帶來的消費內生增長。有券商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在政策效應和長期因素的推動下,未來消費需求增長或將超過預期,其主要基於如下幾個方面考慮:第一,消費結構將全面進入工業化消費時代,消費升級將快速展開。第二,我國城鎮化進程逐步加快將為消費市場的拓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第三,增加社保投入,完善保障體系。第四,在結構性減稅的安排上,要更加註重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的調節,通過一系列帶有總體減稅傾向的安排,力圖實現讓低收入群體少繳稅、讓高收入群體多繳稅的目標。第五,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對於提高低收入者的勞動報酬、工資收入有很大作用。事實上,從國際比較看,消費類板塊也在較多的時間表現跑贏大盤,並且具有較好的抗周期性,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機發生以及復甦過程中,消費類板塊市場收益率遠超大盤。業內人士認為,從長期看,國內商業、食品飲料板塊明顯表現好於大盤,表現出較好的抗周期性,兼具市場上漲背景下的進攻性。大摩華鑫基金研究總監袁航認為,大消費的投資機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以服裝零售和食品飲料等為代表的傳統消費行業;二是以醫療保健、傳媒娛樂、旅遊等為代表的服務消費;三是以虛擬消費、電子商務和消費電子等為代表的創新消費。大消費概念也是華安基金經理沈雪峰長期看好的板塊。在其看來,在基數比較低的二、三線城市,二、三線品牌的消費將會有巨大增長。而且從消費屬性來講,這種增長是能夠持續的。據其透露,這也是該公司重點配置的方向。華商領先企業基金經理郭建興也表示,從板塊來看,更看好大消費概念行業,更細化點就是區域性的零售龍頭公司、中低端的食品飲料公司、乳業公司、快速消費品公司等;在戰略新興行業中看好產業發展前景清晰、盈利持續增長的行業;另外,在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新醫改等因素的影響之下,醫葯行業正在慢慢形成一個大的產業,醫葯板塊存在長期的超額收益投資機會。華麗轉身在迎接大消費板塊崛起的同時,基金的投資重點也將出現由「周期」向「消費」的華麗轉身。在摩根士丹利華鑫看來,多年來,中國始終以「出口+投資」為主要經濟增長動力,這就讓中國的股票市場的周期必然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周期基本一致,比如1997年由於亞洲金融危機,我國實體經濟遭受較大困難的時候,由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帶動,創出了2245點的新高,之後隨著投資熱潮的消退,股市連年熊市;2006年起的全球性房地產熱,2009年的全球性投資的拉動,都帶來了爆發性的上漲,但一旦固定資產投資繁榮周期結束,股市必然跌回原點。這也正是為何在過去10年裡,國內經濟獲得了平均每年兩位數的高增長,政府財政收入增長了8倍,房價平均漲了6倍,而上證指數經歷一輪過山車,還在2500點左右,漲幅不到30%。在摩根士丹利華鑫看來,也正是因此,採取周期性交易策略的基金業績遠好於其他投資策略的產品,近10年來業績較好的股票型基金收益大致6倍左右,最好的基金達到了十倍,但是長期投資指數連其一半的收益也不能得到。何為周期性交易策略?簡單地講,就是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等投資類指標上漲的時候多買股票,而且主要購買銀行、金屬等與投資密切相關的資產和資源類股票,當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等投資類指標下降時,少買股票,而且集中投資食品、醫療、零售等與投資無關的消費類股票。現在來看,未來中國投資增速下滑的趨向不可避免,因此又到了關注後者的時候了。上投摩根也認為,通過公布的數據以及政府的政策口徑來看,國家下半年工作重心將主要放在穩定增長擴大內需這一塊。數據增速的下滑反映出經濟正在減速,同時沒有內需的支撐將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這也是政府不願看到的。在其看來,股市震盪向上的趨勢可能會持續,繼續看好在目前通脹背景下具有穩定成長性的股票。保內需是國家的當務之急,大消費類股票仍是目前值得關注的板塊。上述合資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認為,七月以來市場上漲是屬於低估值權重板塊的估值修復行情,而食品飲料、商業零售漲幅居後,這些板塊仍存在補漲的機會。在其看來,就中長期看,擴大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既是客觀經濟增長階段要求,也是政策積極主動調整的方向。城鎮化的推動、社保醫療體系的逐步完善、居民收入增長預期、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等都是推動消費的有利因素。政策在推動家電下鄉、汽車補貼等方面仍然持續,因此繼續看好中長期消費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