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騙投資者買股票造成損失
❶ 什麼是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如何處罰
《刑法》
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或者證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修正案》
五、將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修改為: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❷ 故意欺騙他人買股票造成錢財損失的怎麼辦
我覺得你說的這種情況很難確定對方想要故意欺騙你的,因為到最後做出買股票的決定還是由你自己操作的,無論是他向你提供什麼樣的內部信息,你都可以拒絕接受,但是你沒有這樣做。
❸ 替人買股票損失
1.股市裡面風險太大,不要代買股票,到時候是說不清楚的
2.由於前期沒有任何協議規定,虧損的操作是按照其哥嫂的意思做的,因此虧損由其哥嫂承擔
3.欠條屬於利用暴利威逼的,沒有合法性,即便起訴,法院也是不承認的。
甲的損失其自己承擔,其哥嫂的損失不應由其承擔
❹ 以公司上市為名騙取投資人購買股份 違法嗎
你好,你買的估計是不能交易的Q版,或者創業板股票,而且中國的很多企業在中國是很難上市的,原始股可以轉讓,如果真的是他們公司的原始股可以直接轉給他們公司,你的這個應該只是他們公司為了融資給你的期權吧。
❺ 替人買賣股票損失計算
不必承當風險,只要你證明確實是虧了40%就行了,他逼你寫欠條就不把你當親戚了,你也就不用管他們了。甚至理論上你只要證明那欠條是他們逼你寫的你什麼都不用解釋了,他們給錢你代買沒有證據。
❻ 什麼是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
來源:中金所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是指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刑法》第181條規定:「犯本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❼ 什麼是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是指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管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法律條文
《刑法》
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或者證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修正案》
五、將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修改為: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❽ 有些上市公司弄虛做假,欺騙上市,做假帳,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該怎麼處理
上市公司弄虛做假,欺騙上市,做假帳,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這些事情聽上去好像很嚴重,但是在A股股票市場上卻並非是什麼新鮮事了,該怎麼來處理,早有案例和處理結果,典型如欣泰電氣——無非就是股票被啟動強制退市、設立專項資金賠付補償投資者、參與造假的公司高管等相關人士被罰款、證券市場禁入。
然而實際上參與造假上市、做假賬的人往往最終還是賺到不少了,一方面是在東窗事發之前直接的減持、股權質押變現了不少,另一方面等事情萬一不幸被踢爆之前往往也需要若干年的時間,也為其企業成功融資、借雞生蛋提供了足夠多的資金運轉時間。欺騙上市、做假賬的代價不夠慘重,懵一腳成功了還有很大賺頭,也助長了一些人鋌而走險運作企業上市的舉動,這說到底還是監管不夠完善和處罰不夠嚴格所至。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