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確定票
① 一支股票的價值如何確定
如何確認股票投資價值
------------------------------------
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二十世紀之後,經濟更加發達,一般大企業則越來越依賴
社會大眾的零星資金,僅打算賺取股利以及差價利益,而且對參與企業經營毫無
興趣的中小股東人數越來越多,有與經營分離的色彩隨著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發
展而越來越濃厚。而公司本身逐漸成為獨立自主自立成長的經營體,尤其法律上
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的團體;投資人也逐漸致力於探討股票的特點如何?從經濟的
眼光看,股票作用如何?基礎價值又何在?關於股票價值理論的探討逐漸受到人
的注目。
最初提出股票的價格與價值分離的是美國的帕拉特(S·S·Pratt),他在
1903年出版的《華爾街的動態》(The mork of wall street,1903)一書
中,提出股票價值的經濟本質在於股息請示權其影響因素中,諸如:股息企業收
益、經營者素質以及企業收益能力,其中以前者最為重要,其他的重要因素均屬
影響股息的間接因素。帕拉特認為,在理論上股票價格與真實價值是一致的,但
實際上兩者差異頗大。但他認為兩者差異的現象並不限於股票,其他財產也有這
種情形,只是股票比較特殊而已。因為就價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來決
定,不見得就會與真實價值完全一致。而且,除了形成股票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
真實價值之外,仍有許多其他的影響因素,諸如:這種好壞消息、證券市場結
構、「股市人氣」、投資氣氛等,加上絕大多數對上市公司的生產事業外行的投
資人結合成的各種判斷,帕氏雖然強調證券市場的分析,但其理論尚缺乏「嚴謹
性」,不明確之處頗多。
其後,哈布納(S·S·Hebner) 在《證券市場》(TheStock Market,1934)一
書將帕氏的論點加以補充,哈布納以股票價值和價格的關系作為投資的指針,而
且利用財務分析來把握股票價值,並強調股票標價格和市場因素與金融的關系,
他認為「股票價格傾向與其本質的價值一致」,就長期的股價變化因素而言,與
其本質的價值有關的即為長期預期收益與資本還原率。他認為,「就長期來看,
股票價格的變化,主要是依存於財產價值的變化。」此外,哈布納還致力於證券
分析與證券市場分析的結合。
賀斯物在《股票交易》(The Stack Exchange)一書中,則站在證券市場分
析的立場,除了區別股票的價值與價格之外,再進一步確認股票的本質價值在於
股息,強調股票價格與一般商品價格的根本區別點在於股票價值與市場操作有所
歧異。
與帕拉特同時代的莫迪(J·Moody) 在《華爾街投資的藝術》( The Art Of
Wall Street Investing,1906)一書中,則認為普通股的權利重點不僅僅是領取
股利權利而已,還要看「發行公司負擔其支出,諸如:公司債息、董事、監事酬
勞、利息支出之後的可分配於股息之純收益之多少的大小來看。因為,大部分上
市股票有限公司的收益情況變動幅度大,有時候扣除其他費用之後,企業收益變
成虧損的情形也頗為常見。因此,對於普通股的議決權(參加經營權)與公司資
產價值的的評價,需要加上「投機性」因素。
莫迪更強調上市公司產業別「質」的考慮,當時的兩大產業--鐵路與工業
股票之中,前者富有安定性、發展性,後者具有較大的投機性。即使兩者收益一
致,價格也會有所差別。因此,莫迪的著作中更進一步強調了資本還原率和風險
因素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
探討股票價值本質的,還有戴斯(D·A·Dace)和埃特曼(W·J·
Eiteman)兩人。他倆合著了《股票市場》(StockMarket,1952)一書。在該書
中,作者從歷史,法律的觀點來探討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從法律上規定股東的權
利來把握股票本質。他們指出,股東有三個基本權利:(1)參加公司的經營決
策權;(2)剩餘財產分配權;(3)股利請求權。但是由於現代證券流通市場
的發達,中小股東越來越多,大部分的股東都沒有參與企業經營的打算,而且以
分配剩餘財產目的才購買股票的已絕無僅有。從而,購買股票的目的於領取股
息,而分配股息的多少又取決於企業收益,因此,作者認為,「投資人購買股票
之際,實際上是買進企業現在和將來收益的請求權」。
② 怎麼進行股票投資
這個問題太大了,先講第一步,應該是確定自己的目標,所有人的目標肯定是賺錢,但是期待以什麼節奏賺錢,賺多久錢,人們的差異還是很大的。目前來看,股市中靠譜的盈利模式只有兩個,一個是趨勢投,資是賺階段的錢;一個是價值投資,是賺長期的錢。
所以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個目標,根據目標選擇一種投資模式。
第二步是看書學習,必須看經典作品。
第三步是小規模實驗,用可支配資金的10%來做,熟悉市場,熟悉股票,驗證和建立自己的買賣選股選擇。堅持一段時間。
第四步是找到自己能力的邊界,不要讓資金量超過這個邊界,在能力提升之前,不要盲目擴大資金規模。實在不想錯過機會的話,可以買基金,交給能力更強的人去幫自己管理。
③ 怎樣確定證券組合投資的股票
沒那麼較真 要是寫論文之類的我幫不了你,唯一的方法可以教你賺錢,看新聞聯播,然後要買自己懂的行業的股票,再有送你一句話,「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心理一定要把握好,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現得。 最具體的方法,鍛煉心理素質,你要是有這個心也有這個實力,可以拿些錢去玩老虎機,如果你玩十次贏九次以上或者沒輸,而且不被套住,那麼你的心理素質就達到要求了,這個可能對你有用。
④ 股票投資的正確方式
股票投資理念:
一、投資需要:
1、個人生理需要。作為一個投資者投資股市,是希望通過投資來獲得股息或資本利得收入,以實現私人資本的增值,更好的滿足個人的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用現金購買證券可以防止意外災害或被盜損失,使資本更有保障,也有部分投資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退休後能有安全穩定的收入保障。
3、社交的需要。只要看看證券公司門口有多少人聚在一處對股市高談闊論,在看看形形色色的股市沙龍和股市傳媒就可以知道股票市場很好的滿足了一些人的社交需要,有人戲稱:股市為一大社會安定因素,也就是因為它滿足了許多退休者、下崗和失業者的這方面需要。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在投資需要上表現出投資者是想顯示自己的才能或財富、地位等,從中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
5、自我實現的需要。有的投資者參加股票投資,可以使他參與公司決策,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公司的重要決策,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自我實現。同時投資者投資成功的體驗,也強化了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可以促使投資者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
二、知覺選擇性:
一定時間內,人總是有選擇的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的對象,對他們知道的覺得格外清晰,其它事物則成為背景,這就是知覺選擇性。。在股票市場上,高價股襯托出低價股價位之低,大盤股襯托出小盤股之優,劣質股襯托出績優股之優,而在績優股大幅上揚之後又使人感到劣質股雖劣,但價更便宜,各有所長。
三、股價錯覺:
最為典型的股價錯覺的例子就是:50元一股的股票太貴了?那好,現在來個一分二,美其名曰:十送十,每股變成25元,是不是便宜貨?這就是絕對值的錯覺。再如甲股已下跌了40%,乙股僅跌掉20%,很多人不問原因就認為乙股還是太高,這種屬於相對值錯覺。當然,對於絕對錯覺,現代有效市場理論認為投資者不會被財務上的假象所迷惑,股票拆細後之所以上漲,部分是由於價格降低使股票的流動性上升,以及投資者預期這種行為(拆細)是該公司對未來收益增長有信心的暗示。
四、心理定勢:
心理定勢影響解決問題時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有時有助於問題的解決,而有時會妨礙問題的解決。心理定勢使人的思維模式固定化、單一化和機械化,因此在股市中會影響投資者對行情的隨機判斷,如有的人只會相信聽消息做交易;有的愛按成交量的大小來判斷大勢;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應該說在一些特定的時段內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效用,但在形勢發生重大改變時,仍死守這些則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更為嚴重的是在心理定勢失靈後,會造成心理崩潰。
五、股市情結:
股市中的情結是投資者不能擺脫過去、擺脫自我,過於沉溺於某種心理體驗的產物。大致包括以下幾種情結:
1、遲到情結:某人曾經想到要買某個股票,卻沒有付諸於行動,結果 股市興旺起來,股價大漲,一些人就此沉溺於遲到的懊惱中不能自拔,股價每升一步,就喊一聲「晚了」,而且這種念頭會越來越強烈,這就是不能正確面對市場,面對未來的表現。
2、錯賣情結:與上述情況類似,有的投資者在股價上升了一點點就賣掉了,沒想到股價頭也不回的一路上行,就此耿耿於懷,產生錯賣情結,寧願讓懊惱困住自己,也不願再做調整,好象和市場憋氣。
3、戀股情結:有許多投資者在什麼股票上賺過錢的,就一直對這只股票懷有特殊的好感;相反在什麼股票上吃過苦頭的,又會對這只股票懷有很深的成見;以至當外界形勢發生改變的時候,甚至於績優股變成了績差股,績差股變成績優股,他們也視而不見。
⑤ 股票價格怎麼定,有什麼依據
⑥ 怎麼判斷投資者投資某股票是否合算
只有投資的人自己知道。重要的一點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成本是多少,特別是機會成本。就是說,如果不投資這個股票,他還可以投資來干什麼?這個成本,每個人可能都不一樣,別人只能提提建議,只有自己可以判斷。
⑦ 怎樣選擇合理正確的股票投資方法
1、股票投資撥檔子操作法:指的是投資人在股票價位高的時候賣出所持有的股票,等到價位下降之後,再補回去同種股票,來賺錢一定的差價。具體的操作方法有兩點內容:
一是在行情上漲一段後賣出予以補進的操作;二是在行情下跌的時候,趁價位尚高的時候賣出,等到價位低的是再進行買進操作;
2、心理價位踏准法:指自己認為某種股票應該達到的某個價位——上升到什麼價位,可能下跌的價位是多少,有了這樣的心理價位才能在波動的股市中順勢操作,而具體的操作分為3個方面:①對市場信息、企業效益、供求矛盾、形勢政策等方面進行由表到里的進行科學的分析;②忌諱貪婪的心理,因為貪婪型的投資者的心理價位會隨著股價的上漲而上漲,結果常常被套牢,穩健的投資者達到一定的心理價位之後,就會及時的獲利了結;③總結經驗,合理地修正心理價位,從而在股市實踐中獲得盈利。
3、虧損極限法,就是以准備最大限度的虧損來進行投資的一種方法,操作方法就是假設買技能的股票價格跌幅超過一定的百分比,一般是10%左右,無論後市如何都會立即賣出,這樣可以將虧損控制在自己設定的極限幅度之內,防止股市出現連續暴跌造成的損失;
4、守株待兔法,指的是在多頭市場中可以分散買進幾種不同類型的股票,然後等待上漲,適合不善於使用技術分析方法的散戶,但是在使用中要注意兩點:①要確定是「牛市」、多頭市場才能夠使用;②一旦決心採用這樣的方法,就不要為各種股市流言所左右,以免後市出現大漲而錯過投資機會;
5、以熊搏牛致勝法,在股價下跌已經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後,進行分階段的買進股票,然後靜靜等待新一輪牛市的到來,在日後牛市到來的時候,進行獲利了結;
6、順勢操作法:跟隨市場的慣性,尋找大眾的口味,買進大家都看好的股票,但是必須要早確認股市漲跌的大趨勢,然後才能根據行情的傳遞帶來進行操作;
7、保本投資法,投資前要制定自己的獲利賣出點和停止損失點,當股市上漲到獲利賣出點的時候,不是將所有的股票全部拋光,而是賣出其所謂的保本的部分,也可以說是保護既得的盈利,以不至於將本金虧損掉,在跌勢的時候可以保存實力進行後市的操作。
⑧ 股票投資收益的確認時間
1、對大多數股民來說,股票投資是為了賺取買賣股票的差價。這種收益一般會在成功賣出股票後實現,直接顯示在炒股賬戶上。
2、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對外投資取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取得款項高於股票帳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股權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所擁有的數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