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投資股票占收入比例
❶ 股票投資收入 構成
股票投資收入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
❷ 炒股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這個沒有具體的規定,有的人超過一年就能夠實現財富自由,有的人進行了一年的股票交易,虧光了本金,萬千股民的情況各有不同,無法制定一個統一的標准。而且股票交易的收益跟行情狀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
如果在牛市的行情下,市場的整體趨勢是向上的,股票的價格是往上走的,只要你敢於進場,保持一定的持股耐心,市場中絕大多數人都會獲得一定的收益。那麼這個時候比較收益,自然是越高越好,有的人能獲得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有的人只能獲得一個隨盤收益,所以如果在牛市的趨勢下,如果你獲得隨盤收益,也就是說大盤估值漲30%,你也獲得30%的收益,那麼說明你的收益水平屬於中位數,不算高也不算低。
但如果是在下降通道下,市場的整體趨勢是向下的,大盤股指震盪下挫,個股的價格也是波動頻繁,這個時候如果你能夠保持收益,就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事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市場處於下降通道,保本就是中位數,也就是說你能夠保證本金不虧損,最低你戰勝了市場,50%的人,甚至有的時候會戰勝市場80%的人,如果這個時候你還能夠獲得正收益,比如股指下挫10%,而你的收益達到了10%以上,那麼說明你是高收益。
❸ 個人投資股票債券等時,花費最好占收入的幾成
最好是出自某理論的比例,或者引自某書中的理論;如果能附有著名的什麼理論說明或者寫出來自某書的論點 !!!!
這個比例好像沒有理論依據,依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而定。
我接受培訓時,平安保險一個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例子:說美國具有100萬資產的個人工資收入佔50%,投資收入佔50%;而投資收入中投資股票和債券的比例約80%。
我的建議:個人沒有其他投資能力和需求時,扣除收入中基本生活之需外,可全部投入股票和債券。其中債券比例應該至少佔到60-80%,而股票20-40%.因為股票的風險相對大一些。
❹ 股票的月度收益率是什麼
股票收益率指投資於股票所獲得的收益總額與原始投資額的比率。股票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是因為購買股票所帶來的收益。股票的絕對收益率就是股息,相對收益就是股票收益率。
股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
股票收益率=收益額/原始投資額
其中:收益額=收回投資額+全部股利-(原始投資額+全部傭金+稅款)
當股票未出賣時,收益額即為股利。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等。
1.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又稱獲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現金形式派發的股息或紅利與股票市場價格的比率。
該收益率可用於計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2.股票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股息收入與買賣差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
股票沒有到期日,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短則幾天,長則數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資者在一定的持有期內的全部股利收入和資本利得占投資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但如果要將它與債券收益率、銀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作比較,須注意時間的可比性,即要將持有期收益率轉化為年率。
3.股票持有期回收率
持有期回收率是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現金股利收入與股票賣出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該指標主要反映投資回收情況,如果投資者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或是操作不當,均有可能出現股票賣出價低於買入價,甚至出現持有期收益率為負值的情況,此時,持有期回收率可作為持有期收益率的補充指標,計算投資本金的回收比率。
4.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後,在該股份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或進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況下,股票的市場的市場價格和投資者持股數量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後對股票價格和股票數量作相應調整,以計算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
❺ 有人炒股每月賺十萬,家庭收入的多少比例投資股市合理
有人炒股可以一個月賺10萬塊,甚至是更多,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去投資,股市是一種非常有風險性的投資活動,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應該站在一個恰當的比例,根據每個家庭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劃分的比例也不同。
在美股熔斷三次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大集團的投資者利益都受到了影響,股神巴菲特在這場熔斷之中蒸發了將近100億美元,其他的一些投資者比如說世界首富貝佐斯,亞馬遜的創始人增發的更多,我們國家的很多投資者也是這樣,雖然說只要不市場交易就不算是真正的損失,但是他風險性太高了,沒有專業知識玩不明白的。
❻ 如何規劃個人工資 存款與投資股票的比例
1/3買股票
❼ 總資產中,股票投資佔比多少才合理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理財習慣,都是把所有錢存在余額寶里,資產以萬份收益一塊多的速度緩慢增長。
其實在兩分鍾金融看來,這種投資理財觀念太保守了!就像已逝的謝百三教授曾經講過的,炒股可能會虧損,但不炒股可能窮一輩子。
當然,這里不是鼓勵大家炒股,畢竟兩分鍾金融自己都被套著!只是想說,在家庭總資產中,適當配置一些股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是有必要的。
至於具體配置的合理比例,也是今天要科普的一個實用定律——80定律。它是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占家庭總資產的合理比重,不高於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你今年30歲,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這個風險也是這個年紀能承受的,而到了50歲,則要降到30%。
當然,在實際運用80定律的時候,要活學活用,避免四個誤區。
1、總資產中,如果房產佔了比較高的比例,那麼80定律就未必適合你;
2、不能把定律當真理,死板按照(80減去年齡)進行投資;
3、不顧家庭實際情況,明明可以多投資一些在股市,卻放不開;
4、不要忽視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明明偏好低風險,卻硬著投資要投資股市。
而在兩分鍾金融看來,80定律真正傳達的是年齡與風險投資的關系,年輕時比較激進,要能承受較高風險,而隨著年齡增大,則轉向對本金保值的要求。
❽ 用於炒股的錢占收入多少比例合適
年輕時,把准備為退休後用的錢投資在股票和偏股型基金,預期平均年收益12-18%,50歲時取出,投資債券等穩健理財產品。退休後可以擁有一筆可觀財富。
為此,投入多少取決於自己的收入和儲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