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資金分配模型
『壹』 股票投資方案的模型或案例
只有券商自營盤或基金等超大資金才用模型並據此建立自動交易系統,他們的自動交易系統也是建立在股指期貨的基礎之上,和股票進行對沖,以免股票因為突發事件大起大落出現大的虧損。最說明問題的案例就是光大證券的烏龍手,據說是一個打掃衛生的"臨時工"擦了一下操盤手的鍵盤,一下子把農行拉到漲停。觸發其他超級機構的自動交易系統一起動作,大量買入銀行股,讓大盤一度接近漲停。
『貳』 濱海投資公司的一名投資顧問想要開發一個用於分配投資基金的模型,公司有以下4種投資選擇:股票、債券、共
這是數模裡面的題目。答案如下:
股票:40.9%;風險:14.5%;基金:14.5%;現金:30%。年收益:5.4%
股票:0%;風險:36%;基金:36%;現金:28%。年收益:2.52%
股票:75%;風險:0%;基金:15%;現金:0%。年收益:8.2%
是
『叄』 如果投資一萬塊到股票市場,資金如何分配
建議你6000元購買股票,4000元暫時不動,如果下跌就補倉,如果上漲就做T+0操作。
『肆』 我想請問下炒股票投入的資金怎麼分配要好一點
資金少最好不要買的股票種類過多,選一兩只買進,不要買同一板塊的股票(要理解分籃子裝雞蛋的道理)。切記多看少動,減少不必要的交易費
『伍』 請問股票指數基金投資組合分配比例是怎麼計算出的基金新人
是按你投資債券基金(或股票基金)占總投資的比例來算的。比如你拿出10萬購買基金,其中3萬買債券基金,7萬買股票基金,那麼投資比例就是「30%的債券指數基金和70%的股票指數基金」。
基金按投資風險大小共分為四種,貨幣性、債券型、混合型、股票型,這四種基金的風險是依次增大的,收益與風險一般是成正比。也就是貨幣基金風險最小,收益也最小。股票基金風險最大,收益也最大。按你說的「30%的債券指數基金和70%的股票指數基金」投資比例來看,股票基金比例偏高,風險很高,適合穩健型或成長型基民。
『陸』 著名的橋水基金採用何種投資模型
橋水基金管理公司(Bridge water)由Ray Dalio在1975年創建,是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橋水的全天候基金(Bridewater All Weather Fund)是該公司的主要基金產品之一,截止2016年年中該基金大約管理600億美元左右的資產規模。
全天候策略的目的是向投資者提供一套旱澇保收的投資方法,不管是經濟處於擴張,收縮或者蕭條的不同周期,該策略都能給予投資者不錯的回報。全天候策略基於Ray Dalio自己提出來的理論基礎,叫做Risk Parity(風險平價)。風險平價的意思是在資產配置中包括不同的資產(比如股票,債券,黃金等),並保持這些資產被分配到的風險保持均衡。
根據橋水公司公布的對於全天候策略的解釋的文件顯示,全天候策略將基金面臨的風險分為四大類:經濟增長,通脹,經濟萎縮,通縮。為了應對這些不同經濟周期的風險,該策略配置了不同類型的資產,每個資產受到的風險配重為1/4。比如為了應對通脹風險,該投資組合需要持有防通脹債券,大宗商品和發展中國家債券。
注意這里指的1/4不是這些資產的市值配重,而是他們的風險配重。由於股票的波動率比較高(風險比較大),而債券的波動率比較低(風險比較低)。那麼在全天候策略中,為了平衡股票和債券之間的風險差異,在配置中我們需要極大的增加債券的配重。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全天候策略並不是嚴格全天候的。舉個例子來說,橋水全天候在2013年的回報是負3.9%,而同年美國股票的回報為+30%左右,巴克萊全球債券指數回報為負2%左右。也就是說,在2013年,無論和債券比,還是和股票比,橋水全天候的回報都更加糟糕。
橋水基金推出的全天候策略,其投資的門檻是比較高的。由於橋水是對沖基金,因此只有高凈值個人投資者才有資格購買他們的基金。而由於橋水的規模非常大,一般只對大型機構或者投資額度非常高的超高凈值個人投資者開放,這也導致很多普通投資散戶無法購買到全天候策略基金。因此很多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是:橋水的全天候配置策略能否復制?
當然,橋水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有非常雄厚的資金和人才資源,因此想要完全復制其旗艦產品,全天候基金是不可能的。一家好的基金,其優勢不光在於他們開發出來的過去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其不斷創新的能力。如果投資者去購買全天候基金,看重的可能並不只是他們過去的業績,而是他們持續創新,改進產品的能力。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被對沖基金投資門檻排除在外的投資者來說,依照上面提到的資產組合方式,通過指數基金ETF來設計一個簡單的全球資產配置組合,也能達到接近橋水全天候基金的回報和風險,那麼這樣的投資組合就能夠給一些投資者帶來價值。最重要的是,要達成這些投資組合並不那麼復雜,有一些金融知識的朋友甚至可以自己動手DIY。為自己建立一個度身定做的全天候資產配置策略,這難道不是一件很酷的事么?
『柒』 運用投資組合知識建立模型,解決如何分配資產使風險最小
投資「一分法」——適合於貧困家庭。選擇現金、儲蓄和債券作為投資工具。
投資「二分法」——低收入者。選擇現金、儲蓄、債券作為投資工具,再適當考慮購買少量保險。
投資「三分法」——適合於收入不高但穩定者。可選擇55%的現金及儲蓄或債券,40%的房地產,5%的保險。
投資「四分法」——適合於收入較高,但風險意識較弱、缺乏專門知識與業余時間者。其投資組合為:40%的現金、儲蓄或債券,35%的房地產,5%的保險,20%的投資基金。
投資」五分法「——適合於財力雄厚者。其投資比例為:現金、儲蓄或債券30%,房地產25%,保險5%,投資基金20%,股票、期貨20%。
『捌』 股票如何做資金流模型
在市場中,經常存在交易性機會,這是指股價在短期內可能受到某些消息的影響,或者某些市場內在因素的改變從而產生劇烈波動帶來的價差投資機會。其中,一個典型的交易性策略就是資金流模型,該模型使用資金流流向來判斷股票在未來一段時間的漲跌情況,如果是資金流入的股票,則股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將可能會上漲;如果是資金流出的股票,則股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下跌,那麼,根據資金流向就可以構建相應的投資策略。
基本概念資金流是一種反映股票供求關系的指標。傳統的量價無法區分市場微觀結構中的流動性和私有信息對股價的影響,而根據委託測算的資金流,能夠有效地觀察微觀市場交易者的真實意圖及對股價造成的影響。資金流定義如下:證券價格在約定的時間段中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證券價格在約定的時間段中下跌時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若證券價格在約定的時間段前後沒有發生變化,則這段時間中的成交額不計入資金流量。策略模型1.逆向選擇理論在非強勢有效的A股市場,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機構投資者與散戶投資者在對同一信息的評估能力上存在差異。在大部分情況下,散戶投資者缺乏專業的投資能力和精力,那麼根據「搭便車」理論,希望藉助機構投資者對股價的判斷進行投資。一旦機構投資者率先對潛在市場信息做出反應,羊群效應的散戶投資者則追漲殺跌,往往導致在很多情況下市場對潛在信息反應過度。這樣根據逆向選擇理論,能夠准確評估信息價值的投資者便會對反應過度的股價做出交易,買入低估的、賣出高估的股票,從而糾正這種信息反應過度行為。根據市場對潛在信息反應過度的結論及市場投資者的行為特徵,可以採取逆向選擇模型理論來構建選股模型,即賣出前期資金流入、價格上漲的股票,買入前期資金流出、價格下跌的股票。按照這個思路,對一些指標參數進行回測分析,可以得到穩定的選股模型。2.策略模型根據資金流各種指標的特點,在選股模型中採用比較簡單的方法,即以指標排序打分的方式來篩選股票。首先通過對各個資金流指標進行排序打分,然後將股票對各個指標的得分進行求和,最後以總得分值大小來篩選股票,具體步驟如下:(1)確定待選股票池。在選擇組合構建時,剔除上市不滿一個月的股票,剔除調倉期漲跌停及停牌的股票,防止因漲/跌停無法交易。剔除信息含量小於10%的股票,因為這部分股票信號不明顯,無法取得有效信息。(2)構建股票組合。①指標打分:首先將待選股票池中的股票按照資金流指標進行排序,然後採用百分制整數打分法進行指標打分,即以股票在各個指標中所處位置的百分數作為股票對於該指標的得分,前1%得分為1,依次遞減,最後1%得分為100。②求和排序:將股票相對於各個指標的得分進行求和,將和值從小到大排序,進行分組比較;另外,選擇排名靠前的N只股票構建組合。③股票權重:採用等量權重。(3)組合定期調整,調整時間從1到3個月不等。持有到期後,利用更新後的指標數據重新確定待選股票池,重復步驟(2)打分求和過程,並將股票按照指標得分從小到大排序,將原來分組中跌出組合的股票剔除,調進新的股票,同時將新組合內樣本股的權重調整到相等。(4)統計檢驗。分別計算各組合的收益率情況,考察組合的效果。
『玖』 12.05萬元的資金如何分配投資(從四個角度:儲蓄、股票、債券、保險)
首先看這筆錢是不是您的閑錢,如果是就可以來做一些投資了,
股票、債券是進取型投資,儲蓄、保險是保守型投資,如果你風險承受能力較好,則可以60%做進取型,40%做保守型,進取型風險高,收益也高,保守型風險低,收益也低,看你追求的是收益呢還是穩健,但總的來說,拿3—6個月的月收入來做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是必須的,拿10%—15%做保險保障是免除後顧之憂,其他的部分看個人愛好和個人追求的目標以及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