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是一名股票投資愛好者
1. 李某訴蔡某股票凍結損害賠償案
個人作為價值投資者,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回答一下。
首先,價值投資肯定不能只看分紅,但更不能不看分紅。事實上,分紅對投資者而言意義十分重大。
1、分紅其實是股票回報投資者的初衷
大家知道,股票是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時才出現的。大航海時代,每條船出去後,都有很大的風險,當熱如果安全回來,回報率也很高。如果以債券的方式給船的經營提供資金,經營者負擔過重,所以股權融資更加適合。經營者負擔小,而投資者作為股東變相地承擔經營的風險,當然也可以完整地承接經營收益。
注意,當時的股東們的目標就是獲取分紅,而不是依靠股票的波動獲取收益。至於有公開市場用於交易股票,那都是後話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果沒有分紅,股票的投資價值根本無從談起。這是我們需要關注分紅的原點,也是股票獲得收益的最終歸宿。
2、分紅是投資者整體能獲得收益的(幾乎)唯一途徑
耶魯大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在介紹股票時也有這樣的論斷——
投資股票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分紅。
我們將所有投資者視為一個整體,那麼大家共同投資股票最終能賺什麼錢呢?基本只有來源於分紅。
你所謂的低買高賣,無非是換個人接盤罷了。唯有分紅,才是落袋為安,是全體投資者從股市中抽得走的收益。
3、分紅是企業證明自己良好運營的一個有效手段
企業的利潤,是真金白銀的利潤,還只是財報上通過會計手段做賬出來的一個數字而已,通過分紅是可以直接證明的。
被巴菲特譽為西海岸哲學家的芒格曾說過:「世界上有兩種生意,第一種可以每年賺12%的收益,然後年末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潤;第二種也可以每年賺12%,但是你不得不把賺來的錢重新投資,然後你指著所有的廠房設備對股東們說:這就是你們的利潤。我恨第二種生意。」
4、分紅是投資者的定心丸,也是股價的維穩器。
熊市的時候,作為一名普通投資者,你會慌嗎?大部分人是會的,包括我。但分紅可以幫我們少慌一些。
假如你每年都能收到穩定的現金分紅,股價跌了,又何妨?好比你花100元買了張每年分紅5元的債券(相當於利率5%),現在它價格跌到50元(相當於利率10%),難道你就會賣了嗎?可能反而會更堅定信心吧。
時刻謹記「投資最終是為了獲得分紅」還是重要且必要的,至少可以幫我們篩選企業、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陷阱。
最後,如果大家有機會投資一些實業,或者用於收租的房子,可能更能體會到分紅的意義。或者現實中你投錢給朋友做生意,如果他不分紅,可能會覺得他在耍流氓,憂心忡忡。所謂價值投資,從投錢給朋友做生意的角度想想,大家獲取會豁然開朗。
2. 如果你發現高層管理人員在投資本公司股票是會獲取比較高的收益。這是否違背了弱有效市場假說
不是,因為他所獲得的盈利並不是來自過去股價和交易數據的分析
3. 證券公司的客戶經理向客戶推薦買入股票是否違法按照他推薦的股票買入投資失敗是否可以向該證券公司索賠
朋友
第一,如果他給你推薦股票的時候直接使用「買入」一詞的話是絕對不允許的,證監會嚴令禁止的。就算有咨詢資格也不行。你看那些證券研究機構都不允許直接唆使客戶買入某股票。一般按照推薦評級。
第二,如果他使用的是「推薦」或者「關注」這些模擬兩可的詞語的話,最多受到公司內部的責罰或者是行業規則處理。
第三,你想要賠錢的話,肯定要走法律途徑進行索賠。因此你必須具備確鑿的證據,也就是直接用「買入」提示。不過勝算比較低。如果他是直接操作你的賬戶的話,那麼就好索賠了。
第四,你最好和他私下商量一下補救方案,爭取和解。他也怕鬧到證監局去,如果事實成了受到的處罰是相當嚴重的,可能斷送職業生涯。因此你有很大的周旋空間
4. 證券投資的兩道計算題,要計算過程以及答案,謝謝。。
1、由於股票下跌到25元,即買入股票成本為25元,持有期權成本為5元,行權總成本為30元,以35元的執行價格賣出股票每股可獲利5元(35-25-5)利500元。所以應該執行期權。
2、執行價格為25元,也就是說投資者可以以25元價格買入股票么人不管以後股票價格漲到多少,期權費為3元,行權成本為28元,獲得股票後再以30(30-25-2),每股可以獲利2元,總計可以獲利200元。所以應該行權。
5. 河南一男子炒股虧損20萬,為還債,他製造車禍殺妻騙保,結果怎樣
2018年的一個深夜,河南省洛陽市下溝村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SUV與一輛大型卡車追尾,汽車零部件散落在地上。交警趕到後,首先詢問了卡車司機。
司機說他一直攜帶60噸煤到附近的一個發電廠,但不得不排隊等待,所以他暫時把車停到路邊,所以他睡著了,他沒有受傷,目前尚不清楚當汽車追尾。
相比之下,後面的車就慘多了。白色越野車的右側前部撞上了卡車的左側後部。當時坐在乘客座位上的一名40多歲的婦女因傷勢過重當場死亡,而司機則爬下車,坐在路邊流淚。經交警調查得知,肇事司機叫李青,死者是他的妻子趙小姐,但由於過度悲傷,李青不想再多說話。
隨後,警方根據李某的車牌號找到了他三個月來的行車軌跡,發現他從不系安全帶,即使在高速公路上也不系安全帶。奇怪的是,事發前幾天晚上,李青帶趙小姐出門,選擇一些偏遠的國道,每次都繫上安全帶。
警方隨後詢問了當晚的目擊者馬馬,馬馬證實,事故發生後,他看到司機系了安全帶,但副駕駛沒有系安全帶。
一場看似簡單的車禍卻出現了很多疑問,警方懷疑,這可能是一起人為的車禍。調查人員隨後對李某展開了進一步調查。
經過調查,李青曾在當地一家工廠做銷售,每月收入2000元。但是,由於工廠的利潤不好,李青已經一年多沒有發工資了。此外,李青名下有7張信用卡,到案發時仍有27萬多張未能歸還,而那輛白色越野車也是貸款購買的,所以看來李青是很缺錢的。
至於他為什麼欠這么多錢,李解釋道:
「因為缺錢,我辦了信用卡套用了20萬,合夥炒股,想多賺些錢,結果行情不好,全賠了。」
一個丈夫僅僅因為缺錢就殺了他的妻子,這似乎太牽強了。為了得到更多的線索,調查人員開始調查李青和趙的關系。
調查發現,趙李在2009年結婚,但他們在2014年經歷了一個假離婚為了買一棟房子。
然而,離婚幾個月後,李青對妻子趙家的態度變得非常冷淡。他經常出得早,回來得晚,有時甚至是好幾天,當他出去的時候,家人都不知道該做什麼。
但隨著調查的深入,調查人員終於弄清楚了李某通宵不歸的原因:他作弊了。
事實證明,在2015年初,李青經常聯系江蘇南京一位姓蔣的女士的手機號碼,幾乎每天一次。李彥宏並沒有對姜瑜諱莫如深,他承認自己在與趙薇離婚期間與姜瑜有過一段婚外情,但那隻是一時沖動,並不是真正的戀情。
對於這一觀點,姜某有另一種觀點。2013年早些時候告訴調查人員,在洛陽鋼鐵銷售工作,通過網上聊天,知道李青雙方幾次接觸下來都覺得對方好,然後成為情人關系,感情,經過進一步變暖李青,得到一個結婚證書,成為丈夫和妻子,同年6月,李為qing-sheng早些時候一個女兒。
然而,對於李青的婚外戀,趙女士並不知道,也不知道對方有孩子。在姜浩這邊,孩子的出生並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多少歡樂。原來,李青已經「離婚不離開家」,雖然與趙女士離婚了,但他還是和趙女士住在一起,這讓姜浩忍無可忍,爭吵是不可避免的。
李清是出於感情才殺趙小姐的嗎?但江的下一句話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蔣對調查人員說:
「2015年夏天,我想讓他給我錢買房子。李青說他沒有錢。但後來我發現他其實有錢買保險,還買了幾本,我就罵他瘋了。」
為什麼一個預算緊張的人會買保險?這讓調查人員非常困惑。他們去保險公司檢查情況,發現李青不僅給自己買了保險,還從兩家公司花7934元給趙某買了兩份意外傷害保險,都讓李青受益。
兩份保險合同都規定,如果趙某在乘車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李青將獲得400萬元的賠償。然而,警方調查顯示,受害者趙某不會開車,而在趙某死後的第二天,李某就詢問了保險索賠問題。一個剛剛失去情人的丈夫怎麼會急著要求賠償呢?
種種跡象表明,這不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丈夫李青已成為重大犯罪嫌疑人。很快,警察逮捕了李青,而李青看到事情已被曝光,便交待了真相。
原來,自從李清和姜某見面以來,兩家雙方的開銷都特別大,他們的積蓄幾乎都用光了。眼看日子越過越窘迫,他想到投資股票一夜暴富,沒想到市場不好,借的信用卡20萬也很快就丟了。
此時的李清,已經走到了路的盡頭,高債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正當他不知所措之際,李青得知保險有那樣的危險之處,於是一股邪念在心中萌芽。
事實上,事件發生前幾天,李青已經計劃一場車禍和殺死趙,所以他每晚都會找各種借口趙出,但是沒有合適的機會,直到10月30日晚上,他看到一輛大卡車停在路邊,直接實施犯罪計劃。
在趙某去世的那一刻,李青突然感到非常後悔,當交警趕到的時候,他哭了。但是沒有後悔這回事,李清將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
6. 證券公司的客戶經理向客戶推薦買入股票是否違法按照他推薦的股票買入投資失敗是否可以向該證券公司索賠
推薦股票的這個問題呢 是你自己把握的,你賺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分給客戶經理一點呢?
7. 股票投資決策分析
這位董事的觀點不正確5.假如你是一個投資者,你是否願意購買該公司的股票?不願意,本身股票就是存在風險的,在風險中尋求收益,一定要求穩,不能存在僥幸心理,不能一心要求高收益,盲目的投入,要在有把握的基礎上跟進投資,求取收益。我是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我不會購買該家公司的股票
8. 股票投資學題目
第一題是:D.某隻股票的價格連續3個交易日達到漲幅限制或跌幅限制。。。只有股票連續三交易日達漲跌10%限制,才算是異常。
第二題是:B.港幣。。上海的B股是美元。
第三題是:D.權證 。。。權證不僅是今買可以今賣,而且,還沒有漲跌限制的。
第四題是:C.可轉換債券
第五題是:D.一般為1手 。。如果是買必須是一手倍數。也就是100股的倍數。但賣股可以賣幾十股的。
9.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八章第八十八條第三。買賣股票或者進行其他證券投資的要給予處分。是什麼意思
不是,有條件的主要指從事金融證券相關工作的人以及能獲取內幕消息的人,不是所有都不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