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投資股票收入
㈠ 股票投資收入要不要交個人所得稅
按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股票等金融證券投資收益,免徵個人所得稅。
㈡ 炒股一年收益多少算高手
1、每個股民都有自己的判斷標准,有的股民認為一年賺幾百萬就叫高手了,但也有的股民認為至少要賺幾千萬才叫高手。所以這個問題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是因人而異的。
2、炒股收益,也就是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對外投資取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取得款項高於股票帳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股權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所擁有的數額等。
㈢ 有人炒股每月賺十萬,家庭收入的多少比例投資股市合理
有人炒股可以一個月賺10萬塊,甚至是更多,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去投資,股市是一種非常有風險性的投資活動,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應該站在一個恰當的比例,根據每個家庭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劃分的比例也不同。
在美股熔斷三次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大集團的投資者利益都受到了影響,股神巴菲特在這場熔斷之中蒸發了將近100億美元,其他的一些投資者比如說世界首富貝佐斯,亞馬遜的創始人增發的更多,我們國家的很多投資者也是這樣,雖然說只要不市場交易就不算是真正的損失,但是他風險性太高了,沒有專業知識玩不明白的。
㈣ 股票投資收益算不算收入
您好,個人的股票收入不計入個人收入,目前這個政策不會改變,所以您不必計算這方面的情況。
㈤ 個人投資股票債券等時,花費最好占收入的幾成
最好是出自某理論的比例,或者引自某書中的理論;如果能附有著名的什麼理論說明或者寫出來自某書的論點 !!!!
這個比例好像沒有理論依據,依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而定。
我接受培訓時,平安保險一個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例子:說美國具有100萬資產的個人工資收入佔50%,投資收入佔50%;而投資收入中投資股票和債券的比例約80%。
我的建議:個人沒有其他投資能力和需求時,扣除收入中基本生活之需外,可全部投入股票和債券。其中債券比例應該至少佔到60-80%,而股票20-40%.因為股票的風險相對大一些。
㈥ 請問個人投資股票後收益稅收和公司投資股票後收益稅收有什麼區別
為了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公司代為投資人繳納個人所得稅10%。
(而投資在非上市公司的紅利稅為20%)
投資股票時有一筆交易金額0.1%的印花稅,在賣出時繳納。
補充,單位的證券賬戶投資上市公司獲得的紅利(上市公司不代為繳納所得稅)和交易利潤由單位繳納所得稅。比如100萬交易價差,單位入賬後要繳納25%的所得稅,個人不用繳納了。所以我經常對單位投資者,說不要急於把證券交易利潤轉入單位。
㈦ 關於股票投資收益個人所得稅
國內炒股盈利暫不徵收個稅,不過前段時間說的「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要是炒股盈利超過12萬的要申報。
好像美國要交,不過沒找到確切答案,但是我知道美國有句話叫"世上有兩件事你逃不過:一件是死亡,另一件就是繳稅",在美國幾乎每分錢都要交稅
㈧ 個人投資境內上市公司股票,轉讓收入交哪些稅
轉讓股票,這是轉讓金融商品,對於企業來講,按金融保險業計算繳納營業稅,計稅依據是賣出原價減買入原價的余額,對於個人轉讓股票暫免徵營業稅。
股權轉讓和股息紅利不是營業稅的征稅范圍,不徵收營業稅。
取得的股票股利,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照「股息、紅利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如果分得的該股息屬於境內上市公司的,自2005年6月13日起暫減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即實際執行稅率為10%,如果屬於非上市公司或境外公司的,按照稅率20%徵收;
新增內容:2013年1月1日以後,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暫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前款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持股期限是指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上市公司股票之日至轉讓交割該股票之日前一日的持有時間。
轉讓股票,轉讓境內上市公司的股票,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轉讓非上市或境外股票,按照「財產轉讓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相關文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
財稅[2009]167號
為進一步完善股權分置改革後的相關制度,發揮稅收對高收入者的調節作用,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准,現就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以下簡稱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本通知所稱限售股,包括:
1.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股票復牌日之前股東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復牌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下統稱股改限售股);
2.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下統稱新股限售股);
3.財政部、稅務總局、法制辦和證監會共同確定的其他限售股。
三、個人轉讓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轉讓收入,減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即:
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稅費)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20%
本通知所稱的限售股轉讓收入,是指轉讓限售股股票實際取得的收入。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買入時的買入價及按照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合理稅費,是指轉讓限售股過程中發生的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與交易相關的稅費。
如果納稅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的,不能准確計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一律按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稅費。
四、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限售股持有者為納稅義務人,以個人股東開戶的證券機構為扣繳義務人。限售股個人所得稅由證券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
五、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採取證券機構預扣預繳、納稅人自行申報清算和證券機構直接扣繳相結合的方式徵收。證券機構預扣預繳的稅款,於次月7日內以納稅保證金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繳納。主管稅務機關在收取納稅保證金時,應向證券機構開具《中華人民共和國納稅保證金收據》,並納入專戶存儲。
根據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情況,對不同階段形成的限售股,採取不同的徵收管理辦法。
(一)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前形成的限售股,證券機構按照股改限售股股改復牌日收盤價,或新股限售股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轉讓收入,按照計算出的轉讓收入的15%確定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稅費,以轉讓收入減去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余額,適用20%稅率,計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
納稅人按照實際轉讓收入與實際成本計算出的應納稅額,與證券機構預扣預繳稅額有差異的,納稅人應自證券機構代扣並解繳稅款的次月1日起3個月內,持加蓋證券機構印章的交易記錄和相關完整、真實憑證,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清算申報並辦理清算事宜。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後,按照重新計算的應納稅額,辦理退(補)稅手續。納稅人在規定期限內未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清算事宜的,稅務機關不再辦理清算事宜,已預扣預繳的稅款從納稅保證金賬戶全額繳入國庫。
(二)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後新上市公司的限售股,按照證券機構事先植入結算系統的限售股成本原值和發生的合理稅費,以實際轉讓收入減去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余額,適用20%稅率,計算直接扣繳個人所得稅額。
六、納稅人同時持有限售股及該股流通股的,其股票轉讓所得,按照限售股優先原則,即:轉讓股票視同為先轉讓限售股,按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七、證券機構等應積極配合稅務機關做好各項徵收管理工作,並於每月15日前,將上月限售股減持的有關信息傳遞至主管稅務機關。限售股減持信息包括:股東姓名、公民身份號碼、開戶證券公司名稱及地址、限售股股票代碼、本期減持股數及減持取得的收入總額。證券機構有義務向納稅人提供加蓋印章的限售股交易記錄。
八、對個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
九、財政、稅務、證監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通力合作,切實做好政策實施的各項工作。
請遵照執行。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㈨ 個人投資者究竟如何在股市賺錢
賺錢技巧:
股民大眾是盲從的,因此應在別人買進時賣出,在別人賣出時買進。
放長線鉤大魚,好酒放得愈久愈香。
以投資的眼光計算股票,以投機的技巧保障利益。
買股票如學游泳,不在江河之中沉浮幾次,什麼也學不會。
天天都去股市的人,不比市場外的投資者賺錢。
專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藏家。
股市無常勝將軍。
賺到手就存起來,等於把利潤的一半鎖進保險箱。
分次買,不賠錢;一次買,多賠錢。
在行情跳空開盤時應立即買進或賣出。
許多股民時常隨市場大勢搶出搶進,沒有自己的投資主張,而造成無謂的損失。
初入股市的新手,最好從事長期投資,並選擇稅後利潤高,流通性好的熱門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