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票投資哲學
1. 股票投資哲學的書有哪些
哲學講究大道至簡!股界第一權威是世界股神巴菲特!安全邊際理論是其正確的股票投資理論了!他有效利用了宇宙中最偉大的力量——時間!人性中最偉大的力量——意志!能量累積最強力的方法——乘方!巴菲特先生以頑強的生命意志保證了資金在正確的安全邊際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持久而強力的累積!有別人寫巴菲特的書,但至今還沒有巴菲特自己出的書!其老師格雷厄姆有書《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
2.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什麼
股神巴菲特的十大投資理念
股神巴菲特的十大投資理念
1、找到傑出的公司
巴菲特的第一個投資原則是「找到傑出的公司」。這個原則基於這樣一個常識,即一個經營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賴的公司,它的內在價值一定會顯現在股價上。
所以投資者的任務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在無數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優秀的公司和優秀的管理者。
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來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2、少就是多
巴菲特的第二個投資原則是「少就是多」。他的理由同樣是基於一個常識:買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購入一些你對其一無所知的企業。通常你對企業了解越多,你對一家企業關注越深,你的風險越低,收益就越好。
他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巴菲特採用集中投資的策略,重倉持有少量股票。
3、把大賭注壓在高概率事件上
巴菲特的第三個原則是「把大賭注壓在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說,當你堅信遇到大好機會時,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大舉投資。這也同樣基於一個常識:當一個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時,你投入越多,回報越大。
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隻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
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隻股票佔了投資總量的90%。
4、要有耐心
巴菲特的第四個原則是「要有耐心」,就是說: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他有一個說法,就是少於4年的投資都是傻子的投資,因為企業的價值通常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充分體現,你能賺到的一點錢也通常被銀行和稅務瓜分。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
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佔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的現金。
5、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
巴菲特的第五個原則是「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他的理論是:既然一個企業有內在價值,他就一定會體現出來,問題僅僅是時間。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預測出什麼時間會有什麼樣的股價。
事實上,巴菲特從來不相信所謂的預測,他唯一相信的是,也是我們能夠把握的是對企業的了解。
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也就是對公司的未來有著絕對的信心。
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6、穩中求勝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首要之處是:記住股市大崩潰。就是說,要以穩健的策略投資,確保自己資金不受損失,並且要永遠記住這一點。其次,讓自己資金以中等速度增長。
巴菲特投資目標都是具有中等增長潛力的企業,並且這些企業被認為會持續增長。投資股市時,為自己頂下合理的長期平均收益率是成功的基礎。
巴菲特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他對自己要求並不過,只要他每年擊敗道·瓊斯指數5個百分點足以。
對那些一心想馬上做大的人,巴菲特提醒:「如果你是投資家,你會考慮你的資產——即你的企業會怎樣。如果你是投機家,你主要預測價格會怎樣而不關心企業。」
同樣,一個「企業家」會埋頭打造自己的企業,而一個「商人」則更關注企業的價格。
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老老實實做「企業家」,成功的概率要比一個包裝、買賣企業的「商人」更大。
7、簡單、傳統、容易
在別人眼裡,股市是個風險之地,但在巴菲特看來,股市沒有風險。
「我很重視確定性,如果你這樣做了,風險因素對你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股市並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
巴菲特還說:「投資的決定可用六個字概括,即簡單、傳統、容易。」
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傳統資源壟斷型企業佔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8、永遠不許失敗
巴菲特說投資的原則其實很簡單,第一條,不許失敗;第二條,永遠記住第一條。
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則很難回到起點。
9、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
巴菲特引用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這句諺語,再次闡述了他的投資理念。在他看來,黃金白銀最實際,把錢押在高風險的公司上,不過是一廂情願的發財夢。
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10、不迷信華爾街,不聽信謠言
巴菲特不迷信華爾街,不聽信謠言。他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他只選擇那些在某一行業長期占據統治地位、技術上很難被人剽竊並有過良好盈利記錄的企業。至於那些今天不知道明天怎麼樣的公司,巴菲特總是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開他們。
3. 究竟是怎樣的投資哲學體系,讓芒格成為巴菲特背後的「
被譽為股神,他的投資哲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招式一: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當很多投資者認為「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時候,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因為他覺得: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少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多的要高,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股神」尚且認為自己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很多的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更何況是普通投資者呢? 招式二: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也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覺得不投資就難過.其實巴菲特告誡我們「有些投資熱潮,不參與可能比參與更好.」他強調一個投資目標,就是先求保本.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穩定增值的條件. 招式三: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葯,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不幸的是,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相反的例子,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可以這么說:不少成功者往往是因為長抱不動,而不少失敗者往往是因為經不起不斷買進和賣出的誘惑. 招式四:逆向操作 中國有一種愛拚才會贏的文化,巴菲特提到,如果想要在股市賺錢,你必須在別人非常貪心的時候非常害怕,在別人害怕的時候貪心.所以投資的時候,第一,你要常常跟自己的天性對抗,因為天性常常會帶領你到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第二,你要常常去體察周圍的環境.當你感受到環境愈來愈貪婪時,就要勇於說「no」;反之,你要勇於說「yes」.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一種新時代的減壓哲學,何仿讓減壓投資創造我們未來中長期的財富及幸福人生.
4.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非常簡單,也被受推崇,為什麼仍然有許多的投資者在股市折戟他的投資哲學很難做到嗎
市場短期變化多端,難以揣摩。股民多是投機心理,比較浮躁,耐不住性子等上個幾年,比較急功近利。抄底的價格往往比較難預測,跳水般的跌價,股民心理上受不了。總之:股價能力有限,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不夠耐心,過於浮躁。
採納哦
5. 股神-巴菲特和金融大鱷-索羅斯 從哲學角度看這兩個人是一類人嗎
不是一類人:
巴菲特 關注企業長期發展,屬於善於發現潛力股與本身就是管理專家結合起來那種類型,也就是說,他根據自己調查,感覺某公司值得長期投資,於是就大量買如該公司股票甚至控股,比如博克夏的前身,比如可口可樂.屬於唯物主義多一點,也就是類似馬克思那種觀點,事物有盛衰,他能從具體事物中找到關鍵點,預測發展潛力.
索羅斯 屬於投機類,但是前提是他能分析出某經濟實體即將出現問題並找到合適的狙擊點,比如狙擊英鎊,狙擊東南亞系列貨幣.屬於唯心主義,也就是比較注重應用人心方面,比如他能加速或者改變大多數人的心理朝著他預測的方向發展,我預計這次次貸危機可能就有類似索或者就是索在做空美圓,大賺其錢,導致美國問題爆發.
個人認為這就是2人主要不同之處.
6.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什麼
被譽為股神,他的投資哲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招式一: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當很多投資者認為「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時候,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因為他覺得: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少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多的要高,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股神」尚且認為自己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很多的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更何況是普通投資者呢?
招式二: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也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覺得不投資就難過。其實巴菲特告誡我們「有些投資熱潮,不參與可能比參與更好。」他強調一個投資目標,就是先求保本。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穩定增值的條件。
招式三: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葯,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不幸的是,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相反的例子,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可以這么說:不少成功者往往是因為長抱不動,而不少失敗者往往是因為經不起不斷買進和賣出的誘惑。
招式四:逆向操作
中國有一種愛拚才會贏的文化,巴菲特提到,如果想要在股市賺錢,你必須在別人非常貪心的時候非常害怕,在別人害怕的時候貪心。所以投資的時候,第一,你要常常跟自己的天性對抗,因為天性常常會帶領你到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第二,你要常常去體察周圍的環境。當你感受到環境愈來愈貪婪時,就要勇於說「no」;反之,你要勇於說「yes」。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一種新時代的減壓哲學,何仿讓減壓投資創造我們未來中長期的財富及幸福人生。
7. 試問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在中國實用嗎
分怎麼看,說行如000002,600616,000895,這些股票是個行的龍頭,業績有保障,拿到現在{我說是現在】幾年時間翻了多少倍!以後不知又有多少這樣的股票去發掘。說不行,東西方的價值觀不同,如美國股市以派現為利好,我國以送股為利好,主要是我國股市不夠成熟。當然,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靈活點好。
8.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原則)是什麼
按巴菲特的話,巴菲特的哲學= 本傑明葛拉漢75% + 費雪/查理孟格 25%
本傑明葛拉漢的主張是:
1)注重公司的歷史多於未來-
未來變數過多,歷史可以提供一個較可靠的參考。(可以閱讀財務報表,看數字是否連貫(如 盈餘是否持續穩定的增長))
2)公司本益比(股票價格/每股盈餘 P/E)一定要低-
好的公司在高的價位不是一種明智的投資。任何公司在「某個」價位都是好的投資,但離開了那個價位就是投機。
3)無視短期波動-
本傑明葛拉漢認為預測短期的進場/退場時機是不可能的。
4)安全邊際- 也就是在股票「打折」的時候買,打個比方:
某公司 現在股價為2。00
但你從財務報告研究出它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只值 1。00
於是你等待下一次的金融風暴,
當股價=1。00的時候,公司的價值=股價(還沒有安全邊際)
當股價<1.00時,你的投資就有了安全邊際(也就是包賺不賠)
前提是你計算 安全邊際 和 內在價值 的能力
5)市場先生(比喻市場是不理智的)-
把股市當成一個情緒波動很大的人,當他情緒悲觀低落時,他會把股票賣的很便宜,當他亢奮充滿希望時,他會把股票賣得很貴。
你的責任就是在他把股票賤賣的時候買,當他充滿希望的時候賣回給他。
三言兩語很難解釋巴菲特的哲學,如果你真的有興趣 那就參考這些書:
本傑明葛拉漢
1)證券分析
2)聰明的投資者
費雪
1)普通股不普通利潤
巴菲特
1)滾雪球
2)巴菲特法則(Buffettology)
3)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9. 試問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在中國實用嗎回答加分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很傳統,不是在中國適用的問題,當年炒納斯達克股票時,巴菲特就沒敢動,任網路股價翻番.後納斯達克類股票下跌,又顯他能耐了.所以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會錯過大多數機會(有人會說是投機機會).
10. 股票投資哲學
「股市是一個消滅聰明人的地方。」「用搞人際關系的方法去炒股,無異於顛倒黑白。」「炒股是一個比拼長久耐力的地方」……
我認識10年以上的朋友不多,小J是其中一個,他也是中國的第一代股民,已經有了15年的炒股歷史。說到他的抄股斬獲,各種未經證實的版本比較多,比較靠譜的是他憑借最初十幾萬投入,如今已在股市上有超過180萬的資金盤子。
如果你想成他身上套到所謂炒短線的經驗,小J一定會怒目而斥,告之你「好的公司股票永遠要持久,一直到他沒有生氣」、「財富需要你的忠誠」、「價值投資是賺看得到的錢」……
小J回顧自身15年炒股軌跡,說自己恰好歪打正著,吻合了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基本理念。小J認為,中國股民大多懂「價值投資」的道理,但能堅持的很少,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股民散戶並未從股市上獲得多大收益的根本原因。
在飯桌邊,小J給俺擺出了價值投資幾個關鍵數字:
內在價值(這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年度收益(稅後收益)+ 攤消 — 年度資本支出 除以 長期國債貼現率
每股理論價格=內在價值 除以 總股本
市值=現在股價X總股本
PE市盈率=現在的股價 除以 今年每股贏利
安全邊際=內在價值-市值
小J舉例說,為什麼目前工商銀行的市值超過了花旗銀行被人傳為笑話,就是因為他的市值超過了它的內在價值。就市盈率而言,小J認為,銀行類的合理市盈率在30-35倍;酒類合理的市盈率是35-40倍;鋼鐵的合理市盈率不能超過20倍(因為低端,整合性不強)。但小J說,這個市盈率也不是科學的,是相對的。此外就是72規則,即 72 除以 收益增長率 = 每年的收益增長率,如果該股份每年的收益增長率達到30%,這樣的好股建議長期持有。當然,這樣的好股不多 。再次,就是安全邊際,如果按照以上計算公式,股價還在安全邊際里,建議不要拋出。
就剛剛發生的「黑色星期二」,小J跟大多數觀點不一樣。他認為,這是說明中國股市正走向成熟。他認為,即將發行的長期國債已把利率從3.37提高到3.81,這必然影響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而債率提高導致股票的合理目標價調低。
說完這么多道道,小J再次告誡俺,股市沒有規律,特別要警惕所謂的預見和規律,「所謂認為已經漲到高位就不可能再漲,所謂跌到低位就不可能再跌的心理預期」都是不靠譜的,小J再次借用芭菲特的話,「股市就是這樣一個地方,50%是技術,50%是藝術,50%是傳說。」
小J認為,按照巴菲特的定律,只要是市場,就一定會有泡沫。對於大多數股民看著自己拋出的股票持續上漲後悔的心理,小J認為「你沒賺到錢,並不意味著你虧了」,「好的基金經理只賺合理的錢。」「很多人財務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太害怕失敗。但你如果避開了失敗,也就避開了成功」。
小J告訴俺,他目前只是持有兩個股份,雲鋁股份和民生銀行。這兩個股份都是在大概4元的價位入貨了,已經持有了兩年多,目前均漲到了12-16元。小J認為按照價值投資理念,雲鋁股份還有機會。
結合自己的投資實踐,小J更是把巴菲特的「不熟不做、集中投資」八個字奉為投資金玉良言。巴菲特老人家說過,「投資過程中,不要關心您知道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要真實的知道你那些不知道。」
小J說,關於不熟不做,很多投資者都比較認可,主要意思就是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不去參與,把自己投資的目標限制在自己能夠理解的范圍內。關於集中投資,那就是集中投資策略,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建議投資者將股票適當集中,手中的股票控制在兩到五隻以內,便於跟蹤。
此外,結合國內市場的情況,巴菲特投資理念中的「三要三不要」也值得投資者借鑒。「三要」是指:
一、要投資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這樣可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
二、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巴菲特對中海油等資源壟斷型公司的投資,近期獲得豐厚的回報,這說明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三、要投資容易了解、前景看好的公司。在投資過程中,只有上市公司前景廣闊,後市才會出現大機會;只有公司經營情況被投資者充分了解,這些機會才便於把握。
巴菲特「三不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