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50歲60歲投資股票

50歲60歲投資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6-18 15:02:17

㈠ 不同年齡段如何理財

不同年齡段的父親們因為工作和生活重心的差異,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財要點與投保技巧。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即將之際,為父親送上一份精心准備的保險理財計劃,「財富與健康」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祝福。

30歲:投資股票 不忘保險

30歲左右初為人父,事業上處於打基礎的起步階段,面臨房貸壓力,同時要撫養子女……生活的壓力襲來。

案例:周先生,33歲,月薪6000元;周太太月收入4000元;兒子2歲。周先生家的財產主要是8萬元存款和近3萬元的國債。自從孩子出生後,家裡的基本生活開銷逐漸看漲,孩子的教育投入也將逐年增加。還有20萬元的房貸需要償還。

理財建議:

周先生的家庭正處於成長期,風險承受能力屬中等偏上。金融資產投資組合比例建議為:保障類壽險10%、組合存款和債券30%、股票基金及理財保險60%。

在保險方面首先要考慮意外傷害保險和大病健康保險的保障。其次,為了防止意外,還可選擇保費便宜,消費型的定期壽險。

40歲:子女教育和養老

進入40歲的父親需要承擔的家庭責任日益增加:孩子要上中學和大學、父母看病的花銷逐年遞增……承受風險的能力相應走低,投資應相對保守。

案例:王先生,45歲,企業經理,月收入1.2萬元;王太太月收入6000元,兒子12歲。現有15萬元定期存款和5萬元活期存款、15萬元國債和市值20萬元左右的股票。家庭月支出6000元左右。

理財建議:

在日常理財時,考慮到風險因素,高風險投資所佔比例不要超過家庭總資產的15%。

銀行存款中,應急准備金3萬元可存為通知存款,隨時可支用;定期存款7萬元用於兒子每年教育支出,其中,3萬元存一年期,4萬元存三年期。

3年期國債5萬元作教育基金;5年期國債10萬元作為養老金准備。

股票投資減為10萬元,作為有風險的收益增長點。套現的10萬元用來投資基金,選擇風險相對較小的配置型基金作為教育金;養老金因期限較長,風險承受能力稍強,可在配置型基金之外搭配部分股票型基金。

每年投入2萬元左右的保費支出。選擇健康險產品時,王先生可考慮終身保障型險種,這類險種既有保障作用,還具有長期投資回報、可靈活支配的特點。

50歲:投資求穩 重在醫保

五十歲年齡段的父親們事業有成,收入也大幅增長。由於風險意識的增強,他們開始尋求降低投資風險,積累養老資金,規劃有質量的退休生活。

案例:何先生54歲,何太太現已退休,女兒24歲已工作,三人合計月收入約1.4萬元。每月生活開銷為4000元左右。全家現有定期存款6萬元,活期存款3萬元,國債10萬元,保本基金5萬元。

理財建議:

首先要保持較充足的流動資金作為基本儲備。同時,在日後的工資收入和投資收益方面也應該以儲蓄為主,維持足夠的現金流量以應付可能出現的資金急需。

何先生可以投保一份可附加重大疾病的組合險,將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補貼保險和意外傷害險等適合的保險產品納入養老計劃中,每年的保費支出控制在萬元以內。

另外,如果希望在退休後達到比較理想的生活狀態,可適當拓寬投資領域,如成長型投資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但對於高風險投資項目要相當謹慎。

㈡ 股票投資者有多少是老年人

沒有進入股市的中老年人,應慎重考慮能否承受投資市場的風險。如果有心臟病或高血壓、身體不太允許就不適合入市;心態不穩定、家庭不具備一定的經濟承受能力也不太適合入市。不要光想賺錢,一旦賠了能否承受,能承受多少,這些都要考慮在前頭。」50-60歲之間的老年人

㈢ 假如有六十萬銀行存款,有兩套商品房,無房貸,現在50歲,應該投資什麼最安全項目

現在50歲有兩套商品房,這已經很好了

那60萬塊錢再投資房產比較好一點,再買兩間房子出租外去

你永遠不會虧本的,相對來說如果投資其他的方面當然是風險越大,收益越高,成正比的。

㈣ 理財一個月資產增值多少算高點

理財就是管錢,「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收入像一條河,財富是你的水庫,花錢如流水。理財就是管好水庫,開源節流。二、理財的三個環節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我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夠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兩年,兩年時間她可以改嫁。*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三、多少錢可以開始理?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對工薪族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一旦有了理財的本錢,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應逐步提高理財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及早開始理財,就有機會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面這個「理財方程式」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50%穩守 首先,把一半積蓄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讓財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風險下。 除存款和國債之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范圍並不大。 25%穩攻 對於穩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一些波動度較小、報酬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時還需有投資組合的概念,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25%強攻 至於強攻部分,就是投資理財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等,既有機會讓人一個月賺10%,也有可能一個月賠掉10%。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須有相當高的知識與經驗門檻,對於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穩攻方式進行,在得到一些投資心得、功力較深厚之後,再加入強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財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靈活調整的,這主要取決於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如果能夠承受一定風險且短期內無較大資金支出計劃,可提高強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議該部分比重不要超過5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增加穩守的比例,減少強攻的比例

㈤ 20歲理財計劃

一、什麼是理財?
理財就是管錢,「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收入像一條河,財富是你的水庫,花錢如流水。理財就是管好水庫,開源節流。

二、理財的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我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夠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兩年,兩年時間她可以改嫁。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三、多少錢可以開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 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㈥ 60歲就不讓開股票賬戶嗎

應該是60歲不能手機開,櫃面開戶需要多填幾份單子,可以多問問幾家券商,但是對於高齡投資者確實都有限制

㈦ 問幾個理財相關問題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我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夠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兩年,兩年時間她可以改嫁。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三、多少錢可以開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對工薪族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一旦有了理財的本錢,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應逐步提高理財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及早開始理財,就有機會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面這個「理財方程式」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50%穩守 首先,把一半積蓄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讓財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風險下。 除存款和國債之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范圍並不大。 25%穩攻 對於穩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一些波動度較小、報酬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時還需有投資組合的概念,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25%強攻 至於強攻部分,就是投資理財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等,既有機會讓人一個月賺10%,也有可能一個月賠掉10%。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須有相當高的知識與經驗門檻,對於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穩攻方式進行,在得到一些投資心得、功力較深厚之後,再加入強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財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靈活調整的,這主要取決於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如果能夠承受一定風險且短期內無較大資金支出計劃,可提高強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議該部分比重不要超過5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增加穩守的比例,減少強攻的比例 。
記得採納啊

㈧ 60歲以上能當股東嗎

股東是不受年齡限制的,只看有沒有股票,打個比方,60歲以上的人可以繼續買股票就意味著他可以當股東

㈨ 對於各年齡層的人來說股票基金多少合適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風險承受能力逐步降低,需調整激進型理財工具(如股票基金)和穩健型理財工具(如債券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比例。對於60歲以內的工薪族來說,100減自己的年齡,是投資股票基金的參考比例,其餘資金可投資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及混合型基金;對於60歲以上、接近或已經退休的年長人士,不妨以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為主進行投資,投資股票基金的比例最好不要長期超過20%。以上是一種速算方法。美國經濟學家伯頓·馬爾基爾考察了80年代末的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後,向不同年齡的人提出了除不動產之外的財產投資建議:20-30歲時,生活節奏快,富進取心,有穩定的收入,風險承受力相當高。投資比例:現金5%、債券或儲蓄25%、股票(主要指股票基金)70%。30-40歲面臨中年危機。對無孩子的雙職工而言,風險承受能力仍很高。投資比例:現金5%、債券40%、股票基金55%。40-60歲,該年齡組的人開始考慮退休計劃,以及收入保護的需要。投資比例:現金5%、債券或儲蓄45%、股票(選擇風險較前兩者為小的股票基金)50%。60歲以上的生活方式是:享受閑暇活動,同時積攢大筆健康保護成本。無風險承受力或幾乎沒有。投資比例:現金10%、債券或儲蓄60%、股票30%。伯頓·馬爾基爾的建議對中國人來說只是一個參考與借鑒,但是對於各年齡層的人來說應該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作者為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網易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熱點內容
股東人均持有市值有什麼說法嗎 發布:2025-07-20 15:41:09 瀏覽:767
金融扶貧聯絡員崗有什麼職權 發布:2025-07-20 15:30:13 瀏覽:213
豫能控股股票歷史交易資金 發布:2025-07-20 15:21:03 瀏覽:547
st股票退市錢呢 發布:2025-07-20 15:21:02 瀏覽:771
股票退市後再上市容易嗎 發布:2025-07-20 15:11:56 瀏覽:449
保本型理財哪個銀行最好 發布:2025-07-20 15:07:39 瀏覽:159
基金公告里的數字怎麼讀 發布:2025-07-20 14:44:49 瀏覽:837
中英人壽市值多少 發布:2025-07-20 14:42:25 瀏覽:882
基金業務培訓案例有什麼問題 發布:2025-07-20 14:37:20 瀏覽:653
融捷股份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7-20 14:14:35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