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股票評價投資績效

股票評價投資績效

發布時間: 2021-06-19 03:10:54

❶ 如何看股票的業績好

看股票業績主要是看每季度或者每年度的每股收益,即該公司的攤開的每股盈利能力,每股收益越大說明公司業績越好,同時如果市盈率低的話,說明該股價仍有上漲的潛力。每股凈資產、每股現金流等都是非常關鍵的業績指標。
股票業績好不好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每股收益是主要的,每年的增長都一步步升高,而且在行業中要排名前列才算是好業績。
2、增長率,要比同行業的百分比要大,這里還要凈資產增長率的增長等,同樣毛利率也是要高的,一般這些指標都超過20%算比較好。
3、市盈率要低一些較好,要適合整個股市中的市盈率倍數,一般按中國經濟增長來算的話在20-60倍之間,超過上線就有點的過了。
4、未分配利潤,是在外投資還沒有計算分配其中的金額,最好不要為負就行,越多越好。
5、公司的成長性,未來發展前景,和一些公司的未來發展目標要明確,在你個人覺的有前途的項目投資等都算。
6、主營業收入增長,這點很重要,這個越大越好,因為有些公司並不是由自己本公司的能力產生盈利的。如果是靠其它投資賺錢,那麼這個公司就不行了。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❷ 股票怎麼看公司業績好不好

1、上市公司的業績查詢,可以到證券網站或者一些門戶網站的股票頁面查看就可以了。目前很多網站都有這個查詢上市公司業績的這個版塊,包括騰訊網,新浪網、網易網、鳳凰網等等有名的網站。或者打開股票交易系統中,點擊「行情」也可以看到相關的業績情況。
(1)查詢的具體步驟:打開某證券網站首頁,點擊財經欄目下的「股票」,在左上角的「行情查詢」中輸入上市公司的簡稱或股票代碼,即可顯示該股票的所有信息,拉到下面,會有「公司資訊」,點擊下面的公司業績即可查詢該公司的業績情況了。
(2)注意事項:由於上市公司的業績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有時候由於行情不景氣而導致的業績下滑,有時候也會因為政策市場因素影響而對業績有影響。因此,炒股票,不僅僅要看上市公司的業績,還要結合各種因素來分析業績對股價所帶來的影響。
2、一個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可以通過公司的社會知名度和實際市場佔有率等等來判斷。另外,還可以通過每年公布的財務報表來看,如果是盈利的話,說明業績良好,如果是虧損的,說明業績不佳。

❸ 怎麼看股票的業績啊

你好,上市公司的業績對股價的漲跌具有一定的影響,投資者可以通過一些交易軟體,或者上市公司的官網查看個股的業績,主要看上市公司的年度業績、季度業績情況,如果當期業績與上期業績相比較出現增長的情況,則可能是公司經營能力得到增強,可能會推動股價上漲,反之,則可能是公司的經營能力變差,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
除此之外,投資者也可根據一些業績指標來判斷上市公司的業績,比如,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當利潤表中顯示其凈利潤與上期相比較增加,則表示上市公司的業績有所提升,反之,當利潤表中顯示其凈利潤與上期相比較減少,則表示上市公司的業績有所下降。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❹ 股票公司的業績好壞從哪幾個方面看

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與投資有關的盈利能力分析

與投資有關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對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進行分析與評價。

2.與銷售有關盈利能力分析

商品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即利用損益表資料進行利潤率分析,包括收入利潤率分析和成本利潤率分析兩方面內容。而為了搞好利潤率因素分析,有必要對銷售利潤進行因素分析。

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即對每股收益指標、普通股權益報酬率指標、股利發放率指標以及價格與收益比率指標進行分析。

(4)股票評價投資績效擴展閱讀:

指標

(一)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Sale)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它反映企業銷售收入中,職工為社會勞動新創價值所佔的份額。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凈額×100%

該項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為社會新創價值越多,貢獻越大,也反映企業在增產的同時,為企業多創造了利潤,實現了增產增收。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它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耗費與獲得的收益之間關系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耗費所取得的收益越高、這是一個能直接反映增收節支、增產節約效益的指標。企業生產銷售的增加和費用開支的節約,都能使這一比率提高。

(三)總資產利潤率

總資產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即過去所說的資金利潤率。它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指標,也是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和所有者權益總額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量/資產平均總額×100%

資產平均總額為年初資產總額與年末資產總額的平均數。此項比率越高,表明資產利用的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❺ 請問怎樣看一支股票的業績求解

評估股票業績的指標是要看個股的市盈率。簡單講就是同行業相比股票市盈率越低表示對應的上市公司業績越好。

市盈率分又為靜態市盈率與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被廣泛談及也是人們通常所指,但更應關注與研究動態市盈率。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這給投資人的決策帶來了許多盲點和誤區。畢竟過去的並不能充分說明未來,而投資股票更多的是看未來!動態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i)n,其中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比如說,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5年,即n=5,則動態系數為1÷(1+35%)5=22%。相應地,動態市盈率為11.6倍,即:52(靜態市盈率:20元÷0.38元=52)×22%。兩者相比,差別之大,相信普通投資人看了會大吃一驚,恍然大悟。動態市盈率理論告訴一個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資股市一定要選擇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因此不難理解資產重組為什麼會成為市場永恆的主題,以及有些業績不好的公司在實質性的重組題材支撐下成為市場黑馬。

具體如何分析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如果一間公司受到投資收益等非經營性收益帶來較好的每股盈利,從而導致其該年靜態市盈率顯得相當具有誘惑力;如果一間公司該年因動用流動資金炒股獲得了高收益,或者是該年部分資產變現獲取了不菲的轉讓收益等,那麼對於一些本身規模不是特別大的公司而言,這些都完全有可能大幅提升其業績水平,但這樣更多是由非經營性收益帶來的突破增長,需要辯證地去看待。非經營性的收益帶給公司高的收益,這是好事,短期而言,對公司無疑有振奮刺激作用,但這樣的收益具有偶然性、不可持續性。資產轉讓了就沒有了,股票投資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沒有誰敢絕對保證一年有多少收益。因此,非經營性收益是可遇而不可求。

如上圖1,600000浦發銀行,市盈率不到7,應該是業績優良,但結合其所屬行業銀行的行業平均市盈率來看基本上屬於平均值附近。

如圖2,002465海格通信,適應力靜態44.83,動態77.67,市盈率較高,但由於其屬於軍工通信行業,相比來說在行業內也不屬於過高。

因此評價一個股票的業績需要綜合來看,既要動靜結合,也要看其業績是否屬於偶然事件,還要看所處的行業平均水平。

❻ 股票型基金績效如何評價

□課題研究員:辛曌 報送單位: 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績效評價是國內基金業當前的重要研究課題。合理客觀地評價旗下基金的投資績效,一方面可以為內部投資研究提供事前、事中支持與事後業績考核;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客戶展現更有說服力的投資業績,使其對基金管理團隊的運作績效有更深層的認識。 基金組合,尤其是開放式積極管理型基金組合的持倉通常會處於較為頻繁的變動之中,基金經理會根據市場趨勢進行主動性投資操作;來自客戶的頻繁申購、贖回基金也對基金組合產生非常大的沖擊,基金經理將不得不根據申購贖回量買賣股票,而且申購贖回資金的流動會直接導致持倉股票權重的變動。因此,對基金管理公司而言,一個實現的、急迫的問題是採用什麼樣的績效評估方法反映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 海外學者對於該問題的研究時間也不長,但迄今為止,已經發展出幾種較為實用的多期歸因處理方法。目前的幾個研究共識是:根據Brinson模型的四個概念性組合,對於基金層面(不對資產進行細分)的多期歸因存在精確解;對應類別資產(行業)或者個股層面則不存在精確解。 很明顯,基金層面的多期歸因可以採用多種准確計算方法來處理。但是,如果要評價基金經理在細分資產,比如行業和個股上的超額能力就需要用到類別層面的多期歸因方法。我們遵循Arnarson等人(2003)的研究,對Davies and Laker(2001)提出的方法進行了拓展,使其可以用於類別資產層面的歸因分析。我們提供了一個准確、細分到股票維度,基於交易日的多期Brinson歸因分析框架,通過這個框架,可以准確地度量基金組合在任意時間段內的細分資產貢獻度、並將超額收益分解到個股層面,從而便於內部績效評價與投資參考。 基於上述模型,我們還提供了一個基於現實基金績效的實證分析,對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國內基金同行和其他買方機構在投資組合績效評估工作的推進和完善上做出貢獻。

❼ 如何評價上市公司管理層經營績效

1.問題提出
資本結構是企業利益相關者權利義務的集中體現,影響並決定著公司治理結構,甚至企業價值。合理的資本結構,可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規范企業行為,提升公司價值。長期以來,理論界對資本結構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間關系的探討從未間斷。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對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之間關系的研究,經歷了「從無關到有關的過程」。MM理論(不考慮公司所得稅)在完善的資本市場條件下,認為資本結構的選擇不會影響公司價值。而此後的MM理論(考慮公司所得稅)、米勒模型、權衡理論、代理成本理論、信號傳遞理論、控制權理論等等一系列資本結構理論,都認為資本結構的選擇會影響公司價值。
我國對於資本結構與企業經營績效的相關性研究,陸正飛、辛宇(1998)通過對滬市機械及運輸設備業的35家上市公司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分析得出,不同行業的資本結構有著顯著的差異,獲利能力與資本結構之間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規模、資產擔保價值、成長性等因素對資本結構的影響不甚顯著。李義超、蔣振聲(2001)應用1992至1999年的混合數據,採用截面分析與TSCS分析方法,得出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的結論。於東智(2003)通過研究股權結構、治理效率與公司績效關系發現,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績效表現出較強的負相關關系。劉志彪等(2003)是國內最早將產業經濟學與資本結構研究相結合的,他們的研究結果證實,企業的資本結構與其所在的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強度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同時資本結構與績效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肖作平(2005)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互動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了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存在互動關系,財務杠桿與公司績效負相關以及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成反向的U型關系的結論。
從資本結構理論的發展過程來看,除少數研究認為企業資本結構與績效無關以外,西方的理論和研究普遍認為企業經營績效與資本結構正相關。而針對我國的研究除了少數結論(洪錫熙和沈藝峰,2000;王娟和楊鳳林2002),普遍認為企業經營績效與資本結構是負相關的(陸正飛,1996;劉志彪,2003;於東智,2003;肖作平,2005)。
經典理論在中國「水土不服」,首先可能是因為制度環境的不同。西方具有發達的資本市場,嚴格的監管體系,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成熟的經理人市場,這些條件為資本結構理論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中國並不具備這些條件。
其次,對公司績效指標的選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很多學者選取凈資產收益率衡量公司績效,凈資產收益率(ROE)是反映資本收益能力的國際性通用指標和杜邦系統中的核心指標,優點是綜合能力強,但缺點是易被人為操縱,其有效性會受到影響。
最後,未全面考慮公司績效影響因素。影響績效的因素有很多,除受資本結構影響外,還受行業、公司規模等因素影響,漏掉重要影響因素容易導致有偏誤的估計結果,甚至會掩蓋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的真實關系。因此我們在研究中應該加入相關的控制變數。
基於上述分析,本文利用我國滬深A股2005—2009年64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採用主成分分析和線性回歸的方法,期望在研究模型建立、數據選擇方面進行新的嘗試,以彌補上述研究的不足,驗證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的關系。
2.理論分析及研究假設
2.1債務結構與企業績效
西方理論普遍認為,企業的高負債並不一定就會導致企業的低績效,關鍵在於債務的治理是否有效[1]。負債影響公司績效,主要是通過影響經營者行為來達成的,作為企業的直接管理者,經營者的行為與公司績效息息相關。首先,負債是一種具有約束性的債權,一般是固定支付,但必須按時還本付息,否則將面臨訴訟甚至破產的威脅。因此,當一個企業負債比率過高時,經營者要考慮減少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這樣一來,也抑制經營者利用企業過多的自由現金流量來進行有利於自己的各種行為。其次,在企業融資總額及經營者持股量不變的前提下,採用負債方式融資,等於降低股權融資比例,相當於提高經營者的持股比例,從而提高經營者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可以得到:
假設1:資產負債率與企業經營績效正相關。
權衡理論認為,企業價值先隨負債比例增加而增加,當負債比例達到某一點時,破產成本和代理成本的作用顯著增強,企業價值開始下降。隨著負債比例的增加,企業價值有一個最大值,此時的負債比例為最佳負債比例。本文根據國外研究的結論以及經典理論的結論,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
假設2:企業績效與資產負債率存在著一個倒U型二次拋物線關系,即當企業負債達到一定程度之前企業績效隨負債增加而增大,當企業負債超過一定程度時,企業績效隨企業負債的增加而減少。
2.2股權結構與企業績效
代理成本認為,股權相對集中可以有效的節約代理成本。在股權相對集中的條件下,控股股東有監督的激勵,可以分散股東「搭便車」的問題。
大股東具有限制管理層犧牲股東利益、謀取自身利益的能力,可以更有效地監督管理者,從而增強市場運行的有效性,降低經理層的代理成本。另外,由於這屬於公司的內部控制,花費相對較少,治理成本低。但是,Shleifer和Vishny於1997年進一步提出,大股東發揮良好作用的前提是具有一個良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法律環境,以免大股東通過手中的控制權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然而,我國的法律環境不容樂觀,相關的法律不完整而且執行不得力,因此我們提出假設3:
假設3:企業經營績效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負相關。
從第三章的分析我們看到,我國房地產行業存在明顯的「一股獨大」問題,而在我國的特殊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往往是國有控股,盡管近幾年,國有股本所佔比例有所下降,但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仍很明顯。因此我們提出假設4:
假設4:企業經營績效與國有持股比例負相關。
3.研究設計
本文以房地產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財務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為了減少其他因素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保證數據對於研究的有效性,本文設定了以下標准對樣本進行篩選:(1)為了部分消除因上市公司上市額度制度,而導致虧損企業資源價值偏高,以及虧損企業資本重組等非經營性影響因素,故剔除ST和PT板塊企業。(2)另外,由於一些公司某些年度的財務數據無法取得或者存在異常,故也予以剔除。
3.1變數的設計
3.1.1經營績效指標的確定
從緒論的分析中我們看到,績效指標一般有兩類方法進行衡量,一類是單一指標的績效衡量,如ROA、ROE、EVA、TobinQ等;另一類是多重指標的績效衡量,當前關於多重指標的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平衡記分卡以及層次分析法等。但單一指標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無法充分反映企業的治理效率,且主觀性較強,易遭到人為操縱,從而大大降低實證分析的准確性。因此本文選擇了多重指標作為績效衡量的方法,運用因子分析法來評價績效。本文的因子分析從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以及運營能力4個方面選擇了11項財務指標衡量企業績效。
3.1.2資本結構指標及控制變數的確定
本文所研究的資本結構皆以其廣義上的定義為基礎,因此包括股權結構和債權結構。本文選擇資產負債率[2]、長期負債率以及流動負債率作為債權結構的衡量指標;選擇第一大股東股權集中度、前十大股東股權集中度及國有股比例衡量股權結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影響企業經營績效的因素,為了控制其他因素的影響,本文引入了公司規模作為控制變數,具體變數的選擇及其衡量方法見下表:
表2 房地產上市公司指標體系
變數名稱
符號
變數定義
被解釋變數
因子分析績效
P
通過因子分析法衡量
解釋
變數
債權
結構
資產負債率
RDA
自變數,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長期負債率
Ldar
自變數,長期負債率=長期負債/總資產
流動負債率
Sdar
自變數,流動負債率=流動負債/總資產




前五大股東持股比
Hsp10
自變數,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和
最大股東持股比
S1
自變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國有股比例
Sp
自變數,國有股比例=國家股數/總股數
控制變數
公司規模
Size
控制變數,期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
3.2研究設計
為了研究地產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如何影響經營績效,本文在前文分析的基礎上,參考借鑒國內外相關資本結構的研究,建立了如下回歸方程:
P=β0+β1 RDA+β2 RDA²+β3 ldar +β4 sdar +β5 s1+β6 hsp10 +β7 sp+β8 size+ε
此模型是一個二次曲線回歸模型,可以檢驗是否存在一個最佳的資本結構,使得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最佳,因此它可以為我們提供變數之間的最優組合區間。其中P為企業綜合經營績效指標,RDA表示資產負債率,ldar表示長期負債率,sdar表示流動負債率,s1表示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hsp10表示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sp表示國有股比例,size表示公司規模大小,β0表示截距項。
4.實證研究結果分析
4.1通過因子分析法評價企業的經營績效
通過因子分析法我們得到了六個解釋變數的因子,分別用Y1、Y2、Y3、Y4、Y5、Y6來表示,綜合計量指標P為各主成分的加權平均值權數為各因子方差貢獻率,表達式為:
P=(26.479%Y1+20.421%Y2+10.224%Y3+9.202%Y4+8.825%Y5+8.471%Y6)/83.622%
4.2經營績效與資本結構模型的回歸結果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對模型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如下:
表3 模型回歸參數
模型
B
標准誤差
t
Sig
(常量)
-.181
.083
-2.185
.032
S1
-.078
.047
-1.675
.101
SDAR
.039
.028
1.371
.175
SIZE
.003
.003
1.055
.295
HSP10
.062
.046
1.337
.186
RDA
.494
.169
2.922
.005
RDA*RDA
-.362
.155
-2.731
.007
LDAR
-.086
.046
-1.859
.068
SP
-.037
.023
-1.687
.111
從上表的分析結果中,我們得到資產負債率企業與績效顯著正相關;企業績效與資產負債率存在顯著倒U型二次拋物線關系;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企業績效顯著負相關;國有股比例與企業績效顯著負相關。
5.研究結論
(一)企業存在一個最優資產負債結構
從上文的回歸結果中,我們得到企業綜合經營績效與資產負債率之間存在顯著的開口向下的二次曲線關系,這表明了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確實存在著一個最佳的資本結構。一般來說,債務成本低於權益成本,因此通過舉債可以降低資本成本,提高企業價值,但是若負債過度,還款壓力增大,企業的困境成本及破產成本增加,將會影響企業效率,降低企業價值。
(二)一股獨大對企業績效產生負面影響
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看到,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存在普遍的一股獨大現象,Shleifer and Vishny認為大股東的存在可以解決公司內部人的控制問題,但大股東發揮良好作用的前提是具有一個良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法律環境,以免大股東通過手中的控制權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然而,我國的法律環境不容樂觀,相關的法律不完整而且執行不得力,因此,「一股獨大」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從實證角度看,我國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對企業總體績效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三)國有控股不利於企業績效的提高
在房地產上市公司中,國有控股雖然一直呈下降趨勢,但其一股獨大的局面並未改變,這些股份的所有權是國家,但國家無法直接行使所有權,一般通過委託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代為行使經營權。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中缺乏對經營者的約束機制,因此代理人卻沒有被很好的監督,企業的經營業績與經營者自身的經濟利益並未掛鉤,經營者也就並不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從實證角度看,國有控股對企業總體績效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熱點內容
2020年投什麼理財不虧錢 發布:2025-07-20 07:36:33 瀏覽:726
什麼是配市值打新 發布:2025-07-20 07:33:30 瀏覽:107
那些股票科技含量高 發布:2025-07-20 07:07:47 瀏覽:176
怎樣看股票有退市風險 發布:2025-07-20 07:03:33 瀏覽:260
股市黑色系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0 06:57:46 瀏覽:463
最常見的金融活動有哪些 發布:2025-07-20 06:55:33 瀏覽:402
微信基金哪個好2020 發布:2025-07-20 06:42:17 瀏覽:292
基金經理如何偷吃基金 發布:2025-07-20 06:32:16 瀏覽:76
股市為什麼會有板塊 發布:2025-07-20 06:24:48 瀏覽:583
泰禾股票凍結影響 發布:2025-07-20 06:13:05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