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顧在股票投資領域
Ⅰ 相較於傳統投資顧問,智能投顧有什麼特點
智能投顧本質上還是一種投資顧問服務模式,但是由於該類服務的標准化、智能化、策略化,其同時具備了資產管理特徵。
智能投顧目前有賬戶智能交易、市場智能資訊、持倉智能分析、投資者智能財務規劃以及陪伴型投資機器人五種模式。
涉足上述領域的主流機構即包括傳統的證券資訊供應商,也包括微量網、錢大白、等互聯網金融公司。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一般都會選擇上述公司進行合作,引入第三方智能投顧服務提高自己客戶服務質量。
Ⅱ 智能投顧的投資組合是怎樣的
從投資組合角度看,智能投顧的直接目標在於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實現最優風險收益比。就大類資產配置而言,多資產選擇的過程就是分散投資的過程,通過投資組合減少對各類資產的跟蹤誤差,在標的選擇上,海外智能投顧平台(例如德國智能投顧錦萌)往往選擇ETF作為基礎品種,避免主動型投資標的的風險暴露模糊化以及風格漂移問題。用戶無需注冊即可進行風險測試。此外,由於客戶群體偏向普通大眾,他們隨時可能選擇贖回資金,因此流動性在智能投顧的投資組合中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標。當智能投顧選定一個組合後,便使用ETF來代表每一類資產,重點關注每隻ETF對於組合凈收益、風險調整收益以及節稅的貢獻。
Ⅲ 智能投顧在中國的發展怎麼樣
目前國內智能投顧領域,幾乎都是以單純的人工智慧投顧為主,提供的智能KYC過程也非常簡單,完全無法觸達投資者真正的需求。
據福布斯發布的《2017中國中高端富裕人群財富白皮書》顯示,中國的中高端富裕人群(可投資金額主要集中在40—200萬)每年以超百萬的數量遞增,預計到2018年這一人群數量將達到1500萬,可投資資產可達到170萬億。
在這一系列數字的背後,是國內投資者日益強烈的投資顧問需求,與起步較晚,相對落後的現有投顧模式的矛盾。
目前國內智能投顧的參與者主要分成二大類:
持牌金融機構:比方說 銀行、基金公司、券商 等。其中以招商銀行的『魔羯智投』作為代表。
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比方說 宜信、理財魔方、藍海智投、拿鐵智投 等等。其中理財魔方算是句代表性的。
可惜的是,國內的大多數投資人對於『智能投顧』都存在誤解:那就是期望智能投顧提供更高的收益。事實上,智能投顧的原名應為『Robo-Advisor』機器人投顧。也就是說運用數字化的技術,將投資理財的場景需求與合適的產品方案進行匹配,然後提供自動化的跟進與服務建議(比方說調倉、資產再平衡等)。
智能投顧的價值是:運用技術手段,提供廣大投資人一個穩定持續的投顧服務,並根據投資人本身的主觀情況、投資理財的具體場景、以及市場趨勢的客觀變化,提供持續的交易提示。從這點功能來看,對應到國內每年穩健成長的中產階層理財需求,我們可以預期智能投顧在國內的發展機會非常巨大。
Ⅳ 理財魔方的智能投顧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人工智慧來完成傳統投顧的工作,最近人工智慧特別火,在各個領域都是熱門,其實理財魔方的智能投顧從15年就已經上線了,我也是用了3年左右,感覺就是方便,很多復雜的操作人工智慧都是一鍵式完成,而且人工智慧不需要休息,24h的監控市倉動向,所以理財魔方的調倉提醒都特別及時。反正給我的感覺就是,智能投顧比傳統投顧要強大的多,也更加睿智,畢竟人的精力還是有極限的,但是智能投顧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目前理財魔方是智能投顧和人工投顧共同服務用戶,服務感受非常棒。
Ⅳ 智能投顧是什麼體現在哪些方面
顧名思義,智能投顧就是人工智慧投資顧問。人工智慧這東西,說著很玄乎,但實際上人工智慧在具有強流動性的市場里一直存在。只不過一直以來,這種工具只有高端的人能玩。感謝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現在也能夠幫助小散建立自己想要得風險敞口、合適自己的倉位配置以及讓厭倦了過山車的小散不用繼續日復一日的煎熬
Ⅵ 智能投顧是什麼意思
「智能投顧」源自美國,目前發展最成熟的地區也是美國。2010年智能投顧公司Betterment在紐約成立,一年後Wealthfront公司在矽谷成立,智能投顧正式誕生。從2013年開始,兩家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呈現了驚人的增長,到2015年底,Wealthfront擁有了約29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而Betterment則超過了30億美元。自此,華爾街掀起壹股智能投顧的熱潮。
所謂「智能投顧」,原名為」Robo-Advisor」。根據Investopedia的定義,Robo-Advisor是指:提供自動化,並主要以演算法驅動的財務規劃服務的數字化平台。典型的Robo-Ad-visor通過在線調查收集客戶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理財目標等信息,然後使用數據提供建議與支持客戶投資。
與傳統投顧相比,智能投顧最大的特徵有以下這三點:
一、 門坎低;
二、 費用低;
三、 高效率。
主要面對需要投顧服務,卻又不具備聘任私人投資顧問的中產階層提供服務。依據其他先進地區的案例,中產階層也是主要接受智能投顧服務的對象。
但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投顧並不代表不會虧錢。「智能(自動化)主要是體現在投資人與實現交易過程的自動化,而不是有什麼保證賺錢的投資策略或工具。」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能體現智能的環節有三個:
一、投前:運用智能技術提供自動化投資風險傾向分析、導入場景化需求、投資人理財目標分析等。
二、投中:實現自動化分倉交易、交易路徑的最大效率或最小成本演算法、以及比對市場動態所衍生的交易策略等等。
三、投後:自動化帳戶凈值跟進、自動調倉提示、智能客服、與其他可預先設定場景的服務規劃等等。
但是,市場上很多號稱提供智能投顧服務的機構,投資人要怎麼選擇跟判斷哪個是真正的智能投顧呢?這邊也提出一些原則給大家參考:
一、智能投顧必須具備可以量化的演算法邏輯,而且可被復現、被追蹤、被驗證。
二、智能投顧必須藉由標准化金融產品實現,因為只有標准化的金融產品具備可公評的凈值,也才能真正實現理財目標的跟進與監測。
三、主持智能投顧的團隊必須兼具金融專業與技術實力,特別是對正統金融行業的經驗與深度理解,否則很容易走偏正道,危害投資人的利益。
Ⅶ 什麼是智能投顧
所謂的智能投顧平台,是指其藉助於計算機模型和技術,為經過調查問卷評估的客戶提供量身定製的資產投資組合建議,包括股票配置、股票期權操作、債權配置、房地產資產配置等。
Wealthfront前身是一家投資咨詢顧問公司。2011年12月,這家公司更名為Wealthfront,轉型為一家專業的在線財富管理公司,成為最典型的智能投顧平台。
與大部分的智能投顧平台一樣,Wealthfront的特點是成本低,其盈利來源是向客戶收取管理費。根據花旗銀行報告的數據,美國市場這些平台的管理費通常是每年0.25%~0.5%。
其背後的智能投資邏輯,大致為以下過程:
首先投資者需首先填寫一份調查問卷,內容涵蓋年齡、家庭收入、投資目的、虧損接受程度等7個簡單的問題。
根據投資者對這幾個問題,對客戶的風險偏好做一個自動評分 (0.5分-10分,0.5分間隔)
根據此評分,給出相應資產配置建議,(例如下面是對風險偏好為8分的人配置建議)
(資料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智能理財的優勢
博道投資認為智能投顧除了費用低廉,至少還有以下三個好處:
1.分散,幫助理財用戶將資產分散到不同籃子里,追求風險和收益的匹配;
2.個性化,根據理財用戶的個人情況,為每位用戶提供個性化投資建議,滿足不同需求;
3.長期投資,追求長期穩健的回報,而不是擇時擇股的回報。
(資料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智能投顧服務現狀
根據小博粗略了解,目前推出智能投顧服務的平台不下20家,尤其整頓後的互聯網金融,紛紛將此作為轉型方向,幾無例外的推出「阿爾法狗」概念,強調「技術型」出身,在資產配置領域颳起了高科技風潮。
就產品來說,大致包括獨立建議型(僅做公募基金推薦)、混合推薦型(除了公募基金,還包括p2p等理財產品)和一鍵理財型(平台設置好組合比例,一鍵下單)三種。
(資料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中國智能投顧的風險
其一是牌照。僅銷售金融產品這項,就需要相應的金融產品銷售牌照,否則「單說不練」,只提供建議卻無法在該平台直接購買基金、債券等,則影響用戶體驗。但對於一些業務情況、股東實力都不符合門檻要求的機構來說,要拿到這張牌照則比較困難。
其二是監管。在我國,金融行業是高度管制的 ,並且分業管制,銀行理財,股票,信託,公募,私募,每種產品都有自己的牌照,能同時擁有這么多牌照的公司少之又少,如果因為牌照和資質缺乏或者只能提供一兩類資產,最後又淪落成了賣自己的產品,與整體配置的理念背道而行。
其三是法律制度。在我國,投資顧問與資產管理兩塊業務是分開管理的,適用於不同的法律法規。現階段,尚無專門的法律條款對智能投顧業務進行規范。
其四,智能足夠智能了,個性足夠個性嗎?幾個問題顯然無法了解一個人投資「適當性」的全部,而且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不同階段、不同狀況下都可能存在差異,「阿爾法狗」自然無法跟蹤這么緊密。
(資料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Ⅷ 在智能投顧領域,國內傳統金融機構是怎樣開疆拓土的
難分此夜中。無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
Ⅸ 智能投顧應用有哪些
基金決策寶、理財魔方、拿鐵財經等都是。
Ⅹ 智能投顧是什麼
「智能投顧」源自美國,目前發展最成熟的地區也是美國。2010年智能投顧公司Betterment在紐約成立,一年後Wealthfront公司在矽谷成立,智能投顧正式誕生。從2013年開始,兩家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呈現了驚人的增長,到2015年底,Wealthfront擁有了約29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而Betterment則超過了30億美元。自此,華爾街掀起壹股智能投顧的熱潮。
所謂「智能投顧」,原名為」Robo-Advisor」。根據Investopedia的定義,Robo-Advisor是指:提供自動化,並主要以演算法驅動的財務規劃服務的數字化平台。典型的Robo-Ad-visor通過在線調查收集客戶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理財目標等信息,然後使用數據提供建議與支持客戶投資。
與傳統投顧相比,智能投顧最大的特徵有以下這三點:
一、 門坎低;
二、 費用低;
三、 高效率。
主要面對需要投顧服務,卻又不具備聘任私人投資顧問的中產階層提供服務。依據其他先進地區的案例,中產階層也是主要接受智能投顧服務的對象。
但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投顧並不代表不會虧錢。「智能(自動化)主要是體現在投資人與實現交易過程的自動化,而不是有什麼保證賺錢的投資策略或工具。」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能體現智能的環節有三個:
一、投前:運用智能技術提供自動化投資風險傾向分析、導入場景化需求、投資人理財目標分析等。
二、投中:實現自動化分倉交易、交易路徑的最大效率或最小成本演算法、以及比對市場動態所衍生的交易策略等等。
三、投後:自動化帳戶凈值跟進、自動調倉提示、智能客服、與其他可預先設定場景的服務規劃等等。
但是,市場上很多號稱提供智能投顧服務的機構,投資人要怎麼選擇跟判斷哪個是真正的智能投顧呢?這邊也提出一些原則給大家參考:
一、智能投顧必須具備可以量化的演算法邏輯,而且可被復現、被追蹤、被驗證。
二、智能投顧必須藉由標准化金融產品實現,因為只有標准化的金融產品具備可公評的凈值,也才能真正實現理財目標的跟進與監測。
三、主持智能投顧的團隊必須兼具金融專業與技術實力,特別是對正統金融行業的經驗與深度理解,否則很容易走偏正道,危害投資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