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策略績效評估方法
1. 當前企業最常用的績效評估方法是什麼請列舉其中一種評估方法有哪些優缺點
常用的績效評估(績效考核)方法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結果導向性的績效評估方法,例如,業績評定表法、目標管理法、關鍵績效指標法等;二是行為導向性的績效評估方法,例如,關鍵事件法、行為觀察比較法、行為錨定評價法、360度績效評估法等;三是特質性的績效評估方法,例如,圖解式評估量表等。
例如:業績評定表法,是一種出現比較早及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所規定的績效因素(例如,完成工作的質量,數量等)對工作進行評估,把工作的業績與規定表中的因素進行逐一對比打分,然後得出工作業績的最終結果,它分為幾個等級,例如優秀、良好、一般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作定量比較,評估標准比較明確,便於做出評價結果。它的缺點是標準的確定性問題,需要對工作必須相當了解的評定表制定者;評估者可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不能如實評估。
2. 四種基金績效評價法
基金績效評價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它不僅涉及到衡量績效的客觀有效的度量方法,也關繫到基金績效的持續性和業績歸因分析等多方面的因素。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在基金績效評價方面的研究依然非常薄弱,不僅在理論研究上還基本停留在國外90年代的理論水平,在實證研究上也比較缺乏。
國外近幾十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表明,數量分析的方法被大量地引入基金績效評價。隨著現代金融理論的不斷發展,基金績效評價在理論研究的指導下進行了許多實證分析,而實證分析的結果又反過來對相關的金融理論和假設進行了驗證。事實上,許多在金融投資理論界存在爭議的假設依然能夠在基金績效評價的領域發現其蹤跡。
國外對基金績效評價研究有著長期的歷史、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和大量的實證研究,而我國目前還基本處在開始的階段。這是因為證券投資基金在我國的時間較短,即使以90年代初期各地不規范設立的基金(如藍天基金、天驥基金和廣發基金等)算起,也不過10餘年的時間。若以1998年3月第一隻封閉式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成立算起也僅幾年的時間。由於封閉式基金的基金規模(份額)並不隨基金績效發生變動,封閉式基金的發行長期處於超額認購的局面,加之持有人主要是通過封閉式基金的交易獲取價差收益而不是通過凈值增長獲得資本利得,因此無論是管理公司、持有人、監管層和獨立第三方對基金績效評價的研究並不系統和深入。從2001年華安基金公司在中國市場發行了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起,截至2005年12月28日,共有217隻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其中開放式基金163隻,封閉式基金54隻。按照證監會11月底的統計數據,目前證券投資基金的凈值規模已經達到5000億元;共有52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正式管理基金的是49家;與迅猛增長的基金市場相比,我國在基金績效評價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方面還遠遠落在後面。
國外的績效評價具有較長的歷史。60年代資產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股票價格行為理論,奠定了現代基金評價理論的基石。特別是Sharpe/Lintner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PAM),更是基金績效評價的基礎。Treynor、Sharpe和Jensen幾乎同時分別提出了經過風險調整後的基金績效評價方法,這才使績效評價能夠在同樣的風險水平上進行比較。盡管他們在衡量風險的指標選取上有所不同(Sharpe指數採用的是全部風險)。CPAM模型歷史久遠而且目前仍被廣泛應用(例如Malkiel,1995和Ferson、Schadt,1996)。不過這個理論也遭到了強烈的反對(RichardRoll1977,1978,AdmatiandRoss,1985,和DybvigandRoss,1985a,b)。例如,使用證券市場線來進行績效評價是「不確定的」。使用這種方法來判斷績效有時會被視為「無望的」(AdmatiandRoss,1985,p.16)和「總體而言任何事情皆有可能。」(DybvigandRoss,1985a, p.383)
針對上述的批評,又有一些改進的指標被提出。例如信息率,即是改進的詹森指數,通過單位非系統風險的超常收益率對基金投資業績進行評價。1997年諾獎得主FrancoModigliani和其孫女LeahModigliani把國債引入證券投資的實際資產組合,構建一個虛擬的資產組合,使其總風險等於市場組合的風險,通過比較虛擬資產組合與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來評價基金業績,該種方法被命名為M2.
2000年Muralidhar認為Sharp值、信息率、M2法不足以有效地進行組合構建和基金業績排序,問題的關鍵在於對組合和基準之間標准差的差異調整不夠,並且忽略了「組合和基準的相關性」常導致錯誤排序和評價。鑒於此,Muralidhar提出了M3測度方法。Stutzer(2000)在損失厭惡理論基礎上,假定投資者選擇最大可能地迴避風險,從而構建了一個新的評價指標,即衰減度(ProbabilityofDecayRate),該指標最大的特點在於允許收益率收斂於各種分布。當收益率收斂於非正態分布式衰減度對於偏度和峰度敏感性較高,正偏度的基金風險趨小。
此外,證券選擇和時機選擇、業績歸因、績效的持續性、基金風格、績效評估的一致性、基準組合的有效性和資產配置分析等方面,也是國外近期基金績效評價研究的熱點。
Treynor&Mazuy(1966)首次提出的二次方程模型(T-M模型)可以用來檢驗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擇時能力是指基金經理預測風險資產的收益高於或低於無風險利率的能力。Heriksson&Merton(1981)則提出在CPAM模型中增加一個二項式隨機變數,稱之為雙β模型(H-M模型)。Bhattacharya&Pfleiderer(1983)對H-M模型的研究表明,經過他們改進後的模型可以判斷基金經理是否正確地利用了正確的信息。Connor&Kora jczyk(1991)的研究表明在基金組合與市場收益率之間有協偏度(Co-skewness)時,T-M和H-M模型會得到錯誤的結論。Grinblatt&Titman(1989,1994)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PPW)的模型,此模型通過計算期內各時期的超額收益率的加權收益率,給出了擇股和擇時能力的綜合檢驗結果。此外,Chang&Lewellen(1984)基於APT模型提出了一種新的檢驗方法。引入變數β1和β2,通過計算它們的差來判斷資產管理人的擇時能力。
Fama(1972)最早對基金績效進行了歸因分析,並提出了著名的Fama模型。Fama的模型建立在CAPM模型有效的前提上,他將資產組合的超額收益率分為「選擇回報」(由分散回報和凈選擇回報組成)和「風險回報」(由投資者風險回報和經理人風險回報組成)兩部分。Brinson,Hood&Beebower(1986)提出的BHB模型則將資產組合與基準組合的差異歸因於擇時、擇股和交互作用三類。但他們的研究結果也遭到了許多批評,如Hensel,Ezra&Ilkiw(1991),JohnNuttall(1998)等。
績效的持續性是績效評價的又一個主要研究方面。如果基金績效是持續的,則績效評價的結果對投資者而言是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盡管關於績效持續性的研究常常是相互矛盾的,不過近來眾多的研究比較傾向於認為基金的績效具有較為顯著的持續性。如Brown&Goetzmann(1995)認為基金「短期內」具有持續性。比較常用的檢驗方式有半期平均秩差檢驗法和交叉積比率(CPRCrossProctRadio)法。半期平均秩差檢驗法是通過將基金按時間分為前後時間相等的兩部份,並分別計算其秩。如果這兩段的秩相等,則表明該基金的業績在全部基金的排名保持穩定狀態,其業績具有長期的穩定性。CPR法是將一定時期內的基金績效與所有基金的中位值相比較,將比較結果高者標為W(win),低於中位值者標為L(lost)。定義CPR=WW LL/(WL LW)。CPR的取值范圍為(0,+∞),如果績效的持續性越差,CPR值越接近0,反之若持續性越強,CPR值越接近正無窮。據Carhart(1997)的觀點,短期的基金績效的持續性應歸咎於持有的好或差的股票,長期的持續性則是由於費率結構的設計不同。
基金的風格研究是對基金的投資和收益特點進行的研究。隨著金融創新的深化和產品設計競爭的加劇,市場上逐漸出現了許多類型和風格差異的基金。因此基金的風格研究具有極大的實用性。基金風格研究的方法可以分為因素分析法和特徵分析法。最早的風格研究方法是所謂的HBS(HoldingsBasedStyleAnalysis)法。這種方法通過對基金披露的全部持股信息進行分析而進行。缺點是無法有效地剔除「披露日修飾」行為。1992年夏普(Sharpe)採用12因素模型(這12個因素是短期票據、中期政府債、長期政府債、公司債、抵押證券、大盤價值股票、大盤成長股票、中盤股票、小盤股票、非美國債券、日本股票和歐洲股票)進行研究,這種方法被稱為RBS(ReturnBasedStyleAnalysis)。RBS方法將基金收益分解為風格收益和選擇收益。模型中因素的選取遵循排他、無遺漏和易於獲得等原則。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各種因素模型出現。而特徵分析法有MSB(MorningstarStyleBox)方法等。晨星風格箱法(MSB)由著名的晨星公司於1992年提出並於2002年進行了改進。它首先根據資產組合中各股票市值規模的大小將其分為大盤、中盤和小盤,再在劃分的每個市值區間根據定義的演算法計算其價值和成長得分,最後將其定位到基金風格箱里的不同位置。
GolloandLockwood(1999)對1983-1991期間更換了經理人的共同基金的業績、風險及投資風格的改變進行了研究。當用公司規模、價值/成長重新對基金進行分類時,發現有多於65%的基金在改變管理之後投資風格也發生了改變。
績效評估的一致性是研究和比較基金績效評價的諸方法結果差異性的。不過該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較少,國內目前還只有王聰(2001)對多重比較法等概念進行了一些介紹。評估一致性的檢驗方法主要有Spearman秩相關檢驗、Kendall協同檢驗和多重比較法等。Spearman秩相關檢驗方法是通過對兩種績效評估方法所形成秩序列的相關性,判斷兩方法是否一致。如果該兩種方法的秩(排序的差的平方)較小,則表明該兩種方法對基金的評估具備一致性。Kendall協同檢驗是在相關系數檢驗法上發展的。其中Kendall協同系數定義為12S/m2n(n2-1)。W的取值范圍在0和1之間。W的值越大,諸績效評估方法具備越強的一致性。極端地,W取值1時說明所有的績效評估方法結果完全相同。經過Kendall協同檢驗,具有一致性的基金可以通過多重比較法來進行總體業績評估。
國內關於基金績效評價的研究目前還比較少。從已發表的文章和收集的資料來看,國內的研究還局限於對國外理論的介紹和實證研究,更多地是對某種單獨的理論或角度進行研究,缺乏整體和系統的研究和缺少理論上的創新。
[編輯]
基金績效評價的指標[1]
1、夏普(Sharpe)指數簡介
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夏普於1966年發表《共同基金的業績》一文,提出用基金承擔單位總風險(包括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所帶來的超額收益來衡量基金業績,這就是夏普指數。夏普指數通過一定評價期內,基金投資組合的平均收益超過無風險收益率部分與基金收益率的標准差之比來衡量基金的績效。計算公式為:
Sp = (rp-rf)/σp
其中,Sp為夏普指數,rp為基金組合的實際收益, rf為無風險收益率, σp 為基金收益率所對應的標准差。
夏普指數的理論依據是資本資產模型(CAPM模型),以資本市場線(CML)為評價的基點,如果基金證券組合的夏普指數大於市場證券組合M的夏普指數,則該基金組合就位於CML之上,表明其表現好於市場;反之,如果基金投資組合P的夏普指數小於市場證券組合M的夏普指數,則該基金組合就位於CML之下,表明其表現劣於市場。因此,可以認為,夏普業績指數越大,基金績效就越好;反之,基金績效就越差。
2、特雷諾(Treynor)指數簡介
傑克·特雷諾1965年發表《如何評價投資基金的管理》一文,認為足夠的證券組合可以消除單一資產的非系統性風險,那麼系統風險就可以較好地刻畫基金的風險,即與收益率變動相聯系應為系統性風險。因此,特雷諾指數採用在一段時間內證券組合的平均風
險報酬與其系統性風險對比的方法來評價投資基金的績效。這就是特雷諾指數,它等於基金的超額收益與其系統風險測度β之比。
計算公式為:
Tp = (rp-rf)/ βp
其中,Tp為特雷諾指數;βp表示基金投資組合的β系數,是投資組合要承擔的系統風險。
特雷諾業績指數的理論依據也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但是是以證券市場線(SML)為評價的基點,當市場處於平衡時,所有的資產組合都落在SML上,即SML的斜率就表示市場證券組合的特雷諾指數。當基金投資組合的特雷諾指數大於SML的斜率時, 該投資組合就位於SML線之上,表明其表現優於市場表現;反之,當基金投資組合的特雷諾指數小於SML的斜率時,該投資基金組合位於SML線之下,表明其表現劣於市場表現。所以,特雷諾業績指數越大,基金的績效就越好;反之,基金的績效就越差。
3、詹森(Jensen)指數簡介
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詹森1968年發表《1945-1964年間共同基金的業績》一文,提出了一種評價基金業績德絕對指標,即詹森指數。他認為,基金投資組合的額外收益可衡量基金額外信息的價值,因而可以衡量基金的投資業績,其計算公式為:
Jp=rp-[rf+βp(rm-rf)]
----Jp為詹森指數。
詹森業績指數,又稱為α值,它反映了基金與市場整體之間的績效差異。詹森指數也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基礎,根據SML來估計基金的超額收益率。其實質是反映證券投資組合收益率與按該組合的β系數算出來的均衡收益率之間的差額。當然,差額越大,也就是詹森系數越大,反映基金運作效果越好。如果為正值,則說明基金經理有超常的選股能力,被評價基金與市場相比,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投資業績良好;為負值則說明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欠佳,不能跑過指數,被評價基金的表現與市場相比較整體表現差;為零則說明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一般,只能與指數持平。
3. 股票投資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你好,股票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
(1)、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以企業內在價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決定企業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狀況等方面入手(一般經濟學範式),進行詳盡分析以大概測算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和安全邊際,並與當前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形成相應的投資建議。基本分析認為股價波動軌跡不可能被准確預測,而只能在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入並長期持有」,在安全邊際消失後賣出。
(2)、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以股價漲跌的直觀行為表現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預測股價波動形態和趨勢為主要目的,從股價變化的K線圖表與技術指標入手(數理或牛頓範式),對股市波動規律進行分析的方法總和。技術分析有三個頗具爭議的前提假設,即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價格以趨勢方式波動;歷史會重演。國內比較流行的技術分析方法包括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
(3)、演化分析(Evolutionary Analysis):以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內在屬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節律性等方面入手(生物學或達爾文範式),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演化分析從股市波動的本質屬性出發,認為股市波動的各種復雜因果關系或者現象,都可以從生命運動的基本原理中,找到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及合理解釋,並為構建科學合理的博弈決策框架,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據。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4. 股票投資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一、股票投資目的
1.獲利;即作為一般的證券投資,獲取股利收入及股票買賣差價。
2.控股;即通過購買某一企業的大量股票達到控制該企業的目的。
二、股票投資分析方法
主要有四大類:基本分析、技術分析、量化分析法、演化分析法。
1、基本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通過對決定股票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狀況,經營狀況等進行分析,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和合理價值,與股票市場價進行比較,相應形成買賣的建議。 基本分析包括下面三個方面內容:
宏觀經濟分析。研究經濟政策(貨幣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等等),經濟指標(生產總值,失業率,通脹率,利率,匯率等等)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行業分析。分析產業前景,區域經濟發展對企業的影響企業分析。具體分析企業行業地位,市場前景,財務狀況。
2、技術分析法
技術分析法從股票的成交量,價格,達到這些價格和成交量所用的時間,價格波動的空間幾個方面分析走勢並預測未來。目前常用的有K線理論,波浪理論,形態理論,趨勢線理論和技術指標分析等,在後面將做詳細分析。
3、量化分析法
量化分析法是利用數學和計算機的方法對股票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漲跌的概率,將量化分析方法設定為:
a. 趨勢判斷型量化投資策略
判斷趨勢型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通過對大盤或者個股的趨勢判斷,進行相應的投資操作。如果判斷是趨勢向上則做多,如果判斷趨勢向下則做空,如果判斷趨勢盤整,則進行高拋低吸。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收益率高,缺點是風險大。一旦判斷錯誤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所以趨勢型投資方法適合於風險承受度比較高的投資者,在承擔大風險的情況下,也會有機會獲得高額收益。
b.波動率判斷型量化投資策略
判斷波動率型投資方法,本質上是試圖消除系統性風險,賺取穩健的收益。這種方法的主要投資方式是套利,即對一個或者N個品種,進行買入同時並賣出另外一個或N個品種的操作,這也叫做對沖交易。這種方法無論在大盤哪個方向波動,向上也好,向下也好,都可以獲得一個比較穩定的收益。在牛市中,這種方法收益率不會超越基準,但是在熊市中,它可以避免大的損失,還能有一些不錯的收益。
股指期貨套利是在股票和股指期貨之間的對沖操作,商品期貨是在不同的期貨品種之間,統計套利是在有相關性的品種之間,期權套利則是在看漲看跌期權之間的對沖。
4、演化分析法
演化分析是以演化證券學理論為基礎,將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特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對股價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
演化分析法認為股市運作的背後具有很強的生物進化邏輯,所有市場行為都受到生物進化法則的廣泛制約,只要多從「生物本能」和「適應與競爭」的角度觀察市場,就可以找到持續性盈利的思路、線索和方法。
5. 績效評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績效考核方法有哪幾種,請說出至少3種,並評價其優劣特點?
第一種,MBO,又稱目標管理法,其優勢是可以將公司的戰略層層分解到每個員工的身上。大家的努力方向明確,清晰,也便於激勵、考核;不足就是成本較高,需要上下都明白一致這么分解的根據和理由是什麼,才可以達到有效的激勵;
第二種,強制分步法,其優勢就是較能快速的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員工的能力、績效排序;其不足也是來源於優勢,用於分布的比例的來源,及一定要排出個上中下,會造成不公平合理,和最後的幾名其績效也不是差的情況出現;
第三種,行為量表法,我的理解就是其優勢就是能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採用符合公司需要的行為,並輔助於出現的比例來計算總分,來對比員工的績效;不足之處就是成本也很高,不能全面的衡量員工的所有工作行為,行為對應的比重的選擇也要看用工具的人的水平的。
其中MBO應該說是屬於常見的一種,而強制分布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績效考核的方法,因為強制分布的依據是什麼,結果是怎麼出來的,是要考究的。那麼目前通常使用比較多的集中考核方法,我個人認為有:KPI、BSC、MBO、360度,以上這么幾種。
那麼MBO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方法,選手回答的比較好,確實是常見的考核方式之一,他的優點是能將任務和目標分解落實下去,使工作清晰。它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目標很難制定和明確,比如目標的商定過程比較花成本,上下溝通等等。
其次是BSC,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嚴格來說是一種戰略管理工具,那麼也正因為是戰略管理工具,所以可以分解作為績效考核方法。他的優點是維度很全面,財務、客戶、內部、發展,是嚴格基於戰略的分解落地;缺點在目前的中國企業的適用性和高要求性,因為大部分的企業連戰略是什麼都是一個問題,那麼沒有上就沒有下,同時對管理規范性的要求也很高。
再說說360度評價,優點很明顯,上級、下屬、同級、客戶等等全方位的評價。能夠比較綜合的反映此人的情況,而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操作中很容易出現人際關系導向,即人際關系號的人,給你高分,人際關系差的人,分數很低,而不是實際工作的表現。同時評價很難量化,因此,建議360度考評,最好不要作為績效考核結果,有一些導向,而作為個人改善的參考,最合適。
最後是KPI,這是用的最常見的績效考核方法,關鍵績效指標。那麼根據此人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提取關鍵績效指標,然後考核。優點是緊扣工作職責,和階段性目標。缺點是KPI指標不同階段考核不同,同時指標值不好確定,以及有些崗位KPI很難量化,時間關系,我就說這么多,同時小豬說的末位淘汰制,我個人認為嚴格來說,也不算績效考核方法,這個和強制分布是一個道理,是通過一些方法得出了結果。那麼結果如何應用,這個更合適強制分布或末位淘汰,強制分布或末位淘汰是績效結果的應用。
MARK:
不同的教育形式對於考核方法的分類不同,小字母列出的考核的幾種方法在人力資源學習課上也經常有老師是這樣分的。也不能算不對,呵呵。不過我們常說的幾種方法就如大魚講的MBO\KPI\BSC\360.
以下個人愚見:
任何的績效考核方法都只是一種手段而已,不管是MBO、強制分布法、目標量表法、KPI、BSC。最終這些考核方法所涉及到的考核指標必須要和企業的戰略目標一致,如果與戰略不表毫無關聯的考核指標都是沒有意義的。
對於一個成熟的製造型企業,個人相對傾向於用邏輯KPI方式進行考核,就是根據公司經營考核指標通過邏輯樹形式進行層層分解,每個部門領到相對口的幾個最重要的指標。這樣,既結合了戰略目標的分解,又不像BSC一樣指標繁多,像360度一樣比較繁瑣。當然,有些管理職能部門的工作內容可能不一定與企業經營指標全部能夠匹配,所以量化的工作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最後說一句,沒有一種考核方法是十全十美的,企業需要找的是適合於企業需要的考核方式。
我想再補充一點,績效考核的方法不是只有獨立使用的,很多企業里常常是結合起來使用,或者針對不同崗位人群用不同的考核方法。
序號3:培訓效果一直是培訓的老大難的問題,假設你是培訓專員,你會通過採取什麼措施去提升你們公司的培訓效果?
我會把目前非常顯性的並且繼續要培訓的內容列出來,和老大分析,如果不培訓,將會產生多大的損失,第一點;
第二點:再把目前需要培訓的付費用給列出來,如果差距明顯大於所需費用,那麼目前就急需要培訓;
第三:如何去動員老闆樂意花錢去解決問題呢?首先讓老闆去成當下培訓師的角色,看他會不會講,或者說可不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如果老闆不能解決且又是當下最為優先解決的問題,(那個老闆會眼睜睜地看著公司非常顯眼的問題不去解決呢?),那麼老闆會違背自己不願花錢請外訓師的想法去聘請外訓師得。若果這次能夠將當下破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培訓而解決掉,也取得很好的效果,那麼對於日後的培訓老闆會很樂於支持的。
欣欣的回答跟我的答案還有有些許的偏離,不過每個企業實際情況不一樣,也許這些是他們企業的現狀。也是她目前所要考慮的,她更多地談到了培訓資源的問題,這點確實蠻重要的,沒有老闆的支持,要有效果很難。
我們來回顧一下問題:你會通過採取什麼措施去提升你們公司的培訓效果?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培訓的目的,所有的培訓都離不開這以下幾個:傳授知識、提升技能、改變態度,要知道這幾點達成沒有。
培訓前得有員工的現狀記錄數據,培訓後才能進行對比,個人覺得,提升培訓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培訓需求的來源是否科學。如果我們開展的培訓不是公司和員工需要的,就會出現員工不參與或應付式參與,這樣的培訓會有效果嗎?
2、培訓的計劃要明確。培訓需要有計劃性,才能確保培訓有效的落地和執行。計劃工作要涉及的面比較廣,主要有:明確的培訓主題,培訓時間、地點、對象、講師、教材、課時、授課方式方法、效果評估等等。
3、培訓形式多樣化,寓樂於教。一提到培訓,很多人就想到填鴨式,大家已經非常厭倦這種形式,所以可以多樣化。可以是頭腦風暴、案例分析,講故事,角色扮演、做游戲等授課方式相結合,使學員對課程既聽得懂,又懂得用,課程設計理論聯系實際,有很強的針對性。
4、培訓與員工利益掛鉤。培訓一定要與員工的工作績效緊密掛鉤,使得員工投入到培訓中來。愛好學習,積極參加培訓,有良好培訓效果,員工業績提升,則績效工資和獎金提升。企業要通過績效評價,培訓制度的徹底推廣,來保證培訓效果。形成良好的培訓氛圍。
5、老闆及管理層對培訓的重視。首先第一步是培訓資源的支持,例如培訓設施、費用、講師資源等。其次,是公司高層重視和支持並參與培訓,中層幹部才會跟進,基層員工才會效仿,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6、採用最前沿的培訓方式——行動學習。行動學習作為一種培訓新概念已經在世界五百強企業廣泛運用,巨無霸華潤集團作為國內行動學習運用的先驅,在取得巨大成效後成為國內企業競相模仿和關注的焦點。它是本著解決問題和提升學員的技能和能力為出發點的培訓,所以培訓的效果非常明顯且直觀。
6. 股票價值評估方法有哪些
一、市盈率估值法
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根據每股收益選擇的數據不同,市盈率可分為三種: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預測股價、對股價估值時一般採用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為:
股價=動態市盈率×每股收益(預測值)
其中,市盈率一般採用企業所在細分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如果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市盈率可以提高10%或以上;每股收益選用的是預測的未來這家公司能夠保持穩定的每股收益(可選用券商研報中給出的EPS預測值)。
盈率適合對處於成長期的公司進行估值,下圖有發展前景和想像空間的行業,它們的估值就比較高。由於市盈率與公司的增長率相關,不同行業的增長率不同,所以不同行業的公司之間的市盈率比較意義不大。
所以,市盈率的對比,要多和自己比(趨勢對比),多跟同行企業比(橫向對比)。
二、PEG估值法
用市盈率估值有其局限性。我們都知道市盈率代表這只股票收回投資成本所需要的時間,市盈率=10表示這只股票的投資回收期是10年。但有的股票的市盈率可達百倍以上,再用市盈率估值就不合適了。
這就需要PEG估值法上場了。也就是將市盈率和公司業績成長性相對比,即市盈率相對於利潤增長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
PEG=P/E÷G
=市盈率÷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每股收益)
一般來講,選擇股票時PEG越小越好,越安全。但PEG>1不代表股票一定被高估了,如果某公司股票的PEG為12,但同行業公司股票的PEG都在15以上,則該公司的PEG雖然已經高於1,但價值仍可能被低估。
三、市凈率估值法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
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
計算公式為:
市凈率=股價÷最近一期的每股凈資產;
股價=市凈率×最近一期的每股凈資產。
這種估值方法適用於凈資產規模大且比較穩定的企業,如鋼鐵、煤炭、建築等傳統企業可以使用。但IT、咨詢等資產規模較小、人力成本佔主導的企業就不適用。分析的時候依舊延續「同行比、歷史比」的原則,通常市凈率越低,表明投資越安全。
根據證監會行業分類,
食品製造業的市凈率>信息技術行業>製造業>采礦業。
下面是今年10月份申萬各行業的市凈率排行榜。銀行股的市凈率最低;食品飲料行業的市凈率最高;65%的企業的市凈率在1—2之間。這是否意味著銀行股被低估了呢?
未必。因為銀行有很多不良資產。這也是市凈率估值法的局限性。企業的機械設備、辦公用品都是會減值的,但通過歷史成本計價的市凈率並不能反映這一情況。所以不要以為買了市凈率低的股票就是撿到了便宜貨,可能它們的實際價值早已低於賬面價值。
四、市現率
市現率=每股股價/每股自由現金流。市現率越小,表明上市公司的每股現金增加額越多,經營壓力越小。換言之:
一隻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現金流量得到的數字,就代表著你從這只股票上用現金收回投資成本需要多少年。市現率越低,說明你收回成本的時間越短,就越值得投資。
五、DCF估值法
DCF,現金流量折現法,Discounted Cash Flow,指的是將未來的現金流、通過折現率、折算到現在的價值。說白了就是把明年的100塊錢換算到今天,它會值多少錢?
假定未來3年內,企業每年年末都能收到100元,那麼這300元錢摺合到現在是多少錢呢?
根據現值計算公式,我們已知得是t=3,CFt=100,假定折現率為10%。套入公式中,結果如下:
第一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①
第二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2,②
第三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3,③
最後把三年的折現值加在一起,即①+②+③,就是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還是那句話,這方法理論上很完美,但不如市現率好用。
7. 常用的股票,債券,基金的績效評價方法分別有哪些
股票
主要是看公司有沒有好的年收益和發展前途
債券
主要是看它的安全性和年利率
基金
要看它的業績比它的比較基準好多少
因為基金有很多種
有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等待
不同性質的基金是不能比較好壞的.
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方面的基金
8. 股票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您好,股票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