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投資策略主動
Ⅰ 基金的投資策略到底是什麼
指數基金是被動復制指數,我們在買入和持有的時候,需要考慮指數是不是低估,未來是不是有足夠的上漲空間。
還有些基金是想通過主動操作,來獲得比市場平均水平更多的回報。我們需要了解基金更細的投資策略。
比如某隻基金實踐價值投資策略。它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一些低估值的股票,並看好這些公司持續成長,希望通過長期持有,實現資本的穩定增值。
找到適合你的策略,持有的時候才會更安心,更有耐心。?
玖富錢包上的基金最近免申購費,可以關注下。
Ⅱ 主動型 股票基金是什麼意思拜託各位大神
這是根據股票基金投資理念的不同進行的分類:一般主動型基金以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業績表現為目標;被動型基金(通常被稱為指數型基金)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成份股作為投資的對象,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復制指數的表現。 指數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的基金品種。指數基金的投資採取擬合目標指數收益率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 指數增強型基金並非純指數基金,是指基金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過程中,為試圖獲得超越指數的投資回報,在被動跟蹤指數的基礎上,加入增強型的積極投資手段,對投資組合進行適當調整,力求在控制風險的同時獲取積極的市場收益。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主動管理型基金無疑仍然占據中國基金市場中的主流。特別是去年股票型基金全面飄紅,更使主動基金備受追捧。被動基金的投資一般都是進行模仿指數的投資。根據國際成熟市場經驗,80%的主動配置無法戰勝市場,也就是從長期來看,只有很少的基金經理所做的主動配置收益率能強於大盤。 在中國,由於市場的有效程度相對較低,可能主動配置戰勝大盤的概率會大一點,但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成熟和完善,同樣也無法避免逃脫這一現象。因此投資者應該考慮從現在開始配置被動性投資基金,但短期被動基金的風險是無法規避的。 建議,如果投資主動基金,應該選擇研究力量強大,公司團隊穩定,基金運作股票換手率低的公司。投資基金選擇主動基金還是被動基金還取決於你的計劃投資年限,如果你計劃投資的年限相對較短,而且願意承受相對較高的投資風險,那麼建議考慮主動型基金。而如果你希望投資的年限較長,同時也相信中國經濟將盡快走向成熟市場,你對投資的預期回報也僅希望達到股市平均報酬率,那麼指數基金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Ⅲ 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相比較哪種更好
(1)基金規模的可變性不同。
封閉式基金均有明確的存續期限(我國為:不得少於5年),在此期限內已發行的基金單位不能被贖回。雖然特殊情況下此類基金可進行擴募,但擴募應具備嚴格的法定條件。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基金規模是固定不變的。而開放式基金所發行的基金單位是可贖回的,而且投資者在基金的存續期間內也可隨意申購基金單位,導致基金的資金總額每日均不斷地變化。換言之,它始終處於「開放」的狀態。這是封閉式基金與開放式基金的根本差別。
(2)基金單位的買賣方式不同。
封閉式基金發起設立時,投資者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銷售機構認購;當封閉式基金上市交易時,投資者又可委託券商在證券交易所按市價買賣。而投資者投資於開放式基金時,他們則可以隨時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銷售機構申購或贖回。
(3)基金單位的買賣價格形成方式不同。
封閉式基金因在交易所上市,其買賣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較大。當市場供小於求時,基金單位買賣價格可能高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這時投資者擁有的基金資產就會增加;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基金價格則可能低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而開放式基金的買賣價格是以基金單位的資產凈值為基礎計算的,可直接反映基金單位資產凈值的高低。在基金的買賣費用方面,投資者在買賣封閉式基金時與買賣上市股票一樣,也要在價格之外付出一定比例的證券交易稅和手續費;而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需繳納的相關費用(如首次認購費、贖回費)則包含於基金價格之中。一般而言,買賣封閉式基金的費用要高於開放式基金。
(4)基金的投資策略不同。
由於封閉式基金不能隨時被贖回,其募集得到的資金可全部用於投資,這樣基金管理公司便可據以制定長期的投資策略,取得長期經營績效。而開放式基金則必須保留一部分現金,以便投資者隨時贖回,而不能盡數地用於長期投資,且一般投資於變現能力強的資產。
相比而言,主動型基金比被動型基金的風險更大,但取得的收益也可能更大。截止2015年5月底,被動指數基金共有300隻,而增強指數基金僅有42隻。數量占絕對劣勢的增強指數基金無形增加了選擇的難度。
Ⅳ 股票型基金的投資策略
投資者購買了一隻股票基金,那麼就意味著成為該基金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的股東。通過股票基金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後,可能獲得兩方面利潤:一是股票價格上漲的收益,即通常所說的「資本利得」;二是上市公司以「股利」形式分給股東的利潤,即通常所說的「分紅」。如上市公司經營不當,股價就可能會下跌。
股票型基金,雖然在短期「對價」行情中落後市場,但其長期表現看好,投資者不應進行頻繁調整,以免交易成本上升凈值表現落後大盤。以2004年7月1日到2006年6月30日的統計數據為例,這兩年間,投資股票的累積收益率為19.52%,而投資債券和儲蓄的累積收益率則分別為16.27%和2.16%。
以2006年為例,中國股票基金的收益表現不俗。中國開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混合進取型、混合靈活型和混合平衡型基金全年累計分別上漲130.54%、124.74%、111.72%和95.15%,其中,股票和混合資產類型基金年度回報率在全球遙遙領先。資產規模已突破37億美元的QFII的A股基金,2006年平均回報率達108.41%,略高於國內的混合平衡型基金,但低於其他幾類股票方向基金。
伴隨著股市的大漲大跌,自然也會給股票基金帶來不小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雖然長時間看投資股票基金虧損的概率幾乎為零,但對一些中短期投資資金來說,虧錢的風險仍不小。所以,投資者在選擇股票基金時,首先要問問自己:可否避免承受中短期內凈值的波動?
選擇股票基金,從股票基金的投資策略開始,因為這代表了基金經理選股最根本的原則。從投資策略角度,股票基金可以細分為價值型、成長型和平衡型,以下具體說明: 在三類基金中,價值型基金的風險最小,但收益也較低,適合想分享股票基金收益,但更傾向於承擔較小風險的投資者。通常來說,價值型基金採取的投資策略是低買高賣,重點關注股票價格是否合理。因此,價值型投資的第一步就是尋找價格低廉的股票。
價值型基金多投資於公用事業、金融、工業原材料等較穩定的行業,而較少投資於市盈率倍數較高的股票,如網路科技、生物制葯類的公司。 在三類基金中,成長型基金適合願意承擔較大風險的投資者。因為這一類基金風險最高,不過,賺取高收益的成長空間相對也較大。
成長型基金在選擇股票的時候對股票的價格考慮得較少,多投資產業處於成長期的公司,在具體選股時,更青睞投資具有成長潛力如網路科技、生物制葯和新能源材料類上市公司。 平衡型基金則是處於價值型和成長型之間的基金,在投資策略上一部分投資於股價被低估的股票,一部分投資於處於成長型行業上市公司的股票。
因此,在三類基金中,平衡型基金的風險和收益介於上述兩者之間,適合大多數投資者。
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對於大額的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決定,應該避免在市場過度炒作時作出決策。
應對股票型基金高台跳水的招數
在股市出現了較大調整,股票型基金開始高台跳水,凈值不斷縮水的情況下,投資者如何進行應對,以下教你兩招避險:
第一,將一部分收益現金化,落袋為安。
每逢基金市場發生大的波動,各類型股票基金業績開始分化,一些品種如分紅型基金,達到一定條件就分紅,能夠有效地鎖定投資收益,制度性地減少未來可能的下跌風險。對投資者來說,將一部分收益現金化,實現「落袋為安」,減少了隨股市下跌帶來的凈值損失。
例如,被復制的華夏回報基金,在2006年6月上旬到中旬的第一波回調中,上證指數下跌了近9個百分點,該基金分別在2006年6月6日和6月14日實現了兩次分紅,每次分紅0.0225元,及時鎖定了每份基金4分5的收益。同樣是在2006年7月份的這波調整中,大盤從1740點的高位下跌近100個點,在基金凈值一片跳水聲中,華夏回報基金在2006年6月29日及7月18日的兩次分紅,又為投資者挽回了每份基金4分5的收益。
提醒投資者注意,在行情不穩的時候,為了鎖定收益,如果原來選擇紅利再投資的,不妨暫時改為現金紅利,否則就實現不了避險的目的。
第二,拋售老的基金鎖定收益,同時購買新發行的基金。
當股市進入暫時盤整期,但是長期走牛的格局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如果有投資需求,並且看好未來股市的話,可以選擇拋售老的基金鎖定利潤,同時投資新發行的基金。在股票明顯升值期間,應該購買已經運作的老基金,因為老基金倉位重,可以快速分享牛市收益。而在股市盤整期,則應該購買新發行的基金。新基金一般有一個月的發行期,然後是至少3個月的封閉期(建倉時期),從發行到運作需要的時間,剛好可避過股市盤整,而正好在股價繼續上揚的情況下開始運作。
Ⅳ 什麼是主動基金什麼是指數基金
主動型基金是根據股票基金投資理念的不同進行的分類:一般主動型基金是以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業績表現為目標的一種基金。與其對應的是被動型基金。被動型基金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成份股作為投資的對象,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復制指數的表現,因而通常又被稱為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2-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要怎麼區分
你好,被動型基金又叫指數基金,是指通過購買某一指數的全部股或部分股,復制指數的表現,緊密跟蹤指數的變化獲取盈利。目前我國可供參照的指數主要有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
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是按照投資理念的不同來區分的。主動型基金不刻意去做指數化投資,以超越市場基準為目標。被動型基金並不主動去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復制指數的表現。
【舉例】例如:南方上證380ETF主要投資上證380包含的股票,如果上證380上漲,則盈利,如果下跌,則虧損。
Ⅶ 什麼是主動性股票基金
主動性股票基金是相對於被動性的基金來說的。
所謂被動基金是指被動的跟蹤投資標的,通常是指指數基金,按著指數的構成來配置股票品種。
而主動性股票基金則是主動的精選個股進行投資,如果組合配合完全看投研團隊和基金經理的。
但事實證明,主動基金往往比不過被動性基金的收益。今年也是如此。換句話說,大多數基金經理們長期下來並不能跑贏大盤。
指數型基金是被動型基金,跟蹤標的指數來配合股票的,長期下來,指數基金的業績是好過主動性基金業績的。但在下跌行情中,像現在,就不適合買指數基了,因為指數基是被動投資,即使下跌也不能減倉,必須保持固定倉位,下跌中最好的辦法是等待觀望。
Ⅷ 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投資策略分別指什麼
一些投資者問,股票型基金排名可靠嗎?比較可靠的排名,推薦參考好買網(howbuy)、中國基金網或金融界網上的基金排行榜。通常這些股票型基金排名數據上有近一周、近一月乃至近一年的凈值和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不過這里小編要強調,投資者不可過分依賴股票型基金排名數據。排名根據的是基金過往的業績,並不能准確預測未來的走勢,尤其是股票型基金這種操作難度較高的基金,排名數據只能作為參考。選擇股票型基金時,要注重其基金凈值是否穩定增長,同時要留意它的持股結構是否具備上漲潛力。
Ⅸ 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是什麼意思
1、基金決定人不同:主動型基金選擇行業、選擇個股都是由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來進行決定的。而被動型基金在選擇行業和股票的時候,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不會參與。2、買賣費用不同:主動型基金的管理難度比被動型基金高,因此基金管理費也比較高。
Ⅹ 基金投資組合的基本策略是什麼
投資理念,許多投資人盲目地跟著市場、他人買賣基金,哪只基金漲幅居前就追買哪只,完全沒有把資金的安全邊際放在第一位。建議入市之前,好好學一學基金理財知識,權衡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時了解國家的經濟動向或趨勢,然後把握投資策略。持續性,各類股票基金各有其特色,各有其特點。如果你正處於生命的積累階段,要投資未來購房、孩子上學費用,那麼,你就首選成長型股票基金為主;如果你正處於生命周期的分配階段,既要供孩子上學,又要自己養老,那麼,你就選收入型股票基金(價值型基金)為主。總之,一定要清楚自己持有基金組合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堅持持續性地投資。
核心組合,你的投資組合的核心部分應當有哪些主流基金組成,我非常認同股票投資的「核心——衛星」策略,在投資基金時也同樣適用。你應從股票基金中(主動型、偏股票型、平衡型)選擇適合自己的、業績穩定的優秀基金公司的基金構成核心組合。年輕的可占你基金組合資金的80%,年老的可佔40%——50%,另用10%投資防守型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用10%投資在市場中業績表現出色的為你的衛星基金,獲得較高收益。「不投資指數基金是你的錯。」借用巴菲特的話來指導自己的投資技巧。當前市場也證明了他的經驗。因而,在每種組合投資中,應擁有1——2隻股票市場的指數基金。如嘉實300和中小板ETF,這種擁有整個市場法不失為明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