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投資股票
1. 價值投資和戴維斯雙擊法的區別和聯系!要詳細
在市場投資中,價格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關聯程度基本可達到70%-80%。而不斷抬高的預期配合不斷抬高的PE定位水平,決定了價格與投資人預期之間的非線性關聯關系。以前這個現象被我稱作市場的不理性行為,更准確地說應該是市場的理性短期預期導致的自發波動。也可以稱作「戴維斯雙殺效應」。
雙殺策略其實很簡單:以低市盈率買入潛力股票,待成長潛力顯現厚,以高市盈率賣出,這樣可以盡享EPS和PE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雙殺並非戴公獨創,事實上很多投資家都有類似策略,但是戴公卻神乎其技,憑此名滿天下。雙殺和巴老「永恆價值」相比,顯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或許雙殺更實用一些。 雙殺把買入價格放在企業質量之前,強調低市盈率,其實暗含了很多安全邊際的保護。對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會輕易陷入「雪茄煙蒂」的陷阱。賣出策略提醒投資畢竟不是婚姻,再長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還是要離場。
戴維斯堅持的操作很簡單,以10PE買入每年增長10-15%的公司,五年後市場會給這公司更高的預期,便會以13甚至15PE買入,此時戴維斯賣出,其獲利率是相當客觀的。 相反,很多人以30PE買入期望每年增長30%以上的所謂成長股,六年後的獲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因為在成熟的經濟體,期望一個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凈利潤增長率,以攤薄其PE水平的難度是很大的。
1 1.2 1.4 1.6 1.8 2.5 3.5 5
10 倍PE 10 12 14 16 18 (此時的價格很可能在12元) --轉折
20PE*2.5元=50元---100元 即由12---50元--100元,獲利4倍--8倍,
而凈利潤只是轉折性地由10%/年增長到40% ,同時雙殺中的PE變成了20,
即DAI氏雙殺的高獲利度在於其 PE的大幅提高,而凈利潤的拐點大幅增長即是催化劑!
2. 除了巴菲特、林奇、索羅斯還有誰在投資股票上發了大財
1、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歲(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2、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享年63歲(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3、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歲(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4、是川銀藏,享年95歲(1897年-1992年9月)
5、傑拉爾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歲?(1899年-1975年?)
6、羅伊•紐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歲(1903年7月21日-1999年)
7、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享年93歲(1906年-1999年9月14日)
8、菲利普•費舍(Philip A. Fisher),享年96歲(1907年9月8日-2004年3月11日)
9、斯爾必•庫洛姆•戴維斯(Shelby Collum Davis),享年85歲(1909年-1994年5月24日)
10、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享年95歲(1912年11月29日-2008年7月8日)
11、約翰•伯格(John Bogle),(1929年5月8日-)
12、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
13、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14、約翰•聶夫(John Neff),(1931年-)
15、威廉•歐奈爾(William J.O』Neil),(1933年3月25日-)
16、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1942年10月19日-)
17、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
18、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1950年3月7日-)
18位最偉大的投資家,陶博士的博客推薦,你可以看看。
3. 戴維斯雙殺會不會在這波股市中發生
會的,估計在新春後會的。
4. 股價贏來"戴維斯"雙擊機會什麼意思
戴維斯雙殺效應是指有關市場預期與上市公司價格波動之間的雙倍數效應。在市場投資中,價格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關聯程度基本可達到70%-80%。而不斷抬高的預期配合不斷抬高的PE定位水平,決定了價格與投資人預期之間的非線性關聯關系。以前這個現象被稱作市場的不理性行為,更准確地說應該是市場的理性短期預期導致的自發波動。也可以稱作「戴維斯雙殺效應」。
應答時間:2020-12-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推薦一下過去股災中成功賺錢的例子
從投資大師的炒股業績一覽表中,我們可以驗證,熊市才是賺錢的大機會。
彼得·林奇在擔任麥哲倫基金經理13年間一共遇到9次股市大跌,其中包括1987年的股市大崩盤,麥哲倫基金每次都比股市跌的更慘,在大盤下跌時,麥哲倫基金持有的股票往往比大盤指數跌幅的更大,但大盤反彈時,麥哲倫基金持有的股票也往往比大盤反彈的更大」。
巴菲特同樣也是在大盤下跌時,所持有的股票往往比大盤指數跌幅的更大,但大盤反彈時,所持有的股票也往往比大盤上漲的更多。
戴維斯家族是美國少見具三代投資傳承的家族之一,雪拜·戴維斯的父親雪拜·科倫·戴維斯在1940年代即是美國著名的投資人,喜愛長期投資保險公司,當他在1994年去世之時,累積的資產即達8.3億美元,雪拜·戴維斯的兩個兒子克里斯·戴維斯及安德魯·戴維斯目前在基金公司工作,已成為傑出的基金經理。
作為戴維斯精選顧問公司的掌門人、美洲精選基金的基金經理,克里斯·戴維斯在2009晨星投資年會的開幕報告中說:投資者應該對自己期待的東西保持謹慎,但很顯然,又一次機會來臨了。克里斯·戴維斯在報告中說:「現在,我終於獲得了這樣的機會,因為目前的市場簡直就和地獄一樣。」
克里斯·戴維斯說,在自己的投資生涯中,經常會非常羨慕自己的祖父和父親,因為他們都曾經經歷過漫長的熊市,這使他們能夠用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非常好的公司,然後通過長期投資來獲得非常驚人的回報。
雪拜·科倫·戴維斯也曾經這樣告訴他的孫子們:「投資者的大部分錢實際上是在熊市中賺到的,只是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而已。」
刻骨銘心的經歷會對今後的操作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1929年炒股巨虧之後,格雷厄姆認為投資的兩條鐵律是: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本傑明·格雷厄姆形容當時的情景是:「在人生旅途的中點,被困在漆黑的森林裡。」
1929年大崩潰時,格雷厄姆35歲,費雪22歲。格雷厄姆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商業經驗,並且也預感市場即將崩潰,然而他並未採取果斷的行動退出市場。雖然當時費雪很年輕,比格雷厄姆小13歲,但是他預測到「25年來最嚴重的大空頭市場將展開」,可惜的是,初出茅廬的費雪是言行不一者,最後損失慘重。
與格雷厄姆轉向尋找低價股,注重長期投資不同,同樣經歷1929年大崩盤,且成功逃脫的投資大師傑拉爾德·勒布則是短線投資的代表人物。他在成名作《投資生存之戰》中說,長時間擁有一隻股票是無法思議的事情。
勒布因為成功逃脫了有史以來最慘烈的熊市,他投資的指導原則就是:即使止損,要投機而不是長期持有。
巴魯克也是成功逃脫1929年股災的投資大師,紐伯格還在這次急劇下挫行情中有所斬獲,利弗莫爾則是這次崩盤行情的大贏家。1929年大蕭條來臨,利弗莫爾的個人財富因為做空市場而累積到1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也是1929年股災的見證人。但他是作為熊市抄底的悲劇人物在自己的著作中反復提及。
1932年到1933年的交界日子,格雷厄姆打了翻身仗。但科斯托拉尼卻遭遇了第一次破產,他於1934年初接到巴黎法院的傳票,在拍賣行的傢具在2月26前如若沒還清債務,將被拍賣。
公寓的門上被貼上了封條和拍賣通知,科斯托拉尼無限感慨。4年前,還春風得意,到處炫耀自己在大股災之前成功逃頂,那年,23歲的科斯托拉尼賺了很多錢,還給自己買了為期30年的人身保險,保額1萬美元;沒想到,4年後,自己卻要破產了。
這就是股市,這就是股市人生。
雖然巴菲特在1929年還沒出生,但他偏要跟這個年份扯上點關系。他在許多場合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來感謝1929年的大崩潰。
「我對於1929年相當有好感,因為那是我生命開始的年份。我爸爸當時是一名股票經紀人,股市崩潰後,他不敢給任何人打電話,因為所有人都已經傾家盪產。所以每天下午都呆在家裡,而那時也沒有電視。然後……1929年11月30日左右媽媽就懷上了我,因此我永遠都對那次崩盤心存感激。」
從投資大師的炒股業績一覽表中,我們可以驗證,熊市才是賺錢的大機會。
彼得·林奇在擔任麥哲倫基金經理13年間一共遇到9次股市大跌,其中包括1987年的股市大崩盤,麥哲倫基金每次都比股市跌的更慘,在大盤下跌時,麥哲倫基金持有的股票往往比大盤指數跌幅的更大,但大盤反彈時,麥哲倫基金持有的股票也往往比大盤反彈的更大」。
巴菲特同樣也是在大盤下跌時,所持有的股票往往比大盤指數跌幅的更大,但大盤反彈時,所持有的股票也往往比大盤上漲的更多。
戴維斯家族是美國少見具三代投資傳承的家族之一,雪拜·戴維斯的父親雪拜·科倫·戴維斯在1940年代即是美國著名的投資人,喜愛長期投資保險公司,當他在1994年去世之時,累積的資產即達8.3億美元,雪拜·戴維斯的兩個兒子克里斯·戴維斯及安德魯·戴維斯目前在基金公司工作,已成為傑出的基金經理。
作為戴維斯精選顧問公司的掌門人、美洲精選基金的基金經理,克里斯·戴維斯在2009晨星投資年會的開幕報告中說:投資者應該對自己期待的東西保持謹慎,但很顯然,又一次機會來臨了。克里斯·戴維斯在報告中說:「現在,我終於獲得了這樣的機會,因為目前的市場簡直就和地獄一樣。」
克里斯·戴維斯說,在自己的投資生涯中,經常會非常羨慕自己的祖父和父親,因為他們都曾經經歷過漫長的熊市,這使他們能夠用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非常好的公司,然後通過長期投資來獲得非常驚人的回報。
雪拜·科倫·戴維斯也曾經這樣告訴他的孫子們:「投資者的大部分錢實際上是在熊市中賺到的,只是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而已。」
刻骨銘心的經歷會對今後的操作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1929年炒股巨虧之後,格雷厄姆認為投資的兩條鐵律是: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本傑明·格雷厄姆形容當時的情景是:「在人生旅途的中點,被困在漆黑的森林裡。」
1929年大崩潰時,格雷厄姆35歲,費雪22歲。格雷厄姆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商業經驗,並且也預感市場即將崩潰,然而他並未採取果斷的行動退出市場。雖然當時費雪很年輕,比格雷厄姆小13歲,但是他預測到「25年來最嚴重的大空頭市場將展開」,可惜的是,初出茅廬的費雪是言行不一者,最後損失慘重。
與格雷厄姆轉向尋找低價股,注重長期投資不同,同樣經歷1929年大崩盤,且成功逃脫的投資大師傑拉爾德·勒布則是短線投資的代表人物。他在成名作《投資生存之戰》中說,長時間擁有一隻股票是無法思議的事情。
勒布因為成功逃脫了有史以來最慘烈的熊市,他投資的指導原則就是:即使止損,要投機而不是長期持有。
巴魯克也是成功逃脫1929年股災的投資大師,紐伯格還在這次急劇下挫行情中有所斬獲,利弗莫爾則是這次崩盤行情的大贏家。1929年大蕭條來臨,利弗莫爾的個人財富因為做空市場而累積到1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也是1929年股災的見證人。但他是作為熊市抄底的悲劇人物在自己的著作中反復提及。
1932年到1933年的交界日子,格雷厄姆打了翻身仗。但科斯托拉尼卻遭遇了第一次破產,他於1934年初接到巴黎法院的傳票,在拍賣行的傢具在2月26前如若沒還清債務,將被拍賣。
公寓的門上被貼上了封條和拍賣通知,科斯托拉尼無限感慨。4年前,還春風得意,到處炫耀自己在大股災之前成功逃頂,那年,23歲的科斯托拉尼賺了很多錢,還給自己買了為期30年的人身保險,保額1萬美元;沒想到,4年後,自己卻要破產了。
這就是股市,這就是股市人生。
雖然巴菲特在1929年還沒出生,但他偏要跟這個年份扯上點關系。他在許多場合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來感謝1929年的大崩潰。
「我對於1929年相當有好感,因為那是我生命開始的年份。我爸爸當時是一名股票經紀人,股市崩潰後,他不敢給任何人打電話,因為所有人都已經傾家盪產。所以每天下午都呆在家裡,而那時也沒有電視。然後……1929年11月30日左右媽媽就懷上了我,因此我永遠都對那次崩盤心存感激。」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現實:股票市場崩潰後10個月,即1930年8月30日,霍華德·巴菲特家的第二個孩子沃倫·愛德華出生,比預產期早產了5周
6. 2020年經濟形式如何股市裡投的錢多乎哉不多也。
2020年的經濟可能會維持現狀,貿易戰的影響會持續縮小,經濟形勢總體樂觀。投資股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比2019年中國經濟肯定會更好些。建議投資者選擇估值仍較低、成長性較好的個股逐步介入,並在倉位上留有餘地,以平和的心態進行股票投資。
國家穩經濟發展,所以不擔心股票市場會差。據券商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多數券商看好2020年股市,並給出一個高頻的關鍵詞:牛市。
具體如下:
一、中信證券:A股有望迎來2-3年的「小康牛」
2020年,A股盈利增速築底後將穩步回升﹔二季度穩增長政策將發力,資本市場改革突進﹔內外流動性全年趨松,二三季度相對更好。產業資本迎來中期拐點,外資流入主動性增強,兩者有望成為A股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
在宏觀經濟決勝、資本市場改革、企業盈利回暖的大環境下,A股有望迎來2-3年的「小康牛」。
二、中信建投:將強化以科技為代表的牛市行情
2020年經濟杠桿約束將不再是強約束,科技創新、先進製造促進經濟發展成為2020年的全年主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等會進行了積極的調整。2020年利率下降、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支持,將強化2019年的以科技為代表的牛市行情。
三、興業證券:A股正經歷第一次「長牛」機會
2020年流動性寬松大趨勢、「十四五」規劃展望、開放加速為股票市場和相關產業帶來估值提升機會。在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等「四重奏」指引下,真正屬於中國的權益時代有望正式開啟,A股正經歷第一次「長牛」機會。
四、新時代證券:2020年A股將迎來戴維斯雙擊
由於盈利和估值沒有很好地配合,導致2010年至今,A股一直沒有出現整體的戴維斯雙擊,指數的中樞沒有系統性的抬升。2020年經濟可能會小幅企穩,帶來盈利的反彈。A股大概率會出現增量資金,不只是海外、保險等機構的資金,還有可能會有個人投資者的入場。
2020年,A股可能會出現2010年以來第一次戴維斯雙擊。
五、國金證券:由「反復築底」到「結構牛市」
2020年A股「春行情」依舊可期,但啟動的時間點或在2020年春節前後。上半年相對看好春節之後的2-4月份A股市場行情。整體來看,2020年A股機會遠大於風險,預判A股走勢由「反復築底」到「結構牛市」,上證綜指區間在2800-3500點波動,滬深300指數年化收益率約在15%左右。
六、光大證券:將呈現盈利周期弱復甦的態勢
基於政策經濟周期框架對於金融數據與盈利周期的關系,從歷史數據所體現的特徵事實發現,商業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速大約領先全A盈利增速4個季度。在2019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同比增速上行了約兩個季度。
據此推算,2020年A股整體盈利增速有望上行至8%,相比於2019年的6%略有提升,高點大概出現在2020第二季度,呈現盈利周期弱復甦的態勢。
七、渤海證券:將整體呈現震盪緩漲的態勢
在庫存周期開啟、逆周期調節加力和頭部公司盈利改善的預期下,2020年A股業績壓力有望緩解。2020年A股的業績因素將主導變動方向,市場的空間將取決於業績企穩後,預期改變所帶來的再配置過程,預判A股在2020年將整體呈現震盪緩漲的態勢。
八、招商證券:股市或迎來「七年宿命牛」
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夏表示,2019年A股迎來熊牛轉折,開啟了新一輪的七年周期。「2020年,在更加寬松的環境下,市場有望繼續上漲,一旦漲幅超過20%會觸發居民自有資金加速入市,市場將會加速上行,即為'七年宿命牛'。」
九、太平洋證券:滬指有望沖高至3600點
太平洋證券研究院院長黃付生認為,整體看,2020年全年上證綜指的指數區間有望達到3200-3600點。在黃付生看來,2020年一季度CPI壓力釋放,後續降息等貨幣寬松空間打開,利好銀行、地產等指數權重板塊的估值修復﹔假設2020年銀行、地產各自估值修復至歷史中樞。
結合盈利,預計將推動30%的行業漲幅,由此將帶動滬指站上3200點﹔疊加5G產業鏈2020年進入業績加速期,形成戴維斯雙擊,將進一步打開指數空間。
(6)戴維斯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2020年GDP增速「保6」是個偽命題,CPI回歸到正常水平。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為6.0%,2020年能不能「保6」的疑問瞬間增多。從各方面情況來看,我們預計,2020年GDP增速將在6%以上;在豬肉價格回穩之後,CPI將回歸到正常水平,也就是3%以下。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前11個月經濟數據顯示,主要經濟指標好於預期,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工業增加值增幅上升,新興產業發展持續加快;服務業穩中有升,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市場銷售增速加快,實物商品網上零售佔比繼續提高。
投資增長平穩,短板領域投資增長較快;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調查失業率持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收窄;進出口由降轉升,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一系列向好指標為今年我國經濟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2020年《外商投資法》《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新《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一大批新規將實施,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增加籌碼,為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和升級轉型提供重要保障。
7. 巴菲特價值投資和戴維斯雙擊雙殺法的聯系與區別
在市場投資中,價格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關聯程度基本可達到70%-80%。而不斷抬高的預期配合不斷抬高的PE定位水平,決定了價格與投資人預期之間的非線性關聯關系。以前這個現象被我稱作市場的不理性行為,更准確地說應該是市場的理性短期預期導致的自發波動。也可以稱作「戴維斯雙擊效應」。
雙擊策略其實很簡單:以低市盈率買入潛力股票,待成長潛力顯現厚,以高市盈率賣出,這樣可以盡享EPS和PE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雙擊並非戴公獨創,事實上很多投資家都有類似策略,但是戴公卻神乎其技,憑此名滿天下。雙擊和巴老「永恆價值」相比,顯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或許雙擊更實用一些。 雙擊把買入價格放在企業質量之前,強調低市盈率,其實暗含了很多安全邊際的保護。對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會輕易陷入「雪茄煙蒂」的陷阱。賣出策略提醒投資畢竟不是婚姻,再長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還是要離場。
戴維斯堅持的操作很簡單,以10PE買入每年增長10-15%的公司,五年後市場會給這公司更高的預期,便會以13甚至15PE買入,此時戴維斯賣出,其獲利率是相當客觀的。 相反,很多人以30PE買入期望每年增長30%以上的所謂成長股,六年後的獲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因為在成熟的經濟體,期望一個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凈利潤增長率,以攤薄其PE水平的難度是很大的。
1 1.2 1.4 1.6 1.8 2.5 3.5 5
10 倍PE 10 12 14 16 18 (此時的價格很可能在12元) --轉折
20PE*2.5元=50元---100元 即由12---50元--100元,獲利4倍--8倍,
而凈利潤只是轉折性地由10%/年增長到40% ,同時雙擊中的PE變成了20,
即DAI氏雙擊的高獲利度在於其 PE的大幅提高,而凈利潤的拐點大幅增長即是催化劑!
戴維斯雙殺與雙擊策略相反,為從雙高到雙低的負循環過程。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具體的是一種與技術分析相對立的方法
簡單的說價值投資是:
1 注重基本面分析的 關注企業盈利能力的 即注重實體經濟對股價的影響
2 圍繞價值選股 找尋價格低於價值 和價值具有成長性的股票
3 什麼是價值?其實高中的經濟學就有介紹 大學的金融課程只是將它具體的深化講解了一下 粗略的講:有效用 又有交換可能的就有價值
4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沒有什麼重點 因為他自己還沒有寫書 現在的關於他的介紹都是第三者的臆測 以及對伯克希爾公司年報的分析
8. 戴維斯雙殺哪些股票的股票不適用
看我頭像,
9. 請教:股市分析中的「戴維斯雙殺」是什麼意思謝謝…
【解答】
股市分析中的「戴維斯雙殺」效應:就是指市場預期與股價之間波動的雙倍數效應,在市場投資中,股價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關聯程度基本可達到70%-80,這個就是由美國著名的投資人戴維斯家族稱提出來的。
操作策略:
以低市盈率買入潛力股票,待成長潛力顯現後,以高市盈率賣出,這樣可以盡享EPS和PE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雙擊並非戴公獨創,事實上很多投資家都有類似策略,但是戴公卻神乎其技,憑此名滿天下。雙擊和巴菲特「永恆價值」相比,顯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或許雙殺更實用一些。
雙擊把買入價格放在企業質量之前,強調低市盈率,其實暗含了很多安全邊際的保護。對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會輕易陷入「雪茄煙蒂」的陷阱。賣出策略提醒投資畢竟不是婚姻,再長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還是要離場。
投資就是投資。業績的短期波動性更應該與長期趨勢配合在一起。而相對公司的股價大幅波動,投資人自身的短期業績預期頻繁波動所帶來的「戴維斯雙殺效應」更是投資行為中應該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