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李嘉誠為什麼不投資中國股票

李嘉誠為什麼不投資中國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04 07:08:18

『壹』 政府為什麼不制止李嘉誠向國外投資

從邏輯上來說,政府不應該干預企業正常的合法投資經營行為,從法律和行政角度加以引導,懲罰他違法的地方。並不能幹預投資經營,而且李嘉誠是有港府管轄的企業,內地也不能幹預,而且你干也干預不了

『貳』 4000億資產將被沒收李嘉誠開始慌了,集中投資大陸,這是為何

最近幾年,因為勞動成本的迅速提高,很多在中國境內辦廠的外資企業陸續撤離,將資本轉移到更加落後的國家,試圖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除了這些外資企業之外,中國境內還有一部分本土富豪也跟著遷移了出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嘉誠。他在2012年以後,大量拋售手中的資產,得到了很多現金。緊接著,他拿著從國內賺取的資金去英國投資。有不少人對此提出質疑,結果李嘉誠回應說,我只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不會考慮那麼多東西。我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財。

有不少人擔心李嘉誠的投資,會對香港市場造成極大的影響。不過也有人認為,現在國家的局勢,已經發生了改變,即使是李嘉誠這樣的富豪,也沒有辦法動搖整個國家的發展趨勢。因此沒有必要太過擔心。

『叄』 李嘉誠為何不投資如此賺錢的互聯網

因為李嘉誠對物聯網行業是非常不熟悉的,他更願意投資實體行業。

『肆』 李嘉誠為什麼要退出中國市場

資本是逐利的,資本總是流向能夠給他帶來更多利益的地方,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他們的天性。學過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就知道了,低買高賣而已。

然而,對於富裕家庭的家庭教育來說,這種說法有點過小。他在童年時代的影響下,管理個人關系的能力遠不如普通人。此外,如果他的兒子真的不懂這些知識,他可以找一個合適的經理來管理,他的家人可以從香港遠程指揮。因此,這種說法也很難成立。

所以總的來說,李嘉誠從內地撤出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不好,也不意味著房地產市場不好。這只是他自己的選擇。

『伍』 李嘉誠為什麼要退出中國市場

這是在給李嘉誠退休做鋪墊。

我也傾向於認為是這個原因,但是比一般人想的要更為復雜一些。李嘉誠給兒子接班,難道就非得退出內地市場?這個邏輯說不通。個中緣由,只能更細致分析。

在最近的幾年,大家也才知道,李氏家族集團在內地買了很多地皮,屯著就是不賣,這么十幾二十年就坐收十倍以上收益。這個事情,一般人可做不來。不過這也說明,李嘉誠確實是一個識時務者為俊傑之人:應該來的時候,突破阻力也要來,應該走的時候,毫無留戀的走。就這一點看,李嘉誠確實比很多商人要高明得多。



『陸』 為什麼李嘉誠說「我不建議炒股和炒樓」

總所周知,李嘉誠是曾經的中國首富,因其聰明的頭腦和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發展到如今的身家。李嘉誠是一個以實體事業為主的企業家,股票投資和炒樓盤都是屬於虛擬經濟,都不是實業,而且這兩種都極具風險性,不是一般人能夠把控和掌握的,因而李嘉誠會說「我不建議炒股和炒樓」。

對於股票來講,任何一個股票投資者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特別是中國的股票市場不像美國的股票市場,中國的股票市場到現在只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相比起美國的股票市場,時間要短得很多,所以中國股票市場體制和機制並不健全,而且交易還是T+0模式,這就導致了中國的股票都是有莊家和主力潛伏在裡面,股票的漲跌起伏,基本掌握在他們的手中,很多投資者是很難在中國股市賺到錢的。中國股市對於投資者來講,不是簡單的看看k線,均線或者簡單地看看新聞就能知道如何把握一隻股票,需要懂得知識是特別多的,不是一般人能炒得好的。況且炒股還需要有正確的心態,要學會及時地止盈止損,而這一點是大多數炒股者最難達成的。

對於炒樓來講,那就更加無規律可循了,基本上都是有錢人通過金錢和強大的人脈關系,自己哄抬樓價而短時間內獲取暴利,這是極具風險的一種投資,況且從李嘉誠的角度去看,他是經歷過窮苦的人,知道樓價的爆升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況且作為一個企業家也應該具有一個企業家該有的社會責任。

所以,從李嘉誠的經歷,從事的事業和這兩種投資的類型去分析,就能知道為什麼李嘉誠會說「我不建議炒股和炒樓」。

『柒』 李嘉誠為什麼再度拋售在中國大陸的資產

2013-09-01被李嘉誠拋售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亞洲首富李嘉誠,近期連續出售大陸資產。日前宣布出售中國的百佳超市,此後又傳出打算出售在上海陸家嘴的商業大樓,今天再度傳出將旗下和記黃埔、長江實業分別持有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50%股權出手(約合人民幣25.78億)。有分析認為,這與中國經濟下滑,房地產泡沫遲早會崩盤有關。老小子嗅覺很靈、手眼通天~據《南方都市》報導,廣州西城都薈廣場是一個大型綜合購物商場,佔地約7.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商場共4層。但是,去年底才開業的西城都薈,經營大半年來,除了連接地鐵的負一層和一樓基本開業外,二、三樓不少鋪面仍然空置。這次出售的目標物業還包括西城都薈廣場地庫之所有停車場以及老年活動中心。李嘉誠近期持續變賣大陸資產,近年來頻頻投資歐洲市場。兩個月前,和記黃埔就斥資11億美元,收購了西班牙電信在愛爾蘭的子公司。據資料顯示,近3年來,李嘉誠已調配超過1600億港元在海外購買資產,地點多集中在歐洲和加拿大。中國經貿研究會表示,中國經濟下滑是李嘉誠移資海外的一個原因。英美全球40 個高收入國家,他們經濟的增長速度一般來講達到2%,都是很高了。那中國現在是7%,在發展中國家裡面也是最高階段,如果作為投資人,最高階段時間出手,這是正常的。如果是考慮到經濟有下行的危險,那總比你下行之後出手,收益要高出很多。李嘉誠投資重心西移的另一個原因是,人民幣在國際上不被承認。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跟人民幣不兼容。人民幣在全球的市場佔用率非常低。人民幣目前只佔有0.8%,不到1%,而美元是超過了63%,歐元大概佔了26%左右。所以持有人民幣來經營國際事務,肯定是渺茫的。轉移到歐洲、加拿大或者美國,是大勢所趨。——李嘉誠在香港的投資,是在香港法律的條件下獲利,但在上海、大陸的投資,完全要依靠優惠政策。比如,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東北部的黃金地皮〝東八塊〞,當年李嘉誠就競爭不過前上海首富周正毅。——這種頂端的商人政治和經濟嗅覺是最高的,老小子應該是已經預料到國內未來的政經動向:中國房產泡沫大雪崩就要到來了。。。

『捌』 李嘉誠為何撤資中國

理由1:拋售不那麼賺錢的業務

從和黃財報中可知,零售業務近年來賺錢能力明顯不如能源等新的業務。比如,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

理由2:資產重組,優化布局

李超人以財技高超著稱,低買高賣是拿手好戲。經過危機洗禮後的歐洲,資產價格正處於低位。

英國為什麼成為重中之重?因為相比其他國家,李嘉誠對英聯邦國家更熟悉——香港以前就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法律等都和英國比較類似,在港英政府時期,李嘉誠就積累了諸多人脈,很早就在英國有了業務。同時,英國也是法律比較完善的市場化國家,投資有保障。

理由3:憂慮香港和內地樓市前景

港府出台的樓市「辣招」,使香港樓市墜入冰峰時刻。香港不僅要面對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還要面對內地的競爭壓力,發展前景堪憂。

與此同時,內地樓市也處於高風險之中。提前離場,以應對可能的危機。

理由4:成長為「跨國公司」的發展之需

大魚必須在大海里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對李氏帝國來說,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和700萬人口的彈丸之地香港,早已不能滿足其擴張之需。立足香港,走向全球,是必然之選。

理由5:用腳投票, 離開正變得更仇富的香港

近年來,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香港社會仇商仇富情緒上升,而李嘉誠處於爭論靶心。

2013年3月,李嘉誠旗下的貨櫃碼頭發生大罷工,工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他,視其為奸商、吸血鬼、萬惡的資本家。這很可能給李嘉誠造成很大心理打擊。

理由6:投資環境惡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在《證券時報》發表《李嘉誠撤離昭示中國市場環境惡化》一文稱,最能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就是「企業家指數」,即一個國家的企業家在資源整合方面作出的選擇。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選擇在某個市場投資,那麼,說明這個市場經營環境相對較好;反過來,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拋棄某個市場,那麼,說明這個市場的投資環境正在惡化。

理由7: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李嘉誠今年已經85歲了,處於這個年齡段,他不得不考慮後人對自己的評價。將一些容易引發社會尖銳矛盾的業務出售,以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理由8:與梁振英政府不和

2012年特首選舉,李嘉誠一開始支持的,就是梁振英的對手唐英年。在香港,許多評論認為李家與現屆政府「不咬弦」(不和)。

理由9:人脈難以傳承

家產易分,人脈難承。李嘉誠雖然已將商業帝國傳給了兒子,但其在香港和內地的政商人脈和資源卻不易傳承。選擇去一個法律完善,規則相對清晰,相對不那麼需要依賴關系和人脈的地方投資,更有利於家族基業長青。

理由10:接班者李澤鉅的選擇

李嘉誠2012年明確了自己兩個兒子的財產分配計劃後,大兒子李澤鉅作為長和系的實際掌控者,已經開始從低調的幕後走向幕前。這一系列的動作,可能出自李澤鉅,而不是李嘉誠。

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個學位的李澤鉅,在投資上極具國際視野。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位接班人最主要的戰場,大多在歐洲,接班之後,進一步加大開拓這一市場,也在情理之中。

『玖』 李嘉誠為什麼4000億投資英國而不是中國

李嘉誠已投資4000億元收購英國一半地區,順便幫助華為贏得200億訂單!隨著改革開放,許多香港企業家在中國投資,尤其是房地產,為香港的富人賺了很多錢。但今年,香港許多房地產大亨紛紛在中國出售房地產項目,並相繼兌現,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當然,最受歡迎的是中國富豪李嘉誠。




此前有報道稱,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將收購英國西北電力公司,交易價值高達20億英鎊。目前,英國近30%的天然氣市場、四分之一的電力市場和約5%的供水市場都歸李家誠家族所有。網友說,李嘉誠買下了英國一半的土地,可以說是敵人。




李嘉誠斥資4000億收購了英國一半的土地,還順便幫助華為獲得了200億訂單。我們不得不說,李嘉誠是霸道的。在此之前,英國第一次5G直播及時使用了華為的技術。從畫面的流暢性可以看出,華為的技術還是很優秀的,但是沒有你的幫助我們做不到。諾基亞總部英國和芬蘭位於歐洲,但李嘉誠致力於幫助國內企業發展。這也是李嘉誠作為首富的獨特願景。華為確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如果國內企業互相幫助,那麼美國的禁令根本就不是問題

熱點內容
怎麼知道哪些基金即將分紅 發布:2025-07-08 13:20:50 瀏覽:173
冠捷科技股票怎麼買 發布:2025-07-08 13:20:39 瀏覽:306
如何查看新出數字貨幣 發布:2025-07-08 13:20:38 瀏覽:391
基金收益曲線圖百分數代表什麼 發布:2025-07-08 12:58:34 瀏覽:54
成都貸回家金融怎麼樣 發布:2025-07-08 12:56:54 瀏覽:1000
金融美股最近一周走勢如何 發布:2025-07-08 12:34:51 瀏覽:277
天天基金檔案怎麼建立 發布:2025-07-08 12:19:52 瀏覽:207
蘇寧金融和騰訊理財通哪個好 發布:2025-07-08 12:17:35 瀏覽:299
封閉式基金最高能買多少 發布:2025-07-08 12:10:15 瀏覽:526
股票股利為什麼不影響資產 發布:2025-07-08 12:07:54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