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投資級企業債券股票昨收
① 股票的漲跌與公司的盈利有無直接關系
股票漲跌與公司贏利沒有直接關系。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
拓展資料:
通俗一點兒講:都知道買的多於賣的就會漲,拿問題是:是誰,把那個數字改變了的,如果沒有人為改,那它是根據什麼算出來的?
其實這應該算交易的基本規則問題。假設一隻股票只有你自己在賣,只有我自己想買。賣盤是想賣的人掛單叫價的記錄。也就是如果你的股票如果你想賣5塊 那你就通過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申報5塊錢這個價格。 如果我想買入 那麼我看見你申報的5塊錢的申報價格,我買了,咱們就成交了。
大家通過軟體看見的是當前 成交的價格。這一切都是由交易所的電腦------ 自動接收 --------處理 ------記錄 ------顯示 。
以前是你賣 我買 交易所負責記錄並且寫在黑板上讓大家知道------也就是說你看到的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說是以前發生的事情的記錄。
股票上市第一天,跟根公司情況算出一個開盤價(只是第一天)。然後所有的人都來買賣,比如說當前是5元,有很多錢用4.99賣,而你卻用5.01賣,那你永遠就賣不出去,那股價就會變成4.99,這就是賣的人多造成下跌,
反過來也一樣,當前是5元,別人都用5.02買進,而你只想用5元買,那你就買不到,股價也就到5.02元了.
其實,股票價格的上漲不是買的多就漲,而是買方願意出高價而上漲的;反之,賣方願意以更低的價格出售股票的時候,股價就會下跌。
事實上,顯示的最新價並不是算出來的,而是在一組賣出價中,有人選擇了願意以高於某個委賣價來買的話,計算機就會攝合而成交,也就是說,那個數字是"競價"的結果。所以說,股票是漲跌不是自己說變就變的,是金錢交易而成的,說再白一點兒,買賣股票就想你到菜場賣菜,討價還價給炒出來的。
② 股票術語
證券基礎知識,耐心看吧,資料比較全面,但願能對你有幫助。
一、 股票的基本概念和投資程序
1、 什麼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證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種有價證券,它可以作為買賣對象和抵押品,是資金市場主要的長期信用工具之一;
2、 股票的種類
A 股: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中的股票分類:
績優股:績優股就是業績優良公司的股票;
垃圾股:與績優股相對應,垃圾股指的是業績較差的公司的股票;
藍籌股:指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
B 股: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特種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部分股票也開放港元交易;
H 股: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國有企業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
N 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
S 股:是指那些主要生產或者經營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而企業的注冊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掛牌的企業股票;
日本:日經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
台灣:台灣海峽指數
美國:道瓊斯指數
3、 如何開戶?
A、 到證券公司分別建立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方可進行證券買賣,缺一不可;投資者買賣證券,都會在證券賬戶中如實地反映出來。開戶步驟如下:
(1)在當地證券登記公司或其代理處購買開戶申請表並按表要求填寫;
(2)將填寫好的開戶申請、有效證件及開戶費交與工作人員;
(3)經確認無誤後,即可領取A股證券賬戶。
B、 證券營業部可為投資者代辦滬深兩市的證券帳戶,憑已辦理的證券賬戶開設資金帳戶。投資者可同時把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儲蓄卡與營業部的資金帳戶聯通,通過銀證轉帳可實現全市范圍內的資金存取;
C、 證券帳戶開好後,然後辦理網上交易、電話交易開通手續,以後就可以通過網上交易、電話遠程交易。如果採用網上交易,可以在家裡自己在證券公司的網站免費下載正版的股票行情分析軟體和交易軟體;
D、 開戶手續辦好後,當天或次日就可以開始買賣股票。
4、 開戶後領取的證件
滬深股東卡各一張
證券資金賬戶卡
所屬證券客戶資料
記住交易密碼和資金密碼
5、 股票開戶需要的費用和資金
滬市A股帳戶開戶費為40元,深市A股帳戶開戶費為50元,合計90元;一般開資金帳戶是免費的。目前資金帳戶中的資金量是沒有限定的。
6、 交易規則
A、 成交時,價格優先的原則:較高價買進的申報,優先於較低價買進的申報;較低價賣出的申報,優先於較高價賣出的申報;
B、 股票交易單位為股,每100股為一手,委託買賣必須以100股或其整倍數進行;
C、 漲跌幅限制:交易所對股票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為10%,其中ST股、*ST股和S股價格漲跌幅比例為5%;股票上市首曰不受漲跌幅限制;
D、 T+1:T即交易曰,T+1即交易曰後的第二天。所謂的T+1即當天買入的股票不能在當天賣出,需待第二個交易曰方可賣出;不過當天賣出股票可在成交返還後再買進股票,即資金的T+0回轉,但提取現金還是要等到第二曰;
E、 T+0:指的是當天買入股票可以當天賣出,當天賣出股票又可以當天買入;這是炒股的一種技巧,即當投資者手上持有部分股票和部分現金時,完全可以在手中現有的股票沖高時賣出,並在其向下回落時將賣出的股票在低位買回來,收市時,持股數不變,但資金帳戶上的現金增加了,反之亦然,可以先低價買入,當日沖高時賣出。
7、交易時間
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
休市時間:雙休日、節假日。
8、交易費用
A、手續費(傭金):投資者在委託買賣成交後所需支付給券商的費用。一般是3‰,但現在很多證券公司之間存在惡性競爭,故目前的手續費普遍為1-1.5‰,每個公司各有不同;
B、印花稅:投資者在買賣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
C、過戶費和委託費已基本取消。
9、股票的編碼和其他類型
A、上海A股:600***
深圳A股:0*****;002***中小板塊
上海A股有800多家上市公司;深圳A股有600多家;
B、ST股票:垃圾股,連續2年虧損股,如第三年再虧損則退市;
*ST股票:連續3年虧損,第三年下半年仍虧損的,則退市;
S股票:未經股改的股票,1年內仍未改,則退市。
C、直接輸入股票代碼和股票名稱拼音的首字母,就可以找到相應股票。
二、 股票的基礎知識
1、 什麼是上證指數?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上證指數以「點」為單位。上證指數有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之後,其次,還有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2、 什麼是深圳成指?
深證成份股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一種成份股指數,是從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計算對象,並以流通股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價走勢;
3、關於K線
A、K線:K線又被稱為蠟燭圖,據說起源於十八世紀日本的米市,當時日本的米商用來表示米價的變動,後被引用到證券市場,成為股票技術分析的一種理論。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
B、K線圖:一根K線記錄的是股票在一天內價格變動情況。將每天的K線按時間順序排列在一起,就組成了股票價格的歷史變動情況,叫做K線圖;
C、K線的組成: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個價位組成;中間的矩形稱為實體。K線可以分為日K線、周K線、月K線,在動態股票分析軟體中還常用到分鍾線和小時線。K線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語言,不同的形態有不同的含義。
D、陽線(紅色):開盤價低於收盤價;
E、陰線(綠色):開盤價高於收盤價;
F、上影線:實體以上細線;
G、下影線:實體以下細線;
H、每日的K線是陽線或是陰線,是取決於當日的開盤價與收盤價,與之前的行情是沒有任何關聯的。當收盤價高於開盤價時,當天就為陽線;當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時,當天為陰線;故想要通過錯綜復雜的陰陽線來判斷股票的未來走勢是很難的;
I、K線圖中的漲跌,當開盤價與收盤價相同,相比昨日收盤價高時,為陽線;當開盤價與收盤價相同,較昨日收盤價低時,為陰線;
H、K線的幾種形態:
K線圖形 名稱 K線圖形 名稱
大陽線。 小陽線
大陰線 小陰線
帶上影線的陽線。表明多方在上攻途中遇到了阻力。 帶下影的陽線。反映股價在低位獲得買方支持,賣方受挫。
帶上影線的陰線。表明股價先漲後跌。 帶下影的陰線。表明空方力量強大。
帶上下影線的陽線。表示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總體買方占優勢。實體越長說明多方實力強。 轉折線。表示開盤價和收盤價相同;上影線表示上方有一定壓力;下影線表示下方有一定支撐;
帶上下影線的陰線。表示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總體空方占優勢,實體越長表示空方做空力量越大。 十字星。表示開盤價和收盤價相同,多空力量暫時處於平衡。
4、關於均線
A、均線也叫移動平均線,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由於股價每天都增加,因此均線是向前移動的;
B、5日均線是最近5日收盤價的平均值;10日均線、20日均線、30日均線等同理;
5、關於分時圖
A、分時圖: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
B、通過F5鍵切換K線圖與分時圖;
C、大盤分時圖:
a 白色曲線:即證交所每日的大盤實際指數;
b 黃色曲線:當日開盤到當時的平均價格或指數;
c 紅綠白相間的柱狀線: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100股/手);
D、個股分時圖:
a 白色曲線:表示該個股即時成交的價格;
b 黃色曲線:表示該個股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c 紅綠白相間的柱狀線: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100股/手);
三、 股票術語/名詞解釋
1、軟體中通常會遇到的名詞:
成 交:當前最近一次買賣成交的價格;
漲 跌:當前成交價相對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之間的價格差額;
漲 幅:當前成交價相對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漲的幅度(%);
(當前成交價-昨收盤價)/昨收盤價*100%
總 額:即成交總金額。交易當日至當前買賣成交的總金額;
總 量:交易當日到當前的成交總手數;
最 高:當天開盤至當前的最高成交價格;
最 低:當天開盤至當前的最低成交價格;
均 價:當前成交總金額/成交總股數;
現 價:即當前股價;
開盤價:當天第一筆交易的成交價即為當日開盤價;也是「今開」;
收盤價:當天交易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買 盤:5個價位的買盤數量;
賣 盤:5個價位的賣盤數量;
成交量:反映成交的數量多少;
內 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也就是主動性的拋盤;
外 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的數量統計加入外盤,也就是主動性買盤;
若外盤數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量 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當量比小於1時,說明現在的成交比不上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反之;
委 比: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
委比=(委買總手數與委賣總手數之差)/(委買總手數與委賣總手數之和)×100%
委比值變化范圍為+100%至-100%。當委比值為正值並且數大,說明市場買盤強勁;當委比值為負值且負值大,說明市場拋盤較強;委比值從-100%至+100%,說明買盤逐漸增強,賣盤逐漸減弱的一個過程。相反,從+100%至-100%,說明買盤逐漸減弱,賣盤逐漸增強的一個過程;
總 手:當日從開盤到即時的成交總手數;
現 手:一隻股票最近的一筆成交總手數;
市盈率 :當前每股市場價格與每股稅後利潤的比率;市盈率=股票每股市價/每股稅後利潤
股票的價格越高,市盈率越高;每股凈收益越高,市盈率則越低;一般情況下,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
換手率:換手率就是當天的成交股數與流通股總數的比值,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成交量越大,換手率越高,兩者是正比關系。換手率=成交量/總流通股本;
●3%以下,非常普通,表明沒有較大的實力資金在其中運作,成交低迷;
●3%-7%之間,該股已進入相對的成交活躍狀態;
●7%-10%之間,在強勢股中經常出現,屬於股價走勢的高度活躍狀態;
●10%-15%以上,非常活躍,但是也同時提防主力出貨的嫌疑;
股 本:也是總股本,即流通股本+非流通股本;
凈 資:即每股凈資產,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每股凈資產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通常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抵禦外來因素影響的能力越強;
收 益:即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稅後利潤(凈利潤)/ 總股本。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比率越高,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它是測定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
流 通: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中,一般可將其分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兩大類。而我們可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股數就是流通股,非流通股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法人股;
3、 專業名詞術語:
一級市場:股票的發行市場;
二級市場:股票的買賣市場;
基本面:基本麵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上市公司的基本麵包括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佔有率、經營管理體制、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面;
政策面:指國家針對證券市場的具體政策,例如股市擴容政策、交易規則、交易成本規定等;
技術面:反映價格變化的技術指標、走勢形態以及K線組合等;
牛 市:指股票市場上買入者多於賣出者,股市行情看漲。也叫多頭市場;
熊 市:指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也叫空頭市場;
大 戶:就是大額投資人,例如財團、信託公司以及其它擁有龐大資金的集團或個人;
中 戶:指投資額較大的投資人;
籌 碼:投資人手中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
散 戶:就是買賣股票數量很少的小額投資者。
多 頭:對股票後市看好,先行買進股票,等股價漲至某個價位,賣出股票賺取差價的人;
空 頭:是指認為股價已上漲到了最高點,很快便會下跌,或當股票已開始下跌時,認為還會繼續下跌,趁高價時賣出的投資者;
利 空:促使股價下跌,對空頭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利 多:是刺激股價上漲,對多頭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套 牢:是指預期股價上漲,不料買進後,股價一路下跌;
黑 馬: 是指股價在一定時間內,上漲一倍或數倍的股票
割 肉:也叫斬倉在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投資者為避免損失擴大而低價賣出股票的行為;
建 倉:投資者開始買入看漲的股票;
平 倉: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賣股票的行為;
空 倉:指投資者將所持有的股票全部拋出,手中持有現金而無股票的狀態;
止 損:是指當某一投資出現的虧損達到預定數額時,及時斬倉出局,以避免形成 更大的虧損;
漲(跌)停板:交易所規定的股價一天中漲(跌)最大幅度為前一日收盤價的百分數,不能超過此限,否則自動停止交易 (如普通股票為10%限制,ST股票為5%限制) ;
護 盤:股市低落、人氣不足時,機構投資大戶大量購進股票,防止股市繼續下滑行為;
停 牌:股票由於某種消息或進行某種活動引起股價的連續上漲或下跌,由證券交易所暫停其在股票市場上進行交易。待情況澄清或企業恢復正常後,再復牌在交易所掛牌交易;
搶短線:預期股價上漲,先低價買入再在短期內以高價賣出;預計股價下跌,先高價賣出,再在低價回購;
近期趨勢:20-30天為近期趨勢;
吃 貨:指莊家在低價時暗中買進股票;
出 貨:指莊家在高價時,不動聲色地賣出股票;
限售股: 股改後,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因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為限售股;
大 非:指占總股本5%以上的限售流通股,在股權分置改革兩年後可以流通;
小 非:指占總股本5%以下的限售流通股,在股改一年後即可流通。
大宗交易:一般是指交易規模非常大,遠遠超過市場的平均交易規模。如果單筆買賣申報達到一定的數額的,交易所可採用大宗交易方式。
除息:股票發行企業在發放股息或紅利時,需要事先進行核對股東名冊、召開股東會議等多種准備工作,於是規定以某日在冊股東名單為准,並公告在此日以後一段時期為停止股東過戶期;
除權:除權與除息一樣,也是停止過戶期內的一種規定:即新的股票持有人在停止過戶期內不能享有該種股票的增資配股權利。配股權是指股份公司為增加資本發行新股票時,原有股東有優先認購或認配的權利;
股權登記日: 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進行配股時規定一個日期;
股指期貨:全稱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
平準基金: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證監會、財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方式建立的基金, 通過對某個具體市場的逆向操作,降低非理性的市場劇烈波動,以達到穩定該市場的目的。
融資融券:指在證券交易所或者國務院批準的其它證券交易場所進行的證券交易中,證券公司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證券或者出借證券供其賣出,並由客戶交存相應擔保物的經營活動。
融資:是指投資人以部分自備款作擔保,向證券公司或證券金融公司融入資金,以購買證券,俗稱「買空」;
融券:是指投資人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向證券公司或證券金融公司借入證券後出售,在未來的一定期限內,再買入證券歸還給證券公司或證券金融公司,俗稱「賣空」。
3、股票形態專業術語:
回 檔:上升趨勢中,因股價上漲過速而回跌,以調整價位的現象;
探 底:股價持續跌挫至某價位時便止跌回升,如此一次或數次;
洗 盤:是主力操縱股市,故意壓低股價的一種手段,為了拉高股價獲利出貨,先把股價大幅殺 低,使大批散戶產生恐慌而拋售股票,然後再將股價抬高獲利;
盤 整:股價經過一段快捷上升或下降後,遭遇阻力或支撐而呈小幅漲跌變動,做換手整理;
打 壓:是用非正常方法,將股價大幅度壓低。通常大戶在打壓之後便大量買進以取暴利;
反 彈:是指在下跌的行情中,股價有時由於下跌速度太快,受到買方支撐暫時回升的現象;
踏 空:投資者看淡後市,賣股票後,該股價一路上揚,無法及時買入,故未能賺得利潤;
跳 水:指股價迅速下滑,幅度很大,超過前一交易日的最低價很多;
跳 空:股市受強烈的利多或消息影響,開盤價高於或低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股價走勢出現 缺口,稱之為跳空;
補 空:在股價之後的走勢中,將跳空的缺口補回,稱之為補空;
頭 部:股價上漲至某價位時便遇阻力而下滑;
盤 檔:指投資者不積極買賣,多採取觀望態度,使當天股價的變動幅度很小;
突 破: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檔時間後,產生的一種價格波動;
盤 整:股價在有限幅度內波動,一般是指上下5%的幅度內的波動;
以上內容由輕煙碎影收集整理。
③ 夾層債券的優缺點(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
第一次聽說還有夾層債券,昨天上網看了,看不明白,聊吧。
它的優點是在優先債務借款人違約的前提下可獲得股權。那麼,他為什麼要違約?是好事他能違約嗎?好事能輪到夾層債券——次級債券?
缺點:
股權投資者收購10%的股份,銀行收購50~60%,夾層債券收購30~40%。
如果成功,股權投資者收益40以上,夾層債券收益20~30%,銀行收益比利率高2個點。但是,即使成功了,收益也沒有達到20%,可能也沒辦法。如果失敗了,先償還銀行的錢,剩下的才是次級債券的。關鍵是能剩下多少。
隨便聊一下看法。
如果這是一個好項目,股權投資者可能一個人全部買下,輪不到銀行,更輪不到次級債券。就是因為充滿了危險,所以才引進次級債券。如果失敗了,風險由次級債券承擔;如果成功了,收益主要歸股權投資者,次級債券只獲得比其它債券高一點的收益。
④ 股票是怎麼一回事啊
什麼是股票?股票有什麼特徵?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股票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只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⑤ 股票中出現的點是什麼意思,比如今開多少點,昨收多少點,這些點是怎樣算出來的
那是指數,具體介紹看下面的文字,至於怎麼上升這種事情原因就復雜的多了,總的來說就是一段時間進入市場的錢(買股票)多於從市場中出來的錢(賣股票),指數就會上漲,反之亦然
股票里的指數簡介
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編輯本段上證指數計算與修正方法
指數計算
(一) 計算公式 1.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2. 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等以成份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股價×調整股本數)。 上證180金融股指數、上證180基建指數等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 ∑(股價×調整股本數×權重上限因子),權重上限因子介於0和1之間,以使樣本股權重不超過15%(對上證180風格指數系列,樣本股權重上限為10%)。 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根據國際慣例和專家委員會意見,上證成份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3. 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股價×發行股數)。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4.上證基金指數以基金發行份額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基金的總市值/基期)× 1000 其中,總市值= ∑(市價×發行份額)。 5. 上證國債指數以樣本國債在證券交易所的發行量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國債的總市值 +報告期國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 基期×100 其中,總市值= ∑(全價×發行量);全價=凈價+應計利息 報告期國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樣本國債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6. 上證企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以樣本企業債的發行量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企業債的總市值 + 報告期企業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100 其中,總市值 = ∑(全價×發行量),報告期企業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樣本企業債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7. 上證公司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指數樣本總市值 + 報告期公司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總市值 = ∑(全價×發行量) 報告期公司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指數樣本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8. 上證分離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指數樣本總市值 + 報告期分離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總市值 = ∑(全價×發行量) 報告期分離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指數樣本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9. 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股價×發行股數)。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二) 指數的實時計算 上證指數系列均為實時計算。 具體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盤價(無成交者取昨收盤價)計算開盤指數,以後每大約2秒重新計算一次指數,直至收盤,每大約6秒實時向外發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1.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 X = 前日收盤價; 2. 若當日有成交,則 X = 最新成交價。
指數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 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數=修正後的市值/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二)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1. 新上市。對綜合指數(上證綜指和新上證綜指)和分類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和行業分類指數),凡有成份證券新上市,上市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2.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 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4. 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修正指數。 5. 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6.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7. 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8.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A股與B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編輯本段深證成指
計算方法
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價指數(簡稱深證成指)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它是按一定標准選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為成份股,用成份股的可流通數作為權數,採用綜合法進行編制而成的股價指標。從1995年5月1日起開始計算,基數為1000點。其基本公式為: 股價指數=現時成分股總市值/基期成分股總市值×1000 計算方法是: 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
介紹
為保證成份股樣本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成份股不搞終身制,深交所定期考察成份股的代表性,及時更換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選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當然,變動不會太頻繁,考察時間為每年的一、五、九月。 根據調整成分股的基本原則,參照國際慣例,深交所制定了科學的標准和分步驟選取成份股樣本的方法,即先根據初選標准從所有上市公司中確定入圍公司,再從入圍公司中確定入選的成份股樣本。 1. 確定入圍公司。確定入圍公司的標准包括上市時間、市場規模、流動性三方面的要求: (1) 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日期,一般應當在3個月以上。 (2) 有一定的上市規模。將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市場比重(3個月平均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並累加,入圍公司居於90%之列。 (3)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將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3個月平均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並累加,入圍公司居於90%之列。 2.確定成份股樣本。根據以上標准確定入圍公司後,再結合以下各項因素確定入選的成份股樣本: (1) 公司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額; (2) 公司的行業代表性及其成長性; (3) 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考察過去三年); (4) 公司兩年內的規范運作情況。對以上各項因素賦予科學的權重,進行量化,就選擇出了各行業的成份股樣本。
⑥ 債券 股市 關系
1.通常稍有一點投資知識的人都知道股票價格與債券價格走向是相反的,債券是股票的避險工具,一旦股市有變,債券是最好的避險場所。 做為常識這種關系並沒有錯,但應該注意股票與債券要想保持這種關系,必須具備某種條件。因此,有必要認真分析一下股票價格與債券價格的關系。
2.實際上股票價格與債券價格有時會保持相同走向,即一同漲跌。大多數人之所以會認為股票價格與債券價格走向相反,主要是因為一旦經濟不好,債券往往是最好的避險工具, 從而導致購買者眾多,由於供需關系的原因,使債券價格上升,而股票價格和債券收益率下降。然而,一旦了解到債券價格與股票的關系, 就會發現股票價格與債券價格走向相反的持續時間不會長久。債券價格與其收益率(yield)是相反的,假如利率升高,要想在債券二級市場上賣掉已發行的債券,就必須降價,以便使該債券收益率與新發行的高利率債券相適應。 也就是說利率升高,債券價格下降。反之,如果利率下降,則要想在債券二級市場上賣掉已發行的債券,就要漲價,從而使債券收益率與新利率相當。
⑦ 從投資人角度分析在目前形勢下投資時應該做何選擇(股票、債券、基金)
理財建議1
可多購買實物資產
廣東省黃金協會首席投資分析師朱志剛表示,未來幾個月CPI還會繼續上漲,政府會出台一些政策來干預,但物價上漲趨勢難以改變,此外,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會加劇全球的通脹壓力,股市及所有的大宗商品都會漲,如原油、有色金屬等,特別是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所以投資者應該購買一些實物資產。
民生銀行[5.03 -0.98%]高級經理龐娉婷表示,如果投資資金較為充裕,應該在國內和國外的動產、不動產中按比例進行投資。但從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短期動產的比例應該相對配置多一點。
理財建議2
資源股大獲追捧
雖然昨日大盤收盤跳水,但受到流通性以及通脹預期影響,A股有色金屬、煤炭等資源類股票再次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業內分析師表示,全球流通性泛濫以及國內通貨膨脹預期升溫,資源品價格有望走高。
「全景數據決策終端」的監測數據顯示,昨日深滬兩市合計凈流出資金70.44億元,其中機構資金凈流入17.6億元,散戶資金凈流出88.04億元。在深滬兩市81個行業中,共有23個行業錄得資金凈流入,超過七成行業被凈賣出。其中,煤炭、有色等資源類股票獲得較大幅度的增持。
數據顯示,煤炭采選板塊昨日全天凈流入16.29億元,遠超其他行業。有色采選板塊流入5.03億元,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有色金屬加工板塊分別流入3.54億元、3.08億元,電汽熱水生產供應板塊流入3億元。在個股方面,西部礦業[18.23 -2.51%]凈流入4.6億元居首,江西銅業[40.11 -0.82%]、國陽新能[28.57 -1.75%]流入逾3億元。
有分析師表示,CPI高漲,物價上行,資源品價格會保持強勢,資源股中具有儲量優勢的有色金屬品種將可能有較大上升空間,貴金屬類股也可能有較好表現。
金元證券分析師孫凡指出,在美元未來預期依然悲觀的情況,必然會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因此,銅、黃金、稀土等資源類品種價格有望繼續維持上漲。
理財建議3
銀行理財產品回報高
調查發現,回報率比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高的銀行理財產品有很多,穩健的市民可以尋找保本型的一年期理財產品,其回報率通常高至3%~4%。
激進型投資者也可購買90%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這些類型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回報率一般高達10%左右。
理財建議4
原油期貨可上漲
北京中期公司交易部總經理胥金剛認為,現在已經不存在通脹預期問題,實實在在的通脹已經全面來臨。雖然中國的政策已經進入到抑制通脹的階段。預計未來還會有一到兩次加息,但這只能起到暫時的局部作用,解決不了長期的通脹壓力問題。而且隨著發達國家經濟的逐步復甦,美日仍在釋放流動性,市場上巨大的流動性無法及時得到回收,未來一年內,傳導性的通脹還會疊加進國內。因此,長期來講,流動性需要尋找一個出路,中國通脹增長率都將在4%~5%左右的高位。因此錢放進銀行還是會貶值,但是投資要講策略。
目前棉花、黃金、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或接近歷史新高或屢創歷史新高,這已不是簡單的熱錢炒作。此時投資要講策略。比如棉花等農產品[19.14 1.81%]在CPI中的佔比很高,其價格將會受到國家政策首當其沖的抑制。此外,黃金的投資市場很小,不足以裝得下龐大的資金,因此資金將另尋出路。
而每桶原油價格只有90美元不到,但其危機之前的價格高位是150美元一桶。隨著國際經濟的復甦,原油價格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因此,就期貨市場而言,原油是當前的第一大投資品種。
注重資產配置增值
龐娉婷認為,作為中產階層,薪水的漲幅永遠不可能超越貨幣增發的幅度,因此資產的配置增值尤為重要。
通脹高起通常會讓央行出台連續不斷的小幅加息,如果手頭資產不多,在加息的前半段,可以投資資本市場,投資的標的為通脹受益類及大消費類的股票,如釀酒行業、醫葯行業及貴金屬行業。在加息的後半段,應轉向投資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在目前已進入緊縮貨幣政策的情況下,除非標的非常便宜,否則不要買房投資。
理財建議6
買房依舊有利可圖
面對CPI高漲,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現實性的通貨膨脹,持續且嚴重的負利率下,盡管目前房地產調控還在進行中,但從確保財富保值或資產升值等角度而言,買房可能依然是有利可圖的,因此謹防推高房價上漲預期。
資深地產人士陳真誠表示,8月底以來,一些人正是基於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糟糕的利率政策、看好購買房產的保值功能、調控下房價下降迄今依然有限而做出再次購買房地產的決定,他們不在乎房價短期內的漲跌,導致部分地區的成交量增長,甚至出現了部分樓盤逆市漲價的現象和房價即將再次返漲的聲音。
而央行的調查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雖然有72.2%的居民認為當前房價過高難以接受,較上季略降0.3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高出7個百分點。對未來房價,有36.6%的人認為房價還會上漲,比第二季度大幅上升7.2個百分點。陳真誠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已是非常敏感。公眾對房地產市場現狀感到焦慮,更擔心長期的負利率將繼續推高房價。廣州地產專家謝逸楓也指出,在銀行負利率影響下,通脹壓力讓購房者被迫進入樓市。但卻被限購政策阻擋在置業門檻外。大部分購房者基本取消購房意向,或延遲購房計劃,目前市場上越來越的購房需求累積,很快被擠築起一個「堰塞湖」。謝逸楓認為,「如果限購等政策一旦失去調控作用,必然導致房價報復反彈上漲
⑧ 投資新渠道 公司債和企業債有啥不同
昨天,我國公司債發行正式啟動,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渠道——— 昨天,證監會頒布實施了《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這標志著我國公司債發行正式啟動,為投資者增加了一個有效的投資渠道。 ■公司債風險要大一些 民族證券債券分析師宋健表示,公司債的定義現在很明確,就是上市公司發的債。而企業債,是指以前一些大規模的公司發的債,這其中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企業債主要由國家發改委審核,而公司債則由證監會來進行審核。 在發行條件上,只有該公司擁有國家大型項目,比如電網、三峽、鐵路等,或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才有籌資機會,才能發行企業債。 而發行公司債,不需要一定擁有大型項目,只要符合試點辦法中的規定就可以,比如發債後資產負債率低於40%;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不少於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等。 與企業債相比,公司債風險大一些,一般上市公司沒有信用評級,而債券投資主要來自信用風險,因此為了彌補信用風險提高了相應的利息率,正所謂高風險、高收益。 ■公司債成批推出還需時間 因此,距離成批發行公司債還有一段距離。之前有傳長江電力可能成為首批發行公司債的企業,對於這些規模比較大的企業本身具備條件,但對其他上市公司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投資公司債小心加息風險 「目前中國正處於加息周期,因此一定固定收益的債券就要考慮利息風險。」宋健提醒,「在具體投資過程中,投資者要注意發行債券企業的資質和信用評級水平。」 宋健指出,一些發行公司債的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有互相平衡作用,具有價值發現的功能,對投資者做股票有一定的幫助。股價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價格扭曲,出現價格和價值背離的情況,這時,股價和債券的互相糾正功能,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對股市資金分流影響不大 市場上的資金不是流到股市就會流向債市,兩者呈現「此消彼漲」的情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流股市的資金,但最終債券的收益率將成為爭奪資金的關鍵。 「資金是具有風險偏好的,現有股市的存量資金都是追求比較高的收益的,如果目前股市不能提供比較高的收益率,那麼資金就有可能流向收益率比較高的債券,目前來說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因此對股市的影響有限。」宋健說。 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也表示,購買債券的大都是一些債券的老投資者,目前來看,主要是一些追求穩定收益的機構會投資,因此對股市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