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投資銀隆股票
1. 有雄心的董明珠,她如今的車造成啥樣了
那些用「早跟你說了造車沒那麼簡單」來看董明珠笑話的人,到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還是見多了「狼來了」已經麻木了呢?
在格力「2018再啟航」晚會上,董明珠公開說過:退休是自然規律,但是我認為我今天還很年輕,雖然我60多歲,但我的心還是像25歲一樣。
而今年25歲左右的你,心理年齡是不是已經60歲了呢?
我很敬佩這樣「年輕」的董小姐。借用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的話,希望年輕的董明珠帶領年輕的格力走得更好。也祝願年輕的董明珠能在造車路上能走的更遠吧。
2. 董明珠和珠海銀隆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節目上,魏銀倉向觀眾訴苦稱:「大家都知道,一個十幾米長的車,它晃動起來、走起來,是有柔性的,嘎吱嘎吱是有響聲的。就這一點,董總(董明珠)是絕對不放過的。我們要晝夜加班,必須解決。無論什麼手段,要徹底解決。追求完美,這就是對銀隆上萬員工的壓力」。 董明珠則對魏銀倉治下珠海銀隆的產品,提出了質疑,要求其不惜一切代價提高產品質量。魏銀倉當時回復:「盡力而為。」
董明珠入駐珠海銀隆看到了智能時代的到來,格力技術已顯疲態,不惜餘力的投資銀隆,想在新能源汽車方向打開一個出口,但是銀隆並沒有因為董明珠的入駐能夠飛起來,期間不斷爆出問題,如生產線問題、管理問題、以及負債累累等負面新聞。
3. 董明珠發飆罵股東只知分紅 格力收購銀隆被否
主要股東想承擔風險格力銀隆收購幅溢價另外新能源汽車行業燒錢行業銀隆算行業內特別色標 其實格力現空調行業已做花板拓其業務勢必
4. 董明珠投資銀隆失敗,但她真的不後悔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嗎
12月12日,在2018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對於銀隆變窟窿這個說法,董明珠說,「真的就是窟窿」。她認為,一個企業要想做好,企業家想的應該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獲得,不僅要對投資者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她說,「加入銀隆過去一年很辛苦,但是覺得值得,因為通過這個歷練,這個挑戰,未來會更好。」
這場更多玩笑性質的賭約被看做是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較量的縮影。五年間身為賭約主角的兩家企業也變化頗多。宣稱五年內不上市的小米已在港股上市。而格力則從空調產業一舉布局到手機、智能裝備、晶元等多個領域。其間董明珠還以個人身份成為新能源企業銀隆新能源的二股東。變化背後,格力更大的目標是要在2023年實現6000億的營收目標。
5. 為什麼說董小姐投資銀隆是押錯了寶
在2016年年底,發生在互聯網圈內的各種盤點新聞總能成功勾住大家的好奇心,而最引人關注的事件當然也包括董明珠與珠海銀隆的“牽扯”,尤其是趕在最後一個月,董小姐宣告押上自己全副身家以個人名義入股珠海銀隆,消息一出,再次轟動了整個互聯網娛樂圈。由此之後,各種關於董小姐投資珠海銀隆的新聞“滿天飛”,除了停下來嗑瓜子看熱鬧的群眾外,更多的是業界的種種猜疑。
如今,董明珠左手是格力電器,右手是銀隆新能源,可以說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格局。不過,仍然會有人問,董明珠讓格力電器牽手銀隆,為的是誰?前景廣闊的新能源技術當然有人力挺,並實現更接地氣的發展,似乎要想格力空調尋找新的增長點。但這也正好證實了董明珠要造車的決心不是開玩笑。雖然業界各種輿論不斷:支持與反對,看好與看壞。不過一切皆不宜過早下定論,不如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6. 銀隆新能源股票代碼,
你說的是董明珠硬要投的銀隆新能源車吧。
目前沒有上市。
7. 格力並不是董明珠的,那董明珠的身家有多少
雖然格力並不是董明珠的,但是董明珠在其他集團仍然持有股份。目前董明珠的身價已經超過了14億元。這裡面就包括董明珠在格力集團的工資,股份分紅以及她投資珠海銀隆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分紅。
董明珠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格力集團和珠海銀隆公司,除此以外,她肯定還有很多小的投資,這些也為她積累了不少的財產。董明珠也憑借著這些收入來源成功躋身於全球身價最高的企業掌門人行列。擁有這些財產的同時,她還參與了多項公益活動。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格力並不屬於董明珠,但是董明珠也不完全依靠格力獲得收入,她在商場上的精明讓她嗅到了商機,並且開始個人的投資,這也為她的收入添上了一筆。
8. 董明珠收購銀隆新能源怎麼樣呀
現在還看不出來
9. 當年「坑騙」董明珠的魏銀倉,攜款26個億逃往美國,他結果如何了
對於全世界來說,東方明珠是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中國,對於國內來說,東方明珠是上海標志性的建築,而今天要說的「東方明珠」並非是一些地名,是一個成功的女企業家,她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出了龍頭企業,成為令人仰慕的成功人士,她也用自己勵志的人生,書寫了女性不同凡響的一生,她就是格力董事長董明珠。
那這么多年過去了,當年董明珠投資的銀隆集團如今變成怎麼樣了呢?據了解,魏銀倉離開了公司以後,由董明珠等股東重新整合內部資源,以新能源發展為目標,憑借各公司的資源,打通珠海的市場,如今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新能源公司,並注冊了全國數十個專利,公司市值上百億,這樣的結果恐怕是魏銀倉無法想像得到的吧?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10. 董明珠造車項目擴張導致欠債多少
近日,珠海銀隆被媒體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至少12億元,並遭到起訴。而這一起訴狀,不但揭開了珠海銀隆的財務一角,同時,讓銀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得不在鎂光燈下炙烤。
1月17日,珠海思齊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珠海銀隆共拖欠其貨款7600萬元,其中有1700多萬元在走法律程序。
2017年12月15日,該案一審判決下達,判決要求銀隆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原告珠海思齊支付貨款1775.2萬元及違約金,珠海銀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束磊表示,目前拖欠的7600萬元貨款僅有1700多萬元在走訴訟流程,剩餘的5000多萬元是雙方沒有爭議的,是有驗收報告的。「目前銀隆不是爭議的1700萬元不支付,是連沒有爭議的5000多萬元也不還,並以質量問題為名混為一談,令人氣憤。」
「拖欠的5000多萬元最短有八個多月,最長的有一年零四個月」。束磊表示,「目前工廠生產也停了,去年12月份的工人工資,如今也只能欠著不發。」
對此,珠海銀隆相關負責人稱,是由於珠海思齊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公司才沒有支付他們的貨款。「目前此事已經在司法程序當中,一審之後我們提起了二審,需要等到二審之後,才能有一個結果去執行。」
供應商稱欠款或超12億元
據了解,珠海銀隆生產的電動車主要採用鈦酸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由於銀隆自己並不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所以電池部分均為外購。目前,北京國能、廣州鵬輝、深圳沃特瑪是其主要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而上述幾家公司也存在被拖欠貨款的情況,欠款金額從數千萬元至數億元不等。
此外,如珠海思齊一樣的電池產業上下游供應商中,亦有多家公司表示存在欠款,金額不等。據此,有不願具名的供應商對記者表示「銀隆逾期拖欠的款項遠不止12億元,可能會達到數十億元。」
對此,珠海銀隆相關負責人稱,12億元的應付款項對於珠海銀隆這樣體量的企業來說屬於正常,銀隆的所有應付款項都在有序安排,同時也完全有能力去應對。
銀隆新能源主管財務的副總裁李志亦表示,由於目前多個產業園同時在建,並且國補資金未到賬,銀隆2017年確實入不敷出,總的資金差額約達40多億元左右。但李志同時表示,銀隆的銀行存款還有數十億元,其中能隨時使用的自有資金有十幾億元,公司資金鏈不存在問題。
快速擴張致成本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自董明珠大舉投資銀隆一年多來,銀隆的規模快速擴張。據統計,自2016年12月份以來,銀隆先後與成都、蘭州、天津、南京、攀枝花、珠海、洛陽等多地開工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和產業園,總計投資高達700億元左右。
有接近銀隆人士向記者透露,2017年初,銀隆內部干勁很足,企業處於快速擴張階段,整個上半年忙於備貨。然而到了下半年,卻遭遇到鮮有訂單的窘境,以至於後來直接停掉了生產。
事實上,受補貼政策影響,電動客車銷量在2017年初確實經歷了斷崖式下跌。然而在市場增速大幅度放緩的背景下,銀隆仍提出2017年銷售超過3萬輛的目標。數據顯示,2017年銀隆銷售訂單僅為6000多輛,與訂立的目標相去甚遠。
此外,記者注意到,2014年末、2015年末和2016年6月末,珠海銀隆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快速上漲,分別為3億元、31.8億元和47.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60%、82.35%和192.10%。
對此,公司解釋稱,應收賬款余額快速增長一是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撥付清算方式導致回款存在一定賬期,且2016年國家補貼發放進度延緩影響回款進度;二是下遊客戶主要為當地國資背景和地方財政支持的公交公司,信譽度較好,但是審批和賬期較長。
每一個成功的背後總是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