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擬進行股票投資現有
⑴ 某公司擬進行一項投資,每年年初投入資金5萬元
凈現值=未來現金流入量-未來現金流出量.所以我們必須先算出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
=(3600-1200-1200)(1-30%)+1200
=2040
2040
2040 2040 2040 2040 500
0 1 2 3 4 5 6 7 8
-2000 -2000 -2000 -500
上面是個模擬數軸,下面我們需要把每個時點上的數都折算到0時點上,現金流入量上的5個2040需要用年金的方法先折算到時點3上最後用復利方法折算到0時點上,而8時點上的800直接用復利折算到時點0上就行,現金流出量上的2個2000用年金折算到時點0上,時點3上的500用復利折算到時點0上最後加上0時點的2000,這樣所有的數我們就都折算到時點0上了
NPV=[2040(P/A,10%,5)(P/F,10%,3)+500(P/F,10%,8)] -[2000+2000(P/A,10%,2)+500(P/F,10%,3)]
注意:8時點上的500的由來,是由於說投產時需墊支500萬元營運資金,根據規定墊支的營運資金需要在最後收回.
⑵ 某公司擬進行股票投資,計劃購買A、B、C三種股票,並分別別設計了甲乙兩種投資組合
三個股票。。。對於股票市場系統風險迴避沒有意義,首先是包括自己一切因素風險評估,
⑶ 某公司准備投資購買一種股票.現有A公司股票和B公司股票可供選擇.已知A公司股票現行市價為每股28元,上年每
1.
A:(0.5/8%-6%)=6.31
B:0.15/8%=1.875
2.甲企業股票內在價值遠小於現價市值,所以應該降低股票的現值市值
⑷ 某公司擬進行股票投資,計劃購買甲、乙、丙三種股票組成投資組合,已知三種股票的β系數分別
用X代表 你懂得
⑸ 綠緣公司擬進行股票投資,有兩家公司可供選擇,其中a上市公司是一個高科技企業
1、上市公司的關聯方不能存在同業競爭,這是公司法和證券法所明令禁止的。
2、被收購15%的股份,看上市公司的股權分散程度了,如果股權集中,那麼收購15%就沒有什麼影響的
3、收購50%之後,以上兩種情況就都不存在了,屬於重大資產重組了。
手機黨,別忘了採納啊!!
⑹ 某企業擬以100萬元進行股票投資,現有A和B兩只股票可供選擇,具體資料如下:經濟情況:繁榮、復甦、
多學習技術,看書了解,推薦本書給你《炒股就這幾招》,希望能幫助你
⑺ 幫忙做幾道《財務管理》的題
把分給我吧 O(∩_∩)O
1(1)A股票的標准離差率=7%/10%=0.7
風險收益率=風險價值系數×標准離差率
A股票風險收益率=0.2×0.7×100%=14%
A股票必要收益率=4%+14%=18%
(2)因為,對A、B兩種股票的投資比例為3×4:2×3=2:1,所以,投資比重分別為2/3和1/3,
資產組合的預期收益率=2/3×10%+1/3×15%=11.67%
(3)資產組合收益率的方差
=2/3×2/3×7%×7%+2×2/3×1/3×0.8×7%×6%1/2+1/3×1/3×6%
=0.218%+0.610%+0.667%
=1.5%
2..
(1)A股票的β系數為1.5,B股票的β系數為1.0,C股票的β系數為0.5,所以A股票相對於市場投資組合的投資風險大於B股票,B股票相對於市場投資組合的投資風險大於C股票。
(2)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1.5×(12%-8%)=14%
(3)甲種投資組合的β系數=1.5×50%+1.0×30%+0.5×20%=1.15
甲種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率=1.15×(12%-8%)=4.6%
(4)乙種投資組合的β系數=3.4%/(12%-8%)=0.85
乙種投資組合的必要收益率=8%+3.4%=11.4%
(5)甲種投資組合的β系數大於乙種投資組合的β系數,說明甲的投資風險大於乙的投資風險。
3.
(1)該公司2005年的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和凈利潤:
邊際貢獻=(100-55)×100000=4500000(元)
息稅前利潤=4500000-2000000=2500000(元)
利息費用=4000000×8%=320000(元)
凈利潤=(2500000-320000)×(1-33%)=1460600(元)
(2)該公司2006年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復合杠桿系數:
經營杠桿系數=4500000÷2500000=1.8
財務杠桿系數=2500000÷(2500000-320000)=1.15
復合杠桿系數=1.8×1.15=2.07
(3)該公司2006年的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和每股收益變動率:
由於: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銷售量變動率
所以: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銷售量變動率=1.8×20%=36%
又由於:復合杠桿系數=每股收益變動率÷銷售量變動率
所以:每股收益變動率=復合杠桿系數×銷售量變動率=2.07×20%=41.4%
(4)該公司2006年的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和凈利潤:
息稅前利潤=2500000×(1+36%)=3400000(元)
由於凈利潤增長率等於每股收益變動率,所以,凈利潤的增長率也等於41.4%。
凈利潤=1460600×(1+41.4%)=2065288.4(元)
邊際貢獻=3400000+2000000=5400000(元)。
4.
(1)最佳現金持有量=(2×1800000×50/5%)^2=60000(元)
(2)最低現金管理相關總成本=(2×1800000×50×5%)^2=3000(元)
其中:
轉換成本=1800000/60000×50=1500(元)
持有機會成本=60000/2×5%=1500(元)
(3)有價證券交易次數=1800000/60000=30(次)
有價證券交易間隔期=360/30=12(天)
綜合題
4.【正確答案】 (1)普通股籌資成本=0.8×(1+4%)/(6.2-0.2)×100%+4%=17.87%
(2)長期借款籌資成本=5%×(1-25%)/(1-1%)×100%=3.79%
(3)債券籌資成本=1000×6%×(1-25%)/[1000×(1+20%)×(1-5%)]×100%=3.95%
(4)加權平均資金成本=17.87%×220/500+3.79%×80/500+3.95%×200/500=10%
(5)NCF0=NCF1=-250(萬元)
NCF2-5=150(萬元)
NCF6=150+10=160(萬元)
凈現值=-250-250×(P/F,10%,1)+150×(P/A,10%,4)×(P/F,10%,1)+160×(P/F,10%,6)=-250-227.275+432.263+90.32=45.308(萬元)
由於凈現值大於0,所以,值得投資
追加的題
使用方案一籌資後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原債務資金成本=8%×(1-30%)=5.6%
新債務資金成本=10%×(1-30%)=7%
普通股資金成本=1.5/11×100%+3%=16.64%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3000/11000×5.6%+2000/11000×7%+6000/11000×16.64%
=11.88%
使用方案二籌資後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原債務資金成本=8%×(1-30%)=5.6%
新債務資金成本=9%×(1-30%)=6.3%
普通股資金成本=1.5/11×100%+3%=16.64%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3000/11000×5.6%+1340/11000×6.3%+6660/11000×16.64%
=12.37%
因為方案一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所以應當選擇方案一進行籌資。
⑻ 19. 某公司擬進行一項投資。目前有甲、乙兩種方案可供選擇。如果投資
其實這題基本意思就是甲方案在多少年之後收益凈現值會與乙方案的收益凈現值相等。
8000/7%*[1-(1+7%)^-n]=40000,求出n=6.367011年(小數後6位真是尷尬...)
⑼ 中級財務管理題目
可知邊際貢獻率為60%=邊際貢獻/銷售收入,當企業銷售額分別為4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時,邊際貢獻M可求240、120、60.
DOL=M/(M-F),F固定成本已知
經營杠桿系數分別為1.33、2、1.5.
望能理解!
⑽ 某公司擬進行新項目投資,投資總額為265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240萬元,營運資本投資25萬元,
變動成本率40%,第四年末殘值收入為40萬元,營運資本投資全額收回,公司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所得稅率為30%,資本成本為10%。那還賺什麼,公司還是沒轉型么?具體計算方式請關注yunyikeji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