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為什麼做股票投資
① 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他為什麼這么做
軟銀集團在1981年由孫正義在日本創立並於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主要致力IT產業的投資,包括網路和電信。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是為了減少債務。早在2020年3月23日軟銀集團就宣布正在尋求出售或貨幣化其多達4.5萬億日元(約合410億美元)的資產,以回購2萬億日元的股票並減少債務。這也不是孫正義第1次出售公司的資產來減少公司的債務了。
不僅僅是軟銀集團有出售資產的情況,我國前首富王健林也曾經出售自己公司名下的萬達廣場業務和萬達酒店業務,為的也是償還公司的債務,用於現金流的快速回籠。
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給我留言吧。
② 孫正義在馬雲創業的時候投資了四千萬,為什麼不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和具有完全投票權呢
孫正義作為阿里巴巴第二大股東,持有阿里巴巴三分之一的股份。
針對手中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孫正義表示,他已經持有足夠多的股份,未來軟銀持股份額可能會發生一些小的變化,但不會進行大幅的調整,「我們從來沒有占據阿里巴巴絕大部分控股權的意圖。」
中國擁有超過4億人數的互聯網用戶。阿里巴巴對軟銀集團拓展亞洲互聯網業務的戰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孫正義此前曾宣稱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將最終來自亞洲國家,因為在五年內亞洲地區互聯網用戶使用的網路流量將占據全球網路流量的一半。
孫正義此前曾表示軟銀集團希望可以在其參股的公司中掌握最大部分控股權,股份比例約在20-50%之間。但在中國,如外國公司想要控制國內互聯網公司絕對控股權將非常困難,國外資本將很難超越軟銀目前在阿里巴巴所掌握的股權。
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在近幾個月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阿里巴巴與其第一大股東雅虎的關系日趨緊張。業界人士紛紛猜測雅虎對阿里巴巴的股權計劃。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眾多私募公司開始計劃收購雅虎,包括有消息稱雅虎或將會與AOL進行合作。
雅虎CEO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周四在班加羅爾發表演講前被記者問到公司是否與私募或AOL進行接觸時,巴茨避重就輕回答道「今天是非常好的一天」。
分析稱雅虎要實現與私募或AOL的合作,必須要拋售阿里巴巴及其雅虎日本股權。因為雅虎股東希望公司能走出這一步。
雅虎對阿里巴巴的股權計劃隨著兩家公司日益趨緊的關系變得更為撲朔迷離。巴茨於今年9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無意出售阿里巴巴股份,並稱阿里巴巴總裁馬雲試圖從雅虎手中購回公司股票。
孫正義在采訪中被問及IPO對阿里巴巴集團來說是否是一個明智的戰略時,孫正義表示當這一計劃真正開始實施時就是明智的戰略。但是孫正義同時表示,阿里巴巴集團進行IPO或許僅需要一年也或者是一百年的時間。阿里巴巴集團管理層則在公開場合重復表示公司無意進行IPO。
孫正義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四位董事會成員之一並沒有評論雅虎與阿里巴巴目前所處的關系。但孫正義表示他尊重公司管理層所做出的業務本地化戰略決定。他表示,「對於一個公司來說要在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瞄準目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一個奧運步槍手都很難辦到。」孫正義繼續表示,「我從最開始就對馬雲說,『馬雲你是一位英雄。你所做的任何決定我們都在這里支持你』。」
軟銀集團於2000年開始投資阿里巴巴,公司還開始陸續投資其他中國創業企業,試圖通過此戰略從中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市場中獲利。
除了在阿里巴巴中持有相應股份,軟銀還投資社交網站人人網母公司千橡互動集團。軟銀在今年3月已持有千橡互動集團23.8%股份,並計劃將股權最終拓展至35%。孫正義還表示他也無意控制千橡互動絕大部分股權。
這篇文章是我在網易上找到的,希望可以解決樓主的問題~
③ 日媒:孫正義為什麼要賣阿里股票
套現。賺這么多了。再不套現做什麼呢。
④ 孫正義的創業經歷
出生年月:1957年 籍貫:日本 軟體銀行集團 職位:董事長兼總裁 畢業院校:柏克萊大學
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
孫正義是軟體銀行集團公司的創始人,現在是該公司的總裁兼董事長。他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創立了一個無人相媲美的網路產業帝國。他的這個帝國並非是受其統治的帝國,而是一個由他支持扶助的高科技產業帝國,他不是在自己獨自享受,而是為使更多的人掌握高科技信息,貢獻出他的智慧與才能。
美國《商業周刊》雜志把孫正義先生稱為電子時代大帝(Cyber Mogul),推崇至上。
凡是與了解他的人,和他共事的人,都認為孫正義先生不愧此稱號。
人們都說孫正義先生是個奇人,他是典型的東方男子,身高只有五呎,但確是一表人材。孫先生具有矮個偉人的特點,他本人的特有素質,非他人所有。孫先生有著美國人做生意的本能,有著日本人的沖勁和韓國人的抱根精神。孫先生的最大理想就是在電子的空間遨遊。孫正義先生出生在日本,其祖藉是韓國。他從小就對美國的事情非常感興趣。特別對日本當地的商人Den Fujita把賣當勞(McDonald)成功變成為一個老少都愛的連鎖大餐館的事跡非常崇拜。這位Fujita商人見到還是少年的孫正義時,鼓勵他到美國去學習。1973年,孫先生16歲時,他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柏克萊大學學習英文。他對美國那裡的一切都非常好奇,感興趣。他覺得美國所有的東西都大,而且是那麼有次序。他認為美國是一個他應該了解和學習的國家。1975年,孫先生轉到社區大學上學,兩年後就轉入加州柏克萊大學學習經濟。在上學期間,他每天花五分鍾時間,考慮新發明的事。在他19歲那年,他發明了一袖珍翻譯器,於是他雇了一個教授製造出翻譯器樣機,然後申請了專利,以一百萬美元的價格,把翻譯器賣給了Sharp公司。至今Sharp公司仍把翻譯器的技術應用在其Wizard個人電子管理器中。
孫先生還在上學的時候,就曾勾畫了40個公司的雛形,並設計了一個50年創建公司的計劃,如何籌集資本,如何把發明創造傳下去。雖然孫先生當時這么想,但他還不知道他到底要干那一個行業。
孫先生1980年從柏克萊大學畢業後,就回到了日本,繼續修改他的企業計劃。不久,他就決定從事軟體批發行業。23歲,他創立了軟體銀行公司。他公司的軟體推銷業績,全日本第一。孫先生利用他的公司出了幾本雜志,旨在教育客戶買軟體銀行的產品。在1994年,他是軟體銀行公司上市,籌集到一億四千萬美元。從此,軟銀集團開始大步騰飛。
孫正義先生的經驗理念和企業運作的魄力非常人所有。在1995年,他看準了網路產業,決定在此方面做巨大的投資。當時,他選中了雅虎公司,給雅虎公司第一筆投資就是二百萬美元。不久,他和雅虎公司的創辦人楊致遠一起吃飯,表示要再投資給雅虎,要再投一億多美元,換取雅虎公司33%的股份。楊致遠先生聽了孫先生的提議,認為孫正義先生是瘋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雅虎公司的未來如何,怎麼敢給一個剛剛起步的新公司這么多錢。可是孫先生在1996年3月真的投給雅虎公司一億多美元,以後又陸續投入許多資金,一共是三億五千五百萬美元。雅虎公司有了資金,如虎添翼,一下成為世界頭號網路公司。孫正義先生的軟體銀行集團公司是雅虎的最大股東,投下的資金已換來今天的收獲,軟銀集團公司在所擁有的雅虎公司股份市值為八十四億美元(1999年7月)。如果當初孫先生不是如此有魄力,敢投資的話,就不可能換來現在的碩果。
孫正義先生經營的風格和投資眼光更是別俱一格。孫先生做事乾脆利落,一旦做了決定,立即去做。軟體銀行集團在購買Comdex和Ziff-Davis兩公司後,經過得法的運作,很快就有了真正的盈收。eTrade公司總裁Cotsakos先生向軟銀集團求助四億美元的投資,孫先生權衡之後,一個電話,就匯去了四億美元,而且不加任何條件。後來,Cotsakos先生公司一再堅持下,孫先生才答應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這筆投資在一年後的回報為二十四億美元。
孫先生理財和用錢都有獨到之處。他真的是能掙錢,也會花錢。孫先生用很少的資金,籌集到更多的資金。他用三十億美元來購買美國的產業,這筆資金是他的資產的二倍,使他處於負債的境地,但他沉著運作資金,成功地購買了Comdex和Ziff-Davis兩家公司。他的公司成功了,他自己也成了世界巨富,個人資產已達六十四億美元。
孫正義先生最過人之處,是他的思維理念。他能從眼前的生意中,看到未來生意方向和發展前景。他看未來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一看就是上百年。現在他制定一個三百年企業計劃。如此眼光,真是無人可比。孫先生的這個三百年計劃,將使軟銀集團公司的網路產業帝國更加強大,更俱有實力。
⑤ 當初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後是靠什麼賺錢的
(1999年10月)投入阿里巴巴3500萬美元,之後為幫助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主動退股,套現3.5億美元
⑥ 亞洲首富孫正義成功的原因的看法..
提起孫正義的成功,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他具備嫻熟的市場運作能力和無以抵擋的創業激情,還有人會認為孫正義的「運氣好」。
然而,日本著名作家井上篤夫卻在他的作品《飛得更高--孫正義傳》一書中,以詳盡真實的事例和准確有力的筆觸告訴我們:「事實上,孫正義之所以真正成為世界級富豪,除了激情、除了市場運作能力之外,有一個前提,是大部分人沒有發現的,這個關鍵就叫做有先見之明。」
這個生涯規劃的內容是:二十多歲時,要向所投身的行業,宣布自己的存在;三十多歲時,要有一億美元的種子資金,足夠做一件大事情;四十多歲時,要選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然後把重點都放在這個行業上,並在這個行業中取得第一,公司擁有十億美元以上的資產用於投資,整個集團擁有一千家以上的公司;五十歲時,完成自己的事業,公司營業額超過一百億美元;六十歲時,把事業傳給下一代,自己回歸家庭,頤享天年。
當這個只有十九歲,手中僅有一百多美元的普通傢伙從他的如神靈預言般的規劃中出發、直面人們的唾液時,「異端」或「瘋子」便始終伴隨左右,而奇跡也往往追隨其左右。
一九八一年,孫正義以一千萬日元注冊了Softbank,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軟銀公司。公司成立的早晨,他搬了一個裝蘋果的箱子,站上去對兩名僱工發表演講:「五年內銷售規模達到一百億日元。十年內達到五百億日元。要使公司發展成為幾兆億日元,幾萬人規模的公司。」兩個雇員聽得張大了嘴,不久,他們因為看不到公司的發展遠景都辭職了。
一九八一年十月,大阪舉行了一個電子產品展銷會。孫正義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拿出八百萬日元(此舉花去了公司資本的80%),租下了會場最大、距入口最近的展廳,然後通知各大軟體公司,請他們來軟銀的展廳免費參展。此舉吸引了十幾家軟體公司,打響了軟銀的知名度。
最能體現孫正義的確具有洞徹時空的銳利眼光的一次是,1996年3月,他先後把3.6億美元投給了一家還沒有一分錢利潤的互聯網公司。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他瘋了,但沒用幾個月,事實就讓人們開始轉而佩服他了。
這家互聯網公司於1996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其股價高舉高打,孫正義賣了手中股票的一小部分就換回了4.5億美元。
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門戶網站雅虎。
這時,一些以前說他是瘋子的人開始不無妒忌地說他運氣真好。言下之意是,如果說話人的運氣能和孫正義一樣地好,沒准也能撈個幾百億美元什麼的。
其實不然。孫正義具有對信息時代特徵的遠見卓識的洞察力,才能比別人搶先一步進入回報率最高的信息增值服務領域。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判斷,並且能最終堅持下來。這是他能獲得極其豐厚的利潤回報的基礎,也是軟銀創造信息產業傳奇企業的關鍵。即便是2001年全球互聯網面臨最低潮的時候,孫正義仍獨具慧眼地判斷,寬頻應用將給互聯網帶來最有價值的商機,第二次互聯網高潮將很快到來。果然,1年之後,納斯達克開始復甦。
實際上,世界上本沒有先知先覺者,孫正義的這種「先見之明」是建立在他長期對產業的敏銳觀察、深入了解基礎上的。而其獨到眼光和做事情的計劃性幫助其實現了對互聯網產業未來趨勢的准確判斷--每一次互聯網高潮來臨的時候,都能夠成為引領潮流者。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沒有先見之明而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往往只能隨波逐流或總是落後於他人,在遺憾之餘,我們應該去仔細想想,這背後的深刻原因。
⑦ 孫正義為什麼選擇投資阿里巴巴
當年還是信任了馬雲,並且覺得這個事情能成,還有就是投資全稱應該叫風險投資,所有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⑧ 孫正義為什麼不職業炒股
小屁孩,人家早已經超越單純炒股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