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時代投資哪種行業股票
① 負利率時代 做什麼最賺錢
推薦可了解下農行的理財業務,農行針對不同客戶需求,推出了不同的理財方式。並且目前已經可以通過個人網銀、掌上銀行操作理財業務,讓客戶足不出戶即可管理資金。
五萬元以下的資金,推薦辦理農行儲蓄方式的理財,比如:定期存款、定活兩便、通知存款等。詳情可點擊鏈接:存款介紹網頁鏈接
或者可以考慮下農行的貴金屬業務,比如存金通。
存金通業務指客戶通過我行借記卡開立貴金屬賬戶,按照我行實時貴金屬報價購買「傳世之寶」貴金屬投資產品,購買數量實時計入客戶貴金屬賬戶。投資黃金,也是使資產得以保值的一種方式。詳情可點擊鏈接:貴金屬業務介紹網頁鏈接
若是金額在五萬元以上,那麼又會有更多的選擇。比如購買農行的理財產品。一般保本保收益的理財風險較低,可看下本利豐系列。若是想要收益略高,可看下安心得利。或者最近比較受歡迎的「周四我最賺」。
或者直接簽約自動理財業務,自動理財是指客戶通過與銀行的一次性簽約,系統按照約定周期和扣款規則對我行開放式理財產品實現定期申購的功能。
更多理財業務介紹可點擊鏈接:網頁鏈接
② 中國負利率時代到底有多可怕該投資什麼
「負利率時代」是指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的這樣一段時期。中國自2010年2月CPI達到 2.7%後,開始進入負利率時代。2012年3月,國家統計局表示我國2月份CPI同比上漲3.2%,維持兩年的「負利率時代」結束。
所謂的負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經濟情況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於同期CPI的上漲幅度。這時居民的銀行存款隨著時間的推移,購買力逐漸降低,看起來就好像在「縮水」一樣,故被形象的稱為負利率。
應對辦法:
首先,積極配置避險資產。「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盛世通常指經濟繁榮、居民財富快速增長,古董炒作的空間大,在經濟蕭條時期,各行各業都在去杠桿,黃金無疑是居民避險資產首選標的。與此同時,美元、瑞士法郎等避險貨幣的國債資產也可成為一般家庭的選擇,居民可以通過投資境外多元化貨幣低風險資產為標的的QDII,間接持有境外避險資產。
其次,適當加杠桿增持二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產。當前,一線城市房產投資門檻過高,而在一些交通便利、人口凈流入、基礎設施等配套完備、租售比在1/300-1/500的二線城市核心區域的不動產,作為居民資產配置的安全性風險較小,收益性也能得到保證,二級市場交易活躍使其流動性也不錯。因此,居民可適當加杠桿增持這些區域的房產,有效對抗負利率對自身財富造成的侵蝕。
最後,加大對自己健康、職業能力提升和子女教育的保險資產配置。目前,各大保險公司已經開發出適合中等收入家庭的養老、大病保險、子女教育的保險產品。負利率時代,在保證日常開支的前提下,老百姓應適當持有這些保險產品,增加對自身健康和子女教育的投資,以備不時之需。
③ 中國負利率時代到底有多可怕,該投資什麼
微商
④ 什麼是"負利率時代對於消費者和投資者各有什麼樣的影響
"負利率時代"通常是指銀行存款利率低於同期通貨膨脹率的時期。對於消費者和投資者來說,面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壓力,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投資者成本上升。
⑤ 負利率時代,如何儲蓄投資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的CPI和PPI。數據顯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了2.0%,創下了2014年9月以來的新高。而8月26日最新一次的降息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1.75%!
一般認為,CPI是最權威的衡量通脹的指標,所以這意味著中國進入了罕見的「負利率時代」。也就是說,你把1萬塊錢以定期方式存入銀行一年,如果未來一年物價漲幅維持8月份的水平,一年下來你的錢的購買力只剩下了9975元。
在負利率時期,由於存款變相貶值,迫使資金更多地流入資產領域,從而推高資產價格,房地產作為國內最大的資產吸金池,或將率先受益。
在負利率時代,老百姓應該多消費,「在保證日常開支,以及未來養老、醫療、子女教育准備金的前提下,多多改善生活,包括買房、換車、旅遊」。
當前,銀行設計發行的理財產品相比存款,收益更高。但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5萬起投,投資門檻較高。隨著央行連續降准降息持續性寬松的貨幣政策,各類「寶寶」理財產品收益率跟著下滑,傳統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持續走低。
市民也不能把保險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基金、股票等進行直面的收益比較,因為保險產品的投資功能僅僅是其附加屬性之一,保障功能才是保險品種的基本功能。」
⑥ 什麼是負利率時代
如果告訴你,你在存錢的同時正在虧錢,你所獲得的實際收益是負值,你相信嗎?我們正在面對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巨大差異,並從低利率時代走向負利率時代。「負利率時代」,是指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的這樣一段時期。2003年前8個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持續小幅增長,但從9月份開始快速上升,持續到今年1月份,物價指數同比增幅已達3.2%。目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仍然控制在1.98%,考慮到20%的利息稅和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利率為-1.616%。
通脹帶來負利率
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03年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通貨膨脹壓力加大,需要密切關注」。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曾表示,為防患於未然,中央銀行將使用各種工具加以調控。分析家認為,央行為防止通貨膨脹而採用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利率、存款准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後兩種工具去年已經被採納,繼續使用的空間和效能不大。因此,在負利率時代來臨之際,調整利率就變得更加現實和急迫了!
在經濟學家的眼裡,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指數)通常是被用作衡量通貨膨脹率的核心觀察指標之一。在2003年以前,我國的CPI同比增幅一直為負增長。但到了2003年12月份,我國CPI上漲3.2%。經濟學家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CPI漲幅將基本上保持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水平,也就是3%以上。初步估計,2004年同比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為2.2。也就是說,2004年即使沒有任何新的漲價,全年物價上漲也會達到2.2%。
有關金融專家分析,按照全年物價2.2%的上漲率,實際上意味著個人儲戶存入銀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實際收益已經是負值。如今銀行存款1年期的利率為1.98%,扣除20%利息稅,實際存款利率只有1.58%。如果以CPI為3%計算,老百姓的1年期存款的實際利率為1.58%-3%=-1.42%。這是什麼含義?它意味著你將10000元存進銀行,1年後它的實際價值變成了9858元,有142元白白地「蒸發」!
抵禦負利率
2002年2月21日降息後,金融機構1年期存款利率為⒈98%,處於20年來的最低水平,一年期貸款利率為⒌31%。一旦出現通貨膨脹,真實的利率水平必然受到影響。假如當前的存貸款利率水平不變,3%的通貨膨脹率對於儲戶而言,就意味著當前存款的真實利率將是負值、企業貸款的真實利率將會下降3個百分點。那麼,企業融資成本將會極大地降低,從而刺激企業大量從銀行借貸用於投資,從而進一步帶動新一輪的信貸擴張及投資過熱。這顯然是央行不願看到的!或許只有提高利率,才能化解因實際利率為負值而形成的通貨膨脹壓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席經濟學家袁鋼明認為,如果未來幾個月,CPI和投資繼續快速増長,央行很可能進行8年來的首次加息,並調高人民幣利率,以抑制消費品價格指數和投資的快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銀行存款真實利率一直比較低。按消費價格指數計算的1年期存款的真實利率在1987年1月到2003年7月的平均值為0.32%。這個平均值很低,一個原因是在1993~1995年通貨膨脹率很高。即使考慮到保值貼息,長期平均的真實存款利率也比較低。而適當調整人民幣利率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我們的存款利率是在政府管制下,並不是市場真實的利率。如果單純從儲戶角度考慮,應該上調存款利率,可是今年政府將更關注國有銀行的改革,這也是今年經濟改革的核心問題。如果上調存款利率,銀行的支出成本將加大,收益減少,直接影響銀行的經濟效益,對銀行改革不十分有利。所以,判斷利率是否調整,就要看政府著眼點放在哪裡!
事實上,從《報告》中傳出的信息,已經顯示出人民幣利率上升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對利率上升的預期越來越強烈!而央行調整存貸款利率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只是調整幅度的大小問題。因為,央行今年的貨幣政策目標是「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高度重視防止通貨膨脹和金融風險。」
負利率時代的到來,對於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熱衷於儲蓄的人來說,它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而在積極理財、投資意識強的人的眼中,它卻意味著賺錢時代的到來。我們必須積極地調整理財思路,通過行之有效的投資手段來抵禦負利率。抵禦負利率的手段有很多,如減少儲蓄,多消費,甚至以理性的頭腦和積極的心態進行投資(如股票、房產等),因為你的投資收益越大,抵禦通貨膨脹的能力也就越強。所以,負利率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負利率卻無動於衷!
⑦ 中國負利率時代到底有多可怕 該投資什麼
中國其實長期處於負利率時代。中國貨幣貶值高達百分之6。只是最近中國居民基礎消費超過銀行利息,所以被各大媒體關注。至於投資的話你最好把你百分之40錢放到余額寶獲得百分之3左右的利潤以及防備不時之需。在拿出百分40的資金投資中等風險的基金,基金就是我們把錢交給專業人士投資,獲得利潤率還是很高的。還有就是拿出餘下百分之20的錢做一些激進的投資。比如投資股票,或者貸款給別人,再或者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