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香格里拉酒店股票投資

香格里拉酒店股票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8-05 02:05:47

Ⅰ 香格里拉股價為什麼低

在我眼中,長大,就是找到了與世界、與他人、與自己合適的相處方式。

Ⅱ 如何評價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模式:
委託管理:

通過酒店業主與管理集團簽署管理合同來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以確保管理集團能以自己的管理風格,服務規范,質量標准和運營方式來向被管理的酒店輸出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和管理模式,並向被管理酒店收取一定比例的"基本管理費"(約占營業額的2%至5%)和"獎勵管理費"(約占毛利潤的3%至6%)的管理方式。

特許經營:
是以特許經營權的轉讓為核心的一種經營方式,利用管理集團自己的專有技術與品牌與酒店業主的資本相結合的來擴張經營規模的一種商業發展模式。通過認購特許經營權的方式將管理集團所擁有的具有知識產權性質的品牌名稱,注冊商標,定型技術,經營方式,操作程序,預訂系統及采購網路等無形資產的使用權轉讓給受許酒店,並一次性收取特許經營權轉讓費或初始費,以及每月根據營業收入而浮動的特許經營服務費(包括:公關廣告費,網路預訂費,員工培訓費,顧問咨詢費等)的管理方式。

帶資管理:
通過獨資,控股或參股等直接或間接投資方式來獲取酒店經營管理權並對其下屬系列酒店實行相同品牌標識,相同服務程序,相同預訂網路,相同采購系統,相同組織結構,相同財務制度,相同政策標准,相同企業文化及相同經營理念的管理方式。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是在我國最早採用此方式的國際酒店管理集團,2000年以前基本上以合資經營為主,對大多數管理的酒店持有絕對控股權。

聯銷經營:
伴隨著全球分銷系統的(GDS)普及和互聯網實時預訂功能的實現,國外的"聯銷經營集團"應運而生並且發展迅猛。酒店聯銷集團是由眾多的單體經營管理的酒店自願付費參加並通過分享聯合採購,聯合促銷,聯合預訂,聯合培訓,聯合市場開發,聯合技術開發等資源共享服務項目而形成的互助聯合體。

Ⅲ 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的簡介

總部設在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是亞洲最大的豪華酒店集團,且被視為世界最佳酒店管理公司之一。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是香格里拉亞洲有限公司的品牌,該公司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
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郭氏集團是由郭鶴年先生創建的一家大型綜合企業集團,擁有香格里拉亞洲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權。郭氏集團的經營涉及多個領域並延及亞洲許多國家。除酒店外,集團還經營商貿、地產、飲料、物流、報業及種植業。
酒店管理集團擁有兩個品牌:香格里拉和商貿飯店。香格里拉品牌主要為五星級豪華城市酒店和度假酒店。多數城市酒店的客房量都超過500間,而度假酒店的規模則相對略小。1989年設立的商貿飯店為四星級的品牌,價格定位適中。現集團在北京、長春、迪拜、吉隆坡、馬尼拉、檳城、新加坡、沈陽和仰光共擁有九家商貿品牌的飯店。
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卓越服務的傳統始自1971年開業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酒店佔地15英畝,優美的花園景緻,舒適典雅的客房,加上亞洲人的殷勤好客之道,為酒店業的卓越服務樹立了新的標准。 多年以來,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擴展迅速,在亞洲主要城市及廣受歡迎的度假勝地都建有豪華酒店和度假村。今天,集團有54家酒店,其中包括12家管理的酒店,遍布於亞太和中東地區,客房量超過24000間。此外,集團還有超過45個新的酒店項目正在籌措中,主要分布在奧地利、加拿大、中國大陸、法國、印度、日本、澳門、馬爾地夫、菲律賓、卡達、塞席爾、泰國、阿聯酋、英國和美國。
香格里拉酒店集團一直採用最先進的預訂技術,並於2004年3月啟用了FidelioOpera中央預訂系統。
香格里拉酒店集團還設有自己的市場銷售辦事處,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新加坡、倫敦、洛杉磯、紐約、悉尼、東京、墨爾本和迪拜。集團與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30個常旅客飛行獎勵計劃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香格里拉的貴賓金環會——GoldenCircle被廣泛贊譽為業內最佳的忠實顧客獎勵計劃之一,其會員數量已達到100萬多人。 從1971年新加坡第一間香格里拉酒店開始,便不斷向國際邁進;以香港為大本營,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亞洲區最大的豪華酒店集團,且被視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團之一,在無數公眾和業內的投選中,均獲得一致的美譽。
無論在任何一個城市或度假勝地,全亞洲33間香格里拉酒店及5間商貿飯店都會為您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商貿飯店成立於1989年,以合理的價格提供高質素的住宿服務,是我們專為商業行政人員而設的商務酒店。
高聳入雲的山峰反映在澄清的湖泊上,秉承香格里拉(Shangri-La)優美名稱的深切含意,配以融合現代化及亞洲建築特色的「S」標志,象徵我們以親切、和諧及自然美的精神為顧客服務的宗旨。
以中國5000年商業文化的精髓─印章做為標志,象徵商貿飯店以商業旅客為尊,提供高級廉宜的商住服務的精神。 郭鶴年,馬來西亞聲名顯赫的華人企業家,祖籍福建省福州市,有亞洲糖王之稱,郭氏集團控制著超過100家公司,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業務滲透到新加坡、泰國、中國、印尼、斐濟和澳大利亞等地,他的主要經營范圍從甘蔗種植、製糖、麵粉、飼料、油脂、礦山,一直到金融、酒店、種植業、商貿和船運等等。1971年,他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資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華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並開始在亞太地區擴張,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
作為較早進入內地的酒店管理集團,香格里拉從1984年在杭州開設第一家香格里拉飯店開始,就實行帶資管理,也是當時唯一採用此方式的國際酒店管理集團。香格里拉所到之處,都成為當地標志性酒店,在內地成功地打造了香格里拉品牌。自2001年起,香格里拉開始「兩條腿走路「,輸出管理和帶資管理齊頭並進。香格里拉加快在內地的擴展速度,宣布有8家酒店正在籌備中,並有15家正在洽談中,到2005年將達到30家。
香格里拉在內地的大手筆與郭鶴年在內地投資是分不開的。上世紀80年代初,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看中內地市場,開始全面布局。1984年,在風景如畫的西湖畔,杭州人耳熟能詳的杭州飯店的招牌不見了,一家五星級酒店經過重新裝修全新亮相,取而代之的名字是「杭州香格里拉」。杭州飯店是於1956建成的老飯店,曾經是當年毛澤東主席到訪杭州下榻的酒店。這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第一次試水內地,他們選擇的合作夥伴是浙江省旅遊局,即浙江旅遊集團公司。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擁有杭州香格里拉45%的股權,也正式開始了在內地帶資管理。 在香格里拉的中國布局中,北京是第二站。
1987年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落成,香格里拉集團佔有49%股份,是當時京城最高、最豪華的五星級飯店。1985年,郭鶴年在內地進行的首項投資就是與國家經貿委合作,斥資3.8億美元,興建北京國際貿易中心。國貿中心是包括酒店、寫字樓、商場、高檔國際公寓在內的綜合建築群,至今仍是北京CBD的代表性建築,國貿飯店和中國大飯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1989年國貿飯店開業,1990年中國大飯店開業,香格里拉擁有兩家酒店50%的股份。1995年,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團看到CBD地區符合國際標準的高檔寫字樓稀缺的狀況,和北京北奧公司興建了高級寫字樓嘉里中心,其中包括嘉里飯店,香格里拉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至此,香格里拉在北京擁有了四家酒店。
香格里拉擁有「香格里拉」和「商貿飯店」兩個品牌。「香格里拉」品牌主要為五星級酒店,多數酒店的客房量都超過500間,1989年設立的「商貿飯店」為四星級品牌,價格定位適中,國貿飯店是第一家。
香格里拉的設計一向以清新的園林美景、富有濃厚亞洲文化氣息的大堂特徵聞名於世,北京香格里拉飯店就秉承了這種風格。香格里拉酒店集團中國區公關總監王宏玲介紹說,中國大飯店、國貿飯店、嘉里飯店三家雖然距離很近,但卻是三種不同的風格,針對不同的市場。中國大飯店裝修和設計十分豪華,頗具帝王風范,適合許多跨國公司的全球CEO等高級商務人士下榻;國貿飯店則重點滿足商務客人的需求,跟香格里拉在管理和服務上並沒有區別,但更注重實用,與香格里拉酒店相比房價低、客房面積小,服務次數相對少一些;而嘉里飯店針對的是相對年輕的商務人士。 90年代,香格里拉以迅猛的速度進行了其在中國內地的拓展行動,尤其是從1996年到1999年短短4年內共開設了9家飯店。
2000年後,香格里拉在國內開始了新一輪的酒店拓展計劃,實施投資和管理酒店「兩條腿走路」的策略。2001年,香格里拉接管了南京丁山飯店,改名為南京丁山香格里拉大酒店,以純輸入管理的方式介入。香格里拉公布了8家正在新建中的酒店,其中有一半是輸出管理,另一半仍是自己投資興建。
近兩年來,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從策略性投資轉向戰略性投資,並加大了資本的投入量。香格里拉認為國際酒店集團在國內的擴張已成定局,在未來3至4年內,世界上所有的著名豪華品牌的酒店會在北京和上海佔位,高檔品牌以內地省會城市為主要發展目標,而大眾品牌則以二類城市為主要發展目標,中國酒店市場會很快趨向成熟。 從2007年11月開始,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就與黃志榮先生共同開發新的食譜,黃先生是香港港安醫院膳食及營養部主管,同時也是美國飲食營養協會所認證的美國營養師協會會員。他們的合作希望能更好地滿足酒店繁忙的商務客人、注重健康的度假人士和與會者們對營養和生活品質的多種
需求。「個性健康食譜」是香格里拉「個性會議」服務計劃的一部分。亞太地區最大的豪華酒店集團——香格里拉,為確保各類會議和活動安排的流暢、圓滿成功,推出了名為「個性會議」的全新服務計劃——從始至終針對各種需求進行度身訂做,為會議組織者提供了完善、新穎而又專業的個性化服務,從而進一步鞏固了該集團在此領域的專業領先地位。與亞太地區的其他豪華酒店集團相比,香格里拉旗下的55間酒店擁有更多的會議場地,總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而位於主要城市的一些酒店則擁有超豪華無柱高頂的大宴會廳,其中最大的面積達到2240平方米。

Ⅳ 香格里拉酒店是屬於哪一個酒店集團的

香港嘉里集團
「香格里拉」是香港上市公司香格里拉(亞洲)有限公司的品牌,該酒店集團隸屬於馬來西亞著名華商--「糖王」郭鶴年的郭氏集團旗下。香格里拉一向注重硬體設施的豪華舒適,加上亞洲人的殷勤好客之道,成為適合亞洲人文化的知名酒店品牌。
首開帶資管理先河
郭鶴年,馬來西亞聲名顯赫的華人企業家,祖籍福建省福州市,有亞洲糖王之稱,郭氏集團控制著超過100家公司,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業務滲透到新加坡、泰國、中國、印尼、斐濟和澳大利亞等地,他的主要經營范圍從甘蔗種植、製糖、麵粉、飼料、油脂、礦山,一直到金融、酒店、種植業、商貿和船運等等。1971年,他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資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華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並開始在亞太地區擴張,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
作為較早進入內地的酒店管理集團,香格里拉從1984年在杭州開設第一家香格里拉飯店開始,就實行帶資管理,也是當時唯一採用此方式的國際酒店管理集團。香格里拉所到之處,都成為當地標志性酒店,在內地成功地打造了香格里拉品牌。自2001年起,香格里拉開始「兩條腿走路「,輸出管理和帶資管理齊頭並進。今年,香格里拉加快在內地的擴展速度,宣布有8家酒店正在籌備中,並有15家正在洽談中,到2005年將達到30家。
香格里拉在內地的大手筆與郭鶴年在內地投資是分不開的。上世紀80年代初,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看中內地市場,開始全面布局。1984年,在風景如畫的西湖畔,杭州人耳熟能詳的杭州飯店的招牌不見了,一家五星級酒店經過重新裝修全新亮相,取而代之的名字是「杭州香格里拉」。杭州飯店是於1956建成的老飯店,曾經是當年毛澤東主席到訪杭州下榻的酒店。這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第一次試水內地,他們選擇的合作夥伴是浙江省旅遊局,即現在的浙江旅遊集團公司。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擁有杭州香格里拉45%的股權,也正式開始了在內地帶資管理。
布局北京
在香格里拉的中國布局中,北京是第二站。
1987年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落成,香格里拉集團佔有49%股份,是當時京城最高、最豪華的五星級飯店。1985年,郭鶴年在內地進行的首項投資就是與國家經貿委合作,斥資3.8億美元,興建北京國際貿易中心。國貿中心是包括酒店、寫字樓、商場、高檔國際公寓在內的綜合建築群,至今仍是北京CBD的代表性建築,國貿飯店和中國大飯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1989年國貿飯店開業,1990年中國大飯店開業,香格里拉擁有兩家酒店50%的股份。1995年,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團看到CBD地區符合國際標準的高檔寫字樓稀缺的狀況,和北京北奧公司興建了高級寫字樓嘉里中心,其中包括嘉里飯店,香格里拉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至此,香格里拉在北京擁有了四家酒店。
香格里拉擁有「香格里拉」和「商貿飯店」兩個品牌。「香格里拉」品牌主要為五星級酒店,多數酒店的客房量都超過500間,1989年設立的「商貿飯店」為四星級品牌,價格定位適中,國貿飯店是第一家。
香格里拉的設計一向以清新的園林美景、富有濃厚亞洲文化氣息的大堂特徵聞名於世,北京香格里拉飯店就秉承了這種風格。香格里拉酒店集團中國區公關總監王宏玲介紹說,中國大飯店、國貿飯店、嘉里飯店三家雖然距離很近,但卻是三種不同的風格,針對不同的市場。中國大飯店裝修和設計十分豪華,頗具帝王風范,適合許多跨國公司的全球CEO等高級商務人士下榻;國貿飯店則重點滿足商務客人的需求,跟香格里拉在管理和服務上並沒有區別,但更注重實用,與香格里拉酒店相比房價低、客房面積小,服務次數相對少一些;而嘉里飯店針對的是相對年輕的商務人士。
兩條腿走路
90年代,香格里拉以迅猛的速度進行了其在中國內地的拓展行動,尤其是從1996年到1999年短短4年內共開設了9家飯店。
2000年後,香格里拉在國內開始了新一輪的酒店拓展計劃,實施投資和管理酒店「兩條腿走路」的策略。2001年,香格里拉接管了南京丁山飯店,改名為南京丁山香格里拉大酒店,以純輸入管理的方式介入。香格里拉公布了8家正在新建中的酒店,其中有一半是輸出管理,另一半仍是自己投資興建。
近兩年來,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從策略性投資轉向戰略性投資,並加大了資本的投入量。香格里拉認為國際酒店集團在國內的擴張已成定局,在未來3至4年內,世界上所有的著名豪華品牌的酒店會在北京和上海佔位,高檔品牌以內地省會城市為主要發展目標,而大眾品牌則以二類城市為主要發展目標,中國酒店市場會很快趨向成熟。

Ⅳ 香格里拉酒店的老闆是誰

「香格里拉」是香港上市公司香格里拉(亞洲)有限公司的品牌,該酒店集團隸屬於馬來西亞著名華商--「糖王」郭鶴年的郭氏集團旗下。香格里拉一向注重硬體設施的豪華舒適,加上亞洲人的殷勤好客之道,成為適合亞洲人文化的知名酒店品牌。
首開帶資管理先河
郭鶴年,馬來西亞聲名顯赫的華人企業家,祖籍福建省福州市,有亞洲糖王之稱,郭氏集團控制著超過100家公司,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業務滲透到新加坡、泰國、中國、印尼、斐濟和澳大利亞等地,他的主要經營范圍從甘蔗種植、製糖、麵粉、飼料、油脂、礦山,一直到金融、酒店、種植業、商貿和船運等等。1971年,他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資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華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並開始在亞太地區擴張,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
作為較早進入內地的酒店管理集團,香格里拉從1984年在杭州開設第一家香格里拉飯店開始,就實行帶資管理,也是當時唯一採用此方式的國際酒店管理集團。香格里拉所到之處,都成為當地標志性酒店,在內地成功地打造了香格里拉品牌。自2001年起,香格里拉開始「兩條腿走路「,輸出管理和帶資管理齊頭並進。今年,香格里拉加快在內地的擴展速度,宣布有8家酒店正在籌備中,並有15家正在洽談中,到2005年將達到30家。
香格里拉在內地的大手筆與郭鶴年在內地投資是分不開的。上世紀80年代初,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看中內地市場,開始全面布局。1984年,在風景如畫的西湖畔,杭州人耳熟能詳的杭州飯店的招牌不見了,一家五星級酒店經過重新裝修全新亮相,取而代之的名字是「杭州香格里拉」。杭州飯店是於1956建成的老飯店,曾經是當年毛澤東主席到訪杭州下榻的酒店。這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第一次試水內地,他們選擇的合作夥伴是浙江省旅遊局,即現在的浙江旅遊集團公司。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擁有杭州香格里拉45%的股權,也正式開始了在內地帶資管理。
布局北京
在香格里拉的中國布局中,北京是第二站。
1987年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落成,香格里拉集團佔有49%股份,是當時京城最高、最豪華的五星級飯店。1985年,郭鶴年在內地進行的首項投資就是與國家經貿委合作,斥資3.8億美元,興建北京國際貿易中心。國貿中心是包括酒店、寫字樓、商場、高檔國際公寓在內的綜合建築群,至今仍是北京CBD的代表性建築,國貿飯店和中國大飯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1989年國貿飯店開業,1990年中國大飯店開業,香格里拉擁有兩家酒店50%的股份。1995年,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團看到CBD地區符合國際標準的高檔寫字樓稀缺的狀況,和北京北奧公司興建了高級寫字樓嘉里中心,其中包括嘉里飯店,香格里拉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至此,香格里拉在北京擁有了四家酒店。
香格里拉擁有「香格里拉」和「商貿飯店」兩個品牌。「香格里拉」品牌主要為五星級酒店,多數酒店的客房量都超過500間,1989年設立的「商貿飯店」為四星級品牌,價格定位適中,國貿飯店是第一家。
香格里拉的設計一向以清新的園林美景、富有濃厚亞洲文化氣息的大堂特徵聞名於世,北京香格里拉飯店就秉承了這種風格。香格里拉酒店集團中國區公關總監王宏玲介紹說,中國大飯店、國貿飯店、嘉里飯店三家雖然距離很近,但卻是三種不同的風格,針對不同的市場。中國大飯店裝修和設計十分豪華,頗具帝王風范,適合許多跨國公司的全球CEO等高級商務人士下榻;國貿飯店則重點滿足商務客人的需求,跟香格里拉在管理和服務上並沒有區別,但更注重實用,與香格里拉酒店相比房價低、客房面積小,服務次數相對少一些;而嘉里飯店針對的是相對年輕的商務人士。
兩條腿走路
90年代,香格里拉以迅猛的速度進行了其在中國內地的拓展行動,尤其是從1996年到1999年短短4年內共開設了9家飯店。
2000年後,香格里拉在國內開始了新一輪的酒店拓展計劃,實施投資和管理酒店「兩條腿走路」的策略。2001年,香格里拉接管了南京丁山飯店,改名為南京丁山香格里拉大酒店,以純輸入管理的方式介入。香格里拉公布了8家正在新建中的酒店,其中有一半是輸出管理,另一半仍是自己投資興建。
近兩年來,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從策略性投資轉向戰略性投資,並加大了資本的投入量。香格里拉認為國際酒店集團在國內的擴張已成定局,在未來3至4年內,世界上所有的著名豪華品牌的酒店會在北京和上海佔位,高檔品牌以內地省會城市為主要發展目標,而大眾品牌則以二類城市為主要發展目標,中國酒店市場會很快趨向成熟。

Ⅵ 迪慶香格里拉建塘酒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迪慶香格里拉建塘酒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3月0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酒店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李剛
成立時間:2011-03-09
注冊資本:9795.918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3400000002578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鎮倉房街勒多波廊12號

Ⅶ 香格里拉酒店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於制定集團發展戰略和分析競爭對手情況,在戰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進行SWOT分析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分析環境因素
運用各種調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處的各種環境因素,即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能力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機會因素和威脅因素,它們是外部環境對公司的發展直接有影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屬於客觀因素,內部環境因素包括優勢因素和弱點因素,它們是公司在其發展中自身存在的積極和消極因素,屬主動因素,在調查分析這些因素時,不僅要考慮到歷史與現狀,而且更要考慮未來發展問題。
優勢,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有利的競爭態勢;充足的財政來源;良好的企業形象;技術力量;規模經濟;產品質量;市場份額;成本優勢;廣告攻勢等。
劣勢,也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設備老化;管理混亂;缺少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落後;資金短缺;經營不善;產品積壓;競爭力差等。
機會,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新產品;新市場;新需求;外國市場壁壘解除;競爭對手失誤等。
威脅,也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新的競爭對手;替代產品增多;市場緊縮;行業政策變化;經濟衰退;客戶偏好改變;突發事件等。
SWOT方法的優點在於考慮問題全面,是一種系統思維,而且可以把對問是的「診斷」和「開處方」緊密結合在一起,條理清楚,便於檢驗。

二、構造SWOT矩陣
將調查得出的各種因素根據輕重緩急或影響程度等排序方式,構造SWOT矩陣。在此過程中,將那些對公司發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遠的影響因素優先排列出來,而將那些間接的、次要的、少許的、不急的、短暫的影響因素排列在後面。
三、制定行動計劃
在完成環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陣的構造後,便可以制定出相應的行動計劃。制定計劃的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運用系統分析的綜合分析方法,將排列與考慮的各種環境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來發展的可選擇對策。
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從中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要避開的東西,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並明確以後的發展方向。根據這個分析,可以將問題按輕重緩急分類,明確哪些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後一點兒的事情,哪些屬於戰略目標上的障礙,哪些屬於戰術上的問題,並將這些研究對象列舉出來,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有利於領導者和管理者做出較正確的決策和規劃。

熱點內容
公司為什麼要進行理財 發布:2025-09-07 12:51:07 瀏覽:343
怎麼賣炒股資料 發布:2025-09-07 12:31:46 瀏覽:617
銀億市值多少 發布:2025-09-07 12:18:04 瀏覽:128
市值多少可以打科創板 發布:2025-09-07 11:53:50 瀏覽:785
國際怎麼確定貨幣的價值 發布:2025-09-07 11:28:57 瀏覽:12
東證博易大師期貨交易平台怎麼樣 發布:2025-09-07 11:21:55 瀏覽:920
大眾金融貸款到期後解押怎麼辦 發布:2025-09-07 11:14:42 瀏覽:966
減持投資方股票 發布:2025-09-07 11:08:37 瀏覽:229
當投資組合中股票數量增加 發布:2025-09-07 11:07:43 瀏覽:535
監管基金都有哪些部門 發布:2025-09-07 10:31:08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