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投資股票
Ⅰ 美國AIG股票,值得長遠投資嗎
AIG現在遭遇了很嚴重的危機,公司有可能被迫出售旗下的保險業務來償還美國政府提供的貸款,從這點上來說,我不認為長期投資是好的選擇,最核心最好的就是壽險業務了,但是一旦真的分拆變賣這些資產的話,恐怕這個公司也沒有原來那麼有希望了,剩餘的那些金融業務,跟其他美國大的金融公司比起來,沒什麼太大的優勢
不分拆的話,可以考慮,否則投資價值不高的
Ⅱ 美國人是怎樣投資股票的
不一樣的太多了
不談散戶的投資跟投機這種問題【美帝想投機也沒機會】
第一個就說說散戶和基金的關系。美帝散戶的錢基本上都給了基金或者私募運作,真正本人上陣去買股的很少,這也就是為什麼經融危機時候cctv13報道時候老有一個畫面,各個投資人【散戶】打電話給自己基金經理問要不要跑。
國內基本上都是各玩各的,基金當庄,散戶親身上陣。
第二個說說牛市。美帝互聯網泡沫之前,一波牛市玩了20年,我們連超過3年的牛市都沒有。
第三個說股價波動。美帝股市一天3個點以上就是劇烈漲幅和跌幅,我們看看前段時間就知道了,大盤直接跌停或者漲停【你問為什麼不是10%?因為超過一半股票停牌了,能漲的已經全漲了】。
第四個也是最大區別,美帝絕大部分都是投資客,我們大部分都是投機客。看看巴菲特的投資單,很少股票持股時間少於5年。我們呢?
Ⅲ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
(一)投融資平台架構。美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結構最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從現貨到遠期、期貨、期權,從場內市場到場外市場,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它不但為企業提 供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平台。然而,中國資本市場體系卻是不健全、不完善的,我們有現貨市場,但衍生市場十分欠缺;我們有相對發展較快的場內市場,但場外市場規模狹小;此外,與擁有150萬億總資產的銀行業相比,中國股市、債市、基市規模仍很狹小。因此,中國企業融資偏好集中於銀行貸款,老百姓財富保管偏好銀行存款。單一而狹窄的投融資渠道,無法形成組合投資、分散投資,在理財無門、保值無路的情況下,投資者除了炒還是炒。
(二)上市公司質與量。上市公司是股市的生命線。美國股市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市場,美國不僅擁有世界大批一流的跨國公司,例如,可口可樂、麥當勞、IBM、微軟、蘋果等,而且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企業為其提供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相反,我國A股市場只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國內缺乏世界一流的知名企業,而且也不允許外國企業來上市,市場甚至非常害怕聽到「國際板」的聲音。
(三)國民投資心態。美國擁有全國統籌、全民覆蓋、全國統一、以稅代費的社保體系,以及僱主設立的補充養老、補充醫保福利,使得國民從搖籃到墳墓全程均有足夠保障,再加上美國民眾在家庭理財上十分看重養老需求,並將養老作為家庭理財的終極目標,因此,其投資目標更長遠,投資行為更理性、更從容、更快樂!相反,中國現代社保制度建立的時間較短,除了城鎮職工社保外,農民社保及城鎮居民社保只是象徵性地覆蓋、保障程度很低,而且大多數僱主均不提供補充養老和補充醫保,因此,除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及城鎮職工以外,大多數中國人仍然依靠養子防老或是個人儲蓄養老。在國民保障不足的前提下,投資者缺乏安全感,投資心態更加浮躁、急功近利,他們希望通過短炒賺快錢、發大財,甚至一夜暴富,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投機心態。這種心態也造成了中國股市「投資不足、投機有餘」的格局。
Ⅳ 為什麼美國的財政政策會影響中國股市
其實美國財政政策對中國股市影響不是太大。中國股市主要由政府說了算,美股漲得時候沒見中國股市漲多少,倒是別人跌得時候,想起來有聯系了。
Ⅳ 美國政府關門對中國股票有影響
樓主你好。美國政府關門,大宗商品避險功能體現,黃金價格就會上漲。從而導致股票的下跌。
從歷史的美國政府關門都導致股票大跌了。但是這次,政府關門並沒有對美國的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昨天從香港的報告來看,股市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因為在美國,政府只是一個服務的機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控制著美國的經濟的。不過現在做股票的市場都不怎麼看好的,希望樓主謹慎投資。
目前我的朋友很多都是從做股票改換黃金現貨方面的投資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Ⅵ 五大科技巨頭股市下跌,美國政府會採取怎樣的舉動
針對於美國五大科技巨頭股市下跌,美國政府會從兩個方面採取行動,一方面是針對美國內部會有一系列政策出台,另一方面是對於中美貿易戰之間的各種措施會有一定的調整。
比如最近的蘋果手機官網價格一跌再跌,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蘋果公司急需要通過大量的出口產品,獲得資金來繼續維持本國經濟的發展,這是一個循環,如果當市場這方面的資金出現了問題,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科技發展也會受到嚴重的阻礙。
Ⅶ 美國有哪幾個股票交易市場
紐約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櫃台交易市場、粉單。
1、紐約股票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IPO數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交易量第二(2008年數據)的交易所。
在2005年4月末,NYSE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
有大約2,800間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萬億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間處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公司除了英特爾和微軟之外都在NYSE上市。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紐約證券交易所排名第372。
2、美國證券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過去曾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坐落於紐約的華爾街附近,現為美國第三大股票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大致上的營業模式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但是不同的是,美國證券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時進行股票、期權和衍生產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關注於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並為其提供一系列服務來增加其關注度的交易所。
美交所通過和中小型上市公司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來幫助其提升公司管理層和股東的價值,並保證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一個公平及有序的市場交易環境。
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全稱為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
NASDAQ是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創立於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納斯達克排名第176。
(7)美國政府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美國股票市場的基本特點為:
1、規模大、市場成熟、運作規范、股價穩定。經過數百年的市場規范運作,呈現出一種成熟市場的特徵。主要表現在股價水平與股價波動方面。
2、證券市場管理嚴格、規范。美國證券市場的管理為注冊制,其證券業的法規管制十分嚴格,聯邦和州立法機關頒布了各種法規來管制這一領域的經濟活動。
3、美國允許外國股份公司在美國證券市場發行股票並進行交易。在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下面設有專門負責外國發行人證券發行的「國際公司融資科」。
一般說來,外國公司的股份可以以下列3種方式在美國持有並進行交易:第一,外國公司在其本國所發行的股票;第二,外國公司向美國市場特別發行的股票;第三,美國存股證(ADR)。
4、美國有眾多的交易所。其中屬全國性證交所的有紐約證交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
地區性證交所有10多家,如波士頓證交所、辛辛那提證交所、中西部證交所、太平洋證交所、費城證交所、山間證交所和斯波克納證交所等。紐約證交所是全國最大的證交所,其交易量佔全部證交所交易總量的70%一80%。
5、美國發達的場外交易。美國場外交易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管理,該協會有3000個證券交易商,500個證券經紀人和很多投資銀行家。
1971年為提高場外交易的效率,美國建立了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SDAQ),目前是僅次於紐約證交所和日本東京證交所的世界第三個重要的證券交易系統。
6、美國的股價指數。在美國,股票價格指數很多,主要有:道·瓊斯股價平均數,標准一普爾500種股價指數、美國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和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股價指數。
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
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期為1971年2月8日,基值為lOO。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美國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是用於衡量在美國證交所上市的所有普通股、美國存股證和認股憑證總市價的變動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股票市場
Ⅷ 美國 只有百萬富翁可以炒股
我們先看一下美國股神巴菲特的年回報率是多少:21%.而華爾街的正常回報率一般在10%(這個已經很不錯了),在美國任何一個企業投資回報率都高於普通股票,也就是說,你的100萬股票帶來的收益在10萬左右,10W剛好夠你一年生活,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炒股資金要在100W以上的原因。而且羅伯特 清崎說的是投資,不是炒股,對於投資來說,美國法律有很多限制,這可以限制大量閑散資金跟風,造成1929一樣的股災(不只股票,期貨權證房地產石油等等),比如房地產商,你的注冊資本就要1000W,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投資是有錢人的游戲。中國的投資的限制性條例也有,但沒有美國那樣健全,這也就是說,中國更有可能發生29年一項的事故,當然也意味著,你可以用更少的錢賺得更多的利潤。
Ⅸ 中國 和 美國 股票制度的 差異
美國股市與中國股票市場的重大差異
美國股市與我們較熟悉的中國股票市場至少有下列重大差異,造成投資策略上的差異:
一、市場的整體投資取向。就是追求短期交易利潤。中國股市以散戶居多,波動幅度巨大,雖然也在大力發展基金業和機構投資者,但相對在發展初期;而相形之下,美國市場有百分之七十的財富是由機構投資者作長期投資,為股市提供了穩定作用,即便是其它的散戶,大多數也進行長期投資。
二、稅制。在美國大行其道的長期投資減低稅賦策略,在中國顯然無用武之地,因為中國沒有資本利得稅,但是在美國非常重要,因為有資本利得稅,故每次賣出股票都必須申報所得稅,故美國公民沒做出賣出操作都很謹慎,但資本所得稅對非美國居民不徵收。
三、股市透明度。雖然美國股市中出現了世界通,安然等的害群之馬使美國股市備受指責,使你對公司年度報告里的資料心存疑慮,但這也從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國政府和證監會對造假嚴懲不貸的態度,美國投資大眾對造假公司的做法就是用腳投票,如安然公司的摘牌價只有幾分錢,絕對不會讓它再起死回生。所以雖然美國企業的財務執行官(CFO)也都盡揀好聽的說,但法律規定某些重要的營運資料必須發布,發布之前也必須經過獨立會計公司的稽核,甚至,突然更換會計公司的企業都會受到證管會特別注意,以防企業借更換會計公司來做假帳。美國市場的分析師以及投資大眾因而能夠對公司企業的情況有較正確的掌握。
四、企業資本結構。公司的股票都是全流通,沒有國內公司還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說,也沒有一股獨大的問題,美國公司的董事長即是大股東,股票價格和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一但股票跌至投資價值區域,公司領導往往以公司或個人行為來回購公司股份。不可能存在同一隻股票有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H股,B股等多種價格,造成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而引起投資人的概念混淆而敬而遠之.
五、政策干預行為。自由市場的觀念已經是經濟主流的共識,美國政府對於股市的干預只限於調整貨幣供應,利率,匯率等幾個方面,而且不是來自於行政部門。反觀亞洲市場,政府出面護盤,關切券商超買超賣的動作時有所聞,政策往往令行不止或朝令夕改,這些不定的政策因素都讓股市更難以一般的財務原則來分析。
六、市場自我調節,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常常驚嘆美國法律的復雜,事無巨細,這其實是美國社會不斷改進,長時間下來的結果。美國股市不是沒有弊端,但是一旦發現弊端,市場的討論馬上開始,國會展開聽證,一條新法令又寫進六法全書,避免以後重蹈覆轍。
八、市場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機制。美國市場具有高度竟爭,政府甚至不遺餘力的製造竟爭,衰敗者毫不留情的讓它被市場吞噬。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曾經說,他每天早晨都要問自己,今天是不是公司走向錯誤方向的那個轉折點?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天成為公司走向衰敗的轉折點。這種卧薪嘗膽的精神以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認知使得美國公司企業從上到下展現強大的創造力與競爭力,間接提升國民對於經濟的信心。
種種因素,讓美國股市擁有一個其它市場沒有的特點:長期的穩定成長——每天的道瓊指數固然還是會上下波動,每年的股市成績固然有正有負,長期而言美國股市一定會上漲。由於美國股市的這種穩定性,這種長期的可預測性,我們可以根據它設計出一套及早投資、長期投資、定期投資、分散投資的策略;我們甚至可以大略知道,我投資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會有什麼成果,期限越長預測越准確。 (傲人理財)
美國股市與我們較熟悉的中國股票市場至少有下列重大差異,造成投資策略上的差異:
一、市場的整體投資取向。就是追求短期交易利潤。中國股市以散戶居多,波動幅度巨大,雖然也在大力發展基金業和機構投資者,但相對在發展初期;而相形之下,美國市場有百分之七十的財富是由機構投資者作長期投資,為股市提供了穩定作用,即便是其它的散戶,大多數也進行長期投資。
二、稅制。在美國大行其道的長期投資減低稅賦策略,在中國顯然無用武之地,因為中國沒有資本利得稅,但是在美國非常重要,因為有資本利得稅,故每次賣出股票都必須申報所得稅,故美國公民沒做出賣出操作都很謹慎,但資本所得稅對非美國居民不徵收。
三、股市透明度。雖然美國股市中出現了世界通,安然等的害群之馬使美國股市備受指責,使你對公司年度報告里的資料心存疑慮,但這也從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國政府和證監會對造假嚴懲不貸的態度,美國投資大眾對造假公司的做法就是用腳投票,如安然公司的摘牌價只有幾分錢,絕對不會讓它再起死回生。所以雖然美國企業的財務執行官(CFO)也都盡揀好聽的說,但法律規定某些重要的營運資料必須發布,發布之前也必須經過獨立會計公司的稽核,甚至,突然更換會計公司的企業都會受到證管會特別注意,以防企業借更換會計公司來做假帳。美國市場的分析師以及投資大眾因而能夠對公司企業的情況有較正確的掌握。
四、企業資本結構。公司的股票都是全流通,沒有國內公司還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說,也沒有一股獨大的問題,美國公司的董事長即是大股東,股票價格和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一但股票跌至投資價值區域,公司領導往往以公司或個人行為來回購公司股份。不可能存在同一隻股票有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H股,B股等多種價格,造成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而引起投資人的概念混淆而敬而遠之.
五、政策干預行為。自由市場的觀念已經是經濟主流的共識,美國政府對於股市的干預只限於調整貨幣供應,利率,匯率等幾個方面,而且不是來自於行政部門。反觀亞洲市場,政府出面護盤,關切券商超買超賣的動作時有所聞,政策往往令行不止或朝令夕改,這些不定的政策因素都讓股市更難以一般的財務原則來分析。
六、市場自我調節,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常常驚嘆美國法律的復雜,事無巨細,這其實是美國社會不斷改進,長時間下來的結果。美國股市不是沒有弊端,但是一旦發現弊端,市場的討論馬上開始,國會展開聽證,一條新法令又寫進六法全書,避免以後重蹈覆轍。
八、市場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機制。美國市場具有高度竟爭,政府甚至不遺餘力的製造竟爭,衰敗者毫不留情的讓它被市場吞噬。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曾經說,他每天早晨都要問自己,今天是不是公司走向錯誤方向的那個轉折點?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天成為公司走向衰敗的轉折點。這種卧薪嘗膽的精神以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認知使得美國公司企業從上到下展現強大的創造力與競爭力,間接提升國民對於經濟的信心
Ⅹ 美國公民炒股稅
美國公民炒股只有賺錢的人才繳納稅,不是把你投資的本錢算在裡面,而是只算你賺的那部份錢。比如說你投資一萬美元購買了一個股票,賣掉後本和利共得到一萬零二百美元,扣除你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10美元,最後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稅,大約是按照25%左右來計算。
美國股票手續費規定買和賣合起來算一次,不管你投資幾萬,還是幾千,也或是幾十萬或更多,買賣一次只交納10美元。
其次只有賺錢的人才繳納稅,不是把你投資的本錢算在裡面,而是只算你賺的那部份錢。比如說你投資一萬美元購買了一個股票,賣掉後本和利共得到一萬零二百美元,扣除你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10美元,最後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稅,大約是按照25%左右來計算。
那麼美國是怎麼規定費用的呢?他們規定買和賣合起來算一次,不管你投資幾萬,還是幾千,也或是幾十萬或更多,買賣一次只交納10美元。其次只有賺錢的人才繳納稅,不是把你投資的本錢算在裡面,而是只算你賺的那部份錢。比如說你投資一萬美元購買了一個股票,賣掉後本和利共得到一萬零二百美元,扣除你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10美元,最後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稅,大約是按照25%左右來計算。
如果股票虧掉了,就不存在上稅的說法。一分錢的收入稅都不繳納。同時如果你購買幾種股票,其中一些賺錢了,其中一些虧本了,就按你所有投資的總數來計算,那些你賺錢的股票可以補給你虧錢的股票,不如說你購買三個股票,其中一個股賺了500美元,而另外兩個虧掉了400美元,那麼在賺取的500美元中扣除虧掉的400美元,再扣除三個股票買賣費用30美元,最後只按照70美元收入的25%來計算你要上的稅。我這里用小數字來作為例子,是為了讓大家一眼就明白。
還有你投資的股票可能幾年都在買賣,那麼幾年一起來計算,把你最後賣掉股票的總收入扣除出你的本金,及你在幾年中買賣的手續費,最後算出來的數量沒有餘額,甚至是負數,那麼也不用交稅。如果幾年後你退出股票市場,最後總的交易數額除去你當時投資的本金後,以及幾年交易買賣中的手續費後還有餘額,那麼你就要繳納多餘部分25%的收入稅。
就這樣,美國政府在股市上的稅收也不低,而中國政府不管你是虧還是賺,都要收取印花稅,不是按照你賺取的來計算,而是把本金都算在裡面,如果你虧掉很多,想把股票賣掉把錢給退出來,還要交納印花稅,這就有點太過於收刮老百姓了。同時證卷公司買和賣都要收取費用,這就是雙向收取費用了,而且不按照次數,卻是按照投資總量的多少來收取,也不利於鼓勵百姓投資。這是競爭過於稀少的緣故,美國有幾家很大的證卷交易公司,他們有競爭,所以手續費用也就無法提得那麼高。中國既然那麼多人口,為什麼證卷交易公司卻成了壟斷公司?任由他們收取費用了?
後記:看到朋友的留言,我明白了,印花稅是最後總金額的千分之一,手續費確實是總金額的0。3%。那麼我就可以計算美中股票買賣最終哪方收費最高了。下面我們以相同的資金,相同的盈利來計算,比較合理,那麼我們就用一萬美元為例:
一萬美元按照人民幣現在的兌換率6。8多一點的話,大約是68000元。如果在美國購買一個10美元(為了好計算我們用整的來做例子),可以購買1000股,同等的錢用來購買中國股票10元一股的話,那麼可以購買6800股(還是為了好計算,用整得數字來計算股票),這個價格的股票在美國和中國都有,不奇怪。
購買後如果是收益上升,假如都上升5%,(等量的才能夠比較客觀)那麼美國股票一股價格是10。50美元,1000股賣掉後得到總金額10500美元。中國股票一股價格是10。50元,賣掉所有股票後得到總金額為:71400元。
美國股票最後金額扣除交易費10美元(買賣一次10美元),剩下10490美元,扣除本金10000美元,剩下490美元,490美元上稅25%,那麼這個人上稅為121。5美元,那麼這個人手中大約可以得到了10490-122。5=10368美元。
中國股票最後金額71400。第一次買股票手續費為金額的0.3%來計算是68000 x 0.3%=204元,第二次賣掉的手續費是71400 x 0.3% = 214。2元。印花稅為金額按照千分之一來計算為71400 x 0.1% = 71.4元。那麼最後到這個人手裡的錢是:71400-204-201.2-71.4== 70910.4元。兌換成美元約為70910.4/6.8==10428美元
最後美中買賣股票賺錢的人們費用差異為:10428美元--10368美元==60美元。那麼美國股票最終多繳納60美元左右的費用。我們這一對比就明白了,美國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低,但是稅收高。
下面我們也用同樣的金額購買美中股票,但是是虧掉來計算,股票有虧也有賺,這個很自然。
一萬美元購買10美元一股可以購得1000股,如果虧掉5%,股票為9。5美元一股,那麼最後賣掉後得到的為9500美元。這個人的錢不用繳納任何費用,除了手續費10美元外,這10美元可以在下次賺錢股票里扣除出來,那我們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68000元購買10元一股的股票,可以購得6800股,如果虧掉5%,每股價格為9。5元,那麼最後賣掉後金額為64600元。扣除第一次手續費204元,第二次手續費193.8元,印花稅64.6元,最後到手的金額為64600-362.4=64237.6元,兌換成美元大略為9447美元。
美中買賣股票虧本的人們最後費用差異為:9500美元--9447美元==53美元
總結:在中國買賣股票手續費比美國高。在中國買賣股票如果你虧掉了,你就更虧,問題就在賺錢要收稅(理所當然),虧本還是要收稅(不合理)的關鍵上。在美國購買股票,賺錢了,你要多繳納費用,問題是稅收太高,但是如果你虧本了,政府不會雪上加霜,虧本的人得到免稅的優惠。美國和中國各有利弊,中國炒股只能夠賺,否則你就更加吃虧。所以中國賺錢的人更高興,更少繳納費用,這是為賺錢人開的股市,而虧掉的人就難上加難了。美國炒股虧了,國家優惠一點,賺錢了,國家多收一點,我覺得這種方式可以讓賺錢的人多分出一點來為國家作貢獻,何樂而不為呢。賺錢了,就是讓他多繳納一點,心裡也高興。你們說是不是?更何況炒股本來就是有虧有賺,對多數人來說,是虧多賺少。最後一對比,還是覺得美國收取費用的方式比較合理一些,多賺取利潤多繳納費用,這可以均衡一下收入貧富差異。